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画扇》“先生职临钱塘江日”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时间:2016-02-14
先生职临钱塘江日①,有陈诉②负③绫绢二万不偿者。公呼至询之,云:“ 某④家以制扇为业,适⑤父死,而又自今春已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⑥,非故负之也。”公熟视久之,曰:“姑⑦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⑧也。”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⑨随意作行书草圣⑩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偿所负也。”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始逾⑪府门,而好事者⑫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至而不得者,至懊恨不胜而去⑬。遂尽偿所逋⑭,一郡称嗟,至有泣下者。
注释
① 先生职临钱塘江日:苏东坡在杭州任职时。(苏轼曾两次在杭州任职,第一次是熙宁四年(公元1071)任通判;第二次是元佑四年(公元1089)任杭州太守。此事应发生在任通判(掌管诉讼)之时。)
② 陈诉:状告。
③ 负:这里是拖欠的意思。
④ 某:我。
⑤ 适:适值,恰好碰上。
⑥ 不售:卖不出去。
⑦ 姑:姑且,暂且。
⑧ 发市:开张。谓做生意来了顾客。
⑨ 就判笔:顺手拿起判笔。判笔,判案用的笔。
⑩ 草圣:草书。
⑪ 逾:走出。
⑫ 好事者:喜欢某种事业的人。
⑬ 去:离开。
⑭逋(bū):拖欠。
相关试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某家以制扇为业 (2)适父死
(3)至懊恨不胜而去
2.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公呼至询之(指代制扇者) B、非故负之也(故意)
C、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其中) D、即以付之曰(把)
3.借助文后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
4.从文中看,制扇者欠债的原因是什么?苏东坡是怎样帮助制扇者的?
参考答案
1.(1)职业 (2)适逢(恰逢、正赶上) (3)离开
2.C
3.暂且拿些你所制作的扇子来,我会替你开张起来的。
4.父亲去世或“适父死”;扇子卖不出去或“所制不售”;在扇子上写字作画或“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
参考译文
苏东坡在杭州任职时,有人告状说有个人欠购绫绢的两万钱不肯偿还。先生于是把那人召来询问,(欠钱者)说:“我家是以制扇为职业的,正赶上我父亲去世,而又从今年春天以来,连着下雨,天气寒冷,做好的扇子卖不出去,不是故意欠他钱。”先生仔细地看了他很久,说:“暂且拿你做的扇子来,我来帮你开张。”一会儿扇子送到,先生拿了空白的夹绢扇面二十把,顺手拿起判案用的笔书写行书、草书,画上枯木竹石,片刻就完了。就把写画好的扇子交给那人说:“去外面快卖了还钱。”那人抱着扇边流泪答谢边往外走。刚出了府门,就有喜欢诗画的人争着来用一千钱买一把扇子,拿的扇子马上卖完了,来得晚的人想买也买不到,甚至到了非常懊悔地离开的地步。卖扇子的人于是全部还清了欠款。整个杭州郡的人都称赞感叹(这件事),甚至有感动的流泪的人。
简析
讲述的是苏东坡在杭州做官时为制扇匠人在扇面上题字、作画,使扇子很快卖出,解决了制扇人的欠债故事,体现了他对老百姓的关心,后用来比喻关心百姓疾苦,爱民如子。
注释
① 先生职临钱塘江日:苏东坡在杭州任职时。(苏轼曾两次在杭州任职,第一次是熙宁四年(公元1071)任通判;第二次是元佑四年(公元1089)任杭州太守。此事应发生在任通判(掌管诉讼)之时。)
② 陈诉:状告。
③ 负:这里是拖欠的意思。
④ 某:我。
⑤ 适:适值,恰好碰上。
⑥ 不售:卖不出去。
⑦ 姑:姑且,暂且。
⑧ 发市:开张。谓做生意来了顾客。
⑨ 就判笔:顺手拿起判笔。判笔,判案用的笔。
⑩ 草圣:草书。
⑪ 逾:走出。
⑫ 好事者:喜欢某种事业的人。
⑬ 去:离开。
⑭逋(bū):拖欠。
相关试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某家以制扇为业 (2)适父死
(3)至懊恨不胜而去
2.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公呼至询之(指代制扇者) B、非故负之也(故意)
C、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其中) D、即以付之曰(把)
3.借助文后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
4.从文中看,制扇者欠债的原因是什么?苏东坡是怎样帮助制扇者的?
参考答案
1.(1)职业 (2)适逢(恰逢、正赶上) (3)离开
2.C
3.暂且拿些你所制作的扇子来,我会替你开张起来的。
4.父亲去世或“适父死”;扇子卖不出去或“所制不售”;在扇子上写字作画或“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
参考译文
苏东坡在杭州任职时,有人告状说有个人欠购绫绢的两万钱不肯偿还。先生于是把那人召来询问,(欠钱者)说:“我家是以制扇为职业的,正赶上我父亲去世,而又从今年春天以来,连着下雨,天气寒冷,做好的扇子卖不出去,不是故意欠他钱。”先生仔细地看了他很久,说:“暂且拿你做的扇子来,我来帮你开张。”一会儿扇子送到,先生拿了空白的夹绢扇面二十把,顺手拿起判案用的笔书写行书、草书,画上枯木竹石,片刻就完了。就把写画好的扇子交给那人说:“去外面快卖了还钱。”那人抱着扇边流泪答谢边往外走。刚出了府门,就有喜欢诗画的人争着来用一千钱买一把扇子,拿的扇子马上卖完了,来得晚的人想买也买不到,甚至到了非常懊悔地离开的地步。卖扇子的人于是全部还清了欠款。整个杭州郡的人都称赞感叹(这件事),甚至有感动的流泪的人。
简析
讲述的是苏东坡在杭州做官时为制扇匠人在扇面上题字、作画,使扇子很快卖出,解决了制扇人的欠债故事,体现了他对老百姓的关心,后用来比喻关心百姓疾苦,爱民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