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河北百校大联盟2015-2016学年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时间:2016-01-12
河北省百校大联盟2015-2016学年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第I卷 (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45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竹文化传统的精神内涵
竹在先秦时期就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先民们把竹神化和灵异化,并对之加以膜拜形成了巫神通道和驱邪避鬼等民俗文化事项。
灵竹崇拜的内容包括竹图腾崇拜和生殖崇拜。竹图腾崇拜主要表现出典型的祖先崇拜现象。例如,自汉代开始中国南方的彝族、苗族和土家族等少数民族就流传着很多关于“竹王”的传说,共同点是认为竹子孕育了本民族的祖先。竹生殖崇拜是灵竹崇拜的另一重要表现。竹四季常青,生长期短,生殖和繁衍能力旺盛,有“雨后春笋”“竹如笣矣”等成语,均用来形容竹的生殖能力和生命力旺盛的景象。竹生殖崇拜,如福建、浙江、四川等地流行一种“摇竹娘”祝愿仪式。在中国的巫祝仪式中,竹主要是作为一种驱鬼请神的重要器物而出现,最具代表性的是安徽贵溪傩仪式中的竹神伞,仪式中竹五色神伞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傩仪器物,它被视为各路神仙往来的通道,也是凭依之所,仪式完成后,竹五色神伞即被焚烧,送个各路神仙,以表达对他们的虔诚敬仰之意。为了摆脱生命危机,和祈求生命延续,人们开始寄希望于竹的驱邪避鬼,以缓解焦虑和畏惧感。天师道为人们寻觅到生命保存的力量之一就是崇拜竹,通过崇拜竹的“交感巫术”以祛病延寿。竹驱邪避鬼还用于消除污秽,寻求生活安康。如我们在除夕、婚庆和开业等喜庆之日燃放的“爆竹”,亦即俗称鞭炮,“爆竹”的“竹”,指代的是真正的竹子。在火药未发明之前,爆竹即是用火燃烧竹子,在燃烧的过程中竹腔爆裂发出“噼里啪啦”之声,以此来恐吓鬼怪,让污秽之物远离人们的生活。
作为重要的文学文化符号,竹是中国传统中极富民族特色的文学瑰宝之一。或入诗文被歌咏礼赞,或寄寓情志抒发感怀,或成为墨客绘画创作的钟爱题材,其文化符号中具有高度的审美情趣和无穷无尽的艺术价值,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传统文化中,古人以竹来况喻君子品行。竹不凋零的绿色,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召唤;一片青葱的竹林,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意境。竹之绿,没有黄色的金碧辉煌,也没有红色的热情似火,更没有紫色的分外妖娆,但一贫如洗的绿色,简单大方中孕育着生气,朴实淡雅中透露着雅致,其自身的形象、特点演化成君子的安贫乐道的风范,为人们的精神所追崇。竹的枝干修长挺拔,简劲疏朗,竹叶脉平直且成辐射状的形态。竹的竿、节、叶均给人一种遒劲、坚韧和刚毅的力度感;竹凌霜傲雪,不怕风吹雨打,挺立于天地之间,迎接每一个春秋与冬夏,竹的自强不息精神中,还有竹的刚直不阿和坚贞不屈的品行,亦为君子所效仿和热爱。竹的根系强劲,有容乃大,它不择土而栖,无论是在山丘,还是在沟壑,“得土而横溢”,在土壤中恣意生长;竹根除能在石缝中顽强生长外,若遇坚硬石头,则胸怀坦荡,不计得失,围绕坚石盘旋而走,继续勇往直前。这些显示出竹子无比的包容性和坦荡的胸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巫神通道、驱邪避鬼等民俗文化事项在先秦时期就已经产生。先民们把竹神化和灵异化,并对之加以膜拜,体现出对竹的高度重视。
B.竹子作为重要的文学文化符号,极富中华民族特色,画家、诗人、作家将情怀寄寓于竹子,或描摹竹的形象,或将它写进诗文进行歌咏。
C.竹子形象、特点演化成君子安贫乐道的风范,是因为竹子的绿色一贫如洗,简单大方中孕育着生气,朴实淡雅中透露着雅致。
D.竹子的生长习性可比喻为君子无比的包容性和坦荡的胸怀,这是因为竹子不择土而栖,无论是在山丘,还是在沟壑,“得土而横溢”。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汉代南方的彝、苗和土家族等“竹王”传说的共同的,是把竹子当做孕育本民族的祖先,这属于图腾崇拜。
B.福建、浙江、四川等地流行“摇竹娘”祝愿仪式,成语有“雨后春笋”“ 竹如笣矣”类,这些都直接表明人们对竹的生殖崇拜心理。
C.古人用竹子燃烧时的爆裂声来恐吓鬼怪,消除污秽,寻求生活安康,这也是竹崇拜的一种方式。
D.竹子不凋零的绿色,给人一种生机勃勃感,给人一种宁静致远感。古人常以竹来比况君子的品行,属于中国传统文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安徽贵池傩仪式中的竹神伞,被视为各路神仙往来的通道和凭依之所。此巫俗仪式中,竹子不是驱鬼器物而是请神的重要器物。
B.我国古代各地的民俗都与竹密切相关:为了摆脱生命危机和祈求生命延续,有人寄希望于竹;为了祛病延寿,有人崇拜竹。
C.竹子作为文化符号具有高度的审美情趣和无穷无尽的艺术价值。如文人墨客在装饰家居、修建园林时就爱以竹为题材。
D.竹子的精神、品格为君子所效仿。如苏轼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就是因为竹的品格与诗人的精神追求达到了某种程度的契合。

    下一页

当前位置:主页 >> 高中语文试题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