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时间:2017-08-31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格调
胡海
“格调”作为诗论术语,是要求诗歌既具有美的形式,又具有大格局、高境界,前者是“调”的审美含义决定的,后者是“格”的人格、道德含义决定的。这两个字起初是并举而非连用的,连用之后,有时也还分而论之。
皎然《诗式》中说谢灵运的诗“其格高,其调逸”,这里的“格”是就内容整体而言的,是谢灵运特立独行的人格转化成的精神境界;“调”不单指音调,是就形式整体而言的,指其音调和谐而自由,遣词造句纵心任情。欧阳修的《六一诗话》论“格”而不论“调”,如说郑谷诗“极有意思,亦多佳句,但其格不甚高”。此“格”指的是诗的境界。又说晚唐诗人“无复李、杜豪放之格,然亦务以精意相高”。此“格”是诗人胸怀、境界赋予作品的总体风格。
严羽《沧浪诗话•诗辨》中说:诗之法有五,体制、格力、气象、兴趣、音节。前三者大体对应于“格”,后二者则是对应“调”。严羽系统地探讨诗法,后世诗法及文法的基本问题大多不出此范围。宽泛意义上的格调论,包括思想要求和艺术要求、内容与形式关系以及整体上效法古典还是重视新变的古今之争问题,而这些问题在《沧浪诗话》中都有所涉及,故而严羽被视为开后世格调论先河之人。
“格”“调”在诗文评中的连用标志着格调论正式出现,但其含意不固定,有时偏于“格”的含义,是就内容而言的思想境界;有时偏于“调”的含义,是就形式而言的审美性。
因为“格”指诗歌体制,是观作品整体,所以就有了格局、境界的意思。概括明代的格调论,“格”是诗歌体制、整体格局,是知觉层面的诗歌内容,指代作品的境界和思想价值;“调”则是听觉层面的音节声调,与视觉层面的诗体——四言、五言、七言、长短句等相应,关乎情绪和感觉,不一定涉及意义。二者的结合,是形式美与或高远或深沉境界的一体,只是在具体的诗文评论中可能偏于某一方面的意义。
格调论除讨论诗歌的形式与境界外,还展开了两个具有一般性的文论问题,一是崇古还是创新;二是重内容还是重形式,主情还是主理。
值得重视的是,当格调论涉及古今之争、情理之争、内容与形式之争时,道德与审美、人格与文风的关系问题就凸显出来。从孔子、刘勰到韩愈,都注重传统道德的永恒价值,要求文章传播正确思想,培育健全情志,同时也对作者的思想境界和艺术品位提出了高要求。明清学者继承了这一思想传统,将人格与文章、艺术风格统一起来。沈德潜作为格调论的总结者,重诗教而崇尚温柔敦厚之风。他在《说诗晬语》中说,六朝发挥了秦汉乐府的形式美、音乐美,至唐诗格律工整,兴寄和诗教则有所缺失,他要求不仅学习唐诗的声律美,更要追溯古诗的思想境界。
现当代学者论及“格调”时,同样是将人格和文风统一起来。评说一个人、一部书,一件艺术作品及其他审美对象之格调有无、高低,可能是道德评判,也可能是审美评判,可能是就内在精神境界而言,也可能是就外在风范而言,当然更可能是兼而有之。
(选自《文史知识•格调:人格与境界的天成》,2016年7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明代用格调论评论诗歌“格调”时,“格”指诗的格局,探讨诗的体制问题,即诗的境界和思想价值;“调”是音调,探讨诗的音节声调,即诗的情绪和感觉。
B.严羽是格调论的提出者,他在《沧浪诗话》中对诗歌思想和艺术的要求、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以及诗歌写作效法古典还是重视新变等进行了比较粗疏宽泛的论述。
C.“格调”要求诗有大格局、高境界和美的形式,其中“大格局和高境界”是“格”的人格、道德含义决定的,“美的形式”是由“调”的审美含义决定的。
D.现当代学者论述审美对象具有的“格调”时,会把人和文风统一起来,可以是道德评判也可以是审美评判,可能涉及文学作品的精神境界、外在的风范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格调”连起来用是诗形式美与高远或深沉的境界的结合,标志着格调论的正式出现,虽然“格调”的含义有所偏重,但自此论诗就要偏重于境界方面。
B.评论诗歌用到的术语“格调”刚开始是“格”“调”分开用的,后来把两个字连起来用,在之后论述诗歌时既可把“格调”分开用,也可以连起来使用。
C.沈德潜认为学习诗歌不仅要学习唐诗的声律美,更要学习六朝的古诗,因为六朝古诗发挥了秦汉乐府的形式美、音乐美,在兴寄和诗教没有所缺失。
D.“格”作为诗论术语的含义很丰富,欧阳修论述郑谷诗“格不甚高”的“格”是指诗歌的境界,论述晚唐诗人“无复李、杜豪放之格”指诗的总体风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皎然《诗式》中从“格调”的角度讨论了谢灵运诗的内容和形式,从谢灵运特立独行的品格方面讨论他的诗歌的精神境界,从音调、用词方面体会诗人的随性。
B.严羽把写诗方法概括为五类,“体制、格力、气象”大致对应“格”、“兴趣、音节”大致对应“调”,后世探讨诗法和文法大多都没有脱离严羽系统探讨诗法的范畴。
C.古代很多人十分注重传统道德的永恒价值,注重提高艺术品位,写文章时全都尽力表现出自己高尚的思想境界,把人格和艺术风格统一起来,就是单纯为了传播正确思想。
D.格调论除讨论诗歌的形式和境界外,还讨论崇古还是创新、重内容还是重形式和主情还是主理的问题,这就要涉及道德与审美、人格和文风的关系等问题。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时间
①一抬头,就看到书桌上座钟的秒针在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动。它那里一跳,我的心就一跳。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里指的是水。水永远不停地流逝,让孔夫子吃惊兴叹。我的心跳,跳的是时间。水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时间却看不见,摸不着,它的流逝你感觉不到,然而确实是在流逝。现在我眼前摆上了座钟,它的秒针一跳一跳,让我再清楚不过地看到了时间的流逝,焉能不心跳?焉能不兴叹呢?
②远古的人大概是很幸福的。他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根据太阳的出没来规定自己的活动。即使能感到时间的流逝,也只在依稀隐约之间。后来,他们聪明了,根据太阳光和阴影的推移,把时间称作光阴。再后来,人们的聪明才智更提高了,用铜壶滴漏的办法来显示和测定时间的推移,这是用人工来抓住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的尝试。到了近几百年,人类发明了钟表,把时间的存在与流逝清清楚楚地摆在每一个人的面前。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但是,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有一利必有一弊",人类成了时间的奴隶,成了手表的奴隶。现在各种各样的会极多,开会必须规定时间,几点几分,不能任意伸缩。如果参加重要的会而路上偏偏赶上堵车,任你怎样焦急,怎样频频看手表,都是白搭。这不是典型的时间的奴隶又是什么呢?然而,话又说了回来,在今天头绪纷纭杂乱有章的社会里,开会不定时间,还像古人那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悠哉游哉,今天的社会还能运转吗?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成为时间的奴隶就正是文明的表现。
③不管你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大自然还是把虚无飘渺的时间用具体的东西暗示给了人们。比如用日出日落标志出一天,用月亮的圆缺标志出一月,用四季(在印度是六季或者两季)标志出一年。农民最关心这些问题,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对他们种庄稼有重要意义。在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眼中,时间具有另外的意义。他们说,大千世界,人类万物,都生长在时间和空间内,而时间是无头无尾的,空间是无边无际的。我既不是自然科学家,也不是哲学家,对无头无尾和无边无际实在难以理解。可是不这样又能怎样呢?如果时间有了头尾,头以前尾以后又是什么呢?因此,难以理解也只得理解,此外更没有其他途径。
④生与死也属于时间范畴。一般人总是把生与死绝对对立起来。但是,中国古代的道家却主张"万物方生方死",把生与死辩证地联系在一起,而且准确无误地道出了生即是死的关系。随着座钟秒针的一跳,我自己就长了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的那么一点点。同时也就是向着死亡走近了那么一点点。不但我是这样,现在正是初夏,窗外的玉兰花、垂柳和深埋在清塘里的荷花,也都长了那么一点点。不久前还是冰封的湖水,现在是"风乍起,吹皱一池夏水",波光潋滟,水色接天。岸上的垂杨,从光秃秃的枝条上逐渐长出了小叶片,一转瞬间,出现了一片鹅黄;再一转瞬,就是一片嫩绿,现在则是接近浓绿了。小山上原来是一片枯草,"一夜东风送春暖,满山开遍二月兰"。今年是二月兰的大年,山上地下,只要有空隙,二月兰必然出现在那里,座钟的秒针再跳上多少万次,二月兰即将枯萎,也就是走向暂时的死亡了。所有这些东西,都是方生方死。这是自然的规律,不可逆转的。
⑤印度人是聪明的,他们把时间和死亡视为一物。梵文hāla,既是"时间",又是"死亡或死神"。《罗摩衍那》的主人公罗摩,在活了极长的时间以后,hāla走上门来,这表示他就要死亡了。罗摩泰然处之,既不"饮恨",也不"吞声"。他知道这是自然规律,人类是无能为力的。我们今天知道,不但人类是这样,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始有终,无一例外。"顺其自然"是最好的办法。我在这里顺便说一下。在梵文里,动词"死"的字根是mn;但是此字不用manati来表示现在时,而是用被动式mniyati(ti),这表示,印度人认为"死"是被动的,主动自杀者究属少数。
⑥同印度人比较起来,中国人大概希望争取长生。越是有钱有势的人越希望活下去,在旧社会里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小百姓,决不会愿意长远活下去的。而富有天下的天子则热切希望长生。中国历史上几位有名的英主,莫不如此。秦始皇和汉武帝都寻求不死之药或者仙丹什么的。连唐太宗都是服用了印度婆罗门的"仙药"而中毒身亡的。老百姓书呆子中也有寻求肉身升天的,而且连鸡犬都带了上去。我这个木头脑袋瓜真想也想不通。如果真有那么一个"天"的话,人数也不会太多。升到那里去干些什么呢?那里不会有官僚衙门,想走后门靠贿赂来谋求升官,没有这个可能。那里也不会有什么市场,什么WTO,想发财也英雄无用武之地。想打麻将,唱卡拉OK,唱几天,打几天,还是会有兴趣的,但让你一月月一年年永远打下去,你受得了吗?养鸡喂狗,永远喂下去,你也受不了。"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无益之事天上没有。在天上待长了,你一定会自杀的。苏东坡说"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是有见地之言。我们还是老老实实待在人间吧。
⑦要待在人间,就必须受时间的制约。在时间面前,人人平等。如果想不通我在上面说的那一些并不深奥的道理,时间就变成了枷锁,让你处处感到不舒服。但是,如果真想通了,则戴着枷锁跳舞反而更能增加一些意想不到的兴趣。我自认是想通了。现在照样一抬头就看到书桌上座钟的秒针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动,但是我的心却不跳了。我觉得这是时间给我提醒儿,让我知道时间的价值。"一寸光阴不可轻",朱子这一句诗对我这个年过九十的老头儿也是适用的。
(取材于季羡林《一花一世界》)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作者认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古人很幸福,表明了对现代快节奏生活的厌弃。
B.第④段对初夏景物的描绘,透露出作者对死亡这一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的深度感伤。
C.在作者看来,印度人比中国人聪明,他们意识到在死亡面前“人类是无能为力的”。
D.第⑥段中作者以调侃的语气描述着天上的生活,体现出一种透悟人生真谛的幽默感。
5.文章第①段中,引用了孔子的一句名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5分)
6.文章开头说秒针“一跳,我的心就一跳”,结尾则写道“秒针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动,但是我的心却不跳了”。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会宁皮影戏已列入甘肃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会宁皮影多以牛皮、羊皮、驴皮制作而成,一台皮影戏至少需要四至五人才能完成,唱腔多以当地的传统戏曲秦腔为主。大年三十晚九时许,新添堡乡河屲村村口的皮影戏老艺人牛俊魁家传来阵阵鼓乐声,村里组织的新年皮影戏演出在这里鸣锣开演。
河屲村是会宁县新添堡乡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晚上九点,乡亲们在家里欢聚一堂,唱着皮影戏过大年,让我们感受到了皮影戏的魅力。
走进牛俊魁家,一股浓厚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一场精彩的皮影戏正在他家的正房里上演,老艺人牛俊魁在白色幕布后舞弄着皮影角色,边舞边唱,另外三人时而拉二胡,时而吹唢呐,敲锣打鼓配合默契,村民们看得全神贯注,记者也被精彩的演出所吸引,跟着看了起来。在演出结束后记者走进幕后,体验了一把皮影戏的演出过程。
据介绍,牛俊魁是会宁皮影戏的传承人之一,他不仅可以熟练制作皮影道具,而且能够演唱多部传统戏曲。每逢新春佳节,他都要带领村里人白天搭台,晚上唱戏,每场皮影戏要演出两三个小时,以丰富乡亲们的节日文化生活。
新添堡乡河屲村村民邵启虎对记者说,本地文化活动比较单纯,到过年的时候把老百姓组织起来看一看皮影戏,耍一下社火,自娱自乐,大家都比较高兴。
(“会宁广电网”记者 甘孟玉 荆平)
材料二:
在呼伦贝尔大草原,草原上的活动屡见不鲜。生活在呼伦贝尔草原上的鄂温克族是跨越中国、俄罗斯居住的的跨界民族,也是中国“三少民族”之一。千百年来,作为善于迁徙的狩猎民族,他们将本民族的习俗延续下来,如驯鹿、瑟宾节都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驯鹿成为贯穿全年每个呼伦贝尔草原盛会的“吉祥物”,二百余人的鄂温克部落每年能接待中外游客近五万人次。
而每逢瑟宾节,鄂温克部落里的男女老少都来参加,由部落首领主持,猎人们在落叶松的间隙里点燃篝火,边歌边舞,祭祀山神,一片欢乐祥和。台湾游客任先生几乎每年都会到呼伦贝尔旅行一次,他说:“不论夏季或是冬季,呼伦贝尔总有让人看不完的美景,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堆砌出的盛会就让人流连忘返。”
2016年上半年,呼伦贝尔市接待中外游客488.47万人次,同比增长8.5﹪。
以上种种,都只是内蒙古草原上很普通的活动,但也是内蒙古草原诸多文化活动的缩影。
以蒙古族为主体民族的内蒙古自治区蒙元文化底蕴深厚,将草原文化融会贯通并“打包”展示已成为当地所有民族文化活动的“套路”。不论是各地一年四季举办的大大小小的文化活动,还是内蒙古“走出去”举办的文化活动,草原传统技艺总是结伴出现。
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内蒙古已在蒙古国、俄罗斯、美国、马耳他、毛里求斯、澳大利亚、丹麦、斯里兰卡等地举办“文化周”活动,阵容颇为“豪华”,对外讲述者内蒙古的故事。
落于金莲川草原上的正蓝旗人口仅8.3万,但这里有世界文化遗址元上都和延续千年的传统游牧生活。
(摘自中新网《非物质文化遗产“堆砌”的草原盛会吸引中外游客》,有删 改)
材料三:
江苏省南通市关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宋亚军这两天伤透了脑筋,他正在给88岁的毛素娟找一个传承人。毛素娟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南通色织土布技艺的唯一传承人,由于后继无人,这项技艺正濒临失传。赶在老太太还能说会动之前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把技艺传下去成了宋亚军的当务之急。
如何让非遗更好地传承下去?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曹锦扬表示,非遗传承有其特殊性,不能全靠市场,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2011年6月1日,国家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集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在一些地区落实的时候却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经费拨款不到位,不重视宣传,对民间的非遗传承人重视不够等。一些有几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每年在非遗上的经费投入只有区区几十万元,非遗传承人、研究人员想对外交流自己的技术和作品都捉襟见肘。
“事实也证明,凡是非遗传承做得好的地区,政府都发挥了很好的主导作用。”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教授说。在全国,宜兴紫砂壶鼎鼎有名,这是该地区政府力量与社会力量的有机结合所带来的效果。宜兴有专门的副市长、文化局副局长分管紫砂陶艺发展,政府还出资让有兴趣学习紫砂陶艺的人免费学习,每年的“陶艺节”,市委书记、市长再忙也要出席,这些都提高了紫砂陶艺的社会地位和影响。
“非物质文化遗产能不能传承下去,归根结底要看它能否与现代人的生产、生活需求结合起来。”贺云翱教授说,“除了宜兴紫砂壶,像苏州的刺绣,南京的云锦,这些非遗项目都兼具了一定的市场价值,迎合了现代人的需要,有很多人在学。相比之下,南通色织土布就与现代人的生活离得稍远些,对于这类非遗项目的保护,政府就更不能缺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是民族文化的基因,有重要的精神价值。”
也有专家认为,整个社会都应该为非遗的传承出一份力,在韩国、日本,每年都会有企业家出资赞助非遗项目,定期举办一些展览,让民众认识到非遗的重要性,这也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摘自《光明日报》:《非遗传承,难在哪儿?》,有删改)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3分)
A.会宁皮影戏有上千年的历史,唱腔多以当地的传统戏曲秦腔为主,乡土气息浓郁,为村民喜闻乐见,也成为当地农民过年时唯一的一项自娱自乐的活动。
B.鄂温克族是一个善于狩猎的民族,千百年来,他们将驯鹿、瑟宾节等习俗延续下来,如今驯鹿已成为每个呼伦贝尔草原盛会的吉祥物。
C.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从经费划拨、宣传、重视民间的非遗传承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做好这些工作。
D.材料一侧重报道了民间艺人在自娱自乐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保护;材料二侧重报道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产业中得到保护和创造了效益。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新添堡乡河屲村村口的皮影戏老艺人牛俊魁在自家院子里表演皮影戏,其目的是保护皮影戏这一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
B.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将驯鹿、瑟宾节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草原旅游业相结合,不仅得到了经济效益,也有效地保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C.内蒙古非物质遗产旅游项目不仅吸引了国内的游客,而且也走出国门,通过举办“文化周”活动,将草原传统技艺远播世界。
D.国家级非遗项目南通色织土布技艺的唯一传承人已经88岁,因为她已不能说话,后继无人,这项技艺正濒临失传。
E.国家虽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但是仍然面临着经费拨款不到位,宣传不够,后继无人等一些难以落实的问题。
9.从材料三来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的原因有哪些?(4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格调
胡海
“格调”作为诗论术语,是要求诗歌既具有美的形式,又具有大格局、高境界,前者是“调”的审美含义决定的,后者是“格”的人格、道德含义决定的。这两个字起初是并举而非连用的,连用之后,有时也还分而论之。
皎然《诗式》中说谢灵运的诗“其格高,其调逸”,这里的“格”是就内容整体而言的,是谢灵运特立独行的人格转化成的精神境界;“调”不单指音调,是就形式整体而言的,指其音调和谐而自由,遣词造句纵心任情。欧阳修的《六一诗话》论“格”而不论“调”,如说郑谷诗“极有意思,亦多佳句,但其格不甚高”。此“格”指的是诗的境界。又说晚唐诗人“无复李、杜豪放之格,然亦务以精意相高”。此“格”是诗人胸怀、境界赋予作品的总体风格。
严羽《沧浪诗话•诗辨》中说:诗之法有五,体制、格力、气象、兴趣、音节。前三者大体对应于“格”,后二者则是对应“调”。严羽系统地探讨诗法,后世诗法及文法的基本问题大多不出此范围。宽泛意义上的格调论,包括思想要求和艺术要求、内容与形式关系以及整体上效法古典还是重视新变的古今之争问题,而这些问题在《沧浪诗话》中都有所涉及,故而严羽被视为开后世格调论先河之人。
“格”“调”在诗文评中的连用标志着格调论正式出现,但其含意不固定,有时偏于“格”的含义,是就内容而言的思想境界;有时偏于“调”的含义,是就形式而言的审美性。
因为“格”指诗歌体制,是观作品整体,所以就有了格局、境界的意思。概括明代的格调论,“格”是诗歌体制、整体格局,是知觉层面的诗歌内容,指代作品的境界和思想价值;“调”则是听觉层面的音节声调,与视觉层面的诗体——四言、五言、七言、长短句等相应,关乎情绪和感觉,不一定涉及意义。二者的结合,是形式美与或高远或深沉境界的一体,只是在具体的诗文评论中可能偏于某一方面的意义。
格调论除讨论诗歌的形式与境界外,还展开了两个具有一般性的文论问题,一是崇古还是创新;二是重内容还是重形式,主情还是主理。
值得重视的是,当格调论涉及古今之争、情理之争、内容与形式之争时,道德与审美、人格与文风的关系问题就凸显出来。从孔子、刘勰到韩愈,都注重传统道德的永恒价值,要求文章传播正确思想,培育健全情志,同时也对作者的思想境界和艺术品位提出了高要求。明清学者继承了这一思想传统,将人格与文章、艺术风格统一起来。沈德潜作为格调论的总结者,重诗教而崇尚温柔敦厚之风。他在《说诗晬语》中说,六朝发挥了秦汉乐府的形式美、音乐美,至唐诗格律工整,兴寄和诗教则有所缺失,他要求不仅学习唐诗的声律美,更要追溯古诗的思想境界。
现当代学者论及“格调”时,同样是将人格和文风统一起来。评说一个人、一部书,一件艺术作品及其他审美对象之格调有无、高低,可能是道德评判,也可能是审美评判,可能是就内在精神境界而言,也可能是就外在风范而言,当然更可能是兼而有之。
(选自《文史知识•格调:人格与境界的天成》,2016年7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明代用格调论评论诗歌“格调”时,“格”指诗的格局,探讨诗的体制问题,即诗的境界和思想价值;“调”是音调,探讨诗的音节声调,即诗的情绪和感觉。
B.严羽是格调论的提出者,他在《沧浪诗话》中对诗歌思想和艺术的要求、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以及诗歌写作效法古典还是重视新变等进行了比较粗疏宽泛的论述。
C.“格调”要求诗有大格局、高境界和美的形式,其中“大格局和高境界”是“格”的人格、道德含义决定的,“美的形式”是由“调”的审美含义决定的。
D.现当代学者论述审美对象具有的“格调”时,会把人和文风统一起来,可以是道德评判也可以是审美评判,可能涉及文学作品的精神境界、外在的风范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格调”连起来用是诗形式美与高远或深沉的境界的结合,标志着格调论的正式出现,虽然“格调”的含义有所偏重,但自此论诗就要偏重于境界方面。
B.评论诗歌用到的术语“格调”刚开始是“格”“调”分开用的,后来把两个字连起来用,在之后论述诗歌时既可把“格调”分开用,也可以连起来使用。
C.沈德潜认为学习诗歌不仅要学习唐诗的声律美,更要学习六朝的古诗,因为六朝古诗发挥了秦汉乐府的形式美、音乐美,在兴寄和诗教没有所缺失。
D.“格”作为诗论术语的含义很丰富,欧阳修论述郑谷诗“格不甚高”的“格”是指诗歌的境界,论述晚唐诗人“无复李、杜豪放之格”指诗的总体风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皎然《诗式》中从“格调”的角度讨论了谢灵运诗的内容和形式,从谢灵运特立独行的品格方面讨论他的诗歌的精神境界,从音调、用词方面体会诗人的随性。
B.严羽把写诗方法概括为五类,“体制、格力、气象”大致对应“格”、“兴趣、音节”大致对应“调”,后世探讨诗法和文法大多都没有脱离严羽系统探讨诗法的范畴。
C.古代很多人十分注重传统道德的永恒价值,注重提高艺术品位,写文章时全都尽力表现出自己高尚的思想境界,把人格和艺术风格统一起来,就是单纯为了传播正确思想。
D.格调论除讨论诗歌的形式和境界外,还讨论崇古还是创新、重内容还是重形式和主情还是主理的问题,这就要涉及道德与审美、人格和文风的关系等问题。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时间
①一抬头,就看到书桌上座钟的秒针在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动。它那里一跳,我的心就一跳。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里指的是水。水永远不停地流逝,让孔夫子吃惊兴叹。我的心跳,跳的是时间。水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时间却看不见,摸不着,它的流逝你感觉不到,然而确实是在流逝。现在我眼前摆上了座钟,它的秒针一跳一跳,让我再清楚不过地看到了时间的流逝,焉能不心跳?焉能不兴叹呢?
②远古的人大概是很幸福的。他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根据太阳的出没来规定自己的活动。即使能感到时间的流逝,也只在依稀隐约之间。后来,他们聪明了,根据太阳光和阴影的推移,把时间称作光阴。再后来,人们的聪明才智更提高了,用铜壶滴漏的办法来显示和测定时间的推移,这是用人工来抓住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的尝试。到了近几百年,人类发明了钟表,把时间的存在与流逝清清楚楚地摆在每一个人的面前。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但是,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有一利必有一弊",人类成了时间的奴隶,成了手表的奴隶。现在各种各样的会极多,开会必须规定时间,几点几分,不能任意伸缩。如果参加重要的会而路上偏偏赶上堵车,任你怎样焦急,怎样频频看手表,都是白搭。这不是典型的时间的奴隶又是什么呢?然而,话又说了回来,在今天头绪纷纭杂乱有章的社会里,开会不定时间,还像古人那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悠哉游哉,今天的社会还能运转吗?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成为时间的奴隶就正是文明的表现。
③不管你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大自然还是把虚无飘渺的时间用具体的东西暗示给了人们。比如用日出日落标志出一天,用月亮的圆缺标志出一月,用四季(在印度是六季或者两季)标志出一年。农民最关心这些问题,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对他们种庄稼有重要意义。在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眼中,时间具有另外的意义。他们说,大千世界,人类万物,都生长在时间和空间内,而时间是无头无尾的,空间是无边无际的。我既不是自然科学家,也不是哲学家,对无头无尾和无边无际实在难以理解。可是不这样又能怎样呢?如果时间有了头尾,头以前尾以后又是什么呢?因此,难以理解也只得理解,此外更没有其他途径。
④生与死也属于时间范畴。一般人总是把生与死绝对对立起来。但是,中国古代的道家却主张"万物方生方死",把生与死辩证地联系在一起,而且准确无误地道出了生即是死的关系。随着座钟秒针的一跳,我自己就长了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的那么一点点。同时也就是向着死亡走近了那么一点点。不但我是这样,现在正是初夏,窗外的玉兰花、垂柳和深埋在清塘里的荷花,也都长了那么一点点。不久前还是冰封的湖水,现在是"风乍起,吹皱一池夏水",波光潋滟,水色接天。岸上的垂杨,从光秃秃的枝条上逐渐长出了小叶片,一转瞬间,出现了一片鹅黄;再一转瞬,就是一片嫩绿,现在则是接近浓绿了。小山上原来是一片枯草,"一夜东风送春暖,满山开遍二月兰"。今年是二月兰的大年,山上地下,只要有空隙,二月兰必然出现在那里,座钟的秒针再跳上多少万次,二月兰即将枯萎,也就是走向暂时的死亡了。所有这些东西,都是方生方死。这是自然的规律,不可逆转的。
⑤印度人是聪明的,他们把时间和死亡视为一物。梵文hāla,既是"时间",又是"死亡或死神"。《罗摩衍那》的主人公罗摩,在活了极长的时间以后,hāla走上门来,这表示他就要死亡了。罗摩泰然处之,既不"饮恨",也不"吞声"。他知道这是自然规律,人类是无能为力的。我们今天知道,不但人类是这样,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始有终,无一例外。"顺其自然"是最好的办法。我在这里顺便说一下。在梵文里,动词"死"的字根是mn;但是此字不用manati来表示现在时,而是用被动式mniyati(ti),这表示,印度人认为"死"是被动的,主动自杀者究属少数。
⑥同印度人比较起来,中国人大概希望争取长生。越是有钱有势的人越希望活下去,在旧社会里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小百姓,决不会愿意长远活下去的。而富有天下的天子则热切希望长生。中国历史上几位有名的英主,莫不如此。秦始皇和汉武帝都寻求不死之药或者仙丹什么的。连唐太宗都是服用了印度婆罗门的"仙药"而中毒身亡的。老百姓书呆子中也有寻求肉身升天的,而且连鸡犬都带了上去。我这个木头脑袋瓜真想也想不通。如果真有那么一个"天"的话,人数也不会太多。升到那里去干些什么呢?那里不会有官僚衙门,想走后门靠贿赂来谋求升官,没有这个可能。那里也不会有什么市场,什么WTO,想发财也英雄无用武之地。想打麻将,唱卡拉OK,唱几天,打几天,还是会有兴趣的,但让你一月月一年年永远打下去,你受得了吗?养鸡喂狗,永远喂下去,你也受不了。"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无益之事天上没有。在天上待长了,你一定会自杀的。苏东坡说"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是有见地之言。我们还是老老实实待在人间吧。
⑦要待在人间,就必须受时间的制约。在时间面前,人人平等。如果想不通我在上面说的那一些并不深奥的道理,时间就变成了枷锁,让你处处感到不舒服。但是,如果真想通了,则戴着枷锁跳舞反而更能增加一些意想不到的兴趣。我自认是想通了。现在照样一抬头就看到书桌上座钟的秒针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动,但是我的心却不跳了。我觉得这是时间给我提醒儿,让我知道时间的价值。"一寸光阴不可轻",朱子这一句诗对我这个年过九十的老头儿也是适用的。
(取材于季羡林《一花一世界》)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作者认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古人很幸福,表明了对现代快节奏生活的厌弃。
B.第④段对初夏景物的描绘,透露出作者对死亡这一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的深度感伤。
C.在作者看来,印度人比中国人聪明,他们意识到在死亡面前“人类是无能为力的”。
D.第⑥段中作者以调侃的语气描述着天上的生活,体现出一种透悟人生真谛的幽默感。
5.文章第①段中,引用了孔子的一句名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5分)
6.文章开头说秒针“一跳,我的心就一跳”,结尾则写道“秒针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动,但是我的心却不跳了”。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会宁皮影戏已列入甘肃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会宁皮影多以牛皮、羊皮、驴皮制作而成,一台皮影戏至少需要四至五人才能完成,唱腔多以当地的传统戏曲秦腔为主。大年三十晚九时许,新添堡乡河屲村村口的皮影戏老艺人牛俊魁家传来阵阵鼓乐声,村里组织的新年皮影戏演出在这里鸣锣开演。
河屲村是会宁县新添堡乡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晚上九点,乡亲们在家里欢聚一堂,唱着皮影戏过大年,让我们感受到了皮影戏的魅力。
走进牛俊魁家,一股浓厚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一场精彩的皮影戏正在他家的正房里上演,老艺人牛俊魁在白色幕布后舞弄着皮影角色,边舞边唱,另外三人时而拉二胡,时而吹唢呐,敲锣打鼓配合默契,村民们看得全神贯注,记者也被精彩的演出所吸引,跟着看了起来。在演出结束后记者走进幕后,体验了一把皮影戏的演出过程。
据介绍,牛俊魁是会宁皮影戏的传承人之一,他不仅可以熟练制作皮影道具,而且能够演唱多部传统戏曲。每逢新春佳节,他都要带领村里人白天搭台,晚上唱戏,每场皮影戏要演出两三个小时,以丰富乡亲们的节日文化生活。
新添堡乡河屲村村民邵启虎对记者说,本地文化活动比较单纯,到过年的时候把老百姓组织起来看一看皮影戏,耍一下社火,自娱自乐,大家都比较高兴。
(“会宁广电网”记者 甘孟玉 荆平)
材料二:
在呼伦贝尔大草原,草原上的活动屡见不鲜。生活在呼伦贝尔草原上的鄂温克族是跨越中国、俄罗斯居住的的跨界民族,也是中国“三少民族”之一。千百年来,作为善于迁徙的狩猎民族,他们将本民族的习俗延续下来,如驯鹿、瑟宾节都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驯鹿成为贯穿全年每个呼伦贝尔草原盛会的“吉祥物”,二百余人的鄂温克部落每年能接待中外游客近五万人次。
而每逢瑟宾节,鄂温克部落里的男女老少都来参加,由部落首领主持,猎人们在落叶松的间隙里点燃篝火,边歌边舞,祭祀山神,一片欢乐祥和。台湾游客任先生几乎每年都会到呼伦贝尔旅行一次,他说:“不论夏季或是冬季,呼伦贝尔总有让人看不完的美景,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堆砌出的盛会就让人流连忘返。”
2016年上半年,呼伦贝尔市接待中外游客488.47万人次,同比增长8.5﹪。
以上种种,都只是内蒙古草原上很普通的活动,但也是内蒙古草原诸多文化活动的缩影。
以蒙古族为主体民族的内蒙古自治区蒙元文化底蕴深厚,将草原文化融会贯通并“打包”展示已成为当地所有民族文化活动的“套路”。不论是各地一年四季举办的大大小小的文化活动,还是内蒙古“走出去”举办的文化活动,草原传统技艺总是结伴出现。
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内蒙古已在蒙古国、俄罗斯、美国、马耳他、毛里求斯、澳大利亚、丹麦、斯里兰卡等地举办“文化周”活动,阵容颇为“豪华”,对外讲述者内蒙古的故事。
落于金莲川草原上的正蓝旗人口仅8.3万,但这里有世界文化遗址元上都和延续千年的传统游牧生活。
(摘自中新网《非物质文化遗产“堆砌”的草原盛会吸引中外游客》,有删 改)
材料三:
江苏省南通市关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宋亚军这两天伤透了脑筋,他正在给88岁的毛素娟找一个传承人。毛素娟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南通色织土布技艺的唯一传承人,由于后继无人,这项技艺正濒临失传。赶在老太太还能说会动之前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把技艺传下去成了宋亚军的当务之急。
如何让非遗更好地传承下去?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曹锦扬表示,非遗传承有其特殊性,不能全靠市场,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2011年6月1日,国家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集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在一些地区落实的时候却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经费拨款不到位,不重视宣传,对民间的非遗传承人重视不够等。一些有几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每年在非遗上的经费投入只有区区几十万元,非遗传承人、研究人员想对外交流自己的技术和作品都捉襟见肘。
“事实也证明,凡是非遗传承做得好的地区,政府都发挥了很好的主导作用。”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教授说。在全国,宜兴紫砂壶鼎鼎有名,这是该地区政府力量与社会力量的有机结合所带来的效果。宜兴有专门的副市长、文化局副局长分管紫砂陶艺发展,政府还出资让有兴趣学习紫砂陶艺的人免费学习,每年的“陶艺节”,市委书记、市长再忙也要出席,这些都提高了紫砂陶艺的社会地位和影响。
“非物质文化遗产能不能传承下去,归根结底要看它能否与现代人的生产、生活需求结合起来。”贺云翱教授说,“除了宜兴紫砂壶,像苏州的刺绣,南京的云锦,这些非遗项目都兼具了一定的市场价值,迎合了现代人的需要,有很多人在学。相比之下,南通色织土布就与现代人的生活离得稍远些,对于这类非遗项目的保护,政府就更不能缺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是民族文化的基因,有重要的精神价值。”
也有专家认为,整个社会都应该为非遗的传承出一份力,在韩国、日本,每年都会有企业家出资赞助非遗项目,定期举办一些展览,让民众认识到非遗的重要性,这也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摘自《光明日报》:《非遗传承,难在哪儿?》,有删改)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3分)
A.会宁皮影戏有上千年的历史,唱腔多以当地的传统戏曲秦腔为主,乡土气息浓郁,为村民喜闻乐见,也成为当地农民过年时唯一的一项自娱自乐的活动。
B.鄂温克族是一个善于狩猎的民族,千百年来,他们将驯鹿、瑟宾节等习俗延续下来,如今驯鹿已成为每个呼伦贝尔草原盛会的吉祥物。
C.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从经费划拨、宣传、重视民间的非遗传承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做好这些工作。
D.材料一侧重报道了民间艺人在自娱自乐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保护;材料二侧重报道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产业中得到保护和创造了效益。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新添堡乡河屲村村口的皮影戏老艺人牛俊魁在自家院子里表演皮影戏,其目的是保护皮影戏这一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
B.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将驯鹿、瑟宾节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草原旅游业相结合,不仅得到了经济效益,也有效地保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C.内蒙古非物质遗产旅游项目不仅吸引了国内的游客,而且也走出国门,通过举办“文化周”活动,将草原传统技艺远播世界。
D.国家级非遗项目南通色织土布技艺的唯一传承人已经88岁,因为她已不能说话,后继无人,这项技艺正濒临失传。
E.国家虽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但是仍然面临着经费拨款不到位,宣传不够,后继无人等一些难以落实的问题。
9.从材料三来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的原因有哪些?(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