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江苏省扬州市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高二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时间:2015-07-15
江苏省扬州市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高二检测试题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正确且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龟裂/龟缩 船坞/呜咽 偃仰啸歌/揠苗助长
B. 槛井/门槛 贮藏/伫立 桀骜不驯/命运多舛
C. 关卡/卡片 泥淖/绰约 振聋发聩/愦不成军
D. 伺机/伺候 占据/倨傲 怏怏不乐/祸国殃民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靠想像编造,靠作秀炒卖,只会产生一些伪劣作品和文学垃圾,永远产生不了经典的文学与真正的大师。
B.只要克服对生活的冷漠,学会体验,学会感动,让自己具有充沛的感情,写作时就能以真情实感打动你的读者。
C.那些浸着血泪的爱国诗篇,秉笔直书的史书,与旧世界决裂的宣言,无一不是出于高尚的情操和坚忍的信念。
D.笔调的美纯粹是作者的性格的流露,或是奔腾澎湃,或是委婉流利,或是简练雅洁……真可谓气象万千,变化无穷。
3.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组是(3分)
①生物产业的特点是资源依赖性与资源信息化。
②生物产业与信息产业一样将成为世界各国21世纪国民经济的支柱。
③人类基因组计划将带动21世纪生物产业的发展。
④因此,生物资源成为了继国土资源之后的另一种可供再争夺、再占有的战略资源。
⑤它的规模化、序列化、信息化等特点,使它在一开始便与产业化的可能性联系起来了。
A.②③⑤①④ B.③①⑤②④ C.③⑤②①④ D.①④③⑤②
4.下列各句中,对相关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李白《送友人》中,“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一句对仗工整,情景交融,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表达了对朋友依依惜别的情怀。
B.杜甫《兵车行》中,“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以汉武帝影射唐玄宗,运用夸张的修辞,揭示了战争造成的巨大灾难及其社会根源。
C.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中,“羊公碑尚在”的“尚”字既表现了自然永恒、人生短暂的主题,又暗示了对古人的敬仰和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悲哀。
D.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选取了山区早行所见最具特征性的景物,纯用名词组成诗句,意象丰富,画面感极强。
5.下面对有关作品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报任安书》采用书信体形式,陈述作者不能以“推贤进士为务”的理由,抒写了内心极度的痛苦,并表达了个人的生死价值观。全文隐含着对汉武帝的不满。
B.《滕王阁序》是初唐诗人王勃用骈体写的诗序。文中铺写了滕王阁一带的形势景色和宴会盛况,表达了作者“无路请缨”的感慨和虽遭挫折仍思进取的可贵志向。
C. 《歌德谈话录》是爱克曼辑录的关于歌德言论和活动的集子。书中歌德称赞莎士比亚是“戏剧天才”,并认为莎士比亚的伟大多归功于他的那个伟大的时代。
D. 《雷雨》是中国现代歌剧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剧本通过周鲁两家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折射出清末民初复杂的社会生活,剖析了社会和历史的深重罪孽。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崔洪,字良伯,博陵安平人也。高祖寔,著名汉代。父赞,魏吏部尚书、左仆射,以雅量见称。洪少以清厉显名,骨鲠不同于物,人之有过,辄面折之,而退无后言。武帝世,为御史治书。
时长乐冯恢父为弘农太守,爱少子淑,欲以爵传之。恢父终,服阕,乃还乡里,结草为庐,阳喑不能言,淑得袭爵。恢始仕为博士祭酒,散骑常侍翟婴荐恢高行迈俗,侔继古烈。洪奏恢不敦儒素,令学生番直左右,虽有让侯微善,不得称无伦辈,婴为浮华之目。遂免婴官,朝廷惮之。寻为尚书左丞,时人为之语曰:“丛生棘刺,来自博陵。在南为鹞,在北为鹰。”
选吏部尚书,举用甄明,门无私谒。荐雍州刺史郤诜代己为左丞。诜后纠洪,洪谓人曰:“我举郤丞而还奏我,是挽弩自射也。”诜闻曰:“昔赵宣子任韩厥为司马,以军法戮宣子之仆。宣子谓诸大夫曰:‘可贺我矣,我选厥也任其事。’崔侯为国举才,我以才见举,惟官是视,各明至公,何故私言乃至此!”洪闻其言而重之。
洪口不言货财,手不执珠玉。汝南王亮常晏公卿,以琉璃钟行酒。酒及洪,洪不执。亮问其故,对曰:“虑有执玉不趋之义故尔”。然实乖其常性,故为诡说。杨骏诛,洪与都水使者王佑亲,坐见黜。后为大司农,卒于官。子廓,散骑侍郎,亦以正直称。
(选自《晋书.崔洪传》)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骨鲠不同于物 物:别人
B. 阳喑不能言 阳:假装
C. 诜后纠洪 纠:检举
D. 然实乖其常性 乖:顺应
7.下列句子中文言句式和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惟官是视
A. 慈父见背
B. 彼且奚适也
C. 仰观宇宙之大
D. 自令放为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人之有过,辄面折之,而退无后言。(3分)
(2)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3分)
(3)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3分)
9.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崔洪的性格品行。(3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晚泊牛渚①
刘禹锡
芦苇晚风起,秋江鳞甲生。
残霞忽变色,游雁有馀声。
戍鼓音响绝,渔家灯火明。
无人能咏史②,独自月中行。
[注释] ①牛渚,古渡口,即现在的采石矶。诗人调官途中经过此地。②咏史指的是东晋时代出身贫寒的袁宏,因善咏史诗而被镇守牛渚的镇西将军谢尚提携发迹的故事。
(1)请列出诗中体现“晚”的时间变化的词。(3分)
(2)简析第二联中景物描写的手法。(4分)
(3)请从借典故抒情的角度,简析尾联的思想感情。(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风之积也不厚, ▲ 。(庄子《逍遥游》)
(2)四围山色中, ▲ 。(王实甫《长亭送别》)
(3)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 。(司马迁《报任安书》)
(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王羲之《兰亭集序》)
(5) ▲ ,月照花林皆似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6)校尉羽书飞瀚海, ▲ 。(高适《燕歌行》)
(7) ▲ ,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8)飘飘何所似, ▲ 。(杜甫《旅夜书怀》)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青 草
①青草的味道在山间弥漫,就像村里的孩子在奔跑。
②一个孩子生在山里,就是山里的一棵草。那些青青的草,生长在山里的任何地方。
③它们长在路边,甚至还会长到路的中间,任来来往往的人踩着。到了晚上,它们就像没被踩过一样,抖一抖身上的土,继续生长。我猜那是它们对人的依赖,顽皮地跟在人们的脚边。
④草长在河沟里,有水的滋润,就长得异常茂盛,那是命好的草。可是,一场雨下过,河水毫不留情地将它们冲倒,冲走。河水退了之后,那些被冲倒的草,眨眨眼睛,又悄悄爬起来;那些被冲走的草,在水里打几个滚儿,不定被淤积到哪里,晕头转向地抓住一些泥土,鼻青脸肿地继续生长。
⑤草们不仅长在路边、河沟,更多的长在田边、地头,更混进田里,与庄稼一起生长。于是,庄稼人就只能花费一年中大量的时间在地里锄草。可是那些草说锄就能锄尽吗?锄掉之后,没多久,它们又捉迷藏一样在庄稼的身边探出头来。一代代农人就在庄稼地里年复一年地与草纠缠不清。
⑥这些孩子后来大多变成了锄草的农人,其实在地里锄草的每一个农人,都曾经是草一样生长过的孩子。出生在贫穷的山里是一种不幸,这样的山里只适合草的生长。每一个在山里出生的孩子,都是路边或河沟里随便生长着的一棵草。孩子与草们一起生长,孩子也就像草们一样地生长。
⑦我最初接触到的自然界中的生命,或许就是青草。在我只会爬的时候,就被带到院子里或者大门外、路边,自己爬着爬着,就爬到了那些青草的面前,我用呀呀的语声,不知所以地与它们打过招呼,就伸出了小手。我抓住一株青草,用力拔下,嫩嫩的绿叶上有着细细的白色绒毛,被我拔断的地方渗出清亮的汁液,洁净,透明,一如我嘴边垂着的涎水。我在草丛边爬过,随便抓着那些青草,青草的气息在我的身体里弥漫,这种气息融进我生长的每一天,甚至每时每刻。于是,我的生长,就带有了许多青草的意味。这世界就是这样将如此相似的生命气息融合在一起。这就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道理。
⑧童年是人的一生中与周围环境最密切的时期,孩子们一边生长,一边将身边的一切都存储在身体成长的记忆里。从一株草、一块石头、一棵树、一道墙,到一座房子、一条路、一道河、一座山,所有的记忆都被牢牢地融进生长着的生命之中,就像一块砖、一块石头、一掀沙土被垒进墙里。当身体停止了生长之后,身边的一切,也就不再那么重要了。
⑨在乡间长大的孩子,是很少有人看护的,不会爬的时候自然不用担心有什么闪失,只是记着按时喂奶喂饭就行,像家里的小猫小狗一样,给吃的就会长大。会爬之后自然就多了许多担心,有时家里没人,又不能带到外面去,就只能用布带子栓了孩子的脚丫子,另一头拴在泛黄发黑的窗框上。这样,孩子活动的半径就只能在炕上了,不会爬过了头掉到地上。更多的时候,大人下地干活,也将幼小的孩子带到地里,放在路边、地头,任其像小猫小狗一样与青草为伴。
⑩你不知道那些草籽是从哪里来的,甚至在泥土里根本看不到一粒草籽,但是那些草,在一场春雨之后,就很茂盛地生长出来,比有人用心播种过都更加蓊郁。整个夏天,虽然常常被割了一茬又一茬,但是草们总是生生不息,绿意犹存,直到长出狗尾巴一样轻盈透亮的穗子。这些长了狗尾巴的草,常常连成一片,在斜阳的映照下,草地上浮起一片朦胧的淡白。
⑾大人忙着地里的农活,几乎忘记了孩子的存在。等到从草丛里再把孩子找回来,手里、嘴里、头上、身上,已经到处都是青草了,说不定肚子里也吃进了许多葱翠的青草。
(选自《散文》2015年第4期)
12.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这句话。(4分)
每一个在山里出生的孩子,都是路边或河沟里随便生长着的一棵草。
13. 结合上下文,谈谈下列句子的含意。(6分)
⑴晕头转向地抓住一些泥土,鼻青脸肿地继续生长。
⑵这种气息融进我生长的每一天,甚至每时每刻。于是,我的生长,就带有了许多青草的意味。
14. 第⑨段中,作者为什么要两次将孩子比作“小猫小狗”?请简要分析。(4分)
15.结合全文,探究“青草”蕴涵的深意。(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属于年轻人的马克思
韩毓海
2008年,我在纽约大学教书,那一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如海啸般从华尔街向全世界蔓延,难忘我在百老汇大街一家书店排队买《资本论》的情景,书店门口的海报写着:“马克思所说的都应验了。”
2010年,我在北大开设《资本论》精读课。记得第一堂课上,我提到大家可能用过飞利浦电须刀、洗衣机,却不知道那就是马克思姨妈家的产品——在短暂的静默之后,听众爆发出会心的大笑。我想让学生们记住:马克思不是因为“仇富”才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的,马克思的出发点不是钱也不是个人,而是“为大家而献身”——正如他在17岁时所宣示的那样。
马克思22岁获得博士学位。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他博大精深的博士论文,我想让大家知道:什么叫作批判地追求知识。因为没有哪种知识只包含纯粹的事实,在每一个所谓“事实”背后,都有陈述这项事实的人给予世界的判断。而那些判断总是说:“这个事实很重要,其他被忽略的东西不重要。”而马克思则说,那些被教科书所省略的事实恰恰非常重要,这其中就包括占人类大多数、却总是被忽视的普通劳动者以及他们在历史中的作用。
当我开始讲《共产党宣言》的时候,选课的人数已经由100名增加到了300名。伴随着电光石火般的文字,我和我的学生们跟随马克思一起目睹了“世界制度”的形成与动摇:新大陆的发现、运河的开拓,然后再伴随着隆隆的机车轮声,转回到欧洲大工业时代的工厂:轰鸣的机器、挥汗如雨的工人、剥削压迫以及“要为真理而斗争”……
去年10月份,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的李学谦社长捎信说:世界的未来看中国,中国的未来要看当下的青少年,该想想给下一代人留点什么了。你给青少年写本书吧,就讲一讲我们这条道路为什么叫社会主义道路,说说我们究竟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故人的心思打动了我,我回答说:我就给孩子们讲讲马克思的故事吧,就讲讲马克思是谁,他做了什么,他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于是,出版社立即行动起来,从全国的青少年读者中征集了一系列关于马克思的问题,并最终把问题汇总为19个,其中既包括“马克思与恩格斯是完全一致的吗”这别具一格的问题,也包括“什么是共产主义”、“马克思对今天的中国与世界究竟有什么用”等一针见血的提问。所有的问题都极富创意,充满挑战性,让我大吃一惊。
正是这些来自青少年的问题使我感到:我们面对的是怎样的一代人——他们生活在互联网和全球化的时代,而这正是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中所预言和分析的时代。因此,也许只有他们才能深深地理解,社会主义是一场国际运动,也只有他们才能从创建一个“新国际”的角度,去领会创造新的国际经济贸易、地缘政治格局的战略思维;只有他们,才能去切实思考马克思的天才设想:以劳动者掌握资本,去克服少数资本家集团垄断资本而支配世界的旧秩序——而这既包括为什么要创建金砖国家银行,也包括未来中国的年轻一代,在致力于创造一个更加合理、公正的新世界中所扮演的角色究竟是什么。
正是这些来自青少年的问题,构成了《伟大也要有人懂:少年读马克思》这本书的内容;正是新一代人使我深深地感到:我们今天真正迎来了阅读马克思的时代。
——节选自《属于年轻人的马克思》(《光明日报》2015.1),有删改
16.文章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伟大也要有人懂:少年读马克思》这本书?请简要概括。(6分)
17.根据本文,简要说明作者心目中马克思的伟人特质。(6分)
18.为什么文章标题说马克思“属于年轻人”?请简要阐述。(6分)
七、作文(7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70分)
生活并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是一个需要去体验和接受的现实。——禅语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800字。

    下一页

当前位置:主页 >> 高中语文试题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