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一轮复习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18-03-03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一轮复习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第I卷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们这里所说的文化并不等于已经铸就的、一成不变的“文化的陈迹”,而是要在永不停息的时间长流中,不断以当代意识对过去的“文化既成之物”加以新的解释,赋予新的含义。因此,文化应是一种不断发展、永远正在形成的“将成之物”。显然,先秦、汉魏、盛唐、宋明和我们今天对于中国文化都会有不同的看法,都会用不同时代当时的意识对之重新界定。毋庸置疑,在信息、交通空前发达的今天,所谓当代意识不可能不被各种外来意识所渗透。事实上,任何文化都是在他种文化的影响下发展成熟的,脱离历史和现实状态去“寻根”,寻求纯粹的本土文化就不可能也无益处。正如唐宋时期的人不可能排除印度文化影响,复归为先秦两汉时代的中国一样。因此我们用以和世界交流的,应该是经过当代意识诠释的、能为现代世界所理解并在与世界交流中不断变化和完善的中国文化。
要交流,首先要有交流的工具,也就是要有能够相互沟通的话语。正如一根筷子在水中折射变形一样,当中国文化进入外国时,中国文化必然经过外国文化的过滤而发生变形,包括误读、过度诠释等;外国文化进入中国也同样如此。常听人说唯有中国人才能真正了解中国,言下之意似乎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全都不值一提。事实上,法国的伏尔泰、德国的莱布尼兹都曾从中国文化中受到极大的启发,但他们所了解的中国文化只能通过传教士的折射,早已发生了变形;今天我们再来研究伏尔泰和莱布尼兹,却又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来对自己的文化进行别样的理解。这样,就在各自的话语中完成了一种自由的文化对话。这里所用的话语既是自己的,又是在对方的文化中经过某种变形的。
当然也还可以寻求其他途径,例如可以在两种话语之间有意识地寻找一种中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就可以是这样一种中介,如文学中的“死亡意识”“生态环境”“乌托邦现象”等,不同文化体系的人对于这些不能不面对的共同问题,都会根据他们不同的历史经验、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做出自己的回答。只有通过这样的对话,才能得到我们这一时代最圆满的解答。在这种寻求解答的平等对话中,新的话语就会逐渐形成,这种新的话语既是过去的,也是现代的;既是世界的,也是民族的。在这种话语逐步形成的过程中,世界各民族就会达到相互的真诚理解。
(摘编自乐黛云《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
1.下列关于文中所说的“文化”和“中国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化并不是历史上已经形成并且固化了的一种“陈迹”,而是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用当代意识赋予这种“陈迹”以新的解释和含义。
B.文化是一种不断发展、永远在形成之中的“将成之物”,所以先秦、汉魏时代的人们看到的中国文化跟我们今天看到的并不相同。
C.唐宋时代的人不可能排除印度文化的影响,所以唐宋时代的文化也不可能再像先秦两汉文化一样属于纯粹的中国文化。
D.在信息、交通空前发达的今天,人们的意识中不可能没有外来的成分,我们用来跟世界交流的,正是经过这种意识诠释的中国文化。
2.下列关于文化交流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当中国文化进入外国时就会发生过滤和变形,当外国文化进入中国时也是这样,其表现形式有误读、过度诠释等。
B.只有既是属于自己文化的,又是在对方的文化中经过某种变形的话语,才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中唯一能够相互沟通的话语。
C.在文化交流中,实际上并不需要外国人像中国人那样了解中国;否则,我们就难以对自己的文化作出别样的理解。
D.解决不同文化体系的人所共同面临的问题,例如文学中的“死亡意识”“生态环境”等,可以成为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中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伏尔泰、莱布尼兹利用已经折射了的中国文化,为中国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可见有的时候中国人并不真正了解中国。
B.从文化交流和比较看,寻求纯粹的本土文化是既不可能也无益处的,因此,研究历史上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影响也是没有必要的。
C.对于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不同文化体系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而平等的对话正是获得我们这一时代最圆满的解答的唯一途径。
D.从“相互沟通的话语”“各自的话语”等说法来看,文中所谓的“话语”应该是指文化交流双方的立场观点、思想意识等。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一粒剩饭的佛缘
吕啸天
梅城北山云峰寺新来了一位年轻的僧人了同。中午用餐的时候,了同对着一钵清淡的斋饭感到难以下咽,勉强吃了几口就回寮房睡觉去了。了同生在一个富裕之家,父亲是一位商人,因与生意伙伴反目成仇遭到算计,被告到官府,万贯家财一夜之间化为乌有。父母遭受如此打击一病不起。成了孤儿的了同走投无路,不得不皈依佛门,但是富家子弟的习性一时无法改变。
当天用晚膳的时候,了同见到装进他僧钵里的竟是中午只吃了几口的剩饭,心里很生气,就责问负责膳食的师兄了容:“你把剩饭倒给我,是不是见我是新来的,好欺侮?”
看着师弟没有因为浪费粮食感到羞耻,反而理直气壮的样子,了容也有了怒气:“这规矩是师傅定的,你若不满,你找师傅理论去啊。”
了同闻言当下就朝方丈室跑去,但是只走了几步,想到师傅云源大师那威严的样子,心里不禁有些害怕,不得不回到斋堂,端起那大半钵剩饭硬着头皮吃了下去。吃那钵斋饭,了同用了半炷香的工夫,他认为这是自出娘胎二十年以来最难吃的一顿饭。
第二天又到用膳的时候,了同端着一钵斋饭,勉强吃了一半,另一半无论如何也吃不下了。但是僧人用餐要求一粒不剩全部吃完,整个斋堂不设放置剩饭剩菜的器皿。于是了同悄悄溜了出来,想把剩饭偷偷倒到门外的一条水沟里。
“能吃的饭,怎能倒掉?”了同听到身后传来一声呐喊,回过头来一看,不由大惊失色,说话的竟是住持云源大师。
“一粥一饭,普度天下苍生。一粥一饭,当视为万物之源。”跟在了同身后的住持云源大师手里托着一只空钵,一脸威严地对了同说:“把剩下的斋饭全倒进这个空钵之中。”
了同不知师傅的用意,但是见到他一脸威严,不敢多问,只得把半钵饭倒进师傅手中的钵里。此后一连几天,每次见了同有吃不完的饭菜准备倒掉时,云源大师都会让他把剩饭倒进一只空钵里。
一晃过了一个月,了同慢慢适应了寺庙里的生活,但是始终觉得寺里的斋饭做得清淡寡味。这一天,他用完餐等到斋堂里只剩下师兄了容一人在打扫卫生,于是提出能不能把饭菜做得可口一些,还说道:“师兄,你不把饭菜做得好一些,我还会继续剩饭的。”
话音刚落,了容猛地把一张凳子狠狠地掇在地上,一脸涨红道:“你可知道,你每顿饭那些吃不完的饭菜倒进了师傅的钵里,就成了师傅的饭食。”
了同一听吓得大惊失色,连声道:“不,不会的。”
了容道:“自你上山一个月来,师傅已经没有在斋堂挂过单,就以你的半钵剩饭为食。”
罪过!了同感到羞愧难当,他来到师傅的禅房一下跪倒,请师傅宽恕他的不敬。
云源大师威严的脸上有了笑容,扶起了同给他讲了一件往事。
三十年前,出生于官宦之家的云源大师遭政敌陷害被朝廷灭族。他逃了出来,来到寺里。与了同最初出家的日子一样,他觉得寺里的饭菜难以下咽,吃不完的就倒进水沟里。住持没有责罚他,暗中把倒掉的剩饭捞起来洗干净后晒成米粒装进一个坛子,半年间装满了一大坛。当年冬天,北山下起了五十年不遇的暴雪。进出山门的道路被封住了。寺庙里储存的粮食吃光了,包括住持在内的三个人面临着被饿死的威胁。住持把那坛米粒取了出来,每天取一把熬成米粥,就是凭着这坛米粒撑了十几天,使寺里三人免了一场灭顶之灾。
“一花一世界,粒米藏乾坤。”云源大师长叹一声道,“饱食当念饥饿之窘,时时要惜一粥一饭。”
了同一夜之间开悟,他辞别师傅,手托僧钵下山化缘。所到之处,只求施给剩饭。北山周边居民见他津津有味在吃剩饭,很是惊奇,一些浪费粮食的人心里也不免产生羞愧不安。一年之后,北山周边兴起了节俭惜粮的好风气。
云源大师知道,很是高兴:“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人惜饭,饭惜人。心生惜心,万物有情。”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4.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开篇写了同出生在富裕之家,父亲是一位商人,与后来写云源大师出生在官宦之家形成照应,在结构上暗联。
B.云源大师是一位佛法深厚的高僧,既有身教,又有言教,先自己以剩饭为食一月,后又用三十年前自己亲历的事感化了同。
C.小说末段运用佛家偈语,高度浓缩了对事物的价值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与探索。
D.这篇小说以剩饭为线索,以小见大,通过讲述师徒两代出家人的生活小事,倡导人们要居安思危,节约粮食。
5.文章多次写云源大师“一脸威严”,最后说他“威严的脸上有了笑容”,云源大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题目“一粒剩饭的佛缘”的理解。(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周有光:步履不停追寻思想之光
2017年1月14日,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先生在北京辞世。就在前一天,老先生刚刚度过了他112岁生日。“大概是上帝糊涂了,把我忘记了”。当生命终极刻度停在“112”时,周有光曾经说的那句经典“长寿感言”,为告别添了一丝和暖的意味——一个思想有光的灵魂,终于被上帝想起了。
上海圣约翰大学是周有光早年求学之处,有人说,透过圣约翰的校训——“Light And Truth”(光明与真理),似乎就能读懂周有光。历经世纪沧桑,周有光身上葆有中国知识分子的高贵品格。
圣约翰大学奠定了他治学的精神底色。在圣约翰大学,周有光攻读经济学,但他还广泛阅读了文学、世界史等各方面的书籍,受益颇深。学校要求学生每天读英文报,一位英国教师教导他们,每天看报要问自己:“今天消息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这条消息最重要?”“这条消息的背景你知道不知道?”向自我提问、独立思考,不知道就赶紧去查阅百科全书,这成为他一生治学的方法和习惯,他也因此积攒了极其丰厚的知识储备。后来,沈从文还开过玩笑,送他一个“周百科”的称号。这仿佛成为一个奇妙的隐喻。改革开放后,周有光担任《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的三位编委之一,参与翻译《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50岁前,致力于经济领域,50岁后,事业骤然改弦易辙。1955年,新成立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急需人才,周先生从上海调到北京。此前,他在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教书。把他作为专才调入“文改会”,是因为他的“业余爱好”。从20世纪20年代初,他就关注语言文字,认识到语言文字在社会发展、人类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他说,语言使人类别于禽兽,文字使文明别于野蛮,教育使先进别于落后。进入全球化时代,他更是极力推进语文现代化,指出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语文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前提。
周有光参与制定《汉语拼音方案》,参与设计、推广汉语拼音体系,后来被公众誉为“汉语拼音之父”。而他本人极其谦逊,觉得这样称呼不好,多次对别人说:“读过我书的人,决不会把那顶桂冠随便加在我头顶上。”周有光还预测了21世纪华语和华文的变化趋向:华语将在全世界华人中普遍推广;汉字将成为定形、定量、规范统一的文字,汉字在21世纪后期可能要再进行一次简化;拼音将帮助华文在网络上便利流通。
拜访过周有光的人,都会注意到他仅仅9平方米的小书房,以及那张脱了漆的旧桌子。别人觉得这书房太狭小了,周有光说:“够了,心宽室自大,室小心乃宽。”
周有光走过了沧桑百年,作为上世纪的老人,他却一直跟得上时代潮流,适应新科技,心里也始终装着风云变幻的世界。他曾对朋友说:“我是认真思考了这个世界的。”他不断反思个人思想发展历程,总结中国现代化的经验教训,提出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规律”“五大自由”等思想,为当代研究者予以深刻的启发。85岁退休后,他研究文化,完成了大约一半的著作。百岁后仍然笔耕不辍,100岁出版《百岁新稿》、104岁出版《朝闻道集》、105岁时出版《拾贝集》,以及《周有光文集》《从世界看中国:周有光百岁文萃》《逝年如水:周有光百年口述》等。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大概是上帝糊涂了,把我忘记了”,从周有光的“长寿感言”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知识分子面对生命与死亡的坦然。
B.“圣约翰大学奠定了他治学的精神底色”,其中的“精神底色”是指丰厚的知识储备、良好的治学方法和习惯。
C.周有光担任《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的编委,参与翻译《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周百科”的美誉,真可谓实至名归。
D.周有光在《窗外的大树风光》中写道:“我用透明胶贴补书桌,这是顽石补天的现代版。”体现了其“心宽室自大”的豁达与乐观。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挽周有光联“两代宗师,半路出家堪称语父;百年巨匠,一生归宿可谓书童”。用“书童”突出其晚年酷爱阅读。
B.周有光认为语言和文字是人和禽兽、文明和野蛮相区别的重要标志。进入全球化时代,他更强调语文现代化的重要性。
C.周有光曾预测:华语将在全世界得到推广;汉字将成为统一的文字,并可能要再进行一次简化;拼音将帮助华文在网络上便利流通。
D.周有光“认真思考了这个世界”,他的思考就是反思个人思想发展历程,总结中国现代化的经验教训,提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E.周有光一生步履不停:早年专攻经济,近50岁时“半路出家”,由经济转入语言,85岁又成为文化研究者,百岁后依然笔耕不辍。
9.周有光身上具有知识分子怎样的品格?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答:
第I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们这里所说的文化并不等于已经铸就的、一成不变的“文化的陈迹”,而是要在永不停息的时间长流中,不断以当代意识对过去的“文化既成之物”加以新的解释,赋予新的含义。因此,文化应是一种不断发展、永远正在形成的“将成之物”。显然,先秦、汉魏、盛唐、宋明和我们今天对于中国文化都会有不同的看法,都会用不同时代当时的意识对之重新界定。毋庸置疑,在信息、交通空前发达的今天,所谓当代意识不可能不被各种外来意识所渗透。事实上,任何文化都是在他种文化的影响下发展成熟的,脱离历史和现实状态去“寻根”,寻求纯粹的本土文化就不可能也无益处。正如唐宋时期的人不可能排除印度文化影响,复归为先秦两汉时代的中国一样。因此我们用以和世界交流的,应该是经过当代意识诠释的、能为现代世界所理解并在与世界交流中不断变化和完善的中国文化。
要交流,首先要有交流的工具,也就是要有能够相互沟通的话语。正如一根筷子在水中折射变形一样,当中国文化进入外国时,中国文化必然经过外国文化的过滤而发生变形,包括误读、过度诠释等;外国文化进入中国也同样如此。常听人说唯有中国人才能真正了解中国,言下之意似乎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全都不值一提。事实上,法国的伏尔泰、德国的莱布尼兹都曾从中国文化中受到极大的启发,但他们所了解的中国文化只能通过传教士的折射,早已发生了变形;今天我们再来研究伏尔泰和莱布尼兹,却又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来对自己的文化进行别样的理解。这样,就在各自的话语中完成了一种自由的文化对话。这里所用的话语既是自己的,又是在对方的文化中经过某种变形的。
当然也还可以寻求其他途径,例如可以在两种话语之间有意识地寻找一种中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就可以是这样一种中介,如文学中的“死亡意识”“生态环境”“乌托邦现象”等,不同文化体系的人对于这些不能不面对的共同问题,都会根据他们不同的历史经验、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做出自己的回答。只有通过这样的对话,才能得到我们这一时代最圆满的解答。在这种寻求解答的平等对话中,新的话语就会逐渐形成,这种新的话语既是过去的,也是现代的;既是世界的,也是民族的。在这种话语逐步形成的过程中,世界各民族就会达到相互的真诚理解。
(摘编自乐黛云《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
1.下列关于文中所说的“文化”和“中国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化并不是历史上已经形成并且固化了的一种“陈迹”,而是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用当代意识赋予这种“陈迹”以新的解释和含义。
B.文化是一种不断发展、永远在形成之中的“将成之物”,所以先秦、汉魏时代的人们看到的中国文化跟我们今天看到的并不相同。
C.唐宋时代的人不可能排除印度文化的影响,所以唐宋时代的文化也不可能再像先秦两汉文化一样属于纯粹的中国文化。
D.在信息、交通空前发达的今天,人们的意识中不可能没有外来的成分,我们用来跟世界交流的,正是经过这种意识诠释的中国文化。
2.下列关于文化交流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当中国文化进入外国时就会发生过滤和变形,当外国文化进入中国时也是这样,其表现形式有误读、过度诠释等。
B.只有既是属于自己文化的,又是在对方的文化中经过某种变形的话语,才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中唯一能够相互沟通的话语。
C.在文化交流中,实际上并不需要外国人像中国人那样了解中国;否则,我们就难以对自己的文化作出别样的理解。
D.解决不同文化体系的人所共同面临的问题,例如文学中的“死亡意识”“生态环境”等,可以成为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中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伏尔泰、莱布尼兹利用已经折射了的中国文化,为中国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可见有的时候中国人并不真正了解中国。
B.从文化交流和比较看,寻求纯粹的本土文化是既不可能也无益处的,因此,研究历史上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影响也是没有必要的。
C.对于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不同文化体系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而平等的对话正是获得我们这一时代最圆满的解答的唯一途径。
D.从“相互沟通的话语”“各自的话语”等说法来看,文中所谓的“话语”应该是指文化交流双方的立场观点、思想意识等。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一粒剩饭的佛缘
吕啸天
梅城北山云峰寺新来了一位年轻的僧人了同。中午用餐的时候,了同对着一钵清淡的斋饭感到难以下咽,勉强吃了几口就回寮房睡觉去了。了同生在一个富裕之家,父亲是一位商人,因与生意伙伴反目成仇遭到算计,被告到官府,万贯家财一夜之间化为乌有。父母遭受如此打击一病不起。成了孤儿的了同走投无路,不得不皈依佛门,但是富家子弟的习性一时无法改变。
当天用晚膳的时候,了同见到装进他僧钵里的竟是中午只吃了几口的剩饭,心里很生气,就责问负责膳食的师兄了容:“你把剩饭倒给我,是不是见我是新来的,好欺侮?”
看着师弟没有因为浪费粮食感到羞耻,反而理直气壮的样子,了容也有了怒气:“这规矩是师傅定的,你若不满,你找师傅理论去啊。”
了同闻言当下就朝方丈室跑去,但是只走了几步,想到师傅云源大师那威严的样子,心里不禁有些害怕,不得不回到斋堂,端起那大半钵剩饭硬着头皮吃了下去。吃那钵斋饭,了同用了半炷香的工夫,他认为这是自出娘胎二十年以来最难吃的一顿饭。
第二天又到用膳的时候,了同端着一钵斋饭,勉强吃了一半,另一半无论如何也吃不下了。但是僧人用餐要求一粒不剩全部吃完,整个斋堂不设放置剩饭剩菜的器皿。于是了同悄悄溜了出来,想把剩饭偷偷倒到门外的一条水沟里。
“能吃的饭,怎能倒掉?”了同听到身后传来一声呐喊,回过头来一看,不由大惊失色,说话的竟是住持云源大师。
“一粥一饭,普度天下苍生。一粥一饭,当视为万物之源。”跟在了同身后的住持云源大师手里托着一只空钵,一脸威严地对了同说:“把剩下的斋饭全倒进这个空钵之中。”
了同不知师傅的用意,但是见到他一脸威严,不敢多问,只得把半钵饭倒进师傅手中的钵里。此后一连几天,每次见了同有吃不完的饭菜准备倒掉时,云源大师都会让他把剩饭倒进一只空钵里。
一晃过了一个月,了同慢慢适应了寺庙里的生活,但是始终觉得寺里的斋饭做得清淡寡味。这一天,他用完餐等到斋堂里只剩下师兄了容一人在打扫卫生,于是提出能不能把饭菜做得可口一些,还说道:“师兄,你不把饭菜做得好一些,我还会继续剩饭的。”
话音刚落,了容猛地把一张凳子狠狠地掇在地上,一脸涨红道:“你可知道,你每顿饭那些吃不完的饭菜倒进了师傅的钵里,就成了师傅的饭食。”
了同一听吓得大惊失色,连声道:“不,不会的。”
了容道:“自你上山一个月来,师傅已经没有在斋堂挂过单,就以你的半钵剩饭为食。”
罪过!了同感到羞愧难当,他来到师傅的禅房一下跪倒,请师傅宽恕他的不敬。
云源大师威严的脸上有了笑容,扶起了同给他讲了一件往事。
三十年前,出生于官宦之家的云源大师遭政敌陷害被朝廷灭族。他逃了出来,来到寺里。与了同最初出家的日子一样,他觉得寺里的饭菜难以下咽,吃不完的就倒进水沟里。住持没有责罚他,暗中把倒掉的剩饭捞起来洗干净后晒成米粒装进一个坛子,半年间装满了一大坛。当年冬天,北山下起了五十年不遇的暴雪。进出山门的道路被封住了。寺庙里储存的粮食吃光了,包括住持在内的三个人面临着被饿死的威胁。住持把那坛米粒取了出来,每天取一把熬成米粥,就是凭着这坛米粒撑了十几天,使寺里三人免了一场灭顶之灾。
“一花一世界,粒米藏乾坤。”云源大师长叹一声道,“饱食当念饥饿之窘,时时要惜一粥一饭。”
了同一夜之间开悟,他辞别师傅,手托僧钵下山化缘。所到之处,只求施给剩饭。北山周边居民见他津津有味在吃剩饭,很是惊奇,一些浪费粮食的人心里也不免产生羞愧不安。一年之后,北山周边兴起了节俭惜粮的好风气。
云源大师知道,很是高兴:“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人惜饭,饭惜人。心生惜心,万物有情。”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4.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开篇写了同出生在富裕之家,父亲是一位商人,与后来写云源大师出生在官宦之家形成照应,在结构上暗联。
B.云源大师是一位佛法深厚的高僧,既有身教,又有言教,先自己以剩饭为食一月,后又用三十年前自己亲历的事感化了同。
C.小说末段运用佛家偈语,高度浓缩了对事物的价值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与探索。
D.这篇小说以剩饭为线索,以小见大,通过讲述师徒两代出家人的生活小事,倡导人们要居安思危,节约粮食。
5.文章多次写云源大师“一脸威严”,最后说他“威严的脸上有了笑容”,云源大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题目“一粒剩饭的佛缘”的理解。(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周有光:步履不停追寻思想之光
2017年1月14日,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先生在北京辞世。就在前一天,老先生刚刚度过了他112岁生日。“大概是上帝糊涂了,把我忘记了”。当生命终极刻度停在“112”时,周有光曾经说的那句经典“长寿感言”,为告别添了一丝和暖的意味——一个思想有光的灵魂,终于被上帝想起了。
上海圣约翰大学是周有光早年求学之处,有人说,透过圣约翰的校训——“Light And Truth”(光明与真理),似乎就能读懂周有光。历经世纪沧桑,周有光身上葆有中国知识分子的高贵品格。
圣约翰大学奠定了他治学的精神底色。在圣约翰大学,周有光攻读经济学,但他还广泛阅读了文学、世界史等各方面的书籍,受益颇深。学校要求学生每天读英文报,一位英国教师教导他们,每天看报要问自己:“今天消息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这条消息最重要?”“这条消息的背景你知道不知道?”向自我提问、独立思考,不知道就赶紧去查阅百科全书,这成为他一生治学的方法和习惯,他也因此积攒了极其丰厚的知识储备。后来,沈从文还开过玩笑,送他一个“周百科”的称号。这仿佛成为一个奇妙的隐喻。改革开放后,周有光担任《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的三位编委之一,参与翻译《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50岁前,致力于经济领域,50岁后,事业骤然改弦易辙。1955年,新成立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急需人才,周先生从上海调到北京。此前,他在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教书。把他作为专才调入“文改会”,是因为他的“业余爱好”。从20世纪20年代初,他就关注语言文字,认识到语言文字在社会发展、人类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他说,语言使人类别于禽兽,文字使文明别于野蛮,教育使先进别于落后。进入全球化时代,他更是极力推进语文现代化,指出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语文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前提。
周有光参与制定《汉语拼音方案》,参与设计、推广汉语拼音体系,后来被公众誉为“汉语拼音之父”。而他本人极其谦逊,觉得这样称呼不好,多次对别人说:“读过我书的人,决不会把那顶桂冠随便加在我头顶上。”周有光还预测了21世纪华语和华文的变化趋向:华语将在全世界华人中普遍推广;汉字将成为定形、定量、规范统一的文字,汉字在21世纪后期可能要再进行一次简化;拼音将帮助华文在网络上便利流通。
拜访过周有光的人,都会注意到他仅仅9平方米的小书房,以及那张脱了漆的旧桌子。别人觉得这书房太狭小了,周有光说:“够了,心宽室自大,室小心乃宽。”
周有光走过了沧桑百年,作为上世纪的老人,他却一直跟得上时代潮流,适应新科技,心里也始终装着风云变幻的世界。他曾对朋友说:“我是认真思考了这个世界的。”他不断反思个人思想发展历程,总结中国现代化的经验教训,提出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规律”“五大自由”等思想,为当代研究者予以深刻的启发。85岁退休后,他研究文化,完成了大约一半的著作。百岁后仍然笔耕不辍,100岁出版《百岁新稿》、104岁出版《朝闻道集》、105岁时出版《拾贝集》,以及《周有光文集》《从世界看中国:周有光百岁文萃》《逝年如水:周有光百年口述》等。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大概是上帝糊涂了,把我忘记了”,从周有光的“长寿感言”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知识分子面对生命与死亡的坦然。
B.“圣约翰大学奠定了他治学的精神底色”,其中的“精神底色”是指丰厚的知识储备、良好的治学方法和习惯。
C.周有光担任《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的编委,参与翻译《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周百科”的美誉,真可谓实至名归。
D.周有光在《窗外的大树风光》中写道:“我用透明胶贴补书桌,这是顽石补天的现代版。”体现了其“心宽室自大”的豁达与乐观。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挽周有光联“两代宗师,半路出家堪称语父;百年巨匠,一生归宿可谓书童”。用“书童”突出其晚年酷爱阅读。
B.周有光认为语言和文字是人和禽兽、文明和野蛮相区别的重要标志。进入全球化时代,他更强调语文现代化的重要性。
C.周有光曾预测:华语将在全世界得到推广;汉字将成为统一的文字,并可能要再进行一次简化;拼音将帮助华文在网络上便利流通。
D.周有光“认真思考了这个世界”,他的思考就是反思个人思想发展历程,总结中国现代化的经验教训,提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E.周有光一生步履不停:早年专攻经济,近50岁时“半路出家”,由经济转入语言,85岁又成为文化研究者,百岁后依然笔耕不辍。
9.周有光身上具有知识分子怎样的品格?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