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辽宁省2014-2015学年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时间:2015-07-29
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代“酷吏”政治对现代法治的启示
唐美娟
“酷吏”是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的产物。中国古代社会以儒家思想为准绳,将官吏区分为“循吏”与“酷吏”。“循吏”被世人所推崇,也是儒者们为仕途之人所树立的为官典范,而与其相对的“酷吏”却成为儒人墨客攻击的对象。以“酷吏”一词用来形容官吏的政治手段及其影响结果并将其载入史书作为一个类传的,首创于司马迁。纵观已有的史料及研究性论文中,皆概括性地认为无论是哪一朝的酷吏皆为残暴酷烈,曲法滥杀的可恶之辈。如《辞源》对“酷吏”解释为“以严刑峻法残虐百姓的官吏”。这种片面的认识,使人们对“酷吏”产生误解。殊不知酷吏的出现及其发展是随君主专制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异的,不同时期酷吏的政治表现和内涵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酷吏政治的前期与其之后有本质不同。
    其实,“酷吏”并不是中国君主专制时期的官职称谓,“酷吏”大多任“都尉”、“廷尉”、“中尉”、“中郎将”、“御史”、“御史中丞”等与监察、司法相关的官职,也就是现在所称的“执法者”,相当于现在的公、检、法、司等司法机关,城管,药监等部门的执法人员。“酷吏”是对一些官员的行政手段及所达到的绩效程度的描述词。在司马迁看来,执法严峻、行政过程中重刑法、敢于执法的官吏就被称为“酷吏”,《史记·酷吏列传》中所记之吏皆为这一类人。
    从咬文嚼字上来剖析“酷”字发现,其原本含义并不是指“残酷暴虐”。许慎的《说文解字·酉部》载:“酷,酒味厚也,从酉,告声。”可见,“酷”之本意与酒有关,“酒味厚”是一个中性甚至偏褒义的词,在中国的饮酒文化中,“酒味厚”往往被认为是好酒。后来 “酷”才逐渐有了用来形容人的行为程度的含义,从而就有了“严酷”、“残酷”等贬义词的出现。“吏”在《说文解字·一部》中载:“吏,治人者也,从一,从史,史亦声。”“从一”就是要忠于一主即君王,即如孔子所说的为官之道“臣侍君以忠”,而“史”的另一解释是“持中正”之意,要不偏不倚。概而说之,“吏”就是要对君主忠诚,又不徇私枉法,严格执行政令之人。“吏”往往还充当教师的角色,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一项文化措施就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汉景帝也说“夫吏者,民之师也”。“吏”不仅是与基层百姓联系紧密的“治民之人”,也是民治榜样,是对百姓起教导作用之人。由此看出,将“酷”与“吏”结合,其最初本意在司马迁看来并不是指残暴、惨酷之官吏。《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载“民倍本多巧,奸轨弄法,善人不能化,惟一切严削为能齐之,作《酷吏列传》。”由此可知,酷吏最初是以法对“奸轨弄法”的违法之人进行严格管理的官吏。
    在中国崇尚“人治”的社会中,酷吏的本职是对国君负责。汉武帝时张汤等人的廉平成为后世官吏的“仪表”;而无道德仁义可言的来俊臣等人则是被唾弃的对象,他们虽皆被称为酷吏,但这种“名同质异”的巨大差异使二者不可相提并论。这也说明了在中国古代崇尚礼义教化的儒家思想之下,实行“辅之以法”时要把握“法”的度及执法形式和用法的目的、对象。张汤等人的为官执法行为为后世的官吏、执法之人树立了一个榜样:严格执法,维护法律的权威,不欺下,不媚上,要有敢于担当的精神,能与权贵奸恶之人作斗争,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和有序发展,同时还要保持自己廉洁高尚的一面。西汉时期的“酷吏”为现在面对越来越复杂的执法环境的执法者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尤其是随着各种高科技犯罪的频繁发生,怎样才能在执法过程中秉持中正,而又不越法度雷池一步,我们应从西汉酷吏的执法中总结经验。“执法者首先要持中正,守廉洁,遵法度,才能真正将国家的法制落到实处,才能将法制受惠于百姓”,这在崇尚法治,强调政治民主的今日也颇具借鉴意义。只有严格执法,执法公正,不恣意更改所依之法的内涵、范围,才能发挥法律应有的作用,这才称得上真正意义的法治,也才能真正改善吏治。(有删节)
1.下列关于“酷吏”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酷吏”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时期统治者用来维护其统治的工具,但“酷吏”并不是中国君主专制时期的官职称谓。
B. 由于各种史料及研究性论文中的错误认识,酷吏在人们的认识中成为贬义词,甚至《辞源》都进行了不恰当地解释。
C. 今天的司法机关、政府机关的执法人员相当于古代的“酷吏”,“酷吏”含有对执法手段达到的绩效程度的描述意义。
D. 官员敢于执法、执法严峻、重刑法就被称为“酷吏”,《史记·酷吏列传》中所记载的官吏都是这一类人。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 酷吏政治的前期与其之后有本质不同,实际上不同时期酷吏的政治表现和内涵也有很大的不同,张汤与来俊臣就是证明。
B.“严酷”、“残酷”等贬义词的出现是“酷”后来兴起用来形容人的行为程度的含义,原来的“酷”是中性甚至偏褒义的词。
C. 许慎认为,“吏”要对君主忠诚,又不徇私枉法,严格执行政令,他还是民治榜样,对百姓起教导作用之人
D.由《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载“民倍本多巧,……作《酷吏列传》”可知,酷吏最初是严格依法管理违法之人的官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张汤成为后世官吏的“仪表”,而来俊臣则是被唾弃的对象说明执法要把握“法”的度及形式和用法的目的、对象。
B. 酷吏的出现及其发展是随君主专制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异的,酷吏的“名同质异”的巨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C. 崇尚法治,强调政治民主的今日执法者要持中正,守廉洁,遵法度,将国家的法制落到实处,将法制受惠于百姓。
D. 真正意义的法治要像张汤执法时期一样,执法者严格公正执法,不随意改变法律的范围内涵,发挥法律应有的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杜杞,字伟长。父镐,荫补将作监主簿,知建阳县。强敏有才。闽俗,老而生子辄不举。杞使五保相察,犯者得重罪。累迁尚书虞部员外郎、知横州。时安化蛮寇边,杀知宜州王世宁,出兵讨之。杞言:“岭南诸郡无城郭甲兵之备牧守非才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地势险阻可屯兵为援邕管内制广源外控交阯愿择文臣识权变练达岭外事者,以为牧守,使经制边事。”改通判真州,徙知解州。盗起京西,授京西转运、按察使。居数月,贼平。
会广西区希范诱白崖山蛮蒙赶反,有众数千,袭破环州、带溪普义镇宁砦,岭外骚然。擢刑部员外郎、直集贤院、广南西路转运按察安抚使。行次真州,先遣急递以书谕蛮,听其自新。次宜州,蛮无至者。杞得州校,出狱囚,脱其械,使入洞说贼,不听。乃勒兵攻破白崖、黄坭、九居山砦及五峒,焚毁积聚,斩首百余级,复环州。贼散走,希范走荔波洞,杞遣使诱之,赶来降。杞谓将佐曰:“贼以穷蹙降我,威不足制则恩不能怀,所以数叛,不如尽杀之。”乃击牛马,为曼陀罗酒,大会环州,伏兵发,诛七十余人。后三日,又得希范,醢之以遗诸蛮,因老病而释者,才百余人。御史梅挚劾杞杀降失信,诏戒谕之,为两浙转运使。明年,徙河北,拜天章阁待制、环庆路经略安抚使、知庆州。杞上言:“杀降者臣也,得罪不敢辞。将吏劳未录,臣未敢受命。”因为行赏。蕃酋率众千余内附,夏人以兵索酋而劫边户,掠马牛,有诏责杞。杞言:“彼违誓举兵,酋不可与。”因移檄夏人,不偿所掠,则酋不可得,既而兵亦罢去。
杞性强记,博览书传,通阴阳数术之学,自言吾年四十六死矣。一日据厕,见希范与赶在前诉冤,叱曰:“尔狂僭叛命,法当诛,尚敢诉邪!”未几卒。
                               (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九》,有删节)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岭南诸郡/无城郭甲兵之备/牧守非才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地势险阻/可屯兵为援邕管/内制广源/外控交阯/
B.岭南诸郡无城郭/甲兵之备/牧守非才/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地势/险阻可屯兵/为援邕管/内制广源/外控交阯/
C.岭南诸郡/无城郭甲兵之备/牧守非才/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地势险阻/可屯兵为援/邕管内制广源/外控交阯/
D.岭南诸郡无城郭/甲兵之备/牧守非才/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地势险阻/可屯兵为援/邕管内制广源/外控交阯/
5.下列对原文加点词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荫补,也称为奏荫、补荫、恩荫等,指因祖先功勋而补官。荫补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一种选官制度。
B. “擢”在文中为“提拔,提升”的意思,在我国古代,表示升官进爵的词语还有很多,如“拔”“陟”“晋”“进”“拜”“左迁”等。
C.  蛮,《史记,吴太伯世家》索引说:“蛮者,闽也,南夷之名,蛮亦称越”。古代学者对四方异族的了解十分有限,往往用蛮、夷、戎、狄、胡、越等来泛指四方异族。
D.“列传”是我国纪传体史书中列叙历史人物事迹的传记,如汉代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就曾经说:“世家三十,列传七十。”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杜杞聪敏有才,长于地方治理。担任建阳知县时,针对当地的不良风俗,他让五户相保互相监视,并规定若再发生便处以重罪。
B.杜杞足智多谋,战功赫赫。他先后镇压多地叛乱,善于与西夏周旋。围剿区希范、蒙赶时,先劝降,后进攻,最终迫使区希范、蒙赶投降并将其杀害。
C.杜杞性格倔强,敢于坚持原则。蕃人首领率众降宋,夏派兵索要那位首领,乘机抢劫边民,朝廷下诏责备杜杞。杜杞坚持原则,不交回抢走的财物,则得不到酋长。
D.杜杞博闻强识,通晓阴阳术数。他能算出自己四十六岁就死。一天上厕所时,见被他残杀的区希范和蒙赶在面前诉说冤枉,就严词斥责,不久去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贼以穷蹙降我,威不足制则恩不能怀,所以数叛,不如尽杀之。
(2)杀降者臣也,得罪不敢辞。将吏劳未录,臣未敢受命。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8~9题。
赴 阙
文天祥
楚月穿春袖,吴霜透晓鞯。
壮心欲填海,苦胆为忧天。
役役惭金注,悠悠欢瓦全
丈夫竟何事,一日定千年。
【注】①赴阕:宋恭帝德祐元年,元军长驱直入,兵临临安城下。诗人相应恭帝诏,散家产,组建义军,赶赴临安宫阙救援恭帝。②役役:劳碌的样子。金注:金注碗,一种器皿。宋恭帝曾下诏赏赐文天祥金注碗等物,诏书中说:“其体吾注倚(注重倚靠)之意!”③瓦全:指右丞相陈宣中、谢太后等人在强敌面前但求旦夕苟安的“瓦全”之策。
8.颔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9.颈联和尾联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进亦忧”指的是:“          ,”
 “退亦忧”指的是:“          。”
⑵在《虞美人》中,李煜用“                 ”两句表达了对物是人非的深深悲叹。
⑶白居易《琵琶行》中“                           。”两句表现了作者对琵琶女的同情,流露对自己被贬的不平,道出了所有沦落人的同病相怜的共同心态。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体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大题号下方的方框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步步高升的人
(法)布洛克
  我第一次见到波德纳夫是在服兵役的时候。当时我是中士,他是少尉。他虽是官,我是兵,但却不归他统管。在行军中他常和我攀谈,口口声声称我为“先生”,以表示出他并不把我当成一个真正的军人。
“我们需要的是一支充满尚武精神,训练有素的正规军,杜邦先生。” 他边说边瞥着我的旧式军服。他根本不重视修筑工事。有一天,当我们准备在演兵场挖一条战壕时,他就对我谈起了他的看法。我们刚一编好组,他就下令休息,自己点燃一支香烟。
  “我们所需要的,”他边向我走来边说,“不是一支挖泥掘土的军队,而是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我国人口太多,吃饭都成问题,再说将来也不会有战争了,德国皇帝是迷信和平的。”然后他便吹哨集合回营,因为他要乘 10 点 52 分的特别快车到巴黎去休假。
我第二次碰见波德纳夫是在发布战争动员令的第四天,现在他已升为中尉。他走过来把我拉到一旁:“杜邦先生,您来了,战争总算盼来了,我们早就做好准备工作了,德国人从俄国、英国和我们这里是捞不到什么的,比利时已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我不是先知,可我想私下向您透露一句:不出半年,杜邦先生,您就会看到奇迹!”
首先令人不解的是,我以中士的身分随团开赴前线了,而他却仍然留在后方。
  我第三次遇见他,是在一个村口,我们正在仓惶撤退,他的样子十分狼狈。我特意装出一副很随便的样子同他说话。“喂,中尉,该不该转移呢?”“应该转移,”他说,眼睛里流露出惶恐不安的神情,“我们总算和这些匪徒拉开了一段距离。”他凑到我跟前说:“你知道吗?现在我已是团部运输队队长了。” 这时突然传来命令“停止撤退,准备反攻。”我想用话讽刺他一下,可是他早已无影无踪了。在这次反攻中,我因负伤住了三个月医院,痊愈后被提升为少尉,归队后,在一个战壕里蹲了半个月。当我们休整的时候,我第四次遇见了波德纳夫。他刚刚被提升为上尉,离开运输队去当连队指挥员,看上去他闷闷不乐。我俩走进一家小店,随便地喝了一点饮料。我离开了战壕,心情挺舒畅,但我又没法使他高兴起来。他问我隐蔽所是否坚固,然后举起酒杯,有气无力地和我碰了一下杯,说道: “有些人高谈进攻,简直是鬼迷心窍。” 他叹了口气,接下去说:“战争早点结束吧,我们都好重归故里。”
  还没等休整完毕,他就升任少校了。一天晚上他来到前线,一头钻进一个牢固的隐蔽所里,就不出来了,只顾向连队索取有关工事、侦察情况之类的报表。
  我第五次遇见他,是几个月以后的事了。那是在一次特别激烈的战斗之后,我们刚刚换防下来。融雪使大地变得十分泥泞,波德纳夫为了了解宿营地的情况,比别人提前走了两天。
  经过七个小时的艰苦跋涉,士兵们才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些湿透了的小木屋,作为暂时栖息的场所。二月刺骨的寒风从板缝中钻进来。军官们住的地方比这也好不了多少。
  晨曦的微光照射在被一群满身污泥的士兵所覆盖的原野上,他们在争先恐后地挤着要得到一点热水。
  波德纳夫从小屋里走出来,他那红色的裤子齐整地盖住了他的黑色油亮的皮鞋。他刚刚刮过胡子,从他屋内火炉的烟囱里冒出的浓烟在风中旋舞,他一见营地上混乱的情景,顿时举起拳头吼叫起来:
“罚长期劳役!值日官,罚长期劳役,听见了吗?”他的话无人理睬,被风刮走了,他气得简直喊不出声来了。“这些猪罗,要是我能把他们禁闭十五天才解恨呢。”我站在那里,见他把拳头高高地举了有半晌。48 小时以后,我们被匆匆地调往凡尔登,在那里,我和一块飞旋的弹片相遇,一下子把我的脸撞歪了。我住进了野战医院,在给我作了面部缝合手术后,送回后方。
在那列载着我回后方的火车上,我第六次遇见了波德纳夫。八天前,他率团刚一到达前沿阵地脑子就受了震动。被四个人抬着送回来。全体兵士奋勇杀敌,光荣地完成了任务,波德纳夫因而获得了一枚荣誉勋章和一枚奖章。我发现他脸色红润,一副欢快的佯子,他亲切地对我说:
  “我可怜的杜邦,你不是指挥官,不能判断情况。前几天我同师长谈了一次话,凡尔登是一个陷阱,德国鬼子的有生力量将在那里被全歼。我亲爱的,现在我可以告诉你一个保密的情况:只有一件事让总司令很恼火,那就是我们的炮太多了。”到维希车站下车时,他愉愉快快地和我握手告别,他要在那休养三个月。
  然而他的兴趣在前线,就是在参谋部中工作也可以。两年半后,我又遇见了他,这已是我们的第七次见面了。这时他已是军部办事处的主任了,我是去办公事的。面对他那四道金线的袖章,左肩上的彩色绶带,以及胸前挂满的各种勋章,我的两道粗线袖章显得暗然无色。他手里拿着一张纸:
  “我的好朋友,我真不明白,人们有什么必要停止战争呢?而且还同意和敌人停战。让他们得到喘气的机会,再卷土重来。更有甚者是,贝当竟然下达了开课的命令,想把我们都变成小学教师。”
  “是这样,长官。团长派我来正是为了了解一下具体要求。友军英国人已组织了一些有益的活动。他们在训练修配工,培养电气工人,还开办了农业、法语、簿记等各种学习班,用高薪聘来一些教师,并且在伦敦成立了一个大规模的职业介绍所,为在此地培养出来的专门人才介绍工作。”
他总算耐着性子听完了我的话,然后便滔滔不绝地讲起来:“好心的杜邦,这就是你无法根除的非军人的意识,说实在的,你从战争中什么也没有学到。”
  “英国人终归是英国人,要是没有我们以及我们英勇善战的军队,我不必说那么多了。上级已经批准我提交的军事计划。我们可不能干那种雕虫小技的事情,军队还得掌握在我们手中。回去告诉你们的团长,让他遵照 B 字748 号命令行事。每天早晨,练习使用武器一小时,操练队形一小时,上理论课及讲军风军纪一小时。下午进行野外演习。天气不好时,在营房里详细检查装备,这就是根据目前的需要制定的政策,你听懂我的话了吗?”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我”和波德纳夫是在服兵役的时候认识的,波德纳夫为了表示对我的亲近,称“我”为先生;波德纳夫不重视军事事务,为了去巴黎度假,他竟然下令停止修筑工事。
B. 第三次遇见波德纳夫是在一次战斗撤退途中,他尽管样子十分狼狈,却还在“我”面前摆谱,上级传来“停止撤退,准备反攻”的命令,波德纳夫却不见了。
C.“我”在休整时第四次遇见波德纳夫,他已经是上尉,因为要去上前线,他闷闷不乐,“我”想安慰他,与他一起喝酒,波德纳夫却高兴不起来,诅咒那些主张进攻的人。
D.“我”第五次遇见波德纳夫是在前线,波德纳夫只关心自己的住宿情况,士兵们在潮湿的小屋住,他却不顾战地环境十分恶劣,仍然大肆享受,并对士兵们咆哮。
E.“我”第七次遇见波德纳夫,他已经是军部办事处的主任。他对停止战争很有看法,“我”认为应该像友军英国人一样组织一些有益的活动,他却认为不应该向英国人学习。
(2)这篇小说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来叙述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3)波德纳夫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步步高升的人”作为小说的题目,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8分)
 

    下一页

当前位置:主页 >> 高中语文试题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