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17-09-27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古诗文阅读(59分)
(一)课内反馈(15分,每小题3分)
1.下面句子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 )(3分)
A.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 云消雨霁,彩彻区明
B.舟摇摇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 层峦耸翠,上出重宵
C.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D.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2.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3分)
A.求之靡(没有)途 宇文新州之懿(美好) 范门衰祚(福分)薄
B.悟已往之不谏(挽回) 遥襟甫(顿时) 畅舅夺(改变)母志
C.策扶老以流(周游)憩 君子风机(预兆) 人命危(危险)浅
D.景(日光)翳翳以将入 恭疏(撰写)短引 夙婴(缠绕)疾病
3.下面词语的语境义不完全相同的一项( )(3分)
A.苟:欲苟顺私情 一丝不苟 苟非吾之所有 苟富贵,毋相忘
B.名:其名为鲲 圣人无名 名之者谁 莫名其妙
C.属:序属三秋 属予作文以记之 冠盖相属 司命之所属
D.引:引壶觞以自酌 将军夜引弓 引以为曲水流觞 引喻失义
4.下面加点词语活用不相同的一项( )(3分)
A.眄庭柯以怡颜 具以表闻 B.襟三江而带五湖 水击三千里
C.倚南窗以寄傲 猥以微贱 D.或棹孤舟 历职郎署
5.下面句子的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项( )(3分)
A.胡为乎惶惶欲何之 莫之夭阏者
B.既自以心为形役 纤歌凝而白云遏
C.问征夫以前路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D.去以六月息者也 赵王三世之孙无功而为侯者
(二)文言文阅读(44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11题(25分)
房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文。年十八,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父病绵历十旬,玄龄尽心药膳,未尝解衣交睫。太宗徇地渭北,玄龄杖策谒于军门,太宗一见,便如旧识,署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玄龄既遇知己,罄竭心力,知无不为。贼寇每平,众人竞求珍玩,玄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及有谋臣猛将,皆与之潜相申结,各尽其死力。高祖尝谓侍臣曰:“此人深识机宜,足堪委任。”
隐太子以玄龄、如晦为太宗所亲礼,甚恶之,谮之于高祖,由是与如晦并被驱斥。及太宗入春宫,擢拜太子右庶子,赐绢五千匹。贞观元年,代萧瑀为中书令。论功行赏,以玄龄及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为第一,进爵邢国公,赐实封千三百户。
三年,拜太子少师,固让不受,摄太子詹事,兼礼部尚书。明年,代长孙无忌为尚书左仆射,改封魏国公,监修国史。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明达吏事,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卑贱。论者称为良相焉。
高宗居春宫,加玄龄太子太傅,仍知门下省事,监修国史如故。寻以撰《高祖、太宗实录》成,降玺书褒美,赐物一千五百段。其年,玄龄丁继母忧去职,特敕赐以昭陵葬地。太宗亲征辽东,命玄龄京城留守,手诏曰:“公当萧何之任,朕无西顾之忧矣。”
二十三年,驾幸玉华宫,时玄龄旧疾发,诏令卧总留台。及渐笃,追赴宫所,乘担舆入殿,将至御座乃下。太宗对之流涕,玄龄亦感咽不能自胜。敕遣名医救疗,尚食每日供御膳。若微得减损,太宗即喜见颜色;如闻增剧,便为改容凄怆。后疾增剧,遂凿苑墙开门,累遣中使候问。上又亲临,握手叙别,悲不自胜。皇太子亦就之与之诀。寻薨,年七十。废朝三日。
(《旧唐书·房玄龄传》)
注:①杜如晦。②王圭。③魏征。④李世勣 ⑤李靖。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及渐笃,追赴宫所 病重 B. 太宗徇地渭北 曲从、偏私
C. 摄太子詹事 代理 D. 罄竭心力 用尽、竭尽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①隐太子以玄龄、如晦为太宗所亲礼 ②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B. ①将至御座乃下 ②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
C. ①谮之于高祖 ②作师说以贻之
D. ①皇太子亦就之与之诀 ②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
B.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
C.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
D.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
9.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太子太傅”“太子少师”: 中国古代官职名称,原是天子或太子左右最亲近的人,“师”传其知识,“傅”监督其行动。隋唐以后,为加官赠官的官衔,没有职事。
B.丁忧:又称“丁艰”,原指遇到父母或祖父母等直系尊长等丧事,后多指官员居丧。“丁”是遭逢、遇到的意思。[
C.春宫:太子居东宫,五行家以春季配东方,故称太子所居住的宫殿为“春宫”,亦用以代指太子。
D.薨:古时不同朝代不同级别的人的死有不同说法,《唐书·百官制》:“凡丧,二品以上称薨,五品以上称卒”。清代皇室成员中,皇帝皇后死称“薨”。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房玄龄早慧多才,很有孝心。房玄龄从小就很聪明,博览经史,书法、文章俱佳;父亲生病时间很长,他尽心服侍,就连睡觉都顾不上。
B.房玄龄与唐太宗李世民一见如故。房玄龄尽心尽力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延揽人才;如遇到谋士、将才,他就暗中结交他们,并让他们甘心为太宗出力。
C.房玄龄深受唐太宗信任、重用。房玄龄一度因为被人中伤,被太宗驱斥,后召回。贞观三年,进爵邢国公,赐实封千三百户,拜太子少师。
D.房玄龄与唐太宗情深意重。李世民将房玄龄比之于汉高祖的萧何。房玄龄病重之际,得到了皇帝的厚待。太宗为方便派人探视,凿开宫墙开门,还亲自登门,握着他的手问候。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贼寇每平,众人竞求珍玩,玄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5分)
(2)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卑贱。(5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3题。
沙丘城下寄杜甫
李白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注:“鲁酒”:《庄子·胠箧》:“鲁酒薄而邯郸围”。“齐歌”:语出《孟子·告子下》“齐右善歌”。
1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我来竟何事?”这是诗人自问,其中颇有几分难言的恼恨和自责的意味。
B.“古树”和“秋声”交代诗人居住的环境。“秋声”指秋天风吹草木发出的声音,两句渲染出沙丘城外萧索沉寂的气氛。
C.“鲁酒”“齐歌”两句,表明由于诗人“思君”情深,只能借饮鲁酒赏齐歌才能排遣心中的愁绪。
D.最后两句是说恨不得乘舟汶水之上,随浩荡流水与朋友一路南行。
E. 诗的前六句没有一个“思”字,也没有一个“君”字,但诗中无一句不是写“思君”之情。
13.这是一首思念友人的作品,请简要说明该诗是如何表达思念之情的。(6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8分)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1)《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表达无论生死都为国出力和报答皇帝大恩德的两句是 “ , ”。
(2)《逍遥游》在汤问棘中具体写鹏之形体及乘风而上的句子是“ , ”。
(3)《滕王阁序》中作者用“ , ”两句描写出水天相接、浑然天成的景色,将景物描写推向高潮,而被视为千古绝唱。
(4)《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 , ”两句以云、鸟为喻自然形象地概括了自己的入世和出世,对仕宦道路做了适当的终结。
一、古诗文阅读(59分)
(一)课内反馈(15分,每小题3分)
1.下面句子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 )(3分)
A.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 云消雨霁,彩彻区明
B.舟摇摇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 层峦耸翠,上出重宵
C.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D.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2.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3分)
A.求之靡(没有)途 宇文新州之懿(美好) 范门衰祚(福分)薄
B.悟已往之不谏(挽回) 遥襟甫(顿时) 畅舅夺(改变)母志
C.策扶老以流(周游)憩 君子风机(预兆) 人命危(危险)浅
D.景(日光)翳翳以将入 恭疏(撰写)短引 夙婴(缠绕)疾病
3.下面词语的语境义不完全相同的一项( )(3分)
A.苟:欲苟顺私情 一丝不苟 苟非吾之所有 苟富贵,毋相忘
B.名:其名为鲲 圣人无名 名之者谁 莫名其妙
C.属:序属三秋 属予作文以记之 冠盖相属 司命之所属
D.引:引壶觞以自酌 将军夜引弓 引以为曲水流觞 引喻失义
4.下面加点词语活用不相同的一项( )(3分)
A.眄庭柯以怡颜 具以表闻 B.襟三江而带五湖 水击三千里
C.倚南窗以寄傲 猥以微贱 D.或棹孤舟 历职郎署
5.下面句子的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项( )(3分)
A.胡为乎惶惶欲何之 莫之夭阏者
B.既自以心为形役 纤歌凝而白云遏
C.问征夫以前路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D.去以六月息者也 赵王三世之孙无功而为侯者
(二)文言文阅读(44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11题(25分)
房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文。年十八,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父病绵历十旬,玄龄尽心药膳,未尝解衣交睫。太宗徇地渭北,玄龄杖策谒于军门,太宗一见,便如旧识,署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玄龄既遇知己,罄竭心力,知无不为。贼寇每平,众人竞求珍玩,玄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及有谋臣猛将,皆与之潜相申结,各尽其死力。高祖尝谓侍臣曰:“此人深识机宜,足堪委任。”
隐太子以玄龄、如晦为太宗所亲礼,甚恶之,谮之于高祖,由是与如晦并被驱斥。及太宗入春宫,擢拜太子右庶子,赐绢五千匹。贞观元年,代萧瑀为中书令。论功行赏,以玄龄及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为第一,进爵邢国公,赐实封千三百户。
三年,拜太子少师,固让不受,摄太子詹事,兼礼部尚书。明年,代长孙无忌为尚书左仆射,改封魏国公,监修国史。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明达吏事,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卑贱。论者称为良相焉。
高宗居春宫,加玄龄太子太傅,仍知门下省事,监修国史如故。寻以撰《高祖、太宗实录》成,降玺书褒美,赐物一千五百段。其年,玄龄丁继母忧去职,特敕赐以昭陵葬地。太宗亲征辽东,命玄龄京城留守,手诏曰:“公当萧何之任,朕无西顾之忧矣。”
二十三年,驾幸玉华宫,时玄龄旧疾发,诏令卧总留台。及渐笃,追赴宫所,乘担舆入殿,将至御座乃下。太宗对之流涕,玄龄亦感咽不能自胜。敕遣名医救疗,尚食每日供御膳。若微得减损,太宗即喜见颜色;如闻增剧,便为改容凄怆。后疾增剧,遂凿苑墙开门,累遣中使候问。上又亲临,握手叙别,悲不自胜。皇太子亦就之与之诀。寻薨,年七十。废朝三日。
(《旧唐书·房玄龄传》)
注:①杜如晦。②王圭。③魏征。④李世勣 ⑤李靖。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及渐笃,追赴宫所 病重 B. 太宗徇地渭北 曲从、偏私
C. 摄太子詹事 代理 D. 罄竭心力 用尽、竭尽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①隐太子以玄龄、如晦为太宗所亲礼 ②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B. ①将至御座乃下 ②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
C. ①谮之于高祖 ②作师说以贻之
D. ①皇太子亦就之与之诀 ②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
B.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
C.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
D.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
9.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太子太傅”“太子少师”: 中国古代官职名称,原是天子或太子左右最亲近的人,“师”传其知识,“傅”监督其行动。隋唐以后,为加官赠官的官衔,没有职事。
B.丁忧:又称“丁艰”,原指遇到父母或祖父母等直系尊长等丧事,后多指官员居丧。“丁”是遭逢、遇到的意思。[
C.春宫:太子居东宫,五行家以春季配东方,故称太子所居住的宫殿为“春宫”,亦用以代指太子。
D.薨:古时不同朝代不同级别的人的死有不同说法,《唐书·百官制》:“凡丧,二品以上称薨,五品以上称卒”。清代皇室成员中,皇帝皇后死称“薨”。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房玄龄早慧多才,很有孝心。房玄龄从小就很聪明,博览经史,书法、文章俱佳;父亲生病时间很长,他尽心服侍,就连睡觉都顾不上。
B.房玄龄与唐太宗李世民一见如故。房玄龄尽心尽力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延揽人才;如遇到谋士、将才,他就暗中结交他们,并让他们甘心为太宗出力。
C.房玄龄深受唐太宗信任、重用。房玄龄一度因为被人中伤,被太宗驱斥,后召回。贞观三年,进爵邢国公,赐实封千三百户,拜太子少师。
D.房玄龄与唐太宗情深意重。李世民将房玄龄比之于汉高祖的萧何。房玄龄病重之际,得到了皇帝的厚待。太宗为方便派人探视,凿开宫墙开门,还亲自登门,握着他的手问候。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贼寇每平,众人竞求珍玩,玄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5分)
(2)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卑贱。(5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3题。
沙丘城下寄杜甫
李白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注:“鲁酒”:《庄子·胠箧》:“鲁酒薄而邯郸围”。“齐歌”:语出《孟子·告子下》“齐右善歌”。
1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我来竟何事?”这是诗人自问,其中颇有几分难言的恼恨和自责的意味。
B.“古树”和“秋声”交代诗人居住的环境。“秋声”指秋天风吹草木发出的声音,两句渲染出沙丘城外萧索沉寂的气氛。
C.“鲁酒”“齐歌”两句,表明由于诗人“思君”情深,只能借饮鲁酒赏齐歌才能排遣心中的愁绪。
D.最后两句是说恨不得乘舟汶水之上,随浩荡流水与朋友一路南行。
E. 诗的前六句没有一个“思”字,也没有一个“君”字,但诗中无一句不是写“思君”之情。
13.这是一首思念友人的作品,请简要说明该诗是如何表达思念之情的。(6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8分)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1)《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表达无论生死都为国出力和报答皇帝大恩德的两句是 “ , ”。
(2)《逍遥游》在汤问棘中具体写鹏之形体及乘风而上的句子是“ , ”。
(3)《滕王阁序》中作者用“ , ”两句描写出水天相接、浑然天成的景色,将景物描写推向高潮,而被视为千古绝唱。
(4)《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 , ”两句以云、鸟为喻自然形象地概括了自己的入世和出世,对仕宦道路做了适当的终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