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三模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18-05-27
江西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三模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诗书礼乐到钟鼎彝器,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素来为国人所
津津乐道。然而一到谈及传统建筑,多数人不是一脸茫然,便是心怀遗憾。保存下来的 古建筑本就不多,往往还被岁月剥去了光彩,有几分“土里土气”,相形之下,欧洲古建 筑遍地开花,如风光片里古堡的坚固伟岸、教堂的华丽炫酷,让人如何与之一较高下?此言差矣。
以中西古建筑最显著的对比,即材料上的土木和砖石为例。乍看之下,木质建筑简 朴,易朽,扁平,似乎很难与巍峨高耸的石头教堂一争高下。有人把这归咎于古人的技 术不行,或材料短缺。但事实上,中华大地并不缺石材,古代冶金技术的世界领先,石 料开采加工的器具也更先进。同时,老祖宗们并非完全不用石料修筑,譬如陵墓,在他 们看来,才是该用石头堆砌的。而从秦汉陵墓的空间布局、工程结构之精妙来看,早在那个时代,我们的砖石建筑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因此,对于砖石建筑,古人“非不能也,乃不为也”。就像中国传统绘画对散点透视 情有独钟一个样,形式和质料上的偏好,其实是一种文化选择。
追根溯源,审美偏好的出发点,还取决于人与环境的相处方式。欧洲建筑多以石砌, 呈竖向耸立之势,以求“飞升天国”的不朽。而中国建筑的外部形态,基本是横平舒展, 寄寓着华夏先民对土地的依恋。在中国古人心中,石头冰冷坚硬,缺乏生气,太过疏离 自然,至于寻常起居,则一定要置身于“生生之气”的土木之中,以求“天人合一”的居住理 想。
中西建筑在文化体系中的“地位”也不尽相同。在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载体,法 国作家雨果就曾说过,“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一切艺术门类都须为建筑服务,绘画之, 雕刻之,咏叹之,摹写之,以图将其打造为“高大上”的永恒纪念碑。而古老的东方中国 就不这么看了:文字才是千古之承载,不朽之盛事。相比于文字上的“理想主义”,中国 人在对待建筑上体现出了充分的“实用主义”态度。
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就曾说过:“君子不器。”重道轻器,由是成为中国人精神上 的一抹浓重的底色。在传统文化里,精神远比物质更受尊崇。国人向来不求物质之长存, 即便建筑,也和世间万物一样都有新陈代谢、自然生灭。儒家倡导“卑宫室”,往往把“大 兴土木”等同于“劳民伤财”,更抑制了对建筑规模的奢华追求。
纵观世界历史,宗教信仰对于建筑技术的进步、人力物力的投入都至关重要。一座 哥特式大教堂的建造往往耗时百年,这样的不计人力物力的投入,只能是为神而非人服务的。中国则不然,“敬鬼神而远之”。老百姓追求的是现世的幸福,土木之事也以现世
为重。连佛教传入中国后,也变得越来越世俗化:寺庙布局从以佛塔为中心渐渐演变为 以殿堂为重,似乎暗示着人们更倾向于在现实营造佛国净土;中国的重楼式佛塔,在全 世界更是独一无二,比之只能仰望敬畏的高塔,逐层登临更显亲近;到后来竟至“此心即 佛”,已无需以建筑或其他物质的渲染来吸引信徒了。
由此观之,中国古建筑的貌不惊人其来有自,完全不必妄自菲薄。传统文化真正的 精髓,不正在于精神的包容与意境的博大吗?
(节选自周飞亚《建筑的“中国脸”与“中国心”》,2016 年 11 月 8 日《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与诗书礼乐、钟鼎彝器相比,中国传统建筑显得黯然失色,土里土气,令人遗憾。 B.中国古人对建筑采用的是“实用主义”态度,重视建筑的实用价值而轻观赏价值。
C.中国古建筑少用砖石而多用土木材料,体现了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
D. 西方古建筑是为神服务的,故高大耸立:中国古建筑是为人服务的,故横平舒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从中华文明说起,顺势提出“中围传统建筑就是不如西方吗”的问题,并当即予以
否定。
B.文章主要从建筑材料、文化地位、宗教信仰等方面将中西古建筑进行对比,以揭示两者 差异。
C.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由表及里地进行分析论证,从而大大 增强了说服力。
D.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材料翔实,有力地论证了中国传统建筑优于西方古 建筑这一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在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载体;但是在中国,文字才是文化的载体,建筑只不
过是物质器用。
B.中西方古建筑在形式和质料上的差异,看似审美偏好,实为文化选择,这是由自 然环境决定的。
C.中国传统文化重精神轻物质的理念,儒家“卑宫室”的观念,影响到古建筑的规模 与华丽程度。
D.佛教传入中国后变得越来越世俗化,从这个事实中可见百姓追求现世幸福,建筑 也以现世为重。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年三十夜的爆竹
竹林逸士 这些年,年三十夜几乎每年都是回乡下陪父母过。按乡下的说法,叫花子都有个年
三十夜,这普天同庆的日子,无论你贫穷、富有,生活在城市、乡村,是在自己的出生 地,或是流浪在异乡,在年三十夜,哪怕是远隔千万里的游子,都要不辞辛劳,奔赴自己的家乡,与亲人们聚在一起,团团圆圆,开开心心过个热闹的年!
在我们那儿乡下,年三十夜吃年夜饭前先要祭祖,家家户户,堂屋香火前八仙桌上 摆上酒菜,焚香、化纸钱,对着祖宗牌位三叩九拜,然后放爆竹,但听得满村的爆竹声 在群山回响,此起彼伏,经久不息。更为热闹的时刻则是凌晨“开财门”。我们那儿的习 俗,年三十夜,吃过晚饭,约十点钟左右,每家每户都要大门紧闭,亲友串门只能从侧 门进出,称之为“封门”;到了凌晨一至三点,在堂屋里点上红烛,斟上美酒,焚香,击 磬,随着悠扬的磬声,化纸钱,祭拜天地,然后打开大门(即为“开财门”),燃放爆竹 烟火,迎春纳福,迎接新的一年到来。谁家的爆竹声响得久、烟火放得多,喻意这户人 家兴旺发达。一时间,爆竹声铺天盖地在群山回响,绵延不绝;黑暗的天空被焰火点亮, 璀璨夺目,把年三十夜推向高潮!
这几年回乡过年,有时我一个人回去,有时是带着妻儿回去;弟弟也偶尔带着弟媳 回去;父亲长年病着,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家里有个病人,气氛难免有些压抑,年夜饭 常吃得寡淡无味。斟上酒祭祀,遇弟弟也回去过春节的时候,为了烘托节日气氛,兄弟 俩也喝上三两杯,浅尝则止,索然无味。隔壁的其敏表哥每年年夜饭吃得早,这几年常 叫我去陪他喝酒,说与几个儿子喝不起兴,有我这个省城去的“客”,才能喝得尽兴。表 哥礼数繁多,先是与他喝几杯,再安排三个儿子、媳妇,甚至于孙子分头向我敬酒,最 后他还要作“总结”,几巡下来,常是一二十来杯酒下肚,让我醉意朦胧。这边还没喝完, 屋下的其兵表哥又来邀了,说年三十夜,我这个贵客不能只光顾一家,他家那儿怎么也 得去喝杯新年酒。又跟随着去,同样的礼数,“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喝得昏天 黑地,不知身在东西南北矣!
饭罢哪里还守得了夜,开得了“财门”,连有些串门来想见见我的寨邻都无暇顾及, 早早地就去见周公,任凌晨“开财门”铺天盖地的爆竹炸响,我昏沉沉地,一觉即到天明。
家父自 2007 年摔伤致残,行动多有不便,故土难离,不愿外出,母亲守着他;每年 回去,想到父母不辞辛劳把我们兄弟三人养大,到了老年,妹妹远嫁他方,我们兄弟又 在贵阳生活,家中只剩下他们两位老人留守,唯有寂寞相伴,心底未免郁郁于怀;前年 秋,家父因病去世,春节回去陪母亲,百年老屋,只剩下母亲一人,人去屋空,触目伤怀,叫人情难自禁,唯有酒入愁肠,化作点点泪!
母亲去年已到贵阳与我一起生活,快要过年的时候说是要回乡料理些事,还吩咐我 别回去过年,她在乡下过完年即回来。因此,猴年的除夕,我没有回乡去,留在贵阳过。 年三十夜,与岳父母,还有岳父弟弟一家及襟兄等,一大家子人,满满的两桌席,酒也喝了不少,幸而未醉。妻带着女儿在国外旅游,回到自己家里,我一个人守着空荡荡的
屋子,听那窗外新年的爆竹声阵阵炸响。 我是一只倦飞的鸟,此刻,故乡远隔千山万水之外,感知不到故乡年三十夜的欢腾。
城里人的爆竹是图个喜庆,也没个讲究,常是没来由地有一挞没一挞地乱放。 于是,在年三十夜,我一个人,听了城市半宿七零八落的爆竹声。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开头提及乡下关于年三十夜的说法,引出对家乡风俗的介绍,也为下文写作
者这几年回乡过年做好铺垫。
B.“唯有酒入愁肠,化作点点泪!”写出了作者对无法陪伴双亲内心充满了愧疚之情,也寄 托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怀念。
C.作者把自己比喻成一只倦飞的鸟,而前文作者醉酒说“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作者觉得回乡来回奔波太累,自己也已经远离家乡,不想回乡。
D.文章前后写到年三十夜的爆竹,乡下的“铺天盖地”而城市的“七零八落”,前后形 成鲜明对比,凸显了身在城市作者内心的冷清。
5.第二段中,作者为什么要介绍家乡年三十夜的风俗?请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解。(5 分)
6.作者笔下的“年三十夜的爆竹”有哪些丰富的意蕴?请结合文本进行概括。(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随着“无现金社会”的走近,传统商业银行纷纷发力移动支付,为了抢用户、夺回市
场,银行等支付机构可谓倾尽全力、不惜重金。你搞一个支付满 100 减 50 元,我就来一 个支付打五折;你送一个支付大礼包,我就给一个 10 倍积分好礼……
当然,作为正常市场竞争行为,银行等支付机构为消费者派发“红包”并无不妥;作
为移动支付的后起者,付出一些成本和代价争用户也不失为一种经营策略。真正值得思 考的是,这种砸钱买用户的做法能持续多久?在努力抢夺用户的同时,银行等支付机构 也要检视一下自己到底能不能留住用户、站稳市场,千万别陷入钱花光后就被用户遗忘 的窘境。
支付竞争要靠实惠,不能只想着坐地收钱。在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网络信用产品 免息甚至贴息提供支付服务的情况下,不少商业银行却还在旱涝保收地赚着信用卡年费、短信通知费。
支付竞争要靠便利,不能只顾着扩张地盘。这是一个各种新技术比拼的试验场,指 纹支付、刷脸支付、声波支付都不算啥新鲜事了,而很多银行的移动支付产品,还在靠 输密码、插 U 盾甚至填写个人信息完成支付,用户体验怎么可能好起来?失去了便利性 和创新性,花再多钱跑马圈地也是白搭,很快会被消费者抛在脑后。
(选自《支付竞争不能只靠“薅羊毛”》,有删节)
材料二 由于移动支付体现出来的便利性,单纯就商业社会发展的自然趋势而言,“无现金社会”无疑是一种趋势。不过,已经出现的趋势,并不能和“无现金社会”的真正到来画等号,
而两者之间的距离,甚至是超出想象的。 对于传统金融体系不尽完善的中国来说,移动支付的高速发展,让很多中国居民的
现金消费一举跨过了信用卡时代乃至 PC 时代,然而,对于真正走向“无现金社会”,这种 跨越实际上掩盖了一些障碍。首先,从普及的角度讲,相比移动支付对于智能手机存在
依赖,信用卡作为一种差异化显著的支付载体,理论上自有其优势,因此,如果信用卡 能够像移动支付一样得到充分发展,对于“无现金社会”的实现会是一种直接的推动。
更为关键的是,信用卡之所以能在中国全面推广起来,不仅与移动支付的出现有关, 更与传统金融机构的服务质量以及背后的金融体制有关,而发达的金融体系和网络、健 全的信用社会,才是“无现金社会”落地的关键。
就当下而言,在移动支付巨头的推动下、电商从线上走到线下的趋势之下,未来几
年,一些重点城市可能会无限趋近于“无现金城市”。虽然“无现金社会”的理想足够遥远, 但移动支付所引领的金融创新无疑正在缩短这一距离。更为乐观的一点是,至于实现百 分百的“无现金社会”,则不仅需要传统金融体系的根本性变革,更需要全面补足经济社 会的短板。
(节选自《移动支付和“无现金社会”不能画等号》)
材料三
如今移动支付越来越普及,“无现金社会”运动搞得轰轰烈烈,如今菜市场小摊、路 边小吃甚至乞讨的都挂出支付二维码,甚至有的商家为了方便只接受移动支付而干脆不收现金,这么做合适吗?
央行相关人士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商家拒收人民币现 金属于违法行为,而拒绝银行卡、第三方支付等支付方式并不违法。在任何一个场景里, 如果只有一种支付形式存在,一定是国家主权货币——人民币。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巴巴旗下盒马鲜生的门店就只接受移动支付而不接受现金,而 且加入了“无现金联盟”,一度引发热议。但是,拒收人民币和拒收现金应该区分看待。 商家如果收取欧元、美元,不收人民币,属于拒收人民币的行为,违反《人民银行法》,
但是商家不收人民币现金,选择移动支付的结算方式,不等于不收人民币。
(选自《快科技》《拒收现金只接受移动支付违法》,有删节)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随着移动支付的勃兴,银行等支付机构可谓倾尽全力、不惜重金,纷纷推出各种优惠措施。
B.移动支付竞争要靠实惠,与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相比,传统银行仍然有坐地收 钱之嫌。
C.由于移动支付的便利性,“无现金社会”无疑是一种趋势,但需要补足信用卡使用这一课。
D.根据相关法律,商家不得拒收人民币现金,但拒绝银行卡、第三方支付等方式并不违法。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A.根据材料一,银行等支付机构为消费者派发“红包”无可厚非,是银行等支付机构
作为移动支付的后起者的一种经营策略和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B.移动支付就是一个新技术的比拼场,指纹支付、刷脸支付、声波支付都已付诸实 施,而银行的移动支付,仍要输密码、插 U 盾完成。
C.根据材料二,作者认为“无现金社会”和金融体制与金融机构的服务质量有关,健 全的金融体系、网络体系、社会信用是“无现金社会”落地的关键。
D.根据材料内容,尽管离“无现金社会”尚有距离,但凭借移动支付从线上到线下的 拓展,凭借其引领的金融创新,“无现金社会”指日可待,很快就会实现。
E.由材料三可知,对于拒收人民币和拒收现金应区分看待,商家选择移动支付的结 算方式而不收人民币现金,不等于不收人民币。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三则新闻时评在内容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4 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诗书礼乐到钟鼎彝器,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素来为国人所
津津乐道。然而一到谈及传统建筑,多数人不是一脸茫然,便是心怀遗憾。保存下来的 古建筑本就不多,往往还被岁月剥去了光彩,有几分“土里土气”,相形之下,欧洲古建 筑遍地开花,如风光片里古堡的坚固伟岸、教堂的华丽炫酷,让人如何与之一较高下?此言差矣。
以中西古建筑最显著的对比,即材料上的土木和砖石为例。乍看之下,木质建筑简 朴,易朽,扁平,似乎很难与巍峨高耸的石头教堂一争高下。有人把这归咎于古人的技 术不行,或材料短缺。但事实上,中华大地并不缺石材,古代冶金技术的世界领先,石 料开采加工的器具也更先进。同时,老祖宗们并非完全不用石料修筑,譬如陵墓,在他 们看来,才是该用石头堆砌的。而从秦汉陵墓的空间布局、工程结构之精妙来看,早在那个时代,我们的砖石建筑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因此,对于砖石建筑,古人“非不能也,乃不为也”。就像中国传统绘画对散点透视 情有独钟一个样,形式和质料上的偏好,其实是一种文化选择。
追根溯源,审美偏好的出发点,还取决于人与环境的相处方式。欧洲建筑多以石砌, 呈竖向耸立之势,以求“飞升天国”的不朽。而中国建筑的外部形态,基本是横平舒展, 寄寓着华夏先民对土地的依恋。在中国古人心中,石头冰冷坚硬,缺乏生气,太过疏离 自然,至于寻常起居,则一定要置身于“生生之气”的土木之中,以求“天人合一”的居住理 想。
中西建筑在文化体系中的“地位”也不尽相同。在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载体,法 国作家雨果就曾说过,“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一切艺术门类都须为建筑服务,绘画之, 雕刻之,咏叹之,摹写之,以图将其打造为“高大上”的永恒纪念碑。而古老的东方中国 就不这么看了:文字才是千古之承载,不朽之盛事。相比于文字上的“理想主义”,中国 人在对待建筑上体现出了充分的“实用主义”态度。
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就曾说过:“君子不器。”重道轻器,由是成为中国人精神上 的一抹浓重的底色。在传统文化里,精神远比物质更受尊崇。国人向来不求物质之长存, 即便建筑,也和世间万物一样都有新陈代谢、自然生灭。儒家倡导“卑宫室”,往往把“大 兴土木”等同于“劳民伤财”,更抑制了对建筑规模的奢华追求。
纵观世界历史,宗教信仰对于建筑技术的进步、人力物力的投入都至关重要。一座 哥特式大教堂的建造往往耗时百年,这样的不计人力物力的投入,只能是为神而非人服务的。中国则不然,“敬鬼神而远之”。老百姓追求的是现世的幸福,土木之事也以现世
为重。连佛教传入中国后,也变得越来越世俗化:寺庙布局从以佛塔为中心渐渐演变为 以殿堂为重,似乎暗示着人们更倾向于在现实营造佛国净土;中国的重楼式佛塔,在全 世界更是独一无二,比之只能仰望敬畏的高塔,逐层登临更显亲近;到后来竟至“此心即 佛”,已无需以建筑或其他物质的渲染来吸引信徒了。
由此观之,中国古建筑的貌不惊人其来有自,完全不必妄自菲薄。传统文化真正的 精髓,不正在于精神的包容与意境的博大吗?
(节选自周飞亚《建筑的“中国脸”与“中国心”》,2016 年 11 月 8 日《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与诗书礼乐、钟鼎彝器相比,中国传统建筑显得黯然失色,土里土气,令人遗憾。 B.中国古人对建筑采用的是“实用主义”态度,重视建筑的实用价值而轻观赏价值。
C.中国古建筑少用砖石而多用土木材料,体现了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
D. 西方古建筑是为神服务的,故高大耸立:中国古建筑是为人服务的,故横平舒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从中华文明说起,顺势提出“中围传统建筑就是不如西方吗”的问题,并当即予以
否定。
B.文章主要从建筑材料、文化地位、宗教信仰等方面将中西古建筑进行对比,以揭示两者 差异。
C.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由表及里地进行分析论证,从而大大 增强了说服力。
D.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材料翔实,有力地论证了中国传统建筑优于西方古 建筑这一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在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载体;但是在中国,文字才是文化的载体,建筑只不
过是物质器用。
B.中西方古建筑在形式和质料上的差异,看似审美偏好,实为文化选择,这是由自 然环境决定的。
C.中国传统文化重精神轻物质的理念,儒家“卑宫室”的观念,影响到古建筑的规模 与华丽程度。
D.佛教传入中国后变得越来越世俗化,从这个事实中可见百姓追求现世幸福,建筑 也以现世为重。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年三十夜的爆竹
竹林逸士 这些年,年三十夜几乎每年都是回乡下陪父母过。按乡下的说法,叫花子都有个年
三十夜,这普天同庆的日子,无论你贫穷、富有,生活在城市、乡村,是在自己的出生 地,或是流浪在异乡,在年三十夜,哪怕是远隔千万里的游子,都要不辞辛劳,奔赴自己的家乡,与亲人们聚在一起,团团圆圆,开开心心过个热闹的年!
在我们那儿乡下,年三十夜吃年夜饭前先要祭祖,家家户户,堂屋香火前八仙桌上 摆上酒菜,焚香、化纸钱,对着祖宗牌位三叩九拜,然后放爆竹,但听得满村的爆竹声 在群山回响,此起彼伏,经久不息。更为热闹的时刻则是凌晨“开财门”。我们那儿的习 俗,年三十夜,吃过晚饭,约十点钟左右,每家每户都要大门紧闭,亲友串门只能从侧 门进出,称之为“封门”;到了凌晨一至三点,在堂屋里点上红烛,斟上美酒,焚香,击 磬,随着悠扬的磬声,化纸钱,祭拜天地,然后打开大门(即为“开财门”),燃放爆竹 烟火,迎春纳福,迎接新的一年到来。谁家的爆竹声响得久、烟火放得多,喻意这户人 家兴旺发达。一时间,爆竹声铺天盖地在群山回响,绵延不绝;黑暗的天空被焰火点亮, 璀璨夺目,把年三十夜推向高潮!
这几年回乡过年,有时我一个人回去,有时是带着妻儿回去;弟弟也偶尔带着弟媳 回去;父亲长年病着,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家里有个病人,气氛难免有些压抑,年夜饭 常吃得寡淡无味。斟上酒祭祀,遇弟弟也回去过春节的时候,为了烘托节日气氛,兄弟 俩也喝上三两杯,浅尝则止,索然无味。隔壁的其敏表哥每年年夜饭吃得早,这几年常 叫我去陪他喝酒,说与几个儿子喝不起兴,有我这个省城去的“客”,才能喝得尽兴。表 哥礼数繁多,先是与他喝几杯,再安排三个儿子、媳妇,甚至于孙子分头向我敬酒,最 后他还要作“总结”,几巡下来,常是一二十来杯酒下肚,让我醉意朦胧。这边还没喝完, 屋下的其兵表哥又来邀了,说年三十夜,我这个贵客不能只光顾一家,他家那儿怎么也 得去喝杯新年酒。又跟随着去,同样的礼数,“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喝得昏天 黑地,不知身在东西南北矣!
饭罢哪里还守得了夜,开得了“财门”,连有些串门来想见见我的寨邻都无暇顾及, 早早地就去见周公,任凌晨“开财门”铺天盖地的爆竹炸响,我昏沉沉地,一觉即到天明。
家父自 2007 年摔伤致残,行动多有不便,故土难离,不愿外出,母亲守着他;每年 回去,想到父母不辞辛劳把我们兄弟三人养大,到了老年,妹妹远嫁他方,我们兄弟又 在贵阳生活,家中只剩下他们两位老人留守,唯有寂寞相伴,心底未免郁郁于怀;前年 秋,家父因病去世,春节回去陪母亲,百年老屋,只剩下母亲一人,人去屋空,触目伤怀,叫人情难自禁,唯有酒入愁肠,化作点点泪!
母亲去年已到贵阳与我一起生活,快要过年的时候说是要回乡料理些事,还吩咐我 别回去过年,她在乡下过完年即回来。因此,猴年的除夕,我没有回乡去,留在贵阳过。 年三十夜,与岳父母,还有岳父弟弟一家及襟兄等,一大家子人,满满的两桌席,酒也喝了不少,幸而未醉。妻带着女儿在国外旅游,回到自己家里,我一个人守着空荡荡的
屋子,听那窗外新年的爆竹声阵阵炸响。 我是一只倦飞的鸟,此刻,故乡远隔千山万水之外,感知不到故乡年三十夜的欢腾。
城里人的爆竹是图个喜庆,也没个讲究,常是没来由地有一挞没一挞地乱放。 于是,在年三十夜,我一个人,听了城市半宿七零八落的爆竹声。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开头提及乡下关于年三十夜的说法,引出对家乡风俗的介绍,也为下文写作
者这几年回乡过年做好铺垫。
B.“唯有酒入愁肠,化作点点泪!”写出了作者对无法陪伴双亲内心充满了愧疚之情,也寄 托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怀念。
C.作者把自己比喻成一只倦飞的鸟,而前文作者醉酒说“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作者觉得回乡来回奔波太累,自己也已经远离家乡,不想回乡。
D.文章前后写到年三十夜的爆竹,乡下的“铺天盖地”而城市的“七零八落”,前后形 成鲜明对比,凸显了身在城市作者内心的冷清。
5.第二段中,作者为什么要介绍家乡年三十夜的风俗?请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解。(5 分)
6.作者笔下的“年三十夜的爆竹”有哪些丰富的意蕴?请结合文本进行概括。(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随着“无现金社会”的走近,传统商业银行纷纷发力移动支付,为了抢用户、夺回市
场,银行等支付机构可谓倾尽全力、不惜重金。你搞一个支付满 100 减 50 元,我就来一 个支付打五折;你送一个支付大礼包,我就给一个 10 倍积分好礼……
当然,作为正常市场竞争行为,银行等支付机构为消费者派发“红包”并无不妥;作
为移动支付的后起者,付出一些成本和代价争用户也不失为一种经营策略。真正值得思 考的是,这种砸钱买用户的做法能持续多久?在努力抢夺用户的同时,银行等支付机构 也要检视一下自己到底能不能留住用户、站稳市场,千万别陷入钱花光后就被用户遗忘 的窘境。
支付竞争要靠实惠,不能只想着坐地收钱。在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网络信用产品 免息甚至贴息提供支付服务的情况下,不少商业银行却还在旱涝保收地赚着信用卡年费、短信通知费。
支付竞争要靠便利,不能只顾着扩张地盘。这是一个各种新技术比拼的试验场,指 纹支付、刷脸支付、声波支付都不算啥新鲜事了,而很多银行的移动支付产品,还在靠 输密码、插 U 盾甚至填写个人信息完成支付,用户体验怎么可能好起来?失去了便利性 和创新性,花再多钱跑马圈地也是白搭,很快会被消费者抛在脑后。
(选自《支付竞争不能只靠“薅羊毛”》,有删节)
材料二 由于移动支付体现出来的便利性,单纯就商业社会发展的自然趋势而言,“无现金社会”无疑是一种趋势。不过,已经出现的趋势,并不能和“无现金社会”的真正到来画等号,
而两者之间的距离,甚至是超出想象的。 对于传统金融体系不尽完善的中国来说,移动支付的高速发展,让很多中国居民的
现金消费一举跨过了信用卡时代乃至 PC 时代,然而,对于真正走向“无现金社会”,这种 跨越实际上掩盖了一些障碍。首先,从普及的角度讲,相比移动支付对于智能手机存在
依赖,信用卡作为一种差异化显著的支付载体,理论上自有其优势,因此,如果信用卡 能够像移动支付一样得到充分发展,对于“无现金社会”的实现会是一种直接的推动。
更为关键的是,信用卡之所以能在中国全面推广起来,不仅与移动支付的出现有关, 更与传统金融机构的服务质量以及背后的金融体制有关,而发达的金融体系和网络、健 全的信用社会,才是“无现金社会”落地的关键。
就当下而言,在移动支付巨头的推动下、电商从线上走到线下的趋势之下,未来几
年,一些重点城市可能会无限趋近于“无现金城市”。虽然“无现金社会”的理想足够遥远, 但移动支付所引领的金融创新无疑正在缩短这一距离。更为乐观的一点是,至于实现百 分百的“无现金社会”,则不仅需要传统金融体系的根本性变革,更需要全面补足经济社 会的短板。
(节选自《移动支付和“无现金社会”不能画等号》)
材料三
如今移动支付越来越普及,“无现金社会”运动搞得轰轰烈烈,如今菜市场小摊、路 边小吃甚至乞讨的都挂出支付二维码,甚至有的商家为了方便只接受移动支付而干脆不收现金,这么做合适吗?
央行相关人士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商家拒收人民币现 金属于违法行为,而拒绝银行卡、第三方支付等支付方式并不违法。在任何一个场景里, 如果只有一种支付形式存在,一定是国家主权货币——人民币。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巴巴旗下盒马鲜生的门店就只接受移动支付而不接受现金,而 且加入了“无现金联盟”,一度引发热议。但是,拒收人民币和拒收现金应该区分看待。 商家如果收取欧元、美元,不收人民币,属于拒收人民币的行为,违反《人民银行法》,
但是商家不收人民币现金,选择移动支付的结算方式,不等于不收人民币。
(选自《快科技》《拒收现金只接受移动支付违法》,有删节)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随着移动支付的勃兴,银行等支付机构可谓倾尽全力、不惜重金,纷纷推出各种优惠措施。
B.移动支付竞争要靠实惠,与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相比,传统银行仍然有坐地收 钱之嫌。
C.由于移动支付的便利性,“无现金社会”无疑是一种趋势,但需要补足信用卡使用这一课。
D.根据相关法律,商家不得拒收人民币现金,但拒绝银行卡、第三方支付等方式并不违法。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A.根据材料一,银行等支付机构为消费者派发“红包”无可厚非,是银行等支付机构
作为移动支付的后起者的一种经营策略和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B.移动支付就是一个新技术的比拼场,指纹支付、刷脸支付、声波支付都已付诸实 施,而银行的移动支付,仍要输密码、插 U 盾完成。
C.根据材料二,作者认为“无现金社会”和金融体制与金融机构的服务质量有关,健 全的金融体系、网络体系、社会信用是“无现金社会”落地的关键。
D.根据材料内容,尽管离“无现金社会”尚有距离,但凭借移动支付从线上到线下的 拓展,凭借其引领的金融创新,“无现金社会”指日可待,很快就会实现。
E.由材料三可知,对于拒收人民币和拒收现金应区分看待,商家选择移动支付的结 算方式而不收人民币现金,不等于不收人民币。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三则新闻时评在内容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