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大附中、临川一中201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时间:2015-12-26
江西师大附中、临川一中201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微”文化与“被碎片化”
刘阳
美国著名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曾大声疾呼要对电视保持警惕,倘若他看到今天的媒体变迁状况,或许会将矛头调转,指向比电视更小的屏幕——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而他所担忧的过分依赖技术来追求最高效率对文化积淀的侵蚀,用于阐释眼下人们的文化生活方式会更恰如其分。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智能手机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消费文化的主要载体,我们的文化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微博,在生活节奏极快的现代社会,已成为人们在无数个碎片化的闲暇时间里获取信息和表达自我最便捷的方式。正是在微博热的“点化”下,一系列以“微”著称的文化消费形式应运而生——字数不超过140字的微小说、对话不超过140字的微访谈、时间不超过300秒的微电影……在拥有无限空间和容量的数字化世界里,它们如无数个碎片向我们袭来,充塞着所有时间。
“微博了一年,没怎么看电视,把放那儿的时间变成了刷屏,觉得时间被浪费,其实是换了个地方挥霍而已。”电影导演何平在自己微博上抒发的这番感慨,或许正好说出了我们面对“微”文化时隐约的焦虑。
1971年,经济学家赫伯特·西蒙对现代人的注意力匮乏症做出了最好的诊断:信息消耗的是接收者的注意力,信息的聚敛必然意味着注意力匮乏。在海量的“微”文化产品面前,人们的种种欲罢不能,恰好印证了这个观点——在适应了140个字的阅读之后,许多人很难再捡起一部几百页的书本;在习惯了不超过几百秒的电影之后,要在影院里看一场两三个小时的电影会变得如坐针毡。当我们的时间和注意力被多如牛毛的“微”文化产品肢解时,读一本书、看一部电影、欣赏一场演出,甚至直面内心的冥想与沉思,都变成了奢侈的事。
“微”文化产品的另一个副作用是逻辑思维的“被碎片化”导致的思维能力弱化。虽然文化产品的思想文化含量并非取决于其规模或篇幅的大小,但以“微”文化产品如此“迷你”的体量,要承载起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力量却几乎是不可能的。当我们陶醉于它带来的短暂快感时,很难再就某一人、某一事进行一探到底的研究和追问。于是,完整的、有纵深感的知识体系也就难以形成,系统的、层层递进的逻辑思维也便搁于浅滩。对于一个国家或者民族来说,这样的文化产品即使再多,也只是如细沙堆积。而探求与追问精神的缺失,则会最终将我们引入迷失自我的无限苍茫。
上世纪早期,英国文学家奥尔德斯·赫胥黎在其著作《重访美丽新世界》里,对人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而感到忧心忡忡——真理淹没于无聊烦琐的世事,人们毁于他们热爱的东西。这则来自上个世纪的箴言,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有着别样的意义。在碎片化的时间里,用“微”文化消费代替“无所事事”固然是种进步,但如果它变成阻碍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桎梏,则应引起我们的反思。从“没有时间”到“更没有时间”,从“碎片化”到“被碎片化”,这是一个颇有些尴尬的冷笑话。
(选自2012年04月13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不属于本文所说的“‘微’文化”的一项是( )(3分)
A.字数较少的文字作品,如字数不超过140字的微博、字数不超过140字的微小说等。
B.时间较短的音像作品,如时间不超过300秒的微电影、手机电话中的音乐彩铃等。
C.篇幅较短的宣传作品,如墙上只有24字的宣传标语、电视中插播的商品宣传广告等。
D.字数较少的新闻作品,如对话不超过140字的微访谈、手机信息中的新闻短讯等。
2.关于“被碎片化”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现代社会,因“‘微’文化”的产生和流行导致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原本连续的大块的时间被肢解成无数个碎片。
B.“微”文化产品越来越多,人们的注意力也被肢解为碎片,都没有耐心读书,甚至没有耐心去冥想与沉思。
C.“微”文化产品使人的逻辑思维“被碎片化”,从而导致思维能力弱化,很难再就某一人、某一事进行彻底的研究和追问。
D.在“微”文化产品流行的时代,如果把“被碎片化”内容都拼接起来,那么就可以形成完整的、有纵深感的知识体系。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分)
A.尼尔·波兹曼大声疾呼要对电视保持警惕,是因为他担心电视技术的发展会对人类的文化积淀产生负面的影响。
B.电影导演何平认为玩微博比看电视更浪费时间,他的感慨其实也代表了许多人面对“微”文化时的焦虑。
C.赫伯特·西蒙认为,现代人的注意力之所以匮乏,是因为现代社会信息量非常大,人们不得不时时接收信息。
D.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人们会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这正是奥尔德斯·赫胥黎感到忧心忡忡的原因
第Ⅰ卷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微”文化与“被碎片化”
刘阳
美国著名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曾大声疾呼要对电视保持警惕,倘若他看到今天的媒体变迁状况,或许会将矛头调转,指向比电视更小的屏幕——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而他所担忧的过分依赖技术来追求最高效率对文化积淀的侵蚀,用于阐释眼下人们的文化生活方式会更恰如其分。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智能手机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消费文化的主要载体,我们的文化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微博,在生活节奏极快的现代社会,已成为人们在无数个碎片化的闲暇时间里获取信息和表达自我最便捷的方式。正是在微博热的“点化”下,一系列以“微”著称的文化消费形式应运而生——字数不超过140字的微小说、对话不超过140字的微访谈、时间不超过300秒的微电影……在拥有无限空间和容量的数字化世界里,它们如无数个碎片向我们袭来,充塞着所有时间。
“微博了一年,没怎么看电视,把放那儿的时间变成了刷屏,觉得时间被浪费,其实是换了个地方挥霍而已。”电影导演何平在自己微博上抒发的这番感慨,或许正好说出了我们面对“微”文化时隐约的焦虑。
1971年,经济学家赫伯特·西蒙对现代人的注意力匮乏症做出了最好的诊断:信息消耗的是接收者的注意力,信息的聚敛必然意味着注意力匮乏。在海量的“微”文化产品面前,人们的种种欲罢不能,恰好印证了这个观点——在适应了140个字的阅读之后,许多人很难再捡起一部几百页的书本;在习惯了不超过几百秒的电影之后,要在影院里看一场两三个小时的电影会变得如坐针毡。当我们的时间和注意力被多如牛毛的“微”文化产品肢解时,读一本书、看一部电影、欣赏一场演出,甚至直面内心的冥想与沉思,都变成了奢侈的事。
“微”文化产品的另一个副作用是逻辑思维的“被碎片化”导致的思维能力弱化。虽然文化产品的思想文化含量并非取决于其规模或篇幅的大小,但以“微”文化产品如此“迷你”的体量,要承载起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力量却几乎是不可能的。当我们陶醉于它带来的短暂快感时,很难再就某一人、某一事进行一探到底的研究和追问。于是,完整的、有纵深感的知识体系也就难以形成,系统的、层层递进的逻辑思维也便搁于浅滩。对于一个国家或者民族来说,这样的文化产品即使再多,也只是如细沙堆积。而探求与追问精神的缺失,则会最终将我们引入迷失自我的无限苍茫。
上世纪早期,英国文学家奥尔德斯·赫胥黎在其著作《重访美丽新世界》里,对人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而感到忧心忡忡——真理淹没于无聊烦琐的世事,人们毁于他们热爱的东西。这则来自上个世纪的箴言,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有着别样的意义。在碎片化的时间里,用“微”文化消费代替“无所事事”固然是种进步,但如果它变成阻碍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桎梏,则应引起我们的反思。从“没有时间”到“更没有时间”,从“碎片化”到“被碎片化”,这是一个颇有些尴尬的冷笑话。
1.下列不属于本文所说的“‘微’文化”的一项是(
B.时间较短的音像作品,如时间不超过300秒的微电影、手机电话中的音乐彩铃等。
C.篇幅较短的宣传作品,如墙上只有24字的宣传标语、电视中插播的商品宣传广告等。
D.字数较少的新闻作品,如对话不超过140字的微访谈、手机信息中的新闻短讯等。
2.关于“被碎片化”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在现代社会,因“‘微’文化”的产生和流行导致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原本连续的大块的时间被肢解成无数个碎片。
B.“微”文化产品越来越多,人们的注意力也被肢解为碎片,都没有耐心读书,甚至没有耐心去冥想与沉思。
C.“微”文化产品使人的逻辑思维“被碎片化”,从而导致思维能力弱化,很难再就某一人、某一事进行彻底的研究和追问。
D.在“微”文化产品流行的时代,如果把“被碎片化”内容都拼接起来,那么就可以形成完整的、有纵深感的知识体系。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尼尔·波兹曼大声疾呼要对电视保持警惕,是因为他担心电视技术的发展会对人类的文化积淀产生负面的影响。
B.电影导演何平认为玩微博比看电视更浪费时间,他的感慨其实也代表了许多人面对“微”文化时的焦虑。
C.赫伯特·西蒙认为,现代人的注意力之所以匮乏,是因为现代社会信息量非常大,人们不得不时时接收信息。
D.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人们会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这正是奥尔德斯·赫胥黎感到忧心忡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