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榆社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18-09-01
山西省榆社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口述史料最广为人知的价值,就是可以作为文献史料的补充。文字史料,包括官方文献和民间文书,历来是史家研究历史的主要凭据,但毕竟很多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文献记载或语焉不详,甚至付诸阙如,也有些只是一面之词,无法反映历史真相。而且由于种种社会变迁和历史动乱,导致大量档案文献的散佚流失,更是常有的事。当事人的口述,恰恰能弥补这些不足,对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所做的口述在这方面的作用尤著。
口述历史的价值远远不止于此。它还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价值,这是由口述史的性质决定的。首先是口述史“自下而上”的角度。口述史学提倡创立平民化的历史,让不掌握话语霸权的人们,包括社会底层的百姓、少数裔族群和妇女都有发出自己声音的可能性,使这些人的经历、行为和记忆有了进入历史记录的机会,并因此构成历史的一部分。近年来口述历史更进一步,不仅把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人的行为,而且还把他们的愿望、情感和心态等精神交往活动当作口述历史研究的主题。这不仅使史学研究的视角产生了根本变化,也使史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大大拓展了。
其次是口述史特有的“个人性”。就口述作为史料的价值而言,这一点甚至比第一点更重要。口述史是最具“个人性”的一种呈现方式。口述史以记录由个人亲述的生活和经验为主,重视从个人的角度来体现对历史事件的记忆和认识,这里所说的“个人”,可以是大人物,是名人,同样也可以是处于边缘的小人物。对于同样的一段题材、一段历史,小人物也会有自己独特的个人感受,他们的人生受此事件的影响,未必就不如大人物、代表人物深刻。而且,那些不仅来自领袖人物、也来自平民百姓和少数族群口述的人生故事,使史学家得以从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中,发掘出许多以往被忽略的侧面,或者为传统官私方文献遗忘的段落。它使人们可以观察到冷冰冰的制度和结构以外的人性和他们的心态,这正是其他的史学研究方法难以企及而口述史特别擅长之处。
第三是独特性。“新史学”提出要对历史进行多层次、多方面的综合考察的主张,力图从整体上去把握它。但仅凭传统的文献和治史方法,很难做到这点,口述史却有其得天独厚的一面。通过口述,史学家往往能获得难以在官方文献中寻获的珍贵材料,例如某场战争、某个事件当中个人的际遇、家族的移民史、亲属与家族内部的关系等,这都可以对长于宏大叙事的史学研究,提供必不可少的史料补充。更重要的是,今天的口述史学通过几十年经验的积累,已经走得更远,从对往事的简单再现深入到大众历史意识的重建,把关注的焦点从“真实的过去”转移到“记忆的过去”的认识深度。口述史能够在揭示历史的深层结构方面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这点已为口述史学家所公认。
摘编自定宜庄《口述史料的独特价值与史料的整理鉴别》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各种社会变迁和历史动乱导致大量档案文献散侠流失,所以一些著名人物进行口述历
史的工作。
B.口述史学提倡创立平民化的历史,让边缘人都发出自己的声音,让其经历等进入历史的
记录中。
C.官方文献侧重记载领袖人物的人生故事,口述史侧重记载平民百姓等群体的人生故事,
两者定位不同。
D.重建大众历史意识,把关注的焦点转移到“记忆的过去”,这是口述史学在长期积累中得
到的重大发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通过文字史料和口述史料的比较,论证口述史料可以作为文字史料的补充的观点。
B.文章重点从平民性、个人性、独特性三个方面阐述了口述史的独特价值,逻辑严密。
C.文章第三段从口述史作为史料价值的角度,论述口述史的个人性比平民性更重要。
D.文章第四段阐述了口述史对“新史学”的重要意义,为口述史的独特性价值提供论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很多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文字史料的记载存在不清晰或不全面的情况。
B.史学研究的视角发生重大改变,其广度和深度得以拓展,跟口述史的发展密切相关。
C.对于中国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战争,小人物的感受和认识不同于代表性人物。
D.从口述史中获得官方文献史之外的材料,可以帮助新史学实现综合考察历史的主张。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爱的名义 袁省梅
一九四六年秋的一天,羊凹岭的阳光很好,风也柔和,绸子般拂在李妮的脸上。
李妮纳着鞋底,竖起耳朵听屋里男人跟人低低地说话,她不安地向左右巷子看个不停,一针要拉好一会儿。
男人他们在说什么?李妮不知道。男人不地说。李妮是男人的童养媳,男人却唤女人姐。男人从县城的学堂回来后,就忙了起来,经常出去,一出去,几天都不回来,也有人来家里
找男人。人一来,男人就唤李妮出去,嘱咐她别远走,坐门口。
李妮知道男人是叫她看着人,她隐隐觉得男人在干大事,可她不问,一句也不问,提着蒲团端着针筐箩就坐到了大门边,有人来,她就咕咕地唤鸡,或者咪咪地叫猫。屋里的声音地就静默了。
有一天,李妮从门逢看见屋子的土墙上挂了一块红布,红布的一角有灿灿的镰刀锤子样。
男人和两个人站在红布前,举着拳头……李妮一惊,针扎到了手上,心慌慌的轻手轻脚地又坐到了门口,还好,巷里没人。李妮听说过红布的故事。李妮没想到男人也跟红布有关系。李妮的心一下子热热的。
一个深夜,男人发高烧,咳咳着喚来李妮,把一个布包交给李妮,说,姐,这个很重要,关系着五仙村一村人的命。
男人说,姐,你行吗?
李妮说,你行我就行。
男人点点头,说,姐,让你受苦了。
李妮眼里一热,却装作镇定地说,放心,我在信就在。
李妮把信揣在肚兜里,转脸走时,说,我有一个事。
李妮说,我想在那块红布前,也举一下拳头。
男人不解,为啥?
女人说,因为你在红布前举过。
男人的心一下就柔软了起来,心潮涌涌荡荡。男人是没想到他的童养媳他的姐姐,一个看上去粗粗笨笨的女人原来有思想觉悟。
男人从墙缝里掏出一团柴草,柴草里摸出一个布包,打开布包,李妮看見了那块紅布。男人把红布挂在墙上,告诉李妮这是党旗,共产党的旗。男人说,在党旗下宣誓,就是共产党员了,就要为人民做事。只要是对人民有利的事,流血牺牲不怕,严刑拷打不怕。
男人看着李妮说,你怕吗?
李妮说,不怕。
男人说,入党,得经过上级领导和同志们的审查。
李妮说,我等。
李妮要走时,男人扯过一条围巾给李妮围上,说,冷,小心点。
李妮知道,围巾是男人县城的女同学送他的。可李妮没有拒绝,李妮喜欢男人給她的这
份温暖。
李妮没想到送完信后,屋门洞开,不见了男人。
李妮抱着围巾,坐在地上,嗷嗷地哭。李妮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果然,再看见男人时,是在县城的乱坟岗。男人被敌人暗杀了。
日子长长短短地过着,李妮的每个晚上,都要抱着那条围巾说一会儿话,家长里短,社会变革,唠唠叨叨,有什么就说什么。隔上一段日子,李妮还要把那面党旗拿出来,桂在墙上,想起男人在党旗前举拳头的样子,也举个拳头,笑一阵,哭一阵。
好多年后,县志上有了男人的名宇,县烈士陵国的纪念碑上也刻下了男人的名字。男人是解放战争时期一名共产党员,组织參加了多次对敌战斗,发展了多名共产党员……年老的李妮每年都要抱着围巾抱着那面党旗去陵园祭奠男人,李妮去的日子不是清明节,而是男人叫地送信的那个日子,是她在党旗下举拳头的那天,也是男人给她围上围巾的那天。
李妮把党旗挂在碑前,上了供品,点了香烛,围上围巾,举起拳头,喃喃一会几,然后,就走到碑前,在男人的名字上划来划去,划着划着,李妮的脸上就划出了一行行的泪水。
李妮从陵园出来,还要到政府办公地方去。李妮要政府给她一个名分——她是男人的
媳妇。
李妮一遍遍讲她的童养媳的故事,讲婆婆给他们成亲的故事,讲男人跟人在党旗前宣誓的故事……独独的,她不讲自己送信、放哨的事。李妮觉得这些跟她要的名分没有关系。政府经过调查,给了李妮军人家属的荣誉,再编写县志时,男人的故事里就多了一个名字——李妮。政府还要给李妮一笔抚恤金,李妮不要。李妮抱着男人给她的围巾,抹着眼泪说,有这个名分就够了。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部分描写羊凹岭深秋平静的风景和李妮纳鞋底时的神态、动作等紧张状态形
成对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B.小说中“男人的心一下就柔软了起来,心潮涌涌荡荡”这一句,运用心理描写,生动形象
地表现了男人对李妮的怜爱和敬重。
C.小说文字简洁,善于运用动词。如小说中加点的“掏”“摸”两个动词,反映出男人在当时
的局势下,对收藏党旗的谨慎。
D.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叙事,灵活自由运用顺叙手法,脉络清晰;将两个主人公置于尖锐的
矛盾冲突中进行刻画,扣人心弦。
5.小说中的“李妮”这一人物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6.“红布”与“围巾”这两样东西在小说叙事中起到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森林小镇是森林城市建设向基层的延伸,是以森林、绿地和湿地为主体,统筹城镇和乡村生态建设,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形成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绿色惠民的城镇森林生态系统。
我国的好山好水很多,截至目前,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为代表的各类森林旅游地数量已超过9000处,总面积的150万平方公里。已经成为森林資源最优质、森林环境最倪优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是无比宝贵的生态财富。
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要推出一批具备森林游憩、疗养、教育等功能的森林体验基地和森林养生基地,鼓励发展“森林人家”“ 森林小镇”,助推精准扶贫。在此背景下,森林小镇将在特色小镇中异军突起。
创建森林特色小镇门槛较高,小镇区域森林覆盖率需达60%以上,小镇及其邻区域的森林面积不少于200公顷,当地林业主导产业特色明显,产业集聚度和优勢位居省内前列。
材料二:
各地特色小镇在建设热潮中形成了“一拥而上”“遍地开花”的快速发展态势,出現了“千镇一面、缺乏特色”的特色小镇不特的难题。作为特色小镇一部分的森林小镇,同样也面临着小镇特色产业不鲜明的问题。
特色文化是森林小镇的“灵魂”,是独特性的体现。森林小镇的建设要有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特殊的地理环境、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是要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色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但是现有森林小镇缺乏对文化的开发或是开发不到位。
目前,“森林特色小镇”建设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不少林场依托国有林场改革转型升级为森林小镇。然而各大林场在整合过程中普遍存在国有林场改革相关法律法规颁布时间过长,不适应现有发展的情况。
森林小镇的建设和维护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专业人才。而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掣肘着森林小镇的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
摘编自《森林小镇蓝皮书(2018)》)
材料三
四川雅安碧峰峡镇城内风光旖旎,生态良好,森林景观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生物多样性指数高。
“这次得森林小镇称号,作为当地人我们感到很自豪。”说起碧峰峡镇获得省级森林小镇
这件事,家住碧峰峡的田济显得格外兴奋。“这不仅仅是一个荣誉,还是对碧峰峡镇良好生态环境的一种肯定。”田济说。
像田济这样的村民一改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方式,依托良好的生态吃起了“旅游
饭”,开起了农家乐。碧峰峡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批游客的到来,也为田济这样的村民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更转变了他们的思想观念。他们从靠山吃山、砍树吃饭变为护树爱林的人家。
“一直以来,碧峰峡都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碧峰峡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景区加强重要时间、点位值守,保障良好旅游秩序,杜绝不文明拉客現象,规范农家乐在指定区域挂牌揽客,对不按管理要求进行揽客的农家乐进行约谈,并责令其停业整顿。
摘编自《雅安日报》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森林小镇以森林、绿地和湿地为主体,统筹城填和乡村生态建设,形成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绿色惠民的城镇森林生态系统。
B.我国各类森林旅游地数量、面积巨大,成为森林资源最优质、森林环境最优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是宝贵的生态财富。
C.国务院发文推进旅游业的发展,鼓励发展“森林人家”“森林小镇”,在此背景下,森林小镇将在特色小镇中异军突起。
D.小镇区域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当地林业主导产业特色明显,产业集聚度和优势位居
省内前列,就可以创建森林小镇。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2012年起五年来,全国森林旅游游客量增长一倍,创造社会综合产值增长两倍多,这表明森林旅游可能为具有增长潜力的朝阳产业。
B.四川雅安碧峰峡被列入省级森林小镇名单,从某种角度上说,这是对其风光旖旎、生
态良好、森林景观优美的生态环境的肯定。
C.大量游客来到碧峰峡改变了此地的生态环境,使村民无法像过去一样靠山吃山,村民
改变生产方式,依托生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D.一直以来,四川雅安碧峰峡镇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景区管理,
保障良好的旅游秩序,重视对农家乐的管理。
9.中国森林小镇的发展面临不少问题,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说明。(6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口述史料最广为人知的价值,就是可以作为文献史料的补充。文字史料,包括官方文献和民间文书,历来是史家研究历史的主要凭据,但毕竟很多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文献记载或语焉不详,甚至付诸阙如,也有些只是一面之词,无法反映历史真相。而且由于种种社会变迁和历史动乱,导致大量档案文献的散佚流失,更是常有的事。当事人的口述,恰恰能弥补这些不足,对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所做的口述在这方面的作用尤著。
口述历史的价值远远不止于此。它还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价值,这是由口述史的性质决定的。首先是口述史“自下而上”的角度。口述史学提倡创立平民化的历史,让不掌握话语霸权的人们,包括社会底层的百姓、少数裔族群和妇女都有发出自己声音的可能性,使这些人的经历、行为和记忆有了进入历史记录的机会,并因此构成历史的一部分。近年来口述历史更进一步,不仅把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人的行为,而且还把他们的愿望、情感和心态等精神交往活动当作口述历史研究的主题。这不仅使史学研究的视角产生了根本变化,也使史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大大拓展了。
其次是口述史特有的“个人性”。就口述作为史料的价值而言,这一点甚至比第一点更重要。口述史是最具“个人性”的一种呈现方式。口述史以记录由个人亲述的生活和经验为主,重视从个人的角度来体现对历史事件的记忆和认识,这里所说的“个人”,可以是大人物,是名人,同样也可以是处于边缘的小人物。对于同样的一段题材、一段历史,小人物也会有自己独特的个人感受,他们的人生受此事件的影响,未必就不如大人物、代表人物深刻。而且,那些不仅来自领袖人物、也来自平民百姓和少数族群口述的人生故事,使史学家得以从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中,发掘出许多以往被忽略的侧面,或者为传统官私方文献遗忘的段落。它使人们可以观察到冷冰冰的制度和结构以外的人性和他们的心态,这正是其他的史学研究方法难以企及而口述史特别擅长之处。
第三是独特性。“新史学”提出要对历史进行多层次、多方面的综合考察的主张,力图从整体上去把握它。但仅凭传统的文献和治史方法,很难做到这点,口述史却有其得天独厚的一面。通过口述,史学家往往能获得难以在官方文献中寻获的珍贵材料,例如某场战争、某个事件当中个人的际遇、家族的移民史、亲属与家族内部的关系等,这都可以对长于宏大叙事的史学研究,提供必不可少的史料补充。更重要的是,今天的口述史学通过几十年经验的积累,已经走得更远,从对往事的简单再现深入到大众历史意识的重建,把关注的焦点从“真实的过去”转移到“记忆的过去”的认识深度。口述史能够在揭示历史的深层结构方面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这点已为口述史学家所公认。
摘编自定宜庄《口述史料的独特价值与史料的整理鉴别》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各种社会变迁和历史动乱导致大量档案文献散侠流失,所以一些著名人物进行口述历
史的工作。
B.口述史学提倡创立平民化的历史,让边缘人都发出自己的声音,让其经历等进入历史的
记录中。
C.官方文献侧重记载领袖人物的人生故事,口述史侧重记载平民百姓等群体的人生故事,
两者定位不同。
D.重建大众历史意识,把关注的焦点转移到“记忆的过去”,这是口述史学在长期积累中得
到的重大发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通过文字史料和口述史料的比较,论证口述史料可以作为文字史料的补充的观点。
B.文章重点从平民性、个人性、独特性三个方面阐述了口述史的独特价值,逻辑严密。
C.文章第三段从口述史作为史料价值的角度,论述口述史的个人性比平民性更重要。
D.文章第四段阐述了口述史对“新史学”的重要意义,为口述史的独特性价值提供论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很多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文字史料的记载存在不清晰或不全面的情况。
B.史学研究的视角发生重大改变,其广度和深度得以拓展,跟口述史的发展密切相关。
C.对于中国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战争,小人物的感受和认识不同于代表性人物。
D.从口述史中获得官方文献史之外的材料,可以帮助新史学实现综合考察历史的主张。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爱的名义 袁省梅
一九四六年秋的一天,羊凹岭的阳光很好,风也柔和,绸子般拂在李妮的脸上。
李妮纳着鞋底,竖起耳朵听屋里男人跟人低低地说话,她不安地向左右巷子看个不停,一针要拉好一会儿。
男人他们在说什么?李妮不知道。男人不地说。李妮是男人的童养媳,男人却唤女人姐。男人从县城的学堂回来后,就忙了起来,经常出去,一出去,几天都不回来,也有人来家里
找男人。人一来,男人就唤李妮出去,嘱咐她别远走,坐门口。
李妮知道男人是叫她看着人,她隐隐觉得男人在干大事,可她不问,一句也不问,提着蒲团端着针筐箩就坐到了大门边,有人来,她就咕咕地唤鸡,或者咪咪地叫猫。屋里的声音地就静默了。
有一天,李妮从门逢看见屋子的土墙上挂了一块红布,红布的一角有灿灿的镰刀锤子样。
男人和两个人站在红布前,举着拳头……李妮一惊,针扎到了手上,心慌慌的轻手轻脚地又坐到了门口,还好,巷里没人。李妮听说过红布的故事。李妮没想到男人也跟红布有关系。李妮的心一下子热热的。
一个深夜,男人发高烧,咳咳着喚来李妮,把一个布包交给李妮,说,姐,这个很重要,关系着五仙村一村人的命。
男人说,姐,你行吗?
李妮说,你行我就行。
男人点点头,说,姐,让你受苦了。
李妮眼里一热,却装作镇定地说,放心,我在信就在。
李妮把信揣在肚兜里,转脸走时,说,我有一个事。
李妮说,我想在那块红布前,也举一下拳头。
男人不解,为啥?
女人说,因为你在红布前举过。
男人的心一下就柔软了起来,心潮涌涌荡荡。男人是没想到他的童养媳他的姐姐,一个看上去粗粗笨笨的女人原来有思想觉悟。
男人从墙缝里掏出一团柴草,柴草里摸出一个布包,打开布包,李妮看見了那块紅布。男人把红布挂在墙上,告诉李妮这是党旗,共产党的旗。男人说,在党旗下宣誓,就是共产党员了,就要为人民做事。只要是对人民有利的事,流血牺牲不怕,严刑拷打不怕。
男人看着李妮说,你怕吗?
李妮说,不怕。
男人说,入党,得经过上级领导和同志们的审查。
李妮说,我等。
李妮要走时,男人扯过一条围巾给李妮围上,说,冷,小心点。
李妮知道,围巾是男人县城的女同学送他的。可李妮没有拒绝,李妮喜欢男人給她的这
份温暖。
李妮没想到送完信后,屋门洞开,不见了男人。
李妮抱着围巾,坐在地上,嗷嗷地哭。李妮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果然,再看见男人时,是在县城的乱坟岗。男人被敌人暗杀了。
日子长长短短地过着,李妮的每个晚上,都要抱着那条围巾说一会儿话,家长里短,社会变革,唠唠叨叨,有什么就说什么。隔上一段日子,李妮还要把那面党旗拿出来,桂在墙上,想起男人在党旗前举拳头的样子,也举个拳头,笑一阵,哭一阵。
好多年后,县志上有了男人的名宇,县烈士陵国的纪念碑上也刻下了男人的名字。男人是解放战争时期一名共产党员,组织參加了多次对敌战斗,发展了多名共产党员……年老的李妮每年都要抱着围巾抱着那面党旗去陵园祭奠男人,李妮去的日子不是清明节,而是男人叫地送信的那个日子,是她在党旗下举拳头的那天,也是男人给她围上围巾的那天。
李妮把党旗挂在碑前,上了供品,点了香烛,围上围巾,举起拳头,喃喃一会几,然后,就走到碑前,在男人的名字上划来划去,划着划着,李妮的脸上就划出了一行行的泪水。
李妮从陵园出来,还要到政府办公地方去。李妮要政府给她一个名分——她是男人的
媳妇。
李妮一遍遍讲她的童养媳的故事,讲婆婆给他们成亲的故事,讲男人跟人在党旗前宣誓的故事……独独的,她不讲自己送信、放哨的事。李妮觉得这些跟她要的名分没有关系。政府经过调查,给了李妮军人家属的荣誉,再编写县志时,男人的故事里就多了一个名字——李妮。政府还要给李妮一笔抚恤金,李妮不要。李妮抱着男人给她的围巾,抹着眼泪说,有这个名分就够了。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部分描写羊凹岭深秋平静的风景和李妮纳鞋底时的神态、动作等紧张状态形
成对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B.小说中“男人的心一下就柔软了起来,心潮涌涌荡荡”这一句,运用心理描写,生动形象
地表现了男人对李妮的怜爱和敬重。
C.小说文字简洁,善于运用动词。如小说中加点的“掏”“摸”两个动词,反映出男人在当时
的局势下,对收藏党旗的谨慎。
D.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叙事,灵活自由运用顺叙手法,脉络清晰;将两个主人公置于尖锐的
矛盾冲突中进行刻画,扣人心弦。
5.小说中的“李妮”这一人物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6.“红布”与“围巾”这两样东西在小说叙事中起到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森林小镇是森林城市建设向基层的延伸,是以森林、绿地和湿地为主体,统筹城镇和乡村生态建设,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形成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绿色惠民的城镇森林生态系统。
我国的好山好水很多,截至目前,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为代表的各类森林旅游地数量已超过9000处,总面积的150万平方公里。已经成为森林資源最优质、森林环境最倪优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是无比宝贵的生态财富。
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要推出一批具备森林游憩、疗养、教育等功能的森林体验基地和森林养生基地,鼓励发展“森林人家”“ 森林小镇”,助推精准扶贫。在此背景下,森林小镇将在特色小镇中异军突起。
创建森林特色小镇门槛较高,小镇区域森林覆盖率需达60%以上,小镇及其邻区域的森林面积不少于200公顷,当地林业主导产业特色明显,产业集聚度和优勢位居省内前列。
材料二:
各地特色小镇在建设热潮中形成了“一拥而上”“遍地开花”的快速发展态势,出現了“千镇一面、缺乏特色”的特色小镇不特的难题。作为特色小镇一部分的森林小镇,同样也面临着小镇特色产业不鲜明的问题。
特色文化是森林小镇的“灵魂”,是独特性的体现。森林小镇的建设要有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特殊的地理环境、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是要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色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但是现有森林小镇缺乏对文化的开发或是开发不到位。
目前,“森林特色小镇”建设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不少林场依托国有林场改革转型升级为森林小镇。然而各大林场在整合过程中普遍存在国有林场改革相关法律法规颁布时间过长,不适应现有发展的情况。
森林小镇的建设和维护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专业人才。而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掣肘着森林小镇的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
摘编自《森林小镇蓝皮书(2018)》)
材料三
四川雅安碧峰峡镇城内风光旖旎,生态良好,森林景观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生物多样性指数高。
“这次得森林小镇称号,作为当地人我们感到很自豪。”说起碧峰峡镇获得省级森林小镇
这件事,家住碧峰峡的田济显得格外兴奋。“这不仅仅是一个荣誉,还是对碧峰峡镇良好生态环境的一种肯定。”田济说。
像田济这样的村民一改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方式,依托良好的生态吃起了“旅游
饭”,开起了农家乐。碧峰峡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批游客的到来,也为田济这样的村民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更转变了他们的思想观念。他们从靠山吃山、砍树吃饭变为护树爱林的人家。
“一直以来,碧峰峡都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碧峰峡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景区加强重要时间、点位值守,保障良好旅游秩序,杜绝不文明拉客現象,规范农家乐在指定区域挂牌揽客,对不按管理要求进行揽客的农家乐进行约谈,并责令其停业整顿。
摘编自《雅安日报》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森林小镇以森林、绿地和湿地为主体,统筹城填和乡村生态建设,形成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绿色惠民的城镇森林生态系统。
B.我国各类森林旅游地数量、面积巨大,成为森林资源最优质、森林环境最优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是宝贵的生态财富。
C.国务院发文推进旅游业的发展,鼓励发展“森林人家”“森林小镇”,在此背景下,森林小镇将在特色小镇中异军突起。
D.小镇区域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当地林业主导产业特色明显,产业集聚度和优势位居
省内前列,就可以创建森林小镇。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2012年起五年来,全国森林旅游游客量增长一倍,创造社会综合产值增长两倍多,这表明森林旅游可能为具有增长潜力的朝阳产业。
B.四川雅安碧峰峡被列入省级森林小镇名单,从某种角度上说,这是对其风光旖旎、生
态良好、森林景观优美的生态环境的肯定。
C.大量游客来到碧峰峡改变了此地的生态环境,使村民无法像过去一样靠山吃山,村民
改变生产方式,依托生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D.一直以来,四川雅安碧峰峡镇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景区管理,
保障良好的旅游秩序,重视对农家乐的管理。
9.中国森林小镇的发展面临不少问题,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说明。(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