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阳东广雅学校2018届高三诊断性测试(二)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17-12-13
广东省阳东广雅学校2018届高三诊断性测试(二)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多元共存是当下世界的基本样态。应该看到,文化多元共存是走出冷战思维之后世界和平交往的进步,更是各个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种力量博弈的结果。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迅猛发展,使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如何在国际社会有效传播中华文化,树立与中国文明相匹配的鲜明形象,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
考察主流国际汉语言文化传播的内容,我们会发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如长城、故宫、兵马俑的介绍或者太极拳、剪纸、书法、绘画等艺术品的展示所占比例较大,而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价值观念的介绍相对较少,且内容散乱、说法不一。这是造成很多外国民众对中国深层文化价值观念不甚 了解的主要原因。
文化传播是价值观念的输出。中华文化作为一个已经有几千年历史且从未中断过的文化体系,在世界文化中有其独特性。比如,儒家的“仁者爱人”“中庸”,道家的“天人合一”,解决差异问题的“和而不同”,个人修身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观念能够解释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与文化行为。因此,在学术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凝练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特质的核心价值观念并形成体系化的解读,是解决目前文化传播问题的策略和第一要务。
文化传播的最终目的是让对方理解或接受传播者的文化理念。由于历史、宗教、政治等差异,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或是相似相近、或是完全不同,共同形成绚烂多彩的世界文化格局。因此,如何使不同文化“和而不同”,是文化传播面临的重大课题。
根据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在进行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了解、尊重学习者所在国家、地区以及区域的文化观念特点,通过文化观念的充分比较,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者文化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改变“自说自话”的交流状态,使中国文化渗入学习者的内在观念结构模式,形成对中华文化的正确了解,并最终融入学习者已有的文化体系中。
汉语言文化传播者各方面的素养对能否成功传播文化具有决定性作用。高素质的汉语言文化传播者应该积极践行本民族的文化,其自身的思维方式和言谈举止应葆有中华优秀文化的烙印。高素质的文化传播者,还要具备深厚的中国文化知识。文化传播者一定要对文化行为背后的文化观念有深入的把握,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熟悉被传播者文化的价值观念和表达方式,掌握沟通的有效形式。需要增强文化敏感,善于找到对方的“最近发展区”,确立话题,促成积极对话。
就现实意义来说,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理解中国文化,促进国际理解和沟通,会给中国带来更多的话语权,更多传达自己的声音,进而更好地树立中国的正面形象。从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来看,文化多元共存是动态的,世界正处于文化互动和相互影响的“文化重组”及“文化再造”的过程中,我们有责任让中国文化中的优秀基因贡献其中。
(摘编自李云霞《世界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汉语言文化传播策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世界各国经过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种力量的博弈,终于走出冷战思维,和平交往,基本 构建起多元共存的文化样态。
B.国际汉语言文化传播的内容不能仅局限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如长城、故宫、兵马俑的介绍或者太极拳、剪纸、书法、绘画等艺术品的展示。
C.儒家的“仁者爱人”“中庸”,道家的“天人合一”,解决差异问题的“和而不同”,以及 “仁义礼智信”等观念在世界文化中有其独特性。
D.高 素质的汉语言文化传播者为了成功传播中国文化,应该积极践行本民族的文化,还要具备深厚的中国文化知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很多外国民众对中国深层文化价值观念不甚了解,其主要原因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单一,而对价值观念的介绍相对较少,且零散、矛盾。
B.由于历史、宗教、政治等差异,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或是相似相近、或是完全不同,因此传播中华文化障碍重重。
C.要想改变“自说自话”的交流状态,首先要了解、尊重学习者的文化观念特点,其次是通过充分比较,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者文化的“最近发展区”。
D.在当今多元文化的背景下,积极开展中国文化的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理解中国文化, 会给中国带来更多的话语权,更好地树立中国的正面形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迅猛发展,使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使国家越来越重视在国际社会有效传播中华文化。
B.文化传播的最终目的是让对方理解或接受传播者的文化理念,目前文化传播的第一要务就是要体系化地解读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特质的核心价值观念。
C.中国文化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共同形成绚烂多彩的世界文化,要使中国文化渗入学习者的内在观念结构模式,就要解决不同文化 “和而不同”的问题。
D.世界正处于文化互动和相互影响的“文化重组”及“文化再造”的过程中,我们有责任传播中国文化,并让其优秀基因能作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存在。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李尚师:修史•铸鉴•报国
邢兆远 李建斌
1942年出生的李尚师,饱历世间沧桑。血与火,痛与苦,烧灼着他的心,更让他悟出一个理:个人与国运血脉相连,只有国家强大,百姓方可安居乐业;只有治国有方,人民才能过上幸福生活。
1985年,任中学教师的李尚师的人生出现了转折,当时山西师院的“晋国史研究室”缺少人手,本族叔叔李孟存教授邀他一起编写《晋国史》。而自幼就崇拜“报国修史”的李尚师,此时不禁热血沸腾,下决心步入“漫漫”的修史路,为国家尽一介草民之力。
此后,李尚师一边教书,一边利用业余时间整理史料。一有时间就跑图书馆、书店、小地摊。李尚师自己拟定了修史计划,雷打不动。晨鸡啼鸣,他书房里的灯就亮了;夜阑人静,他依然秉笔疾书。在他的书桌上,除了一个旧茶杯,一个暖水壶,剩下就是成堆的稿纸和资料。
给老父亲治病、供养两个孩子读书、家中的柴米油盐,仅靠自己的工资已杯水车薪。每当此时,老母亲埋怨他不该写书,亲戚朋友也纷纷前来劝说。但是,李尚师心里有个“报国梦”,他咬牙坚持着。1995年,他被山西师大聘为“晋国史研究室特约研究员”,不久芮城县教育局特批他专业从事史学研究。
李尚师寻觅散布各处的史书、逸书、石刻、铭文、古碑,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社会、历史、文化、科技、民俗等无不搜集。为了解决晋国有争议的地名,他曾不知多少次自费实地考察。
为考察传说中的晋国大宗之都-----翼,李尚师曾住在翼城南梁农家,骑着自行车奔波于翔山之下、浍河之滨,观其山如大鹏翱翔之状、察其遍地灰层、绳纹陶片遗存比比皆是,从而确定“翼”乃是南梁故城。
研究晋国史,疑点、难点很多。比如晋国始君叔虞所封的唐究竟在何地?历史就有七说,其中东汉班固、西晋郑玄等认为唐在今太原,后世在今太原晋源区建有晋祠,更使“太原晋阳说”不胫而走,家喻户晓。
面对诸多大相径庭的观点,李尚师的大脑在梳理着一个个信息团,一遍又一遍地翻阅着诸多古籍文献,查找考古资料,实地观察地形,理清各种说法的偏差,毅然选定“临汾盆地说”,并确定唐国地域覆盖范围。
探索此类疑难问题不在少数,在《晋国通史》中李尚师增列了诸多名人雅士名字和事迹,加以评述,写出242人的传记,并将国君、执政卿、卿、大夫、名流学者、九流人物表和军制变化以及出土铸(刻)铭文字器物列出专表29个,填补了以往晋国史研究的缺陷。
挑战与创新的激情燃烧着李尚师的心,他不断审视权威史书:《春秋》只有1.8万字,由于只记事件结果,不记事件的经过和背景,过于简略,用语隐晦;《史记》以文学笔法写史,有许多地方“失实”。他将《左传》与《春秋》《国语》等中的记载进行梳理、比较,将众多历史事件和人物,加以互为印证,理清了主线脉络和史实。
“修史不拘泥于前人,要兼容并蓄进行创新。”李尚师如是说。这部于2014年出版的长达150万字的巨著《晋国通史》,为国别通史,并且兼具编年体、纪事本末体、纪传体、志书的特点,被史学界称为“新型史学专著”。内容丰富,涉及广泛,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被誉为“晋国的百科全书”。
李尚师将自撰的“格超梅以上,品行竹之间”“写历史成败得失,评人物功过是非”的楹联,分别挂在门口和书房上。他说,修史者不能为权势所动,不被浮躁和喧嚣左右。他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
这位“宿儒”,身居山村,耐住清贫与寂寞,历时三十余载,以心与魂熔铸着长史。中国先秦史学会常务理事宫长为评价李尚师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天下河东,无出其右。”
(选自《光明日报》2015年7月16日)
相关链接:①小学五、六年级时,家里有一部《汉书》,虽有些字我还不认识,可我还是硬着头皮读完了。读完之后,班彪、班固、班昭父、子、女三人炽烈的以史报国思想便刻在心里。(李江《〈晋国通史〉填补史学空白》)
②李尚师对文献史料的重视和掌握,是很少有人能够匹敌的。百万字的手写书稿,装满整整一大箱子,仅写一遍、改一遍,再誊抄一遍,工作量可想而知,个中清苦甘甜,唯有自知,他完全可以称得上“中国当代民间修史第一人”。(北大教授、著名史学家李伯谦语)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不论是趁着教书之余整理史料,还是专业从事史学研究,李尚师满怀一腔热忱,义无反顾,哪怕家中已入不敷出,他依然埋头于成堆的稿纸和资料之中。
B.在反复的实地考察过程中,李尚师寻觅散布在各处的史书、逸书、石刻、铭文、古碑和历史遗存,解决了晋国有争议的地名问题,确定“翼”乃是南梁故城。
C.修史最忌浮躁,李尚师担心自己会被世俗名利左右,因此撰写“格超梅以上,品行竹之间”“写历史成败得失,评人物功过是非”的楹联以自勉。
D.文题揭示“报国修史”的中心,全文清晰地展示出李尚师在修史路上艰难跋涉的轨迹,详略得当,主次分明,将潜心修史的史学家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
5.促使李尚师步入漫漫修史路的因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6.文章结尾,中国先秦史学会常务理事宫长为评价李尚师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天下河东,无出其右。”由此看来,修史者需要具备哪些素质才能取得成功?(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每个木桶里都有一个美丽的月亮
徐方圆
①火车从平原一路驶向高原,青杨望着车窗外出神,这次的目的地是西藏,她要去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村寨支教。其实,与其说是支教,倒不如说是一场心灵的朝圣。青杨打开自己的双肩包,拿出装有工作介绍 信的信封,上面写着几个字:木桶希望小学。看着这校名,她笑了。
②从拉萨下火车,换了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青杨终于来到了木桶希望小学。几年前,青杨来西藏旅游时,记得高原上鲜有树木,而这里却有许多高大的白桦树,让青杨甚为欢喜。
③青杨要带一个复合班,班上有大大小小20个学生。上课时,孩子们都很乖;下课了,孩子们围在青杨身边,用生涩的汉语问个不停。
④青杨也问他们:“这里为什么叫木桶小学?”
⑤小女孩梅朵最健谈:“因为我们这里产木桶。老师您看到白桦林了吗?我们手工做白桦木桶。”
⑥“这些木桶都是做什么用的?”青杨又问。
⑦“听阿爸阿妈说,我们这里做的木桶要卖到城里去,都是做浴桶的。小的洗脚,大的洗澡。一个木桶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做好,可以卖不少钱。我们自己舍不得用,都用塑料桶。”
⑧听到洗澡,青杨忽然觉得自己有不适感了。从出发到今天,已经一周了,却一直没有痛痛快快地沐浴。也没办法,这里打水比较困难,从学校出门要走将近1公里,才能到村寨的公用井。孩子们善良懂事,从青杨来的第一天起,每天都帮她打水。但井水不是很充足,每天只能打一桶,洗澡在这里便成了一种奢望。
⑨日子一天天过去。白天过得充实快乐,但一到夜晚,青杨就会想家。她常常做梦,梦见自己在远方的家里沐浴,还唱着幼稚的《洗澡歌》。可是醒来,青杨看到的却是陌生的灰墙。
⑩一天,青杨悄悄问梅朵,这里的人平时都去哪里洗澡。梅朵说,离学校不远的地方有个圣泉,泉水是从雪山上流下来的,平时水很少,一年中只有半个月时间才会有许多水,会形成一个湖泊,这时候人们就会去圣泉沐浴祈福。青杨又问:“到底有多远?”“没多远,七八里路吧。”梅朵平静地说。说完,梅朵看了青杨一会儿,抿着小嘴不再说话。
⑾第二天一放学,孩子们就都走了,平时他们会在学校多待一会儿。夜晚,月亮升起来了,月光洒在白桦树上,把叶子变成了亮闪闪的星。青杨想,圣泉边的月色一定也很美吧。忽然,她听到了孩子们的声音,回头一看,她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她看到了孩子们,还有木桶。对,20个木桶,每个孩子都双手掂着一个盛满水的木桶。梅朵端着木桶,站在队伍里,她对青杨说:“老师,我们去接圣泉了,只是 这时候圣泉的水流太小了。这些木桶都是我们家里新做的。”说完,梅朵放下木桶,变戏法似地拿出一大束格桑花送给青杨,她趴在青杨的耳边说:“老师,您可以洗澡啦,这样您就不会离开我们了。”木桶还带着天然的白桦树的清香,孩子们把盛满水的木桶摆在青杨的宿舍门前。
⑿月亮越升越高,每个木桶里都有一个美丽的月亮。
(选自《中国教师报》)
7.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看看这校名,她笑了”,是因为“木桶希望小学”的名字太搞笑,青杨从来没听过用“木桶”给学校取名的。
B.“这里却有许多高大的白桦树,让青杨甚为欢喜”,既交代了环境,又表现了人物心理,还为下文故事发展埋下了伏笔,可谓“一箭三雕”。
C.“一到夜晚,青杨就会想家”,这是因为她觉得那里十分清苦,生活很是无聊,于是产生了结束支教生活的想法。
D.“月亮越升越高,每个木桶里都有一个美丽的月亮”。这个景物描写很有诗情画意,含蓄地表现了青杨能够痛痛快快冼个澡的愉悦心情。
E.这是一篇与教育有关的小说,反映了援藏老师与藏族孩子之间纯真美好的师生关系,文笔清新朴实,内涵深刻丰富,读来饶有趣味。
8.小说开头所说“与其说是支教,倒不如说是一场心灵的朝圣”这名话,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9.对孩子们提水给老师洗澡的举动,小说前面有不少暗示。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6分)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多元共存是当下世界的基本样态。应该看到,文化多元共存是走出冷战思维之后世界和平交往的进步,更是各个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种力量博弈的结果。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迅猛发展,使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如何在国际社会有效传播中华文化,树立与中国文明相匹配的鲜明形象,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
考察主流国际汉语言文化传播的内容,我们会发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如长城、故宫、兵马俑的介绍或者太极拳、剪纸、书法、绘画等艺术品的展示所占比例较大,而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价值观念的介绍相对较少,且内容散乱、说法不一。这是造成很多外国民众对中国深层文化价值观念不甚 了解的主要原因。
文化传播是价值观念的输出。中华文化作为一个已经有几千年历史且从未中断过的文化体系,在世界文化中有其独特性。比如,儒家的“仁者爱人”“中庸”,道家的“天人合一”,解决差异问题的“和而不同”,个人修身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观念能够解释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与文化行为。因此,在学术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凝练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特质的核心价值观念并形成体系化的解读,是解决目前文化传播问题的策略和第一要务。
文化传播的最终目的是让对方理解或接受传播者的文化理念。由于历史、宗教、政治等差异,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或是相似相近、或是完全不同,共同形成绚烂多彩的世界文化格局。因此,如何使不同文化“和而不同”,是文化传播面临的重大课题。
根据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在进行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了解、尊重学习者所在国家、地区以及区域的文化观念特点,通过文化观念的充分比较,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者文化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改变“自说自话”的交流状态,使中国文化渗入学习者的内在观念结构模式,形成对中华文化的正确了解,并最终融入学习者已有的文化体系中。
汉语言文化传播者各方面的素养对能否成功传播文化具有决定性作用。高素质的汉语言文化传播者应该积极践行本民族的文化,其自身的思维方式和言谈举止应葆有中华优秀文化的烙印。高素质的文化传播者,还要具备深厚的中国文化知识。文化传播者一定要对文化行为背后的文化观念有深入的把握,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熟悉被传播者文化的价值观念和表达方式,掌握沟通的有效形式。需要增强文化敏感,善于找到对方的“最近发展区”,确立话题,促成积极对话。
就现实意义来说,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理解中国文化,促进国际理解和沟通,会给中国带来更多的话语权,更多传达自己的声音,进而更好地树立中国的正面形象。从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来看,文化多元共存是动态的,世界正处于文化互动和相互影响的“文化重组”及“文化再造”的过程中,我们有责任让中国文化中的优秀基因贡献其中。
(摘编自李云霞《世界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汉语言文化传播策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世界各国经过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种力量的博弈,终于走出冷战思维,和平交往,基本 构建起多元共存的文化样态。
B.国际汉语言文化传播的内容不能仅局限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如长城、故宫、兵马俑的介绍或者太极拳、剪纸、书法、绘画等艺术品的展示。
C.儒家的“仁者爱人”“中庸”,道家的“天人合一”,解决差异问题的“和而不同”,以及 “仁义礼智信”等观念在世界文化中有其独特性。
D.高 素质的汉语言文化传播者为了成功传播中国文化,应该积极践行本民族的文化,还要具备深厚的中国文化知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很多外国民众对中国深层文化价值观念不甚了解,其主要原因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单一,而对价值观念的介绍相对较少,且零散、矛盾。
B.由于历史、宗教、政治等差异,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或是相似相近、或是完全不同,因此传播中华文化障碍重重。
C.要想改变“自说自话”的交流状态,首先要了解、尊重学习者的文化观念特点,其次是通过充分比较,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者文化的“最近发展区”。
D.在当今多元文化的背景下,积极开展中国文化的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理解中国文化, 会给中国带来更多的话语权,更好地树立中国的正面形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迅猛发展,使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使国家越来越重视在国际社会有效传播中华文化。
B.文化传播的最终目的是让对方理解或接受传播者的文化理念,目前文化传播的第一要务就是要体系化地解读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特质的核心价值观念。
C.中国文化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共同形成绚烂多彩的世界文化,要使中国文化渗入学习者的内在观念结构模式,就要解决不同文化 “和而不同”的问题。
D.世界正处于文化互动和相互影响的“文化重组”及“文化再造”的过程中,我们有责任传播中国文化,并让其优秀基因能作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存在。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李尚师:修史•铸鉴•报国
邢兆远 李建斌
1942年出生的李尚师,饱历世间沧桑。血与火,痛与苦,烧灼着他的心,更让他悟出一个理:个人与国运血脉相连,只有国家强大,百姓方可安居乐业;只有治国有方,人民才能过上幸福生活。
1985年,任中学教师的李尚师的人生出现了转折,当时山西师院的“晋国史研究室”缺少人手,本族叔叔李孟存教授邀他一起编写《晋国史》。而自幼就崇拜“报国修史”的李尚师,此时不禁热血沸腾,下决心步入“漫漫”的修史路,为国家尽一介草民之力。
此后,李尚师一边教书,一边利用业余时间整理史料。一有时间就跑图书馆、书店、小地摊。李尚师自己拟定了修史计划,雷打不动。晨鸡啼鸣,他书房里的灯就亮了;夜阑人静,他依然秉笔疾书。在他的书桌上,除了一个旧茶杯,一个暖水壶,剩下就是成堆的稿纸和资料。
给老父亲治病、供养两个孩子读书、家中的柴米油盐,仅靠自己的工资已杯水车薪。每当此时,老母亲埋怨他不该写书,亲戚朋友也纷纷前来劝说。但是,李尚师心里有个“报国梦”,他咬牙坚持着。1995年,他被山西师大聘为“晋国史研究室特约研究员”,不久芮城县教育局特批他专业从事史学研究。
李尚师寻觅散布各处的史书、逸书、石刻、铭文、古碑,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社会、历史、文化、科技、民俗等无不搜集。为了解决晋国有争议的地名,他曾不知多少次自费实地考察。
为考察传说中的晋国大宗之都-----翼,李尚师曾住在翼城南梁农家,骑着自行车奔波于翔山之下、浍河之滨,观其山如大鹏翱翔之状、察其遍地灰层、绳纹陶片遗存比比皆是,从而确定“翼”乃是南梁故城。
研究晋国史,疑点、难点很多。比如晋国始君叔虞所封的唐究竟在何地?历史就有七说,其中东汉班固、西晋郑玄等认为唐在今太原,后世在今太原晋源区建有晋祠,更使“太原晋阳说”不胫而走,家喻户晓。
面对诸多大相径庭的观点,李尚师的大脑在梳理着一个个信息团,一遍又一遍地翻阅着诸多古籍文献,查找考古资料,实地观察地形,理清各种说法的偏差,毅然选定“临汾盆地说”,并确定唐国地域覆盖范围。
探索此类疑难问题不在少数,在《晋国通史》中李尚师增列了诸多名人雅士名字和事迹,加以评述,写出242人的传记,并将国君、执政卿、卿、大夫、名流学者、九流人物表和军制变化以及出土铸(刻)铭文字器物列出专表29个,填补了以往晋国史研究的缺陷。
挑战与创新的激情燃烧着李尚师的心,他不断审视权威史书:《春秋》只有1.8万字,由于只记事件结果,不记事件的经过和背景,过于简略,用语隐晦;《史记》以文学笔法写史,有许多地方“失实”。他将《左传》与《春秋》《国语》等中的记载进行梳理、比较,将众多历史事件和人物,加以互为印证,理清了主线脉络和史实。
“修史不拘泥于前人,要兼容并蓄进行创新。”李尚师如是说。这部于2014年出版的长达150万字的巨著《晋国通史》,为国别通史,并且兼具编年体、纪事本末体、纪传体、志书的特点,被史学界称为“新型史学专著”。内容丰富,涉及广泛,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被誉为“晋国的百科全书”。
李尚师将自撰的“格超梅以上,品行竹之间”“写历史成败得失,评人物功过是非”的楹联,分别挂在门口和书房上。他说,修史者不能为权势所动,不被浮躁和喧嚣左右。他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
这位“宿儒”,身居山村,耐住清贫与寂寞,历时三十余载,以心与魂熔铸着长史。中国先秦史学会常务理事宫长为评价李尚师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天下河东,无出其右。”
(选自《光明日报》2015年7月16日)
相关链接:①小学五、六年级时,家里有一部《汉书》,虽有些字我还不认识,可我还是硬着头皮读完了。读完之后,班彪、班固、班昭父、子、女三人炽烈的以史报国思想便刻在心里。(李江《〈晋国通史〉填补史学空白》)
②李尚师对文献史料的重视和掌握,是很少有人能够匹敌的。百万字的手写书稿,装满整整一大箱子,仅写一遍、改一遍,再誊抄一遍,工作量可想而知,个中清苦甘甜,唯有自知,他完全可以称得上“中国当代民间修史第一人”。(北大教授、著名史学家李伯谦语)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不论是趁着教书之余整理史料,还是专业从事史学研究,李尚师满怀一腔热忱,义无反顾,哪怕家中已入不敷出,他依然埋头于成堆的稿纸和资料之中。
B.在反复的实地考察过程中,李尚师寻觅散布在各处的史书、逸书、石刻、铭文、古碑和历史遗存,解决了晋国有争议的地名问题,确定“翼”乃是南梁故城。
C.修史最忌浮躁,李尚师担心自己会被世俗名利左右,因此撰写“格超梅以上,品行竹之间”“写历史成败得失,评人物功过是非”的楹联以自勉。
D.文题揭示“报国修史”的中心,全文清晰地展示出李尚师在修史路上艰难跋涉的轨迹,详略得当,主次分明,将潜心修史的史学家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
5.促使李尚师步入漫漫修史路的因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6.文章结尾,中国先秦史学会常务理事宫长为评价李尚师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天下河东,无出其右。”由此看来,修史者需要具备哪些素质才能取得成功?(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每个木桶里都有一个美丽的月亮
徐方圆
①火车从平原一路驶向高原,青杨望着车窗外出神,这次的目的地是西藏,她要去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村寨支教。其实,与其说是支教,倒不如说是一场心灵的朝圣。青杨打开自己的双肩包,拿出装有工作介绍 信的信封,上面写着几个字:木桶希望小学。看着这校名,她笑了。
②从拉萨下火车,换了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青杨终于来到了木桶希望小学。几年前,青杨来西藏旅游时,记得高原上鲜有树木,而这里却有许多高大的白桦树,让青杨甚为欢喜。
③青杨要带一个复合班,班上有大大小小20个学生。上课时,孩子们都很乖;下课了,孩子们围在青杨身边,用生涩的汉语问个不停。
④青杨也问他们:“这里为什么叫木桶小学?”
⑤小女孩梅朵最健谈:“因为我们这里产木桶。老师您看到白桦林了吗?我们手工做白桦木桶。”
⑥“这些木桶都是做什么用的?”青杨又问。
⑦“听阿爸阿妈说,我们这里做的木桶要卖到城里去,都是做浴桶的。小的洗脚,大的洗澡。一个木桶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做好,可以卖不少钱。我们自己舍不得用,都用塑料桶。”
⑧听到洗澡,青杨忽然觉得自己有不适感了。从出发到今天,已经一周了,却一直没有痛痛快快地沐浴。也没办法,这里打水比较困难,从学校出门要走将近1公里,才能到村寨的公用井。孩子们善良懂事,从青杨来的第一天起,每天都帮她打水。但井水不是很充足,每天只能打一桶,洗澡在这里便成了一种奢望。
⑨日子一天天过去。白天过得充实快乐,但一到夜晚,青杨就会想家。她常常做梦,梦见自己在远方的家里沐浴,还唱着幼稚的《洗澡歌》。可是醒来,青杨看到的却是陌生的灰墙。
⑩一天,青杨悄悄问梅朵,这里的人平时都去哪里洗澡。梅朵说,离学校不远的地方有个圣泉,泉水是从雪山上流下来的,平时水很少,一年中只有半个月时间才会有许多水,会形成一个湖泊,这时候人们就会去圣泉沐浴祈福。青杨又问:“到底有多远?”“没多远,七八里路吧。”梅朵平静地说。说完,梅朵看了青杨一会儿,抿着小嘴不再说话。
⑾第二天一放学,孩子们就都走了,平时他们会在学校多待一会儿。夜晚,月亮升起来了,月光洒在白桦树上,把叶子变成了亮闪闪的星。青杨想,圣泉边的月色一定也很美吧。忽然,她听到了孩子们的声音,回头一看,她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她看到了孩子们,还有木桶。对,20个木桶,每个孩子都双手掂着一个盛满水的木桶。梅朵端着木桶,站在队伍里,她对青杨说:“老师,我们去接圣泉了,只是 这时候圣泉的水流太小了。这些木桶都是我们家里新做的。”说完,梅朵放下木桶,变戏法似地拿出一大束格桑花送给青杨,她趴在青杨的耳边说:“老师,您可以洗澡啦,这样您就不会离开我们了。”木桶还带着天然的白桦树的清香,孩子们把盛满水的木桶摆在青杨的宿舍门前。
⑿月亮越升越高,每个木桶里都有一个美丽的月亮。
(选自《中国教师报》)
7.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看看这校名,她笑了”,是因为“木桶希望小学”的名字太搞笑,青杨从来没听过用“木桶”给学校取名的。
B.“这里却有许多高大的白桦树,让青杨甚为欢喜”,既交代了环境,又表现了人物心理,还为下文故事发展埋下了伏笔,可谓“一箭三雕”。
C.“一到夜晚,青杨就会想家”,这是因为她觉得那里十分清苦,生活很是无聊,于是产生了结束支教生活的想法。
D.“月亮越升越高,每个木桶里都有一个美丽的月亮”。这个景物描写很有诗情画意,含蓄地表现了青杨能够痛痛快快冼个澡的愉悦心情。
E.这是一篇与教育有关的小说,反映了援藏老师与藏族孩子之间纯真美好的师生关系,文笔清新朴实,内涵深刻丰富,读来饶有趣味。
8.小说开头所说“与其说是支教,倒不如说是一场心灵的朝圣”这名话,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9.对孩子们提水给老师洗澡的举动,小说前面有不少暗示。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