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2016年3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16-03-25
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2016年3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第I卷 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书院起源于唐代的民间书斋和朝廷整理经史典籍的官衙,是介于官学与私学之间的一种文化教育组织宋代书院兴盛起来,与理学相结合,奠定了发展的学术基础与学养根基,基本上确立了讲学、藏书、祭祀、学田相结合的制度。明代书院的发展进入了成熟的推广阶段,总体上是由先进发达地区向边远落后地区推进。清代书院大量普及,形成了从民间乡村书院、家族书院到官方支持的省城书院的全网络覆盖规模。近代书院的改革,目的是顺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强调现代与传统的一眯相承。但在西方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冲击下和自身深刻的危机意识的影响下,改革变成了“争毁”。于是,书院改制成了学堂,产生了历史的断裂,传统书院的内在精神并未传承下来。
书院首先要继承传统,要尊重传承文化和创造文化的先哲们。书院又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新。程颐提出“天理”这个新儒学核心概念,打破了千余年来解释儒家经典的范式,具有极高的理论创新价值。有了这个基础,朱熹才能成就理学思想集大成的伟绩。传统不仅在于传承,也在于创新。没有传承,文化就如无源之水;没有创新,文化就如一潭死水。
书院能自觉运用传统的反思意识与批判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批判精神孕育于夏商周时期,成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代。宋代学者们不仅批判秦汉以来的政治,认为从无善治,也严厉批判现实科举制度和官学教育,认为纯为利禄而行。这种批判精神与反思意识,正是他们不遗余力地创建书院这种新型文化教育组织的驱动力。
书院办学的另一个宗旨是求“为己”之学,为了成就自己健全完满的人格,这也可以说是书院建在山林之间的一个重要原因。书院讲学有严格的程式,书院讲学的程式与规定体现了对文化传统的理解与尊重,对创造和传播文化知识的师长的尊重。书院的创建者们又忌讳文化传统僵化、书院像官学一样成为赚取功名利禄的工具。书院在先生讲学规范与生徒求学自主之间的平衡,使书院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循环,因而焕发出无限生命力。
当前的学校教育学科专业化,学问碎片化,学生只有专业知识,缺少人文关怀,没有很好的传道精神。又加上社会发展过速,物质刺激太强,权力诱惑太大,这些都会造成人丧失对自身存在的思考,追求知识,拼命学习,结果却完全忘记了自己应该学习什么追求什幺,纯粹变成了“为人”、“逐物”的工具,丧失了“为己”的目的。因此,传统书院的传道与为己相统一的办学宗旨,对于今天处理好为学做人的关系,仍旧是可以借鉴的。
(摘编自郑明星《书院传统及其现代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院起源于唐代,是在民间书斋和朝廷整理经史典籍的官衙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介于官学与私学之间的一种文化教育组织。
B.书院在宋代与理学相结合而奠定了发展的学术基础和学养根基,基本上确立了讲学、藏书、学田等相结合的制度,到明代得到很好的推广。
C.书院在清代得到了大量普及,有民间组织的乡村书院和家族书院,有官方支持的省城书院,从而形成了全网络覆盖的空前的规模。
D.书院到了近代为了顺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不得不彻底改制成为学堂,从某种意义上说,学堂就是书院,但未能继承书院的传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程颐打破了千余年来解释儒家经典的传统模式,创造性地提出“天理”这个新儒学核心概念,对后来儒学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B.朱熹在程颐的基础上取得了理学思想集大成的伟绩,说明传统文化的发展,只有传承和创新相结合,才能做到源远流长而又富有生命力。
C.宋代的学者们认为,现实科举制度和官学教育就只是教会人们追求功名利禄,所以他们不遗余力地创建书院这种新型文化教育组织。
D.书院在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循环,根本原因在于书院既注重先生讲学的程式和规范,也注重生徒求学的独立自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院教育在强调继承传统的同时,又要求生徒做“为己”之学,即成就自己健全完满的人格,因此,书院大都建在远离喧嚣城市的山林之间。
B.书院讲学的程式与规定体现了对创造和传播文化知识的师长的尊重,这反映了古代师道之尊严,从传承和创新来说,师道尊严也有一定的意义。
C.当前的学校教育学科专业化,学问碎片化,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有专业知识,没有人文荧怀,更没有传道精神,远远不如过去的传统书院。
D.现在的时代,物质刺激太强,权力诱惑太大,使得有些人丧失对自身存在的思考,传统书院传道与为己相统一的办学宗旨仍然值得借鉴。
第I卷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书院起源于唐代的民间书斋和朝廷整理经史典籍的官衙,是介于官学与私学之间的一种文化教育组织宋代书院兴盛起来,与理学相结合,奠定了发展的学术基础与学养根基,基本上确立了讲学、藏书、祭祀、学田相结合的制度。明代书院的发展进入了成熟的推广阶段,总体上是由先进发达地区向边远落后地区推进。清代书院大量普及,形成了从民间乡村书院、家族书院到官方支持的省城书院的全网络覆盖规模。近代书院的改革,目的是顺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强调现代与传统的一眯相承。但在西方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冲击下和自身深刻的危机意识的影响下,改革变成了“争毁”。于是,书院改制成了学堂,产生了历史的断裂,传统书院的内在精神并未传承下来。
书院首先要继承传统,要尊重传承文化和创造文化的先哲们。书院又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新。程颐提出“天理”这个新儒学核心概念,打破了千余年来解释儒家经典的范式,具有极高的理论创新价值。有了这个基础,朱熹才能成就理学思想集大成的伟绩。传统不仅在于传承,也在于创新。没有传承,文化就如无源之水;没有创新,文化就如一潭死水。
书院能自觉运用传统的反思意识与批判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批判精神孕育于夏商周时期,成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代。宋代学者们不仅批判秦汉以来的政治,认为从无善治,也严厉批判现实科举制度和官学教育,认为纯为利禄而行。这种批判精神与反思意识,正是他们不遗余力地创建书院这种新型文化教育组织的驱动力。
书院办学的另一个宗旨是求“为己”之学,为了成就自己健全完满的人格,这也可以说是书院建在山林之间的一个重要原因。书院讲学有严格的程式,书院讲学的程式与规定体现了对文化传统的理解与尊重,对创造和传播文化知识的师长的尊重。书院的创建者们又忌讳文化传统僵化、书院像官学一样成为赚取功名利禄的工具。书院在先生讲学规范与生徒求学自主之间的平衡,使书院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循环,因而焕发出无限生命力。
当前的学校教育学科专业化,学问碎片化,学生只有专业知识,缺少人文关怀,没有很好的传道精神。又加上社会发展过速,物质刺激太强,权力诱惑太大,这些都会造成人丧失对自身存在的思考,追求知识,拼命学习,结果却完全忘记了自己应该学习什么追求什幺,纯粹变成了“为人”、“逐物”的工具,丧失了“为己”的目的。因此,传统书院的传道与为己相统一的办学宗旨,对于今天处理好为学做人的关系,仍旧是可以借鉴的。
(摘编自郑明星《书院传统及其现代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院起源于唐代,是在民间书斋和朝廷整理经史典籍的官衙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介于官学与私学之间的一种文化教育组织。
B.书院在宋代与理学相结合而奠定了发展的学术基础和学养根基,基本上确立了讲学、藏书、学田等相结合的制度,到明代得到很好的推广。
C.书院在清代得到了大量普及,有民间组织的乡村书院和家族书院,有官方支持的省城书院,从而形成了全网络覆盖的空前的规模。
D.书院到了近代为了顺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不得不彻底改制成为学堂,从某种意义上说,学堂就是书院,但未能继承书院的传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程颐打破了千余年来解释儒家经典的传统模式,创造性地提出“天理”这个新儒学核心概念,对后来儒学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B.朱熹在程颐的基础上取得了理学思想集大成的伟绩,说明传统文化的发展,只有传承和创新相结合,才能做到源远流长而又富有生命力。
C.宋代的学者们认为,现实科举制度和官学教育就只是教会人们追求功名利禄,所以他们不遗余力地创建书院这种新型文化教育组织。
D.书院在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循环,根本原因在于书院既注重先生讲学的程式和规范,也注重生徒求学的独立自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院教育在强调继承传统的同时,又要求生徒做“为己”之学,即成就自己健全完满的人格,因此,书院大都建在远离喧嚣城市的山林之间。
B.书院讲学的程式与规定体现了对创造和传播文化知识的师长的尊重,这反映了古代师道之尊严,从传承和创新来说,师道尊严也有一定的意义。
C.当前的学校教育学科专业化,学问碎片化,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有专业知识,没有人文荧怀,更没有传道精神,远远不如过去的传统书院。
D.现在的时代,物质刺激太强,权力诱惑太大,使得有些人丧失对自身存在的思考,传统书院传道与为己相统一的办学宗旨仍然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