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大联考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时间:2017-05-04
河南省大联考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三)(4月)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 近 平 主 席对于人类文明走向给出的中国判断。2013年3月,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习 近 平 主 席首次提出命运共同体理念。此后,中方对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阐述在各个层面逐步延伸、不断完善,在全球范围内收获积极回应——“巴基斯坦愿不断充实巴中命运共同体内涵”“非洲应该向亚洲国家学习并同亚洲国家合作,努力建设命运共同体”“联合国愿同中国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理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凝聚起世界人民的广泛共识。
2017年1月,习 近 平 主 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着眼人类命运的历史规律和世界文明的发展走向,系统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人类实现更好发展绘制蓝图,为国际体系变革与完善指明方向。演讲引发现场国际组织负责人、各国使节和政要等共约800人的强烈共鸣。第七十一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彼得•汤姆森更是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视为“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唯一未来”。2月10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五十五届会议协商一致通过“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这一行动表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经得到联合国广大会员国的普遍认同,彰显了中国对全球治理的巨大贡献。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何以在国际社会赢得越来越多的认可与赞赏?源于在各种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当下,这一理念给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指明了“确定性”的方向,注入了行动的力量。“现有秩序正面临着几代人时间里最严峻的挑战,它是否能够幸存下来?”在2017年首期《外交事务》杂志中,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约瑟夫•奈提出的疑问,反映了人们当下对于未来世界走向的诸多困惑和不安。人类社会发展的脚步走到充满不确定性的十字路口,如何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在和平与发展的历史征程上奋勇向前,迫切呼唤着眼全球和平与发展、勇往直前的担当。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直指阻碍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顽疾,主张用对话协商拆解国家间的猜忌与戒备,用共建共享卸下以邻为壑的“篱笆”,用合作共赢拧开世界经济动力的阀门,用交流互鉴疏通文明之间的分歧与误解,用绿色低碳铲除环境破坏与污染的源头。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中国领导人从这五方面着手,详细勾勒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践路径,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行动指南。
去年11月,193个会员国一致赞同将“一带一路”倡议载入联大决议,如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联合国舞台上,越来越多的中国理念、中国倡议上升为国际共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入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行动队”,携手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美好的目标,也是一个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跑才能实现的目标。”在共创人类美好未来的历史征程中,中国将继续以诚待人、以信取人,以自身行动凝聚感召力与引导力,用源自东方哲学沃土的智慧为推动全球发展创造更多新机遇、提供更多新贡献。
(摘编自2017年2月14日《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对人类文明走向给出的中国判断,它凝聚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共识,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B.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符合人类命运的历史规律和世界文明的发展走向,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凸显出该理念得到多国的普遍认同。
C.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能赢得国际社会的较多认可和赞赏,不仅是因为它为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指明了方向,也是因为它是由智慧的中国领导人提出的。
D.当今社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美好的目标,也是一个需要代代人接力奔跑实现的目标,中国在共创人类美好未来的征程中定将做出更大的贡献。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新的时代,需要新的理念,中国越来越多的理念、倡议能上升为国际共识,说明中国不仅仅关注自身的发展,也非常注重全球的治理与发展。
B.巴基斯坦、非洲、联合国等愿同中国开展合作,共谋发展,充分彰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强大生命力,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C.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张用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等方法解决国家间相关问题,可以说真正解决了阻碍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顽疾。
D.中国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不仅体现出中国参与世界治理的智慧,也体现出中国着眼于全球和平与发展、勇往直前的担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习 主 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的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认为此理念是“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唯一未来”,引发了现场约800名与会者的强烈共鸣。
B.美国著名政治家约瑟夫•奈在《外交事务》中的疑问,正好说明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应时性和必然性,中国理念于世界来说,必将有所作为。
C.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是停留在书面上的文字,而是付诸实践的行动指南。中国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对世界的诚意和担当。
D.如同“一带一路”的倡议被众国赞同载入联大决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也受到世人的关注和推崇,彰显出中国理念的世界性和高度认同度。
第Ⅰ卷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 近 平 主 席对于人类文明走向给出的中国判断。2013年3月,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习 近 平 主 席首次提出命运共同体理念。此后,中方对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阐述在各个层面逐步延伸、不断完善,在全球范围内收获积极回应——“巴基斯坦愿不断充实巴中命运共同体内涵”“非洲应该向亚洲国家学习并同亚洲国家合作,努力建设命运共同体”“联合国愿同中国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理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凝聚起世界人民的广泛共识。
2017年1月,习 近 平 主 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着眼人类命运的历史规律和世界文明的发展走向,系统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人类实现更好发展绘制蓝图,为国际体系变革与完善指明方向。演讲引发现场国际组织负责人、各国使节和政要等共约800人的强烈共鸣。第七十一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彼得•汤姆森更是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视为“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唯一未来”。2月10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五十五届会议协商一致通过“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这一行动表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经得到联合国广大会员国的普遍认同,彰显了中国对全球治理的巨大贡献。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何以在国际社会赢得越来越多的认可与赞赏?源于在各种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当下,这一理念给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指明了“确定性”的方向,注入了行动的力量。“现有秩序正面临着几代人时间里最严峻的挑战,它是否能够幸存下来?”在2017年首期《外交事务》杂志中,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约瑟夫•奈提出的疑问,反映了人们当下对于未来世界走向的诸多困惑和不安。人类社会发展的脚步走到充满不确定性的十字路口,如何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在和平与发展的历史征程上奋勇向前,迫切呼唤着眼全球和平与发展、勇往直前的担当。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直指阻碍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顽疾,主张用对话协商拆解国家间的猜忌与戒备,用共建共享卸下以邻为壑的“篱笆”,用合作共赢拧开世界经济动力的阀门,用交流互鉴疏通文明之间的分歧与误解,用绿色低碳铲除环境破坏与污染的源头。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中国领导人从这五方面着手,详细勾勒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践路径,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行动指南。
去年11月,193个会员国一致赞同将“一带一路”倡议载入联大决议,如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联合国舞台上,越来越多的中国理念、中国倡议上升为国际共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入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行动队”,携手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美好的目标,也是一个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跑才能实现的目标。”在共创人类美好未来的历史征程中,中国将继续以诚待人、以信取人,以自身行动凝聚感召力与引导力,用源自东方哲学沃土的智慧为推动全球发展创造更多新机遇、提供更多新贡献。
(摘编自2017年2月14日《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对人类文明走向给出的中国判断,它凝聚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共识,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B.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符合人类命运的历史规律和世界文明的发展走向,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凸显出该理念得到多国的普遍认同。
C.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能赢得国际社会的较多认可和赞赏,不仅是因为它为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指明了方向,也是因为它是由智慧的中国领导人提出的。
D.当今社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美好的目标,也是一个需要代代人接力奔跑实现的目标,中国在共创人类美好未来的征程中定将做出更大的贡献。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新的时代,需要新的理念,中国越来越多的理念、倡议能上升为国际共识,说明中国不仅仅关注自身的发展,也非常注重全球的治理与发展。
B.巴基斯坦、非洲、联合国等愿同中国开展合作,共谋发展,充分彰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强大生命力,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C.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张用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等方法解决国家间相关问题,可以说真正解决了阻碍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顽疾。
D.中国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不仅体现出中国参与世界治理的智慧,也体现出中国着眼于全球和平与发展、勇往直前的担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习 主 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的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认为此理念是“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唯一未来”,引发了现场约800名与会者的强烈共鸣。
B.美国著名政治家约瑟夫•奈在《外交事务》中的疑问,正好说明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应时性和必然性,中国理念于世界来说,必将有所作为。
C.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是停留在书面上的文字,而是付诸实践的行动指南。中国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对世界的诚意和担当。
D.如同“一带一路”的倡议被众国赞同载入联大决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也受到世人的关注和推崇,彰显出中国理念的世界性和高度认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