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辽宁本溪县高级中学2017-018学年(下)高二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18-07-25
辽宁本溪县高级中学2017-018学年(下)高二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在“知”与“行”的关系问题上,儒家有较为深入的探讨。有知先行后、知易行难、知先行重、知行并进、知行合一等多种说法。
先秦已有“知易行难”之说。但先秦儒家还没有系统的知行观。汉代王充认为所有人都是“学而知之”的,但他对知行关系未做深入探讨。南宋朱熹提出了“知行相须”“知先行重”的观点,认为“知行常相须”“论先后,知为先'仑轻重,行为重”。陆九渊也有“致知在先,力行在后”的观点。王阳明则针对朱陆的“知先行后”说提出了“知行合一”说,认为知行关系是“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行不可分作两事”。黄宗羲继承发展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强调“圣人教人只是一个行”,“致字即是行字,必以力行为工夫”,从而把王阳明的“致良知”改造为“行良知”,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力行”哲学。王夫之则提出了“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知行相资以为用”等论。
以上种种知行关系说只是一种伦理政治学说,它与西方知识论意义上的知行观是根本不同的。
所谓阳明学,实质上是以“良知”为德性本体,以“致良知”为修养方法,以“知行合一”为实践工夫,以经世致用为为学目的的良知心学。王阳明论“知行合一”之说曰:
    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工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 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概括地说,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内涵有三个要点:第一,知行只是一个工夫,不能割裂。而所谓“工夫”,就是认知与实践的过程。第二,知行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知是行的出发点,是指导行的,而真正的知不但能行,而且是已在行了,行是知的归宿,是实现知的,而真切笃实的行已自有明觉精察的知在起作用了。第三,知行工夫中“行”的根本目的,是要彻底克服那“不善的念”而达于至善,这实质上是个道德修养与实践的过程。显然,王阳明所谓的“知”即“吾心良知之天理”,其所谓“行”即“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的道德实践。可以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在本质上是集道德、伦理、政治于一体的道德人文哲学。
王阳明“知行合一”、力行实践的精神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科学务实的思维方法和精神动力,对于当前反腐倡廉,诚信施政具有警示作用。提倡“知行合一”,有助于在新的形势下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促进“人文化成”。
(选自《光明日报》2017年04月10日,吴光《“知行合一”的内涵与现实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无论先秦的“知易行难”说还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都不如不及西方的知行观有意义。
B.王夫之继承发展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力行”哲学。
C.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认为“行”就是不被书本束缚,而是走向社会和生活。
D.王阳明“知行合一”、力行实践的精神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积极意义。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二段先简介儒家各种有关知行关系的学说,再重点介绍南宋明清的知行学说。
B.文章对比了我国古代知行关系学说和西方知行观后详细阐述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
C.文章对“阳明学”的阐述是按照从定义到实践方法和步骤的思路展开的,条理比较清晰。
D.文章简要地概括了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内涵,并指出它对治国和文化传承发展的意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
A.从“知”与“行”的关系问题上的探讨过程来看,南宋时期,系统的“知行观”已经初步形成。
B.王阳明“知行合一”论是使人止于至善,且特别突出“行”,所以说它是一种伦理政治学说。
C.知行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真正的知是伴随着“行”的知,真正的“行”是“知”在心中的“行”。
D.王阳明“知行合一”论主要是强调个人道德修养,但不适合于治国。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赵家米铺
赵长春
①  三教九流,各有其道。五行八作,各有其味。
② 赵家米铺,也如此,米味儿、糠味儿四时不断。远近走过,即有那种淡香,过于敏感的,甚至“啊哟”一声来个喷嚏,得揉揉鼻子,心里头赞一声,这米,香味儿冲。
③ 赵家米铺前店后仓。店门正对大街,后仓临河。从汉口过来的米船,就在赵家米铺后门处的自家码头停下。青条石,高台阶,长跳板。伙计们背米,跳板悠然,人影晃荡水中。看着这些,赵掌柜也想背上一两包米。
④  赵掌柜是靠背米起家的。他不只背米,还看老板怎样验米、卖米,包括跟着出去看米、选米。他不多说话,心里头学了不少本事,三十岁从汉口回到袁店河。十年打拼后,就有了这袁店老街上的“赵家米铺”。人们对他有份敬,总讲起“赵掌柜背米起家”的故事,来激励自己和别人。
⑤  对此,赵掌柜笑笑,在心里。
⑥  对于如袁店河水流淌的日子,赵掌柜也是笑笑。他有一句口头禅:急啥?再急,也得慢慢来。
⑦  这句口头禅有深意,是赵掌柜人生经历的总结。那年,他还不是掌柜,还在街头摆摊售米。进了腊月,快小年了,他从南阳贩了一车好米回来,想趁着年关,赚些钱。车是骡拉的,两匹大骡,悬了铜铃,咣咣地响。风急雪猛,过丰山脚下的袁店河老桥时,天色已晚,雪野茫茫。桥头,一老人团卧雪中。他恻隐之心顿起,坚持扶起老人,安放在米车上,绕道去了药铺,给老人看了病,喂了饭。如此一耽误,晚上就歇在了药铺,陪护老人。
⑧  也巧,就在当晚,罗汉山上的“红枪会”早已通过骡夫对他布下眼线,准备在袁店河的沙湾里劫他的米车。见他心好,所雇的骡夫对他说了这一心事,骡夫说:“掌柜的,您心好,救人一命,也救了您自己啊……#
⑨  赵掌柜握紧了骡夫的手“以后,我就雇定你了!”
⑩ 米铺卖米。大米、小米、香米、糯米。米分等,好米当然是富有人家买去,(米多是小户人家买的。赵掌柜就坐在柜后,看人流,看伙计量米。量米用升、斗,量时,吆喝,报数。别的不要求,赵掌柜要求升尖、斗满,有赚的即可。薄利就多销。如此,来买米的就更多。不少人家成了常客。谁家喜欢什么米,谁家该来买米了,谁家买米的唤什么,赵掌柜都记得清。这也是本事。
⑪还有个本事,是赵家米铺的大本事,别的米铺不干,也不敢干。逢腊月初八,逢五月端午,赵掌柜要开棚舍米:熬腊八粥,煮粽子,都用一个特大号的大铁锅。那锅特大,别的不说,熬粥,二百斤大米进去刚盖锅底。煮粽子,能管全袁店镇的人吃。逢这两天,赵家米铺前人满为患,不再做生意。腊八就舍粥,为穷人,为要饭的,热气腾腾,黏黏稠稠。端午就煮粽子,头天晚上天一擦黑就上锅,直到端午早上,各色的粽子摆开,摆在长长扁扁的竹匾里,任人来吃。“民国”三十年大早,赵掌柜竟然舍了四个月的粥,从九月到腊月!包括罗汉山上的“红枪会”员,也换了衣服,下山喝粥。赵掌柜一视同仁。人们都说好。
⑫谈起赵掌柜的好,还有一件。每进入腊月二十三,赵掌柜就把好米掺入糙米,还当糙米卖。“过年了,吃点儿好米吧。”晚上,在柜上,他看着伙计把一半好米、一半糙米掺匀,随手捻了几粒,在嘴里一嚼,点点头。
⑬——这都是好多年前的事了。新中国成立后,这样那样的运动,有的人要找赵掌柜的茬儿,就会有人站出来拦挡;还有人,会把自己的孩子叫回去,“啪! ”一掌,“你吃饱了撑的!没有赵掌柜,也不知道你在哪里?爹早就饿死了!”
⑭找不到赵掌柜的茬儿,就有人在某个晚上,把赵家米铺前的那口大铁锅给砸了,指把厚的铁锅裂纹五六道,就没法熬粥、煮粽子了。其实,已经好几年不用,那锅就锈蚀着,又加上这碎裂,没有用了。袁店镇老街改造时,大铁锅就被移到了墙角。时间长了,里面长出了一棵槐树。树越长越高,高出了屋檐,高高地看着老街的变化。根越长越粗,竟翻出了锅沿,扎出了缝隙,树根形成的疙瘩,把铁锅紧紧地抱住,锅与树一体,搬不动,移不走,成了袁店镇的一景!
⑮有景就得有名儿:锅槐。
⑯也有人称为“郭槐”,说是唐朝大将郭子仪来过袁店街,用此树拴过马,人称“郭槐”。瞎扯的。
⑰依義说,“赵槐”最合适。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6年第6期)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分)
A.  小说以整齐的句式开篇,不仅富有概括性,更是为了自然引出下文赵家米铺各色各样的气味的铺陈描写。
B.  第②段渲染赵家米铺米香四溢,味道醇厚,既引出对主人公赵掌柜的描写,也衬托其品格端正、为人厚道的形象。
C.赵家米铺的格局是前店后仓,位置是店门正对大街,后仓临河,足见主人公赵掌柜的不寻常的精明的眼光。
D.第⑤⑥两段都写赵掌柜“笑笑”,第一处表现了他受人尊敬而喜悦,第二处写出他不同于袁店人的从容、淡定,两处都表现了他为人低调、善良。
5.  小说中的赵掌柜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6.  小说的结尾部分描写赵家米铺前的“锅与树一体”,“成了袁店镇的一景”,而且写“依我说,‘赵槐’最合适”,这样写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赵园:不“炒冷饭”的修行者
宋静思
初识赵园先生,是在几年前老师的一次家宴上。细边椭圆眼镜,中式对襟盘纽上衣,她看起来气质端庄、气色甚好,斯文的言语里不仅有丰厚的学识涵养,还透着一股英武之气,让人瞬间联想到古代士大夫的清雅。
几年过去,除了增添些许白发,时光似乎忘了这位古稀老人,她的行动依然干净利落,完全看不到曾被疾病纠缠的影子。在人数较多的私人场合,她似乎有些惧怕喧嚣,抑或是在细致观察,一旦进入学术探讨用艮镜后就射出深邃的光,整个人也不再岑寂。
赵园先生是河南尉氏人用945年生于兰州用96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20世纪70年代末在北京大学师从王瑶先生攻读文学硕士,后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出版了《艰难的选择》《论小说十家》等多部对学界影响深远的研究著作。以至于在现代文学研究界,如果学界同仁遇到一位颇具潜质的女弟子用主往会赞叹:“说不定又是一个赵园。”
这样的学术成就和赞誉,在她自身看来充满了偶然。从北大毕业后,时代的扰攘使她未能继续深造。她回到河南农村插队,去了一所偏远的中学,如一粒沙尘被挟裹进洪流之中,一晃便是十年之久。在那段时光,除了鲁迅的著作,她很难搜寻到与后来的学术研究有关的阅读记忆。当重返北大,她已过而立之年,甚至连《子夜》《骆驼祥子》这样的作品都没有读过。最终,她实现了这次命运的转折,与年龄更大、已近不惑的钱理群、吴福辉等同期入学。有了一把年纪的人再重返学校,就像是面对青灯古佛的修行者,一面是凄凄然的辛苦,一面是千淘万漉的执着。
在20世纪80年代那种空前自由开放的氛围中,赵园得以从过去捆绑自我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她进入郁达夫、老舍等人的作品,一发不可收,写出了《艰难的选择》和《论小说十家》等著作。她把自身的苦痛、困惑、迷茫投入到对象世界的关照中,把自己的生命体验倾注在文章里,从而把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遭际写得丝丝入扣。这时的赵园用令峻、敏锐、细腻,她对人物和作品的解读有一种理性的直觉用艮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激情消退之后,她逐渐变得宁•平和,其文笔也更加沉郁。在《北京:城与人》和《地之子》里,她聚焦于对“城市”与“乡土”的关照,有读者便体味出了她“对前尘往事的回忆。事实上,赵园先生对市民、农民及知青群体的研究,自始至终贯穿着对人的关照。回首去看,或许我们更能理解她“在最深最无望的孤独中,我所渴望过的,正是这和煦亲切的人的世界”的剖白。无论如何,那种“内在于人生”的思索和带有涩味的文化品位用匕集体追忆、个人留恋更为深刻。
“‘炒冷饭’是我所不愿的。”赵园先生这句话是她学术转向最好的注脚。研究方向确定,她会尽其所能深掘用即便没人喝彩,也不影响我的兴致”。但一旦完成用更有可能陷入“走投无路”的失落。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后,她就曾对自己已有的学术研究产生“厌倦”。在好友陈平原夫妇的鼓励下,她转向了明清之际的研究用r续写出了《明清之际士大夫》《家人父子》等著作。而近期,她又将目光聚焦于当代政治文化。“对于我来说,重要的问题是,找到什么样的研究对象来激发我的热情。那对象应当有挑战性,而且有助于我的知识积累。”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术于她已然是一种生活方式用经由学术读解世界,同时经由学术而自我完善。
纵观她的学术之路,尽管有多次转向,但对人伦的关切和对历史的关照,却是她研究中一以贯之的脉络。她的作品解读和人物研究,不只是文字里流淌出较为强烈的个体价值和个人体验,更是将重新发现人的个性作为价值追求。她转向明清之际的研究后,也不像传统史家那般,单纯借助史料还原历史现场或者进行理论建构,而是主要从士大夫们的文字和记述入手,去探寻他们精神生活的幽微,他们内在的日常性、差异性和多样性。古希腊哲人讲“诗比历史更普遍,更真实就在于倾向于表现的诗更能呈现历史个体之间的微妙关联,更为生动具体地呈现真相。赵园以一种偏文学式的路径进入明清之际,也可以看出她在根脉上对原来专业的不离不弃。
(选自《人民日报》2016年8月20日)
7.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  赵园大学毕业后曾在农村中学任教10年,等重返北大时已年过而立,但她执着坚守,终于学有所成,这说明只要肯努力,什么时候都不算晚。
B.  赵园在对“城市”与“乡土”的研究中,自始至终贯穿着对人的关怀和对历史的关照,这与她最想过的“正是这和煦亲切的人的世界”密切相关。
C.在对自己已有的学术研究产生厌倦时,赵园在陈平原夫妇的鼓励下,转向了明清之际和当代政治文化的研究,而且都取得了成功。
D.在研究明清之际时,赵园不仅借助史料还原历史现场或者进行理论建构,更去探寻他们精的。
8.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赵园气质端庄,言语斯文,既有丰厚的学识涵养,又有英武之气,清雅犹如古代士大夫。
B. 赵园师出名门,成就斐然,在现代文学研究界常以“说不定又是一个赵园”来赞叹颇具潜质的。
C.赵园以理性的直觉和自己的生命体验来解读郁达夫、老舍等作品中的人物因此获得读者的共鸣。
D.赵园的明清之际的研究,主要从士大夫们的文字和记述人手,这根植于她对原专业的不离不弃。
9.为什么说赵园是一位不炒冷饭的修行者? (6分)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