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上蔡一高2018届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时间:2018-05-18
河南省上蔡一高2018届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与儒家崇圣、墨家尚贤相反,道家对于圣贤一直保持着理性的抵制,如老子的“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使民不为盗”,庄子的“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在于使老百姓回到纯然朴素的状态中,削弱社会的等级差别和能力差异。法家所提倡的尚法不尚贤,意在废除人为的能力评判、德行评骘,从而使法律成为衡量人际关系的唯一标准,成为同一贤愚的绝对要求。道家想要社会回归于原始初朴的状态,实际上消解了社会组织的全部意义,而法家所设立的法,恰恰是为了维护在乱世之中的公共秩序,以其在圣人与贤臣之外,建立一个更具有可行性的社会秩序的维持方式。
法家所强调的人才选拔,不是出于道德的考虑,而是出于责任和能力的考量,试图建立一个有公法可依、责权分明的公共社会。在法家看来,国家设置各级各类行政官员,就是为了让他们去履行为公的职责,分担公共社会中的事务性工作。《慎子•君臣》中提出“官不私亲”的原则,肯定了选官必出于公。《慎子•威德》中反对“国家之政要在一人之心”,为平天下而立天子,为治国家而立国君,为管理公事而立官长。天子、国君、官长必以天下、国家、官事为本,而不能以天子、国君、官长自身的私权为本。
先秦法家以官职的大小、官阶的高低作为衡量士人社会价值的尺度。遴选出来的官员未必都是圣贤之人,但他们却是社会治理的具体执掌者,肩负起规范社会运行的责任。在君主制官僚体系下,官员的本职角色只能是协助君主治理人民,多在上向君主负责,少在下向民众负责。先秦法家吸收了道家思想,提倡君王垂拱,官员任事,《慎子•民杂》论君臣之道:“臣事事,而君无事;君逸乐,而臣任劳。”《申子•大体》也有:“君设其本。臣操其末。君治其要。臣行其详。君操其柄。臣事其常。《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更是用摇木、张纲及救火三事为例,肯定了官员在君民之间的过渡作用。尽管最终的决策权仍掌握在君王手中,但官职是因其客观必要性而存在的,官员在执事时也是相对独立的,必须遵守一切为公的基本准则。
官员行使职权时,要废私立公,明于公私之分,做到清廉、方正、奉法,这是官员的公共责任。法家明确反对官员有私,要求“人臣处国无私朝,居军无私交,其府库不得私贷于家”,批评“小臣奉禄养交,不以官为事”、“群臣持禄养交,行私道而不效公忠”,官员一旦结交私人关系,很容易玩忽职守。不过,法家也承认官员在私人领域内有私,个人的私心并不绝对与公共责任冲突。
官员的社会责任不仅是承担应做的社会事务,还有一层涵义是在没有处理好时,官员要受到谴责和制裁。先秦法家完全不寄希望于道德说教,而是“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凡事一决于法,由君王对官员察言、任事、观行、考功,任何官员为政的任何环节,只要有所违背或者有所不妥,就必须对其有相应惩戒,绝不能枉法而任由之。这其实可以看作是官员问责机制的早期简单形态,问责的原则是法,问责的主体是君王,问责的方法是赏罚制度。
(选自《天下责任与先秦诸子学说的内在差异》,有删减)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先秦法家和道家思想都提倡君王垂拱,官员任事。都主张放权给大臣,让君主逸乐,大臣任劳,因此,官员在执事时也是相对独立的。
B.法家以官职的大小、官阶的高低作为衡量士人社会价值的尺度,虽然遴选出来的官员并非圣贤,但却都能够遵守一切为公的基本准则。
C.法家要求官员在行使职权时,废私立公,分清公私,做到清廉、方正、奉法,这一点对当今社会治理,官员执事也有一定的启发。
D.法家明确反对官员有私,认为官员一旦结交私人关系,很容易玩忽职守,极容易对公共责任起冲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运用了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阐述了儒、墨、法三家之不同,重点阐释了法家、儒家之体系的内涵。
B.第一段向读者阐明了儒家、墨家崇尚圣贤,道家对于圣贤理性抵制,法家则提倡尚法不尚贤,使法律成为衡量人际关系的唯一标准,成为同一贤愚的绝对要求这一观点。
C.文章第一段先总说,接下来的四个段落均为分说,采用的是总——分的论证结构,其中用了较多的篇幅介绍法家的治理思想。
D.文章最后点明了“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凡事一决于法,即使是协助君主治理人民的官员,在事务没有处理好时,依然要受到谴责和制裁这一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法家所设立的法,维护了在乱世之中的公共秩序,在圣人与贤臣之外,建立了一个更具有可行性的社会秩序的维持方式。
B.“官不私亲”的原则,肯定了选官必出于公,天子、国君、官长必以天下、国家、官事为本,这些思想都是非常客观进步的。
C.任何官员为政的任何环节,只要有所违背或者有所不妥,就必须对其有相应惩戒,法家为官员问责机制提供了早期的简单形态。
D.法家不寄希望于道德说教,凡事一决于法,托是非于赏罚且绝不能枉法而任由之。但问责的主体是君王,又显示出一定的局限性。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回到冰川
马温
这条冰川以数字命名,越过去就是异邦,所以它也是国境线。
在冰川的上空,此刻有一只鹰。
去冰川的路超级坏,车子吱吱呀呀爬到山顶时,我们看到了那只鹰。鹰也看着我们,眼神旷远而寒冷。追击野兔时,鹰就是这种眼神。它没有歧视我们,但也不准备给予我们优待。我们不适应这种眼神,空无一物又是锐无比。我们的怯意让鹰很受用,它散开双翅,呼一声就飞向山谷。
山顶上只有我们,我们坐在越野车里,越野车看似霸道,胡子拉碴像强盗,其实外壳都是塑料。这就是我们的内涵。“不好玩!”鹰的内心一定会这样想。鹰飞进了山谷,山谷里内容多,好玩。
牦牛安静地嚼着草,嚼着嚼着,就将自己变成一尊雕塑。灰鼠从一个洞口窜进另一个洞口,草皮的下面建有它们的秘密通道。黄羊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突然间,毫无预兆,其中一只会撒开四蹄,跳跃着,从路的一边跑到另一边。
临近边境了,还是能看到放牧点。几个牧人,加上几十几百的牦牛绵羊,让那些微小的放牧点有了村庄的喧闹。清晨,圈门一打开,牛羊就如潮水淌进了草甸子。太阳落山是它们归圈的时候。牧人还懒懒坐在石头上吸烟,牛羊已经沿着公路慢慢回家。羊喜欢聚在一起,一团一团地,像白云,有时几头黑牦牛挤进羊的队伍,云就不白了。车子停下来让牛羊先行,牛羊却将车子围起来,好奇地嗅着鼻子。
一座碎石山成为阻挡我们视线的最后一道障碍。爬上去才能看到冰川。那就爬吧。山并不高,可是这儿的海拔高,五千多米,我们手持登山杖,爬几步就大喘气。
鹰在头顶盘旋,鹰没有高反,不会大喘气,鹰俯瞰着它的王国。牛羊吃草,牧人躺在干沟里睡觉,黄羊踢着前蹄扭头四顾,草甸子裂成碎片,露出满腹的砾石,还有昨夜残雪、动物残骸……日子天天如此,安详而艰难,艰难而安详。鹰所看到的,是不是有点单调、有点沉闷?不过,鹰因为飞得高,在我们还拄着登山杖努力爬山时,它已提前看到了冰川。
那条冰川是这片荒寒地带的亮色。
接着是我们。我们也看到了。那个刹那是安静的。冰川那么美丽,它也没有大喊大叫,它就是安静地矗立在那儿,我们作为旅行者,凭什么大喊大叫?美的东西都不会喧哗,绝美的东西更是沉默如金。当一种美排山倒海、让人窒息地压迫过来,我们除了闭上眼睛感受,还能做什么?
可是,我们终于还是忍不住喊叫起来:竟然有一对新人正在冰川拍婚纱照。我们将赞美送给了他们。婚纱照都是花好月圆,海风轻轻地吹,海浪轻轻地摇,可他们执意要找一个非凡背景,他们要请冰川见证他们生命的结合。这就要吃苦。女生穿着大红婚纱,鞋上套着防滑冰爪,在男友的搀扶下,一步步向上走。在这儿,向前的路要他们一起走完,可以相帮,不能替代。我们钦佩这对来自深圳的新人,他们千里迢迢奔向冰川,好像回到家乡聆听一场教诲。
当婚纱在晶莹的冰坡上铺展,真的像九百九十九朵玫瑰在盛放,还有相机、外拍灯、反光板,航拍飞行器嗡嗡地响着,化妆师为新娘补妆,这些确实分散了我们对冰川的注意。可是我们不认为这是损失,我们把这次邂逅当作一则回家的寓言。
“回到冰川”,我这样说,是否用词准确呢?我们常常说回到家乡,“回到”就是重返、投奔,好像落叶归根,从此再不分离。可是,冰川不是我的家,我为什么非要把今天的抵达定义为“回到冰川”呢?
冰川到了。在九月的阳光下,它正在融化。不用担心,它不会消失,寒冬正在到来,就是今天,凌晨,这儿又下了一场雪。那时,我们的越野车还未出发,而拍婚纱的那对新人,相拥着走出野营帐篷,站在漫天大雪中,已经摆好拍摄姿势。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标题“回到冰川”,揭示了本文所叙述的内容,不仅仅是一次现实的寻访冰川之旅,更是一次心灵与精神的回归之旅。
B.文章描写山谷中牦牛、灰鼠、黄羊等的活动,笔触细致,构成了一幅富有生气的图景,照应了上文“山谷里内容多”。
C.文章写“我们”看到冰川的感受,将它的博大与人的渺小对比,既表达了赞美之情,也含有对自我的批评,文字朴素而真诚。
D.文章用很大篇幅叙写去冰川路上的情形,对后文写冰川的大美起了铺垫的作用,也蕴含了很多人生道理,给人启迪。
5.文章几次写到鹰,突出了鹰对人的观察和人对鹰的心理的猜想,有什么用意?请简析。(5分)
6.文章为什么要在后半部分写一对新人在冰川前拍婚纱照?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7~9题。
材料一:
实体书店的“危机论”一直没有消停。随着京东、当当等网上购书平台的日臻完善,实体书店一直备受冲击。而近七八年来,人们的阅读习惯从纸质阅读转向数字阅读,也让实体书店的生存土壤进一步遭受蚕食。
“为什么要去书店?”就职于深圳一家本土高校的苏先生坦诚地告诉记者,自己已经有五六年的光景没有去过书店了:“我现在一年的购书数量不下50本,但全部是通过网络书店下单。首先这是一个成本的问题,时间成本省了,自己喜欢的书到网上订购,第二天快递马上就可以送到家,资金成本也省了,网络书店的折扣是实体书店很难比拟的;其次是现代都市生活习惯的问题,去一次实体书店,你要花很多时间在车上,在路上,一些书店的停车设施不完善,你还得头疼停车的问题,克服了这些困难之后,在实体书店找不到你想要的书籍,整个人的心情也会不好了,而即使找到很多你很喜欢的书籍,你还得辛苦地把这一堆书都搬回家。”
(摘编自《实体书店日渐式微传统阅读如何突围》)
材料二:
附表:读者对于实体书店提供特色服务的需求(多选)
【注】2015年9月,《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在人人网、微信朋友圈等网络平台以及线下的实体书店启动“2015实体书店读者需求调查”,从读者的进书店频率、进书店原因、进书店行为、心目中的书店等多方面,全面了解互联网时代下读者择店、进店的情况。
材料三:
在南开大学文学院传播学系副教授梁小建看来,实体书店的转型发展受到零售商业模式创新、出版管理政策导向、阅读活动走向等多种因素影响,转型和复苏可谓刚刚开始,要实现 “华丽转身”,还应该有更多的考量。梁小建指出,除了书店自身系统性的创新外,更为系统化和细化的外部支持也必不可少,相关管理部门可以在图书弹性定价机制、阅读推广促进机制等方面予以支持和扶持。
今年3月1日,国务院发布《“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明确提出“扶持实体书店发展,加快推进实体书店或各类图书代销代购网点覆盖全国所有乡镇”。
(摘编自《实体书店创新成长的途径》)
材料四:
有人评价,吴清友最重要的遗产是激活了书店文化。的确,诚品书店最大的创举,是充分挖掘出了书籍的商品属性,并且给其叠加了丰富的文化休闲属性。将书作为核心产品,铺排开文创售卖甚至百货经营,再配上温馨典雅的室内装修,辅之以韵律得当的背景音乐和缱绻的咖啡消费等,甚至实行24小时营业,书店可以不买书,可以在此下午荼、在此谈公务、在此消磨碎片时间。集中体现城市公共文化的地标,称得上开风气之先。
文化O2O的观念,指的即是将书店打造为一个提供文化体验、互动交流的空间和平台。文化消费是不同于其他物质需求的一种更为多元的消费需求,单纯的买卖关系不是维系用户的长久之计,对于文化氛围及体验的打造才是真正抢夺市场的关键。实体书店更多的空间是用于休闲、学习、书籍周边产品展示等多元化文化体验的开发。
(摘编自《数字阅读繁 荣时代实体书店能否靠文化逆袭》)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实体书店的危机来源于网上购书平台完善、人们的阅读习惯改变,这些因素导致了实体书店的生存土壤遭受蚕食。
B.实体书店的转型和复苏需要书店自身系统性的创新,也需要国家及相关管理部门在各方面的支持和扶持。
C.书店文化的核心产品是书、文创售卖甚至百货经营,将书店打造为一个提供文化体验、互动交流的空间和平台。
D.书店文化体现于休闲、学习、书籍周边产品展示等多元化文化,这些文化消费丰富着人们的都市文化生活。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网络购书具有更大的便利,可以节省时间、足不出户,在网上可以享受到更大的折扣,并且有更多自己喜欢的书籍可以选择。
B.实体书店需要提供各种创新的服务,尤其是开展读者沙龙、名家讲座,这决定了读者是否愿意进书店。
C.人们对实体书店特色服务的需求是多方面的,而这些需求都超出了单纯的书籍文本阅读范畴。
D.书籍的商品属性的挖掘,以及叠加的丰富的文化休闲属性,这些是诚品书店最大的创举,也是其他书店做不到的。
E.实体书店抢夺市场的关键是对于文化氛围及体验的打造,因为单纯的买卖关系不是维系用户的长久之计。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怎样才能解决当前实体书店的危机。(4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与儒家崇圣、墨家尚贤相反,道家对于圣贤一直保持着理性的抵制,如老子的“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使民不为盗”,庄子的“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在于使老百姓回到纯然朴素的状态中,削弱社会的等级差别和能力差异。法家所提倡的尚法不尚贤,意在废除人为的能力评判、德行评骘,从而使法律成为衡量人际关系的唯一标准,成为同一贤愚的绝对要求。道家想要社会回归于原始初朴的状态,实际上消解了社会组织的全部意义,而法家所设立的法,恰恰是为了维护在乱世之中的公共秩序,以其在圣人与贤臣之外,建立一个更具有可行性的社会秩序的维持方式。
法家所强调的人才选拔,不是出于道德的考虑,而是出于责任和能力的考量,试图建立一个有公法可依、责权分明的公共社会。在法家看来,国家设置各级各类行政官员,就是为了让他们去履行为公的职责,分担公共社会中的事务性工作。《慎子•君臣》中提出“官不私亲”的原则,肯定了选官必出于公。《慎子•威德》中反对“国家之政要在一人之心”,为平天下而立天子,为治国家而立国君,为管理公事而立官长。天子、国君、官长必以天下、国家、官事为本,而不能以天子、国君、官长自身的私权为本。
先秦法家以官职的大小、官阶的高低作为衡量士人社会价值的尺度。遴选出来的官员未必都是圣贤之人,但他们却是社会治理的具体执掌者,肩负起规范社会运行的责任。在君主制官僚体系下,官员的本职角色只能是协助君主治理人民,多在上向君主负责,少在下向民众负责。先秦法家吸收了道家思想,提倡君王垂拱,官员任事,《慎子•民杂》论君臣之道:“臣事事,而君无事;君逸乐,而臣任劳。”《申子•大体》也有:“君设其本。臣操其末。君治其要。臣行其详。君操其柄。臣事其常。《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更是用摇木、张纲及救火三事为例,肯定了官员在君民之间的过渡作用。尽管最终的决策权仍掌握在君王手中,但官职是因其客观必要性而存在的,官员在执事时也是相对独立的,必须遵守一切为公的基本准则。
官员行使职权时,要废私立公,明于公私之分,做到清廉、方正、奉法,这是官员的公共责任。法家明确反对官员有私,要求“人臣处国无私朝,居军无私交,其府库不得私贷于家”,批评“小臣奉禄养交,不以官为事”、“群臣持禄养交,行私道而不效公忠”,官员一旦结交私人关系,很容易玩忽职守。不过,法家也承认官员在私人领域内有私,个人的私心并不绝对与公共责任冲突。
官员的社会责任不仅是承担应做的社会事务,还有一层涵义是在没有处理好时,官员要受到谴责和制裁。先秦法家完全不寄希望于道德说教,而是“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凡事一决于法,由君王对官员察言、任事、观行、考功,任何官员为政的任何环节,只要有所违背或者有所不妥,就必须对其有相应惩戒,绝不能枉法而任由之。这其实可以看作是官员问责机制的早期简单形态,问责的原则是法,问责的主体是君王,问责的方法是赏罚制度。
(选自《天下责任与先秦诸子学说的内在差异》,有删减)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秦法家和道家思想都提倡君王垂拱,官员任事。都主张放权给大臣,让君主逸乐,大臣任劳,因此,官员在执事时也是相对独立的。
B.法家以官职的大小、官阶的高低作为衡量士人社会价值的尺度,虽然遴选出来的官员并非圣贤,但却都能够遵守一切为公的基本准则。
C.法家要求官员在行使职权时,废私立公,分清公私,做到清廉、方正、奉法,这一点对当今社会治理,官员执事也有一定的启发。
D.法家明确反对官员有私,认为官员一旦结交私人关系,很容易玩忽职守,极容易对公共责任起冲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运用了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阐述了儒、墨、法三家之不同,重点阐释了法家、儒家之体系的内涵。
B.第一段向读者阐明了儒家、墨家崇尚圣贤,道家对于圣贤理性抵制,法家则提倡尚法不尚贤,使法律成为衡量人际关系的唯一标准,成为同一贤愚的绝对要求这一观点。
C.文章第一段先总说,接下来的四个段落均为分说,采用的是总——分的论证结构,其中用了较多的篇幅介绍法家的治理思想。
D.文章最后点明了“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凡事一决于法,即使是协助君主治理人民的官员,在事务没有处理好时,依然要受到谴责和制裁这一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法家所设立的法,维护了在乱世之中的公共秩序,在圣人与贤臣之外,建立了一个更具有可行性的社会秩序的维持方式。
B.“官不私亲”的原则,肯定了选官必出于公,天子、国君、官长必以天下、国家、官事为本,这些思想都是非常客观进步的。
C.任何官员为政的任何环节,只要有所违背或者有所不妥,就必须对其有相应惩戒,法家为官员问责机制提供了早期的简单形态。
D.法家不寄希望于道德说教,凡事一决于法,托是非于赏罚且绝不能枉法而任由之。但问责的主体是君王,又显示出一定的局限性。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回到冰川
马温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标题“回到冰川”,揭示了本文所叙述的内容,不仅仅是一次现实的寻访冰川之旅,更是一次心灵与精神的回归之旅。
B.文章描写山谷中牦牛、灰鼠、黄羊等的活动,笔触细致,构成了一幅富有生气的图景,照应了上文“山谷里内容多”。
C.文章写“我们”看到冰川的感受,将它的博大与人的渺小对比,既表达了赞美之情,也含有对自我的批评,文字朴素而真诚。
D.文章用很大篇幅叙写去冰川路上的情形,对后文写冰川的大美起了铺垫的作用,也蕴含了很多人生道理,给人启迪。
5.文章几次写到鹰,突出了鹰对人的观察和人对鹰的心理的猜想,有什么用意?请简析。(5分)
6.文章为什么要在后半部分写一对新人在冰川前拍婚纱照?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7~9题。
材料一:
实体书店的“危机论”一直没有消停。随着京东、当当等网上购书平台的日臻完善,实体书店一直备受冲击。而近七八年来,人们的阅读习惯从纸质阅读转向数字阅读,也让实体书店的生存土壤进一步遭受蚕食。
“为什么要去书店?”就职于深圳一家本土高校的苏先生坦诚地告诉记者,自己已经有五六年的光景没有去过书店了:“我现在一年的购书数量不下50本,但全部是通过网络书店下单。首先这是一个成本的问题,时间成本省了,自己喜欢的书到网上订购,第二天快递马上就可以送到家,资金成本也省了,网络书店的折扣是实体书店很难比拟的;其次是现代都市生活习惯的问题,去一次实体书店,你要花很多时间在车上,在路上,一些书店的停车设施不完善,你还得头疼停车的问题,克服了这些困难之后,在实体书店找不到你想要的书籍,整个人的心情也会不好了,而即使找到很多你很喜欢的书籍,你还得辛苦地把这一堆书都搬回家。”
(摘编自《实体书店日渐式微传统阅读如何突围》)
材料二:
附表:读者对于实体书店提供特色服务的需求(多选)
选项 | 比例 |
设立书店微信或APP,方便读者随时获取信息 | 62.81% |
开展读者沙龙、名家讲座 | 65.6 3% |
开设水吧、咖啡吧及文化创意新产品 | 43.13% |
提供能满足人们阅读、聚会等不同要求的功能区 | 67.5% |
其它 | 5.31% |
材料三:
在南开大学文学院传播学系副教授梁小建看来,实体书店的转型发展受到零售商业模式创新、出版管理政策导向、阅读活动走向等多种因素影响,转型和复苏可谓刚刚开始,要实现 “华丽转身”,还应该有更多的考量。梁小建指出,除了书店自身系统性的创新外,更为系统化和细化的外部支持也必不可少,相关管理部门可以在图书弹性定价机制、阅读推广促进机制等方面予以支持和扶持。
今年3月1日,国务院发布《“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明确提出“扶持实体书店发展,加快推进实体书店或各类图书代销代购网点覆盖全国所有乡镇”。
(摘编自《实体书店创新成长的途径》)
材料四:
有人评价,吴清友最重要的遗产是激活了书店文化。的确,诚品书店最大的创举,是充分挖掘出了书籍的商品属性,并且给其叠加了丰富的文化休闲属性。将书作为核心产品,铺排开文创售卖甚至百货经营,再配上温馨典雅的室内装修,辅之以韵律得当的背景音乐和缱绻的咖啡消费等,甚至实行24小时营业,书店可以不买书,可以在此下午荼、在此谈公务、在此消磨碎片时间。集中体现城市公共文化的地标,称得上开风气之先。
文化O2O的观念,指的即是将书店打造为一个提供文化体验、互动交流的空间和平台。文化消费是不同于其他物质需求的一种更为多元的消费需求,单纯的买卖关系不是维系用户的长久之计,对于文化氛围及体验的打造才是真正抢夺市场的关键。实体书店更多的空间是用于休闲、学习、书籍周边产品展示等多元化文化体验的开发。
(摘编自《数字阅读繁 荣时代实体书店能否靠文化逆袭》)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实体书店的危机来源于网上购书平台完善、人们的阅读习惯改变,这些因素导致了实体书店的生存土壤遭受蚕食。
B.实体书店的转型和复苏需要书店自身系统性的创新,也需要国家及相关管理部门在各方面的支持和扶持。
C.书店文化的核心产品是书、文创售卖甚至百货经营,将书店打造为一个提供文化体验、互动交流的空间和平台。
D.书店文化体现于休闲、学习、书籍周边产品展示等多元化文化,这些文化消费丰富着人们的都市文化生活。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网络购书具有更大的便利,可以节省时间、足不出户,在网上可以享受到更大的折扣,并且有更多自己喜欢的书籍可以选择。
B.实体书店需要提供各种创新的服务,尤其是开展读者沙龙、名家讲座,这决定了读者是否愿意进书店。
C.人们对实体书店特色服务的需求是多方面的,而这些需求都超出了单纯的书籍文本阅读范畴。
D.书籍的商品属性的挖掘,以及叠加的丰富的文化休闲属性,这些是诚品书店最大的创举,也是其他书店做不到的。
E.实体书店抢夺市场的关键是对于文化氛围及体验的打造,因为单纯的买卖关系不是维系用户的长久之计。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怎样才能解决当前实体书店的危机。(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