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雅中学2018届高三10月综合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17-10-11
广东省广雅中学2018届高三10月综合测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的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
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
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
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
B.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
C.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
D.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为商品大量生产和外销,青花瓷可能就不会崛起。
B.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
C.青花瓷外销掀起世界性的中国风,可见青花瓷对明代的世界影响起了重要作用。
D.青花瓷在明代引领了世界时尚,由此带来的启示是,应注重社会的多元和开放。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冬天
[美]安妮•迪拉德
隆冬时节;寒冬,如此寒冬,久久不去。冬天里我在户内绽放,如一朵不该开花的连翘;我闭户乃为开展。晚上我阅读写作,一些一直不懂的事都弄清楚了;一年里其他时间里种下的东西如今收成。
屋外,所有东西都开朗了。冬天轻松地让万物轮廓分明,重新撒种。每一处的小径都清爽了;秋末和冬天,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我才能攀爬峭壁,前往卢卡斯果园,绕着长满了树的采石场水塘走一圈,或沿着听客溪的左岸往下游走。林子里是几英亩的枯枝;我可以一直走到墨西哥湾。当树叶落尽,脱衣舞也就跳完了;一切都静默无言,历历可见。每一个地方皆天空开阔,景深拉长,墙壁变成窗户,门都打开了。我看得见山上橡树下,白家和葛家住过的房子。卡汶溪紧挨着马路的两岸,原来草木茂盛,也早已疏落成一片朦胧瘦枝,我也可以看到马伦和珊蒂,穿着蓝外套带狗出去跑步。山丘皆瘦骨峋嶙,只见肩膀、关节和腿骨。夏天所隐者,冬天显露之。有藏在树篱笆里的鸟巢,在胡桃树和榆树上,好多东一个西一个的松鼠窝。
今天一轮下弦月挂在东边的天空上,好一抹粉笔印。其表面的阴影和天空本身的蓝色色调以及明暗度都相仿,所以最中间的部分看起来是透明的,又好像给轻微地磨损,如同袜子足踵那部分。太阳正西沉。日渐寒而山色暖,一抹热热的霞彩投在大地上,色泽渐暗渐深。达•芬奇说:“去观察,观察暮色里,还有阴天里,街上男男女女脸上荡漾着的可爱和温柔。”我看过那些脸孔,在阴天里;我也看过晴朗的冬日里,日落时分,一些房子,很普通的房子,外面的砖墙是烧着的煤炭,而窗户是火焰。
我爬过小溪,穿过小阉牛草原,过了多草的小岛,爬上一座高高的山丘,俯望山谷。
右边有座密密麻麻长满爬藤的林子,沿着山坡往下通到听客溪。左边,在山脊上有一丛高大的遮荫树。在我面前山势直落,接到一片平坦的原野,原野临溪之处则有树。小溪再过去,我可以吃力地看到削得直直的石头,很久以前有人在树林下面挖山采石。再过去我看到荷林斯水塘,塘边所有的林子和牧原;然后我在一片蓝色的朦胧中,看到整个世界白白地平铺在山间。
越来越暗的天空中出现了一个黑点,又出现了一个,然后又一个。原来是燕八哥回巢。它们在极远的地方聚集,一群嵌入一群,朝我飘过来,透明的,旋转着,像烟。它们一面飞一面散开,曲线越拉越长,像一团散了的纱。我没移动,它们从我头顶飞过,有半小时之久。群鸟飞展犹如一面猎猎大旗,一面展开了的幡布,展向相反的方向,穷目之所极。每一只鸟飞行时,都显然随意地上下飞动,穿来插去,也不为什么,燕八哥飞起来就是那样,而虽然如此,彼此间仍间隔得非常好。鸟群两端收窄中间圆胖,像只眼睛。我听到头顶上空气扑动的声音,有如百万张抖动的地毯,沉闷的呼呼声。它们穿入林子,未有触动一条枝桠,直穿树顶而入,繁复而匆匆,像风一般。
半小时之后,最后零零落落的几只也消失在树中。我几乎站不住,为这意想不到的美所击倒,肺叶大开,隆隆吼着。双眼刺痛,因为奋力追踪,看那有羽毛的黑点如何穿入缭绕的肢体里。此刻可不可能有细小的鸟正穿入我的身体,鸟儿扑翅钻入我细胞间的空隙,什么也不碰到,但在组织里活泼泼动着,敏捷地。
(节选自[美]安妮·迪拉德《听客溪的朝圣》)
4.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篇散文记叙了“我”在冬日的傍晚外出散步所看到的美丽景色,细致描摹了山丘、下弦月等景物,特别是燕八哥归巢时的壮观景象。
B.“我”“今天”的行踪:卢卡斯果园——采石场水塘——听客溪——墨西哥湾——卡汶溪——小阉牛草原——多草的小岛——高高的山丘。
C.这篇散文语言非常形象生动,如“当树叶落尽,脱衣舞也就跳完了”,将树木在秋天落叶,比作跳脱衣舞,活灵活现,呈现出很强的动感。
D.这篇散文观察、描摹景物细腻,写冬天的下弦月,能恰如其分表现光与影的微妙组合,写燕八哥归巢,从其形状到声音,无不惟妙惟肖。
5.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5分)
6.文中刻画了一幅怎样的冬日傍晚美景?是如何刻画的?请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天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健康,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漫延。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
(摘编自《垃圾变资源!这不是魔法,而是垃圾分类》,2017年4月5日新华网)
材料二:
笔者所在的小区,居民楼前三个垃圾桶分别标示出应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可是大多数居民还是把垃圾混杂在一起,一扔了之。问及原因时,有人说:“我辛辛苦苦分了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了,分类还有什么意义?”
这种现象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分配套衔接,才能高效运行。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给出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但是,这一方案即使再科学合理,如果缺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也难以由蓝图变为现实。我们应当认识到,生活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但污染属性更不可忽视。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意丢弃污染物、危害环境的行为。垃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的基本责任,责无旁贷。当然,各地政府同样不能以“居民没有分类”“缺乏资金”等理由拖延、观望,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根据本地特点,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垃圾处理设施的进步,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重要的是,居民和政府快把自家的“门前雪”打扫干净吧!各负其责,各尽气力,形成合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垃圾分类前景可期。
(摘编自刘毅《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2017年5月6日《人民日报》)
7.下列关于民众对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多数民众都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而50.9%的民众“仅了解常见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
B.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行分类的都是少数。
C.有些居民不是缺乏垃圾分类意识,而是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挫伤了他们分类的积极性。
D.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是我国以往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的主要原因。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材料一揭示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民众的认知与实践情况作了统计;材料二分析了垃圾分类难以有效推进的原因并提出破解之道。
B.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制约着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有助于形成舆论氛围,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
C.生活垃圾既有资源属性,可以回收再利用,但也有污染属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谓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类说法并不准确。
D.针对一些地方政府常以各种理由对垃圾分类工作拖延、观望的情况,《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制定了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E.《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发布,明确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总体规划,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
9.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的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
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
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
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
B.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
C.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
D.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为商品大量生产和外销,青花瓷可能就不会崛起。
B.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
C.青花瓷外销掀起世界性的中国风,可见青花瓷对明代的世界影响起了重要作用。
D.青花瓷在明代引领了世界时尚,由此带来的启示是,应注重社会的多元和开放。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冬天
[美]安妮•迪拉德
隆冬时节;寒冬,如此寒冬,久久不去。冬天里我在户内绽放,如一朵不该开花的连翘;我闭户乃为开展。晚上我阅读写作,一些一直不懂的事都弄清楚了;一年里其他时间里种下的东西如今收成。
屋外,所有东西都开朗了。冬天轻松地让万物轮廓分明,重新撒种。每一处的小径都清爽了;秋末和冬天,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我才能攀爬峭壁,前往卢卡斯果园,绕着长满了树的采石场水塘走一圈,或沿着听客溪的左岸往下游走。林子里是几英亩的枯枝;我可以一直走到墨西哥湾。当树叶落尽,脱衣舞也就跳完了;一切都静默无言,历历可见。每一个地方皆天空开阔,景深拉长,墙壁变成窗户,门都打开了。我看得见山上橡树下,白家和葛家住过的房子。卡汶溪紧挨着马路的两岸,原来草木茂盛,也早已疏落成一片朦胧瘦枝,我也可以看到马伦和珊蒂,穿着蓝外套带狗出去跑步。山丘皆瘦骨峋嶙,只见肩膀、关节和腿骨。夏天所隐者,冬天显露之。有藏在树篱笆里的鸟巢,在胡桃树和榆树上,好多东一个西一个的松鼠窝。
今天一轮下弦月挂在东边的天空上,好一抹粉笔印。其表面的阴影和天空本身的蓝色色调以及明暗度都相仿,所以最中间的部分看起来是透明的,又好像给轻微地磨损,如同袜子足踵那部分。太阳正西沉。日渐寒而山色暖,一抹热热的霞彩投在大地上,色泽渐暗渐深。达•芬奇说:“去观察,观察暮色里,还有阴天里,街上男男女女脸上荡漾着的可爱和温柔。”我看过那些脸孔,在阴天里;我也看过晴朗的冬日里,日落时分,一些房子,很普通的房子,外面的砖墙是烧着的煤炭,而窗户是火焰。
我爬过小溪,穿过小阉牛草原,过了多草的小岛,爬上一座高高的山丘,俯望山谷。
右边有座密密麻麻长满爬藤的林子,沿着山坡往下通到听客溪。左边,在山脊上有一丛高大的遮荫树。在我面前山势直落,接到一片平坦的原野,原野临溪之处则有树。小溪再过去,我可以吃力地看到削得直直的石头,很久以前有人在树林下面挖山采石。再过去我看到荷林斯水塘,塘边所有的林子和牧原;然后我在一片蓝色的朦胧中,看到整个世界白白地平铺在山间。
越来越暗的天空中出现了一个黑点,又出现了一个,然后又一个。原来是燕八哥回巢。它们在极远的地方聚集,一群嵌入一群,朝我飘过来,透明的,旋转着,像烟。它们一面飞一面散开,曲线越拉越长,像一团散了的纱。我没移动,它们从我头顶飞过,有半小时之久。群鸟飞展犹如一面猎猎大旗,一面展开了的幡布,展向相反的方向,穷目之所极。每一只鸟飞行时,都显然随意地上下飞动,穿来插去,也不为什么,燕八哥飞起来就是那样,而虽然如此,彼此间仍间隔得非常好。鸟群两端收窄中间圆胖,像只眼睛。我听到头顶上空气扑动的声音,有如百万张抖动的地毯,沉闷的呼呼声。它们穿入林子,未有触动一条枝桠,直穿树顶而入,繁复而匆匆,像风一般。
半小时之后,最后零零落落的几只也消失在树中。我几乎站不住,为这意想不到的美所击倒,肺叶大开,隆隆吼着。双眼刺痛,因为奋力追踪,看那有羽毛的黑点如何穿入缭绕的肢体里。此刻可不可能有细小的鸟正穿入我的身体,鸟儿扑翅钻入我细胞间的空隙,什么也不碰到,但在组织里活泼泼动着,敏捷地。
(节选自[美]安妮·迪拉德《听客溪的朝圣》)
4.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篇散文记叙了“我”在冬日的傍晚外出散步所看到的美丽景色,细致描摹了山丘、下弦月等景物,特别是燕八哥归巢时的壮观景象。
B.“我”“今天”的行踪:卢卡斯果园——采石场水塘——听客溪——墨西哥湾——卡汶溪——小阉牛草原——多草的小岛——高高的山丘。
C.这篇散文语言非常形象生动,如“当树叶落尽,脱衣舞也就跳完了”,将树木在秋天落叶,比作跳脱衣舞,活灵活现,呈现出很强的动感。
D.这篇散文观察、描摹景物细腻,写冬天的下弦月,能恰如其分表现光与影的微妙组合,写燕八哥归巢,从其形状到声音,无不惟妙惟肖。
5.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5分)
6.文中刻画了一幅怎样的冬日傍晚美景?是如何刻画的?请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天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健康,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漫延。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
(摘编自《垃圾变资源!这不是魔法,而是垃圾分类》,2017年4月5日新华网)
材料二:
笔者所在的小区,居民楼前三个垃圾桶分别标示出应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可是大多数居民还是把垃圾混杂在一起,一扔了之。问及原因时,有人说:“我辛辛苦苦分了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了,分类还有什么意义?”
这种现象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分配套衔接,才能高效运行。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给出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但是,这一方案即使再科学合理,如果缺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也难以由蓝图变为现实。我们应当认识到,生活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但污染属性更不可忽视。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意丢弃污染物、危害环境的行为。垃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的基本责任,责无旁贷。当然,各地政府同样不能以“居民没有分类”“缺乏资金”等理由拖延、观望,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根据本地特点,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垃圾处理设施的进步,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重要的是,居民和政府快把自家的“门前雪”打扫干净吧!各负其责,各尽气力,形成合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垃圾分类前景可期。
(摘编自刘毅《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2017年5月6日《人民日报》)
7.下列关于民众对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多数民众都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而50.9%的民众“仅了解常见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
B.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行分类的都是少数。
C.有些居民不是缺乏垃圾分类意识,而是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挫伤了他们分类的积极性。
D.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是我国以往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的主要原因。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材料一揭示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民众的认知与实践情况作了统计;材料二分析了垃圾分类难以有效推进的原因并提出破解之道。
B.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制约着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有助于形成舆论氛围,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
C.生活垃圾既有资源属性,可以回收再利用,但也有污染属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谓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类说法并不准确。
D.针对一些地方政府常以各种理由对垃圾分类工作拖延、观望的情况,《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制定了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E.《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发布,明确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总体规划,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
9.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