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17-09-15
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一)(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康熙大帝与清代科学
王扬宗
明末欧洲天主教传教士来华,揭开了中西文化交流史的新篇章,同时也引发了激烈的中西文化冲突,导致已经编译好的《崇祯历书》未能正式颁行。清兵入关,汤若望将该书改编为《西洋新法历书》,迎合了新朝的需要,得以颁行天下。但随之而来的中西历法冲突,终于酿成康熙初年的历狱大案。
康熙帝深信西方的天文学和数学。“朕思己不知焉能断人之是非?因自愤而学焉。”康熙初年的这场历法大战证明西方天文学比钦天监使用的大统历和回回历法在计算方法上更准确,于是在平反历狱后,他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监副,让南怀仁讲几何学和力学等知识。西方传教士希望以科学为传教铺路,康熙帝则需要科学为朝廷服务。
康熙在学习西方科学的同时,也认真研读中国典籍,他对宋明理学家对于自然现象的解释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他不喜欢耶稣会士传播的那一套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而推崇朱熹的格物致知论。
康熙帝以继承华夏正统自居,“崇儒重道”是他的基本国策,这导致了他在晚年评 定中西历法之争时,采取了“西学中源”的立场。在崇尚儒学的社会氛围里,西学“名不正,言不顺”,而认定西学源于中国之后,中西实为一家,他就能名尊中学,实用西术,并能避“用夷变夏”之嫌。在确定“西学中源”说的钦定地位之后,康熙帝以“御制”的名义编纂了《律历渊源》并刊行,从而促进了西方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带动了清代科学的进步。
康熙帝晚年亲自组织进行了两项科学工程。首先是全国范围的地图测绘。这是康熙帝利用耶稣会士为其服务的成功典范,也可以说是耶稣会士利用康熙帝的支持开展科学工作的成功范例。第二项大工程是《律历渊源》一百卷的编纂,编纂工作始于1713年。康熙帝从全国调集了汉、满、蒙族的一批专门人才,历时八年于康熙六十年(1721)终于完成这部著作。
从康熙帝亲自领导这两项大工程,尤其是《律历渊源》的编纂,我们可以一窥其名为“御制”实为御用科学的性质。
第一,是指导思想上追求为皇朝现实政 治服务。康熙帝御用的历算专家将河图洛书附会为“数理本原”,以《周髀算经》为“西学中源”说张本。其用意虽说也有吸收西法的积极意义,但这不仅与科学的求真精神背道而驰,而且将清代科学引向了“会通中西”的羊肠小道。
第二,御用科学必须由皇家来掌握、控制和垄断。康熙帝对耶稣会士的学术活动加以严格的控制,一旦传教士的活动超出了他许可的范围,他就严加禁止。
第三,御用科学追求的是实用性、权威性,而不是创新性。康熙帝等自诩为“淑天下而范万世”的《历象考成》和《数理精蕴》等御制“一代大典”尽管在清代科学史上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放在17—18世纪的世界科学之林,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第四,与御用科学的权威性密切相关的是其保守性。在康熙帝的影响下,钦天监虽然聘用了耶稣会士,采取了西法,但其任务和工作则依循旧轨,毫无求新求变,清朝也没有建立任何新的科研机构,最终导致在中西交流频繁的康乾盛世,国人对近代科学毫无感知。
西方科学、文化和政治的发展,使得文治武功、雄才大略的康熙帝在世界史上黯然失色。康熙苦心经营的御用科学,试图将完全不对等的中西科学进行融合和会通,结果只能是南辕 北辙,将中国科学引向了歧途,中西科学的差距由此不断扩大。思想的禁锢和文化的束缚代价何等沉重,中华民族为此虚掷了多少光阴!探讨康熙帝发展科学的经验和教训,对于反思我们的思想惰性和体制弊病也会有所裨益。
(选自《光明日报》2016年12月14日,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末欧洲天主教传教士来华,使中西文化交流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随着中西文化交流越发深入,中西历法的冲突愈演愈烈,最后酿成了康熙初年的历狱大案。
B.康熙深信西方的天文学和数学,中西历法之争的结果更加强了他对西方科学的信任,为了让科学服务于朝廷,他让传教士南怀仁入朝为官。
C.由于激烈的中西文化冲突,《崇祯历书》未能正式施行。清军入关后,为了迎合新朝的需要,汤若望以该书为蓝本编写《西洋新法历书》,最终颁行天下。
D.事实证明,西方天文学在当时是先进的,在平反历狱后,康熙利用西方传教士想通过科学为宣传教义打基础的需求,推动了西方科学的引入。
2.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中,康熙和传教士各取所需,康熙利用了传教士要传播教义的愿望,传教士则利用了皇帝想让科学为朝廷服务的目的。
B.认定西学源于中国,可以帮助康熙摆脱西学“名不正、言不顺”的尴尬,避免“以夷变夏”的嫌疑,从而让使用西术成为可能。
C.因为康熙对西方科学和中国典籍都有深入的学习和了解,他才会把“崇儒重道”作为基本的国策,从而确立“西学中源”在清朝科学史上的钦定地位。
D.面向全国的地图测绘是康熙帝“会通中西”的一个成功范例,康熙的支持和传教士的参与共同促成了这一伟业,这主要是在科学方面取得的成就。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康熙帝的“西学中源”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方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带动了清代科学的进步,但狭隘的思想也将清代科学发展之路引向了逼仄的羊肠小路。
B.康熙竟然还夜郎自大,自认为《历象考成》等足可垂范万世,事实上,将《历象考成》和《数理精蕴》等御制“一代大典”放在当时世界科学的舞台,就显得微乎其微。
C .考虑到为皇朝服务的目的,康熙在引入西学的同时,也控制着耶稣会士的学术活动,这一方面符合清朝政治专制特点,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康熙引入西学的局限性。
D.康熙的御用科学最大的弊端在于它对人民思想的禁锢和文化的束缚,而这种禁锢和束缚在中国历史上并不鲜见。作者重新审视历史,就是为了暴露历史问题。
二、现代文阅读(二)(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程千帆评传
一九三二年夏,刚满二十岁的程千帆先生考上了金陵大学。他本来想报考化学系,但由于化学系收费委有贵,而改报了中文系。程先生 没能成为一位化学家,这也许是出于偶然。但他成为著名的文史学者,却是出于必然。因为他自幼就在文史方面接受了严格的家庭教育,早就打下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程千帆先生原籍湖南宁乡,一九一三年九月二十一日生于长沙。当时的程家相当清贫,但却是一个富有文学传统的诗书之家。他一家数代皆有诗人,生性颖悟的程先生耳濡目染,自幼便能吟咏。程先生在十多岁时曾在其伯父君硕先生所办的私塾“有恒斋”里读过数年古 书。君硕先生要求学生直接读经典著作如《论语》《孟子》《诗经》《左传》《礼记》《文选》《古文辞类纂》《经史百家杂钞》《资治通鉴》。对于日后将成为专治古代文史的专家来说,这种艰苦、繁重而且乏味的学习却是非常有益甚至是必须的。正是这种严格的训练使程先生具备了阅读古书和写作文言文及诗词的能力,并使他熟精古代典籍,从而对古代文化具有感性的深刻体会,这是他在文史研究、尤其是在古代诗学的研究中如鱼得水的重要原因。
在金陵大学的四年中,程先生如饥似渴地吸取营养,在经学、史学、目录学、文学批评史诸方面积累了深厚的学养,而且学到了大师们的许多治学方法。
一九三六年,程先生自金大毕业,回母校金陵中学任教。一九四五年,回到武汉大学任教,从此在珞珈山下生活了三十二个年头。一九五四年的《古典诗歌论丛》是程先生平生诗学研究成果的第一次展示,也是他所倡导的治学方法(尝试着一种将批评建立在考据基础上的方法)的最早范例。一九五七年,这位秉性正直、刚肠疾恶的人一夜之间被打成右派,从此,他的学术生涯中突出出现了长达十八年的断层,而他的这种学术方法也突然被埋入了历史的尘封之中。
程先生被打成“右派”后,受到了残酷的迫害,然而,即使在艰难的环境里,程先生也没有丧失对人生的信念,没有放弃对真理的追求。他白天劳动、挨斗,晚上读书,并常常在心里进行思考。这实际上就是“打腹稿”式的“发愤著书”。程先生在文革结束后推出的十多部著作,正是他“发愤著书”的结晶。
一九七八年八月,程先生来到南京大学,就任中文系教授。这一年,他六十八岁,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使他早已满头白发。程先生决心要把被耽误的光阴夺回来,他带着满腔的热情开始了工作。他不顾年老体弱,亲自为本科生上大课。他的课讲得生动活泼,明白晓畅,又逻辑谨严,一丝不苟。他传授给同学的不仅有渊博的知识,更有切实的方法和睿智的思考。一九七九年,程先生开始招收古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他带出一批硕士生后,又于一九八二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当时程先生对如何掌握博士生的水准心里没底,他找来一些港台地区的博士论文仔细阅读,决心要培养出水平更高的博士来。经过十多个寒暑,程先生了硕士九人,博士十人,数量也许不算多,但质量却是上乘的。
那么,程先生是如何在教学中取得这些成就的呢?一个好老师的先决条件是他必须热爱学生。程先生对弟子既关心爱护,又严格要求。他说:“要爱护下一代。耐心地、不断地对他们施加友善的压力,同时对他们给以具体的帮助,乃是使青年人迅速提高的有效方法。”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是程先生培养研究生取得成绩的最主要原因。程先生培养研究生还有一套完整、周密的计划,而且形成了他独特的教学风格。
在程先生重新踏上大学讲坛的同时,他也抓紧时机重新开始学术研究。他几乎是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到学术上去了。即使是在外出参加学术会议时,他也总是带上几本书籍和一些稿纸,利用休息时间来读书、撰稿。就这样,他在短短的十来年间推出了二十多部著作。
程先生的学术研究领域相当宽广,除了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批评之外,他还在文学史、史学、校雠学等领域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的《两宋文学史》(与吴新雷教授合作)、《程氏汉语文学通史》(与程章灿博士合作)、《史通笺记》、《校雠广义》(与徐有富教授合作)等著作均是体大思精的杰构。
程先生对当代的文学极为留意,对家事国事天下事都很关心。程先生是感情丰富的人,他对当年的老师充满感激之情。他与前夫人沈祖棻伉俪情深,为整理其遗著而不遗余力。他与现在的夫人陶芸师母相敬如宾,人们常常看到他们在校园里互相搀扶着慢慢地行走。他对朋友情深谊长,他年迈不能远出,常托人代他去看望某位朋友。
如今程先生已经是一位苍颜白发的龙钟老人了,他用心血铸成的十六卷本的著作即将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他呕心沥血培养的弟子们也已在学界崭露头角,但他依然在从事主编《中华大典•文学典》的工作,他依然在不停地思考、探索。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程千帆先生成为著名的文史学者有着偶然的因素。一方面是化学系收费很贵,另一方面是他自幼在文史方面接受了严格的家庭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B.艰苦、繁重而且乏味的学习使程千帆在古代诗学的研究中如鱼得水,进而具备了阅读古书和写作文言文及诗词的能力,对古代文化具有感性的深刻体会。
C.《古典诗歌论丛》是程先生平生所学研究成果的第一次展示,也是他所倡导的治学方法的最早范例,这种学术方法一九五七年突然被埋入了历史的尘封之中。
D.程先生在短短的十来年间推出 了二十多部著作,取得突出的成就。成绩的取得固然有才思敏捷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他有发愤著书的精神,只争朝夕的紧迫感。
5.在教学工作中,程千帆先生有哪些具体做法?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5分)
6.程千帆的文史研究为什么能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三、现代文阅读(三)(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阅读下面 的文字,完成7~9题。
扒火车
①父亲扒过火车,在浙赣线上。
②他扒的是拉煤的货车。火车经过车站时,父亲挑着一担米糖,身影如风,和火车进行赛跑。他的脚下,像装了风火轮一样,越跑越快。就在火车驶离站台的一瞬间,父亲纵身一跃,一手稳稳地托住肩上的担子,一手凌空攀上车门边的把手,三下两下,身手敏捷地上去了。彼时,天边夕阳正在缓缓坠落,在这个背景的衬托下,父亲站在火车顶上黝黑的剪影,伟岸,如松。
③其实,这是我理想中的父亲,和儿时连环画上的铁道游击队差不多。父亲个子瘦小,身单力薄,别说是挑一担米糖追赶火车,就是让他在平地上挑稍微重一点的担子,也是吭哧半天,举步维艰。但是,他确实扒过火车,在浙赣线上。
④我老家丰城以产煤而闻名江南,素称煤海,浙赣铁路特意在这里设了一个小站,每天挖出山一样的煤炭,从小站的煤场装运出发,过樟树,过新余,过宜春,过萍乡,一路西行到达湖南株洲,然后换火车头,转京广线南下或者北上。我的家,就在小站二十里地开外的一个小山村。
⑤1977年冬末的黄昏,万物萧条,母亲挑着一对空箩筐,走在去镇子的路上,父亲袖着双手,缩头缩脑,亦步亦趋,跟在母亲的背影里。寒风凛冽,如刀,从平原那边 一刀一刀割过来。两个人走到镇上时,又冷又饿,几乎要虚脱。母亲娘家的舅舅住在镇上,开一爿铁匠铺。母亲带着父亲在她舅舅的店里,厚着脸皮喝了两碗稀粥,仰仗舅舅担保,在镇子东边的糖坊里赊了六十斤米糖。
⑥和往年一样,母亲摸黑又送了五里路,把担子搁下,紧了紧父亲扎在破棉袄上的腰带,叮嘱道:“小心点儿,一家人能不能过个年,就看米糖能不能卖出去了,就指望你了。”黑暗中,父亲点了点头。母亲又从怀里掏出两枚煮熟的鸡蛋,放进父亲里面衬衣的口袋里,说:“明天你生日,带上吧。”父亲又是点了点头,然后在母亲的注视下,挑着六十斤米糖,一步三颤,嘴边呼呼地冒着白气,像只鸭子一样摇摇晃晃,朝煤矿火车站的方向一路歪下去。
⑦不远处的村落,隐在荒凉的山坳间,灯火稀疏,偶尔几声狗吠,在寒冬的夜空中,空荡荡地响起,空荡荡地落下。父亲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凌晨四点,终于到了煤矿火车站。偌大的车站,空荡无人,几盏昏暗的路灯,亮在半空中,异常冷清。
⑧父亲观望了一阵,然后蹲在铁路脚下,从箩筐里摸出两个用针线缝补起来的大蛇皮袋,将箩筐套在里面扎牢固,还特意在外面留了很长的麻绳。忙完这些,他爬上火车尾部的一节露天车厢,手攥住麻绳的另一头,像用水桶在井里打水一样,站在车顶边沿,将那两个大口袋吃力地拽了上去。
⑨这时,一盏马灯从扳道房里游离出来,灯光昏黄如豆。父亲忙猫腰隐在旮旯里,心里无比恐慌。那盏马灯一路逡巡,从车头到车尾,走走停停,走到父亲这边的车厢停住了,父亲听见脚底下有男人瓮声瓮气的嘀咕声:“今天老汉我六十岁生日,高兴哩,每人发六个馒头。”紧接着,车下扔上来一个塑料袋,准确无误地砸在父亲头上。父亲瞬间明白了什么,忙站起身去看——一个穿铁路制服的老人,举着马灯,左脚有些跛,已经踅回身,一高一低地朝车头摆去,不时往车厢里扔东西。
⑩原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没想到还有一群同路人,更没想大家早已在老人的眼皮底下。父亲看着老人远去的灯光,温暖无比,他想说些“寿比南山,福如东海”之类的祝福话,但话到嘴边,还是咽了回去。父亲捏了捏自己衬衣口袋里两枚圆溜溜的熟鸡蛋,踮脚望了望老家小山村的方向,眼泪无声地涌了出来。
⑾火车是在第二天下午才出发的。火车一声长鸣,浑厚深沉,惊醒了沉睡在 煤堆里的父亲。他蓬头垢面,全身黑乎乎的,像一个挖煤工。父亲探出脑壳,警觉地看了看四周。冬天的下午,没有阳光,天幕低垂,病恹恹的,满是阴霾。远处,是枯瘦的山水,空旷的田野,还有一排排光秃秃的直刺向天空的白杨树。火车过樟树,过新余,过宜春,一路呼啸,向西驶去。火车头喷出的一团团白雾,在暗哑的黄昏里,炊烟一样袅袅升起,把父亲看得如痴如醉。
⑿父亲心想,家里该喂猪打潲,做晚饭了。
(取材于夏阳的同名小说)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生活中的父亲跟连环画上的铁道游击队队员差不多,擅长奔跑、跳跃,攀爬火车时身影如风,动作敏捷。
B.母亲娘家的舅舅生活宽裕,但不愿招待亲戚,父母只能厚着脸皮喝了两碗稀粥,这反映出贫困年代亲情的淡薄。
C.母亲精明强干,勤俭持家,小说以母亲这一形象衬托父 亲形象,说明贫苦生活能使人由懦弱变为坚强。
D.小说选取冬末的黄昏、夜晚、下午等三个时间点展开叙事,并分别穿插环境描写,使父亲这一形象丰满,富有感染力。
8.在第⑩段中,火车出发前,父亲的眼泪 “无声地涌了出来”,而在 第11段中,火车出发后,父亲又“如痴如醉”。这是为什么?请作简要分析。(6分)
9.小说中的父亲是怎样的人物形象?请作简要分析。(5分)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一)(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康熙大帝与清代科学
王扬宗
明末欧洲天主教传教士来华,揭开了中西文化交流史的新篇章,同时也引发了激烈的中西文化冲突,导致已经编译好的《崇祯历书》未能正式颁行。清兵入关,汤若望将该书改编为《西洋新法历书》,迎合了新朝的需要,得以颁行天下。但随之而来的中西历法冲突,终于酿成康熙初年的历狱大案。
康熙帝深信西方的天文学和数学。“朕思己不知焉能断人之是非?因自愤而学焉。”康熙初年的这场历法大战证明西方天文学比钦天监使用的大统历和回回历法在计算方法上更准确,于是在平反历狱后,他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监副,让南怀仁讲几何学和力学等知识。西方传教士希望以科学为传教铺路,康熙帝则需要科学为朝廷服务。
康熙在学习西方科学的同时,也认真研读中国典籍,他对宋明理学家对于自然现象的解释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他不喜欢耶稣会士传播的那一套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而推崇朱熹的格物致知论。
康熙帝以继承华夏正统自居,“崇儒重道”是他的基本国策,这导致了他在晚年评 定中西历法之争时,采取了“西学中源”的立场。在崇尚儒学的社会氛围里,西学“名不正,言不顺”,而认定西学源于中国之后,中西实为一家,他就能名尊中学,实用西术,并能避“用夷变夏”之嫌。在确定“西学中源”说的钦定地位之后,康熙帝以“御制”的名义编纂了《律历渊源》并刊行,从而促进了西方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带动了清代科学的进步。
康熙帝晚年亲自组织进行了两项科学工程。首先是全国范围的地图测绘。这是康熙帝利用耶稣会士为其服务的成功典范,也可以说是耶稣会士利用康熙帝的支持开展科学工作的成功范例。第二项大工程是《律历渊源》一百卷的编纂,编纂工作始于1713年。康熙帝从全国调集了汉、满、蒙族的一批专门人才,历时八年于康熙六十年(1721)终于完成这部著作。
从康熙帝亲自领导这两项大工程,尤其是《律历渊源》的编纂,我们可以一窥其名为“御制”实为御用科学的性质。
第一,是指导思想上追求为皇朝现实政 治服务。康熙帝御用的历算专家将河图洛书附会为“数理本原”,以《周髀算经》为“西学中源”说张本。其用意虽说也有吸收西法的积极意义,但这不仅与科学的求真精神背道而驰,而且将清代科学引向了“会通中西”的羊肠小道。
第二,御用科学必须由皇家来掌握、控制和垄断。康熙帝对耶稣会士的学术活动加以严格的控制,一旦传教士的活动超出了他许可的范围,他就严加禁止。
第三,御用科学追求的是实用性、权威性,而不是创新性。康熙帝等自诩为“淑天下而范万世”的《历象考成》和《数理精蕴》等御制“一代大典”尽管在清代科学史上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放在17—18世纪的世界科学之林,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第四,与御用科学的权威性密切相关的是其保守性。在康熙帝的影响下,钦天监虽然聘用了耶稣会士,采取了西法,但其任务和工作则依循旧轨,毫无求新求变,清朝也没有建立任何新的科研机构,最终导致在中西交流频繁的康乾盛世,国人对近代科学毫无感知。
西方科学、文化和政治的发展,使得文治武功、雄才大略的康熙帝在世界史上黯然失色。康熙苦心经营的御用科学,试图将完全不对等的中西科学进行融合和会通,结果只能是南辕 北辙,将中国科学引向了歧途,中西科学的差距由此不断扩大。思想的禁锢和文化的束缚代价何等沉重,中华民族为此虚掷了多少光阴!探讨康熙帝发展科学的经验和教训,对于反思我们的思想惰性和体制弊病也会有所裨益。
(选自《光明日报》2016年12月14日,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末欧洲天主教传教士来华,使中西文化交流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随着中西文化交流越发深入,中西历法的冲突愈演愈烈,最后酿成了康熙初年的历狱大案。
B.康熙深信西方的天文学和数学,中西历法之争的结果更加强了他对西方科学的信任,为了让科学服务于朝廷,他让传教士南怀仁入朝为官。
C.由于激烈的中西文化冲突,《崇祯历书》未能正式施行。清军入关后,为了迎合新朝的需要,汤若望以该书为蓝本编写《西洋新法历书》,最终颁行天下。
D.事实证明,西方天文学在当时是先进的,在平反历狱后,康熙利用西方传教士想通过科学为宣传教义打基础的需求,推动了西方科学的引入。
2.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中,康熙和传教士各取所需,康熙利用了传教士要传播教义的愿望,传教士则利用了皇帝想让科学为朝廷服务的目的。
B.认定西学源于中国,可以帮助康熙摆脱西学“名不正、言不顺”的尴尬,避免“以夷变夏”的嫌疑,从而让使用西术成为可能。
C.因为康熙对西方科学和中国典籍都有深入的学习和了解,他才会把“崇儒重道”作为基本的国策,从而确立“西学中源”在清朝科学史上的钦定地位。
D.面向全国的地图测绘是康熙帝“会通中西”的一个成功范例,康熙的支持和传教士的参与共同促成了这一伟业,这主要是在科学方面取得的成就。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康熙帝的“西学中源”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方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带动了清代科学的进步,但狭隘的思想也将清代科学发展之路引向了逼仄的羊肠小路。
B.康熙竟然还夜郎自大,自认为《历象考成》等足可垂范万世,事实上,将《历象考成》和《数理精蕴》等御制“一代大典”放在当时世界科学的舞台,就显得微乎其微。
C .考虑到为皇朝服务的目的,康熙在引入西学的同时,也控制着耶稣会士的学术活动,这一方面符合清朝政治专制特点,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康熙引入西学的局限性。
D.康熙的御用科学最大的弊端在于它对人民思想的禁锢和文化的束缚,而这种禁锢和束缚在中国历史上并不鲜见。作者重新审视历史,就是为了暴露历史问题。
二、现代文阅读(二)(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程千帆评传
一九三二年夏,刚满二十岁的程千帆先生考上了金陵大学。他本来想报考化学系,但由于化学系收费委有贵,而改报了中文系。程先生 没能成为一位化学家,这也许是出于偶然。但他成为著名的文史学者,却是出于必然。因为他自幼就在文史方面接受了严格的家庭教育,早就打下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程千帆先生原籍湖南宁乡,一九一三年九月二十一日生于长沙。当时的程家相当清贫,但却是一个富有文学传统的诗书之家。他一家数代皆有诗人,生性颖悟的程先生耳濡目染,自幼便能吟咏。程先生在十多岁时曾在其伯父君硕先生所办的私塾“有恒斋”里读过数年古 书。君硕先生要求学生直接读经典著作如《论语》《孟子》《诗经》《左传》《礼记》《文选》《古文辞类纂》《经史百家杂钞》《资治通鉴》。对于日后将成为专治古代文史的专家来说,这种艰苦、繁重而且乏味的学习却是非常有益甚至是必须的。正是这种严格的训练使程先生具备了阅读古书和写作文言文及诗词的能力,并使他熟精古代典籍,从而对古代文化具有感性的深刻体会,这是他在文史研究、尤其是在古代诗学的研究中如鱼得水的重要原因。
在金陵大学的四年中,程先生如饥似渴地吸取营养,在经学、史学、目录学、文学批评史诸方面积累了深厚的学养,而且学到了大师们的许多治学方法。
一九三六年,程先生自金大毕业,回母校金陵中学任教。一九四五年,回到武汉大学任教,从此在珞珈山下生活了三十二个年头。一九五四年的《古典诗歌论丛》是程先生平生诗学研究成果的第一次展示,也是他所倡导的治学方法(尝试着一种将批评建立在考据基础上的方法)的最早范例。一九五七年,这位秉性正直、刚肠疾恶的人一夜之间被打成右派,从此,他的学术生涯中突出出现了长达十八年的断层,而他的这种学术方法也突然被埋入了历史的尘封之中。
程先生被打成“右派”后,受到了残酷的迫害,然而,即使在艰难的环境里,程先生也没有丧失对人生的信念,没有放弃对真理的追求。他白天劳动、挨斗,晚上读书,并常常在心里进行思考。这实际上就是“打腹稿”式的“发愤著书”。程先生在文革结束后推出的十多部著作,正是他“发愤著书”的结晶。
一九七八年八月,程先生来到南京大学,就任中文系教授。这一年,他六十八岁,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使他早已满头白发。程先生决心要把被耽误的光阴夺回来,他带着满腔的热情开始了工作。他不顾年老体弱,亲自为本科生上大课。他的课讲得生动活泼,明白晓畅,又逻辑谨严,一丝不苟。他传授给同学的不仅有渊博的知识,更有切实的方法和睿智的思考。一九七九年,程先生开始招收古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他带出一批硕士生后,又于一九八二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当时程先生对如何掌握博士生的水准心里没底,他找来一些港台地区的博士论文仔细阅读,决心要培养出水平更高的博士来。经过十多个寒暑,程先生了硕士九人,博士十人,数量也许不算多,但质量却是上乘的。
那么,程先生是如何在教学中取得这些成就的呢?一个好老师的先决条件是他必须热爱学生。程先生对弟子既关心爱护,又严格要求。他说:“要爱护下一代。耐心地、不断地对他们施加友善的压力,同时对他们给以具体的帮助,乃是使青年人迅速提高的有效方法。”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是程先生培养研究生取得成绩的最主要原因。程先生培养研究生还有一套完整、周密的计划,而且形成了他独特的教学风格。
在程先生重新踏上大学讲坛的同时,他也抓紧时机重新开始学术研究。他几乎是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到学术上去了。即使是在外出参加学术会议时,他也总是带上几本书籍和一些稿纸,利用休息时间来读书、撰稿。就这样,他在短短的十来年间推出了二十多部著作。
程先生的学术研究领域相当宽广,除了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批评之外,他还在文学史、史学、校雠学等领域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的《两宋文学史》(与吴新雷教授合作)、《程氏汉语文学通史》(与程章灿博士合作)、《史通笺记》、《校雠广义》(与徐有富教授合作)等著作均是体大思精的杰构。
程先生对当代的文学极为留意,对家事国事天下事都很关心。程先生是感情丰富的人,他对当年的老师充满感激之情。他与前夫人沈祖棻伉俪情深,为整理其遗著而不遗余力。他与现在的夫人陶芸师母相敬如宾,人们常常看到他们在校园里互相搀扶着慢慢地行走。他对朋友情深谊长,他年迈不能远出,常托人代他去看望某位朋友。
如今程先生已经是一位苍颜白发的龙钟老人了,他用心血铸成的十六卷本的著作即将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他呕心沥血培养的弟子们也已在学界崭露头角,但他依然在从事主编《中华大典•文学典》的工作,他依然在不停地思考、探索。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程千帆先生成为著名的文史学者有着偶然的因素。一方面是化学系收费很贵,另一方面是他自幼在文史方面接受了严格的家庭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B.艰苦、繁重而且乏味的学习使程千帆在古代诗学的研究中如鱼得水,进而具备了阅读古书和写作文言文及诗词的能力,对古代文化具有感性的深刻体会。
C.《古典诗歌论丛》是程先生平生所学研究成果的第一次展示,也是他所倡导的治学方法的最早范例,这种学术方法一九五七年突然被埋入了历史的尘封之中。
D.程先生在短短的十来年间推出 了二十多部著作,取得突出的成就。成绩的取得固然有才思敏捷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他有发愤著书的精神,只争朝夕的紧迫感。
5.在教学工作中,程千帆先生有哪些具体做法?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5分)
6.程千帆的文史研究为什么能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三、现代文阅读(三)(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阅读下面 的文字,完成7~9题。
扒火车
①父亲扒过火车,在浙赣线上。
②他扒的是拉煤的货车。火车经过车站时,父亲挑着一担米糖,身影如风,和火车进行赛跑。他的脚下,像装了风火轮一样,越跑越快。就在火车驶离站台的一瞬间,父亲纵身一跃,一手稳稳地托住肩上的担子,一手凌空攀上车门边的把手,三下两下,身手敏捷地上去了。彼时,天边夕阳正在缓缓坠落,在这个背景的衬托下,父亲站在火车顶上黝黑的剪影,伟岸,如松。
③其实,这是我理想中的父亲,和儿时连环画上的铁道游击队差不多。父亲个子瘦小,身单力薄,别说是挑一担米糖追赶火车,就是让他在平地上挑稍微重一点的担子,也是吭哧半天,举步维艰。但是,他确实扒过火车,在浙赣线上。
④我老家丰城以产煤而闻名江南,素称煤海,浙赣铁路特意在这里设了一个小站,每天挖出山一样的煤炭,从小站的煤场装运出发,过樟树,过新余,过宜春,过萍乡,一路西行到达湖南株洲,然后换火车头,转京广线南下或者北上。我的家,就在小站二十里地开外的一个小山村。
⑤1977年冬末的黄昏,万物萧条,母亲挑着一对空箩筐,走在去镇子的路上,父亲袖着双手,缩头缩脑,亦步亦趋,跟在母亲的背影里。寒风凛冽,如刀,从平原那边 一刀一刀割过来。两个人走到镇上时,又冷又饿,几乎要虚脱。母亲娘家的舅舅住在镇上,开一爿铁匠铺。母亲带着父亲在她舅舅的店里,厚着脸皮喝了两碗稀粥,仰仗舅舅担保,在镇子东边的糖坊里赊了六十斤米糖。
⑥和往年一样,母亲摸黑又送了五里路,把担子搁下,紧了紧父亲扎在破棉袄上的腰带,叮嘱道:“小心点儿,一家人能不能过个年,就看米糖能不能卖出去了,就指望你了。”黑暗中,父亲点了点头。母亲又从怀里掏出两枚煮熟的鸡蛋,放进父亲里面衬衣的口袋里,说:“明天你生日,带上吧。”父亲又是点了点头,然后在母亲的注视下,挑着六十斤米糖,一步三颤,嘴边呼呼地冒着白气,像只鸭子一样摇摇晃晃,朝煤矿火车站的方向一路歪下去。
⑦不远处的村落,隐在荒凉的山坳间,灯火稀疏,偶尔几声狗吠,在寒冬的夜空中,空荡荡地响起,空荡荡地落下。父亲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凌晨四点,终于到了煤矿火车站。偌大的车站,空荡无人,几盏昏暗的路灯,亮在半空中,异常冷清。
⑧父亲观望了一阵,然后蹲在铁路脚下,从箩筐里摸出两个用针线缝补起来的大蛇皮袋,将箩筐套在里面扎牢固,还特意在外面留了很长的麻绳。忙完这些,他爬上火车尾部的一节露天车厢,手攥住麻绳的另一头,像用水桶在井里打水一样,站在车顶边沿,将那两个大口袋吃力地拽了上去。
⑨这时,一盏马灯从扳道房里游离出来,灯光昏黄如豆。父亲忙猫腰隐在旮旯里,心里无比恐慌。那盏马灯一路逡巡,从车头到车尾,走走停停,走到父亲这边的车厢停住了,父亲听见脚底下有男人瓮声瓮气的嘀咕声:“今天老汉我六十岁生日,高兴哩,每人发六个馒头。”紧接着,车下扔上来一个塑料袋,准确无误地砸在父亲头上。父亲瞬间明白了什么,忙站起身去看——一个穿铁路制服的老人,举着马灯,左脚有些跛,已经踅回身,一高一低地朝车头摆去,不时往车厢里扔东西。
⑩原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没想到还有一群同路人,更没想大家早已在老人的眼皮底下。父亲看着老人远去的灯光,温暖无比,他想说些“寿比南山,福如东海”之类的祝福话,但话到嘴边,还是咽了回去。父亲捏了捏自己衬衣口袋里两枚圆溜溜的熟鸡蛋,踮脚望了望老家小山村的方向,眼泪无声地涌了出来。
⑾火车是在第二天下午才出发的。火车一声长鸣,浑厚深沉,惊醒了沉睡在 煤堆里的父亲。他蓬头垢面,全身黑乎乎的,像一个挖煤工。父亲探出脑壳,警觉地看了看四周。冬天的下午,没有阳光,天幕低垂,病恹恹的,满是阴霾。远处,是枯瘦的山水,空旷的田野,还有一排排光秃秃的直刺向天空的白杨树。火车过樟树,过新余,过宜春,一路呼啸,向西驶去。火车头喷出的一团团白雾,在暗哑的黄昏里,炊烟一样袅袅升起,把父亲看得如痴如醉。
⑿父亲心想,家里该喂猪打潲,做晚饭了。
(取材于夏阳的同名小说)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生活中的父亲跟连环画上的铁道游击队队员差不多,擅长奔跑、跳跃,攀爬火车时身影如风,动作敏捷。
B.母亲娘家的舅舅生活宽裕,但不愿招待亲戚,父母只能厚着脸皮喝了两碗稀粥,这反映出贫困年代亲情的淡薄。
C.母亲精明强干,勤俭持家,小说以母亲这一形象衬托父 亲形象,说明贫苦生活能使人由懦弱变为坚强。
D.小说选取冬末的黄昏、夜晚、下午等三个时间点展开叙事,并分别穿插环境描写,使父亲这一形象丰满,富有感染力。
8.在第⑩段中,火车出发前,父亲的眼泪 “无声地涌了出来”,而在 第11段中,火车出发后,父亲又“如痴如醉”。这是为什么?请作简要分析。(6分)
9.小说中的父亲是怎样的人物形象?请作简要分析。(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