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南协作体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16-05-04
辽宁省辽南协作体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题
第I卷 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朝的学校以官办为主。中央设国子监,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唐承隋制,武德元年(618)唐设国子学,学额300人,学生皆为贵族子弟,教师24人。贞观元年(627),唐将国子学改为国子监,同时成为独立的教育行政机构。监
内设祭酒一人,为最高教育行政长官,主持政务。下设司业为副,及丞(掌判监事)、主簿(掌
印)、录事。诸学有博士、助教、典学、直讲等学官,掌教学。国子监,下辖六学,为国子学、太学、
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唐设这些学校主要招收贵族官僚子弟,也招收少量平民子弟。由博
士与助教等授课,学生称生徒。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传授以九经为主的儒学经典,按生徒家中
官位的高低分级招收。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可入国子学,有生徒三百余人;五品以上官员子孙
可进太学,有五百余生徒;四门学兼收五品以下官员及庶民子孙,生徒多达千人。律学、书学、
算学教授实用学问,收纳八、九品官员及庶民子弟,名额限于十余人。地方设立州学、县学,每
校有学生十来人。
学校旨在培养官僚书吏,亦为科举考试服务。名望好的学校保送生徒参加科举考试。科
举制度在唐朝进入了逐渐完备期,分为常举和制举两种。常举每年举办考试,科目有明经、进
士、明法、明书、明算等。此外还有秀才、道举、童子、一史、三史等科目。常举的应考举子有两
个来源,一是保送的生徒,二是乡贡选拔出来的自学者。应考举子主要集中在明经和进士两
科。明经科主要考试儒家经典,难度较低。生徒所习儒家经典分为大中小三种:《礼记》、《左
传》为大经,《诗经》、《周礼》、《仪礼》为中经,《易经》、《尚书》、《公羊传》、《谷梁传》为小经。通三
经者,大、中、小经各一;通五经者,大经皆通,余经各一;《孝经》、《论语》则都要掌握。进士科主
要考诗赋和政论,难度高,但其是主要的高官晋身之阶。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二,进
士科不过百分之一二。时有谚日: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而制举则是临时考试,是为了网
罗非常人才,不常举行。因为科举制度比较公平且机会相等,平民得以晋身,所以成为士族末
落、门第消融的起点。
科举制度除外,还有门荫和流外入流两种入仕渠道,门荫即晚辈承接前辈职务。流外入
流指九品以下的官员通过考验,升职为品官。唐初,以此二途入仕的为主流,后来唐太宗大力
推广学府,科举制度逐渐取代九品中正制。唐代教育的普及,削弱了传统世族的特权,加强了
有效的行政管理,扩大了政权的社会基础。盛唐时期,东亚多国遣送其贵族子弟来唐入学,又
将儒家文化传授国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子监是官办学校,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始设于唐朝。
B.国子监作为一个独立的行政机构,建制完整,通过各种官职的设置,进行政务或教学工作。
C唐朝国子监的学生称为生徒,都来自贵族和官宦人家,国子监“六学”根据其地位的高低
进行招收。
D.“六学”教学内容根据对象而设,向地位高的生徒传授儒家经典著作,向地位低的生徒教
授实用学问。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唐朝科举制度有“常举”和“制举”两种,其时间的安排、针对的人群各有不同。
B.生徒中的“通五经者”,除“大经皆通,余经各一”外,比他人还要多学《孝经》、《论语》。
C.“常举”的应考举子有保送的生徒、乡贡选拔出来的自学者两个来源,表明人才发展的渠
道多样化。
D.谚日“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意在说明“明经科”的考试录取比“进士科”的考试录取
容易的多。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门荫”和“流外人流”是科举制度外的两种人仕途径,在唐初,曾为人仕的主要途径。
B.科举制度之所以成为士族末落、门第消融的起点,是因为它能使才华出众的平民有机会
得以晋身。
C。科举制度在唐朝得到发展,最终取代了传统的九品中正制,彻底消除了传统土族的特权。
D.唐代教育的普及,不仅对唐代社会本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国外也有较大影响。
第I卷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内设祭酒一人,为最高教育行政长官,主持政务。下设司业为副,及丞(掌判监事)、主簿(掌
印)、录事。诸学有博士、助教、典学、直讲等学官,掌教学。国子监,下辖六学,为国子学、太学、
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唐设这些学校主要招收贵族官僚子弟,也招收少量平民子弟。由博
士与助教等授课,学生称生徒。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传授以九经为主的儒学经典,按生徒家中
官位的高低分级招收。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可入国子学,有生徒三百余人;五品以上官员子孙
可进太学,有五百余生徒;四门学兼收五品以下官员及庶民子孙,生徒多达千人。律学、书学、
算学教授实用学问,收纳八、九品官员及庶民子弟,名额限于十余人。地方设立州学、县学,每
校有学生十来人。
举制度在唐朝进入了逐渐完备期,分为常举和制举两种。常举每年举办考试,科目有明经、进
士、明法、明书、明算等。此外还有秀才、道举、童子、一史、三史等科目。常举的应考举子有两
个来源,一是保送的生徒,二是乡贡选拔出来的自学者。应考举子主要集中在明经和进士两
科。明经科主要考试儒家经典,难度较低。生徒所习儒家经典分为大中小三种:《礼记》、《左
传》为大经,《诗经》、《周礼》、《仪礼》为中经,《易经》、《尚书》、《公羊传》、《谷梁传》为小经。通三
经者,大、中、小经各一;通五经者,大经皆通,余经各一;《孝经》、《论语》则都要掌握。进士科主
要考诗赋和政论,难度高,但其是主要的高官晋身之阶。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二,进
士科不过百分之一二。时有谚日: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而制举则是临时考试,是为了网
罗非常人才,不常举行。因为科举制度比较公平且机会相等,平民得以晋身,所以成为士族末
落、门第消融的起点。
流指九品以下的官员通过考验,升职为品官。唐初,以此二途入仕的为主流,后来唐太宗大力
推广学府,科举制度逐渐取代九品中正制。唐代教育的普及,削弱了传统世族的特权,加强了
有效的行政管理,扩大了政权的社会基础。盛唐时期,东亚多国遣送其贵族子弟来唐入学,又
将儒家文化传授国外。
进行招收。
授实用学问。
道多样化。
容易的多。
得以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