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广东茂名五校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阶段性测评(四)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17-12-28
广东省茂名市五校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阶段性测评(四)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轫于西周,确立于秦汉,至隋唐臻于完备,历经变革延续至晚清。监察制度对我国古代国家治理十分重要,保障了公正、有效的政治法律秩序。从御史与谏官之间的关系来理解,我国古代监察制度体系演变主要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秦汉时期形成了御史与谏官并存的复合性监察制度体系;隋唐时期御史与谏官相辅相成,复合性监察制度体系臻于完备;宋以后谏官制度逐渐衰徽,及至明清时期形成了以御史与谏官制度合一的、以督察院为主体的单一监察制度体系。。
监察权本于天道,又以现实法律为依据,体现了天下整体性价值,具有最高权力的属性。监察制度延续了“史官”的历史传统,御史为“史官”之一种,谏官中的给事中也多兼任“起居注”(记事史官)。秦统一后所建立的监察制度,虽然历经改造,但是监察官仍以天下治道作为最高职务原则,以报效社稷为己任。监察官对上级负责,对君主负責,更要对天下黎民和国家社稷的整体利益负责;不仅对现实负责,还要对历史负責。监察官依据法律行使职权,无所恣意,亦无所屈从,被其监察的高官显贵不能凌驾于其上,纵然君主也不能干涉其对具体事件的处理。中国古代的盛世善治,大多是监察制度运行最好的时代,例如唐朝初年 的“贞观之治”,得益于君主奉法而治,监察官严明职守。
监察官独立行使职权的方式,使之具有超越于被监察者的权威性,足以震慑权贵。御史和谏官大多是服务君主的近侍,逐渐发展成为职事官保留了侍从君主左右或奏章直达君主的特权。他们在监察京官或是巡察地方时,均为君主的代表,其官品虽低却独立行使职权,接对君主负资獅史在行使纠弹权力时,奏章可以直达君主;对于大事主,面陈奏章。为避免职务干涉,御史甚至可以绕过御史大夫等御史台长官,直呈君主御史台长官都在御史的监察范围内。御史为保护举报人,避免被纠举人以权势威胁举报人,甚至可以“风闻奏事”,其权威性足以纠察官邪、肃正纲纪。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对保障良好的政治法律秩序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它也不可能超越整个改冶法律体制。皇权对察制度有着构建之功,也有君主起到约束、规谏的价用,但约束最高权力的监察制度能否发挥功能,却深受君主个个人的影响。此外,在复杂的政治权力环境中,少数监察官或依附权贵,或为利益所诱惑,制度虽称良善也难达预期。
(摘编自张生《古代监察制度权威有效的成因》)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源远流长,四周始到晚清,对国家吏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B.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体系演变主要体现在由复合性体系到单一性体系的变化。
C.监察权本于天道,是至高无上的、公平公正的,天道是监察官行使监察权的依据。
D.监察官按照法律行使职权,被监察的高官显贵甚至主都不能凌驾于其上。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古代监察制度的产生及沿革谈起,然后重在论述监察制度权威有效的成因。
B.“贞观之治”的事例,说明监察制度运行有效君主应奉法而知、检察官应严明职守。
C.文章第二段提出检察权有最高权力属性,为后文论证检察官独立行使职权提供论据。
D.文章第四段从皇权和监察官本身两个方面论证了监察制度的功能有被消解的可能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监察制度及其附属机构的设置,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保障公正的政治法律秩序。
B.无论是符合性体系,还是单一性体系,监察官监察都具有权威性,足以震慑权贵。
C. 检察官行使权利时代表君主,虽官品低却可以绕过御史台长官直接独立行使职权。
D. 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若监察官依附权贵或为利益所惑,监察制度很难达到预期目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师陀
黄昏从空中降下来了,降落到小城的屋背上和小胡同里了。卖煤油的远远从小胡同的转角上出现,肩上担着挑子。
“卖煤油啊!”梆!梆梆!他喊着,敲着木鱼。
胡同里没有人。一条狗望望他,接着又自行走开。有个门响着,有人从里头走出来。
“卖煤油的!”走出来的人站在门口台阶上喊,手里端着灯。
梆!梆梆!卖煤油的在台阶前面停住,挑子放到街沿上了。这是个装着架子的煤油桶,另一头配一口箱子,上面贴着红斗方,里头放的是各种杂货:火柴、香烟、纸、糖和烟丝。
买油的说:“打四两。”
“不说也知道。”卖煤油的接住灯。
卖煤油的用提子把油吊出来,量够了数目。
“自来火又涨价了?”
“又涨价了!”
卖煤油的并不高兴,比打油的还不高兴。他数过钱——梆梆!从新担起挑子。
“越涨越没利看!”他回头又加上一句。“你想想——馒头现在几个钱一斤?从前自来火三钱两盒,赚你一个;现在三十钱一盒,不说谎,看你两个半制钱!”
在冷落的小胡同里,卖煤油的担着挑子,木鱼敲得动天响。他有他的调子:梆!梆梆!他有他的老声音,从来不变的声音:“卖煤油啊!”挑子活跃地跳动着,他就这样顺着胡同走下去,一路上迎着他是开门关门的响声。
“喂,卖煤油的!”又有个小门打开,又有个声音向他喊。
这喊他的是个老太太,一听下面的谈话就知道。
“你真是上辈子烧香烧来的福气,老斋公,娶这么一房好媳妇,两天点一灯油!”卖煤油的看了看灯,一看他就准知道是新娘子的。
老太太喜欢得几乎把眼泪都流出来。
“会做活呢,”她说,“你给够数就好了!”
“老天爷是见证。”他赌咒没有十八两!
当他们谈话时候,远远地又有一个人喊了。卖煤油的担起挑子,极和气地跟老太太分了手。
梆!梆梆!“卖煤油啊!”他喊着,尽量敲着木鱼。
这一盏是厨房里的灯,上面落了许多灰尘。喊他的是个中年女人,脸红红的,被烟熏得满眼泪。
“该吃饭了。”没有放下挑子,卖煤油的就笑着招呼。买油的并不直接回答。
“有铜版纸吗?”她问。
“有,有!”
卖煤油的赶紧打好油,赶紧到另一头打开箱子,或是说他的杂货店。
“今天又是记账吗?”
“又是的!”
“可是前面老早三吊多了?”
“四吊多终归要还你的——怕什么?跑了和尚跑不了寺!”
真没有办法!卖煤油的笑着叹口气;卖煤油的担起挑子;天渐渐暗下来了;小胡同里不再有人出现了。梆!梆梆!他顺着小胡同走下去,一路上喊着,比先前更响更急地敲着木鱼。所有的灯他都认识,只要摸摸他就知道是谁家的,甚至是谁用的。现在它们已经被点起来,光亮照耀着每间房子,不管是发霉的熏黑的整洁的倾倒的全照耀到了……梆!梆梆!木鱼越来越急,越响越远。最后只剩下空洞没有行人的小胡同,转个弯,他的影子随即消失在昏暗中。
可不是,他自己家里的灯也该点起来了。
一九四二年二月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昏从空中降下来了” 一句既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又烘托出“卖煤油的”内心的凄凉。
B.“自来火又涨价了?”“越长越没利看!” 写出了通货膨胀使普通民众的生活越来越艰难。
C.“卖煤油的”这种称呼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生活在底层的普通小商贩的平凡。
D. 文中描写了三个买煤油的人,以点带面,反映了底层民众身处困境勤苦度日的情况。
5. 结合全文,说说题目“灯”的含意。(5分)
6. 文中“卖煤油的”对待客人的态度一样吗?请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汉语热”何以持续升温?汉语的国际地位如何?如何让“汉语热”延续?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汉办负责人马箭飞。
记者:“汉语热”为何会席卷全球?
马箭飞: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心,世界了解中国、研究中国、学习中国的需求空前高涨。整个世界都在密切关注中国的发展变化,更加重视与中国开展全方位交流合作,汉语在国际经济贸易、文化交流过程中的作用空前凸显,其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不断提升,成为极具上升空间的国际性语言,国际社会对学习汉语的需求越来越大,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汉语热”。
与此同时,中外人文等各领域交流不断深化,汉语和中华文化的国际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这为孔子学院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从2004年开始,中国在借鉴英国文化委员会、德国歌德学院、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等国际语言文化推广机构经验的基础上,开始创办孔子学院,主要职能是面向全球开展汉语教学,传播中华文化,推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13年来,在中外双方精诚合作、共同努力下,孔子学院蓬勃发展、遍及全球。截至目前,已在全球14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516所孔子学院和1076个中小学孔子课堂,现有中外专兼职教师4.6万人,各类学员210万人(含网络学员55万人),累计学员700多万人。从覆盖国家、分支机构、教师和学员数量4个指标看,孔子学院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语言文化推广机构之一,带动了全球范围内的“汉语热”和“中国热”。
记者:如何看待全球“汉语热”?这对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有何意义?
马箭飞:全球“汉语热”是全球“中国热”的集中体现。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实力持续增强、政治影响日益扩大、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各国民众与中国打交道、做生意、搭快车的需求与日俱增,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的热情不断高涨,为汉语国际传播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全球“汉语热”是以语言教学推动文化交流的成功案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语言是了解一个国家最好的钥匙。语言与其他公共文化产品相比,具有中性的作用,不附带其他的价值和意图,更易被世界各国广泛接受。语言学习和交流在人类交往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广泛性和持久性的作用,是不同国家和人民之间加深理解与友谊的桥梁和纽带。
记者:如何延续和推动全球范围内的“汉语热”?
马箭飞:从总体上看,汉语国际教育与推广工作尽管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汉语的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与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文明古国和文化大国的地位还很不相称,与各国民众持续攀升的汉语学习需求还有较大差距。
当前,我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进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汉语国际传播提供了更大的历史机遇。延续和推动全球范围内的“汉语热”,要实现四个转变,即适应从基本的语言学习需求向全方位的认知中国需求转变;实现从规模、数量发展向内涵、质量发展转变;实现从我派出教师为主向教师本土化转变;实现从传统教学模式向以信息化为主的现代教学方式转变。
(《光明日报》( 2017年10月28日 09版)
材料二:
  洲别      汉语教学机构数量            汉语学习人数
    机构数(个) 全球占比(%) 人数(万) 全球占比(%)
亚洲 58483 81.4 1734 84.8
欧洲 6483 9.0 103 5
美洲 4957 6.9 135 6.6
大洋洲 1235 1.7 49 2.4
非洲 703 1.0 24 1.2
总计 71861 100 2045 100
(表格来源:国家汉办2017年10月28日)
材料三:
中国要成为语言强国,首先必须成为文化强国。当前,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事务影响力大增,但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交流中仍处弱势地位,能体现中国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产品屈指可数。文化传播及对外文化教学大多“停留在实用文化,宣扬民俗和风情”的层面,“仅仅是一般层次的交流”,“而对思想文化和艺术文化尤其是20世纪和当代文化理解相当缺乏”,较少深入全面地阐释中国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更缺少具有吸引力的传播手段。
因此,对多数国家和学习者而言,汉语还只能充当实用性工具,无法上升为文化工具。要增强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就要对传统文化有所发展,注入现代文明精神。文化“只有发展才有持久的生命力,只有传播,才有影响力,只有有影响力,国之强大才有持续的力量。民族的振兴,始于文化的复兴。只有在世界文化占有一定的份额,才能成为文化大国。只有文化大国,才可能成为世界强国。”
(摘自唐景杰、祝艺琳《文艺生活·国际“汉语热”背景下的冷思考》2017年第8期)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随着中国日益增强的国力、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的地位而作用凸显、价值提升,成为有极强发展势头的国际性语言。
B.孔子学院旨在传播中华文化,推进文明间交流互鉴,现发展日蒸日上,遍及全球,促进了全世界的“汉语热”和“中国热”。
C. 据统计,目前美洲的汉语教学机构数量近五千个,不及欧洲,但汉语学习的人数超过百万,比欧洲多,全球占比比欧洲高。
D. 汉语教学机构遍及世界,但汉语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与上升的中国国力不相称,还不能满足各国民众高涨的学习汉语需求。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9. 汉语国际传播“热”中还存在一些“冷”的方面,请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4分)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