中国古诗词
导航

福建省南平市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16-06-28
2016年福建省南平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古诗文默写。(12分)
(1)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孟浩然《过故人庄》)
(2)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崔颢《黄鹤楼》)
(3)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龚自珍《己亥杂诗》)
(4)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李贺 《雁门太守行》)
(6)《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                      。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8分)
风景是水光山色,也是一种精神。三峡的神女峰,黄山的天都峰□庐山的小和尚拜月……每一处景点无论其大小都有个传说。那(A.对立  B.矗立)的奇峰怪石本是鬼fǔ神工,而那寓意深刻、妙趣横生的故事则是人类的情结。很难想象,没有传说的风景会是怎样的黯然!也很难想像,见了灵动的景物不去寄托 情思的人是何等木然!风景因人的(A.创造  B.改造)而变得神奇,人因风景的陶冶而变得zī润。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选择题只填序号)(4分)
①鬼fǔ(   )神工                     ②zī(    )润
③妙趣横生      (A.héng   B.hén)     ④寄托      (A.jì  B.qí)
(2)根据语境选择词语填空。(只填序号)(2分)
①那      的奇峰(A.对立  B.矗立)      ②风景因人的      (A.创造  B.改造)
(3)文段中□处的标点符号应填           。(2分)
3.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他自己虽然不知道是因为懒;还是因为无用;总之觉得是一个不肯运动;十分安分守己的人。
B.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肆无忌惮的掠夺我国的财富和资源,犯下了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
C.不是你俩还有谁!这班上就数你们最爱造谣生事,搬弄是非。
D.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经调查,“8·12”天津港爆炸事故原因是瑞海公司违规经营、违规储存危险货物以及安全管理极其混乱造成的。
B.面对叙利亚小难民艾兰伏尸海滩的照片,使欧洲一些国家终于松口,允许更多难民入境。
C.磁州瓷器工艺精湛,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是一种观赏价值极高的艺术品。
D.屠呦呦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的研究,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为医学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综合性学习。(8分)
5.今年“五一”期间,央视播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引起热议。某校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各题。
【提信息】材料一 提到优质制造,人们立刻想到: 控制误差不超毫秒的瑞士钟表匠、仅拧各种螺丝就要学习几个月的德国工人、捏寿司都要捏成极致艺术品的日本手艺人……但对于更多的中国制造来说,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如手机、冰箱甚至是前段时间引发抢购风潮的马桶盖等。
材料二 在今年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曾说:“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
请从两则相关材料提取主要信息(每则材料限12字以内)。(3分)
材料一:                                                          
材料二:                                                          
【谈理解】材料三 我国数千年历史中,出现过鲁班这样的大师级工匠,也有修造出故宫这种世界奇观建筑的工匠,这说明中华民族的基因里,的确有工匠精神。《大国工匠》讲述的8个工匠,正是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才缔造了工匠的神话:錾刻师孟剑锋为北京APEC会议创作国礼“和美”纯银丝巾,焊工高凤林为火箭焊“心脏”,钳工顾秋亮为“蛟龙号”装配载人深潜器……
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工匠精神”的理解。(3分)
                                                                       
【言心声】材料四 某校邀请大国工匠孟剑锋来校做演讲,书法社结合孟剑锋的事迹拟写了一副“宝剑锋从磨砺出,和美精自细琢来”的对联。
请根据材料四,为中学生如何培养“工匠精神”提出建议。(2分)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初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