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湖南省永州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18-10-27
湖南省永州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书画在选择绘画对象时很麻烦,中国画到底画些什么?我们为什么要画这些东西?我们看到哪些东西?这些都属于文化中很关键的问题。
画得像,那是西方的理论。西方人是狩猎民族,狩猎民族基本的劳作方式是打野兽时人不能动,人一动野兽就逃跑了。这个时候就固定一个点观察,野兽站立的那个点也不能动,动了就打不准了。这种单眼的固定视场,是西方早期生存的固有状态。对狩猎民族而言,鼻子和眼睛哪个更重要?毫无疑问鼻子更重要。因为人隐藏起来后,眼睛可能看不见猎物。但是鼻子可以闻,通过闻可以知道哪里有野兽来了,因此鼻子更重要。我们注意看西方的绘画,全部要画鼻子,所有的小丑都是大鼻子。这些都是文化的表现,这就是我们经常说起的西方文化,是从他们的狩猎方式传下来的。
我们中国人不这样看事物,因为我们不是狩猎民族,我们是一个采集民族。采集是要把东西抓起来,因此看东西是要上下打量,要里里外外地看。因此中国人的看法,相对比西方人多。中国人看的关键,还要上下打量,拐弯抹角地在某些地方停顿,在这里看一看,那里看一看。
那么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会有这种看问题的方式呢?中国文化如何在这块地方繁衍和发展呢?我们来共同剖析一下,大家知道,原始人生存繁衍的地方,都不能离开河流,离开河我们的祖先吃什么?地球由西向东自转,同时又绕着太阳在公转。所有的大河流域,除了长江、黄河是东西走向外,其他基本上都是南北走向,或者接近南北走向。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你沿着河流走,就不怕找不到吃的。在地球不同的纬度上,有不同的季节。因此在所有南北走向的大河流域,只要沿着河流走,原始人就可以找到水和食物。唯独中华民族这两条大河,是与地球自转同向的大河。他们地处北温带,四季分明,这是北温带唯有的两条东西走向、地处四季分明气候带的大河。如果沿着河流走,到了冬天,河流结冰,所有的水全没有了,没有什么可吃的,长江如此,黄河也如此。试想一下远古的居民,怎么在这个河流边上生存?没有办法,走没有用,沿着河流走,没吃没喝的,结果就是死路一条。因此,他们只有选择掘地而居,在地下挖个坑,靠收藏种子、收藏粮食来过冬。我们现在的“家”字、“穴”字、“窝”字等,很多都有一个宝盖头,下面加两点,就是“穴”字。考古也发现:早在七八千年以前,黄河流域已经形成了穴居的定居点。中华民族为什么这么早就定居在这块土地上呢?那是由于生存条件的限制,人们不能走,走就是死路一条。黄河上游和下游气候相同,因此迫使中华民族以采集和定居的方式,居住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存,这是个前提。而且在这块土地上一住就是6000年。中华民族有很多优秀的东西,至今还未被人们认识。除了中华文明以外,世界上还有27种古文明,全部脱胎换骨,或者灭亡了。而唯一发展到今天的,只有中华文明。我们中华民族所有的文化和道德,基本上讲究的都是“人和”、“天人合一”,与自然的亲和,与他人的亲和,与环境的亲和。所有中华民族很多优秀的品格,在非常小的地方都能表现出来。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以“仁义”为核心的道德观念,以“纲常”为基础的社会观念,这都是为了保持这个社会的平衡发展和平和宁静。而中国书画最高的审美境界,也就是“中庸、平和、自然”这三个境界,这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前提,否则我们就要从这块土地上搬走。很多有识之士,也已经认识到中华民族这个特征了。我们谈中国书画,就不能不谈这个问题。
(摘自陈绶祥《中国书画与中华文化》,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西方人属于狩猎民族,狩猎的生存方式决定了西方绘画对鼻子的青睐。
B. 中国人的看法比西方人多,看问题的方式也不同于西方人,很大的原因在于我们是一个采集民族。
C. 我国绝大多数河流是南北走向,或者接近南北走向的,只要沿着河流走,原始人就可以找到水和食物,这是影响中国文化的重要特点。
D. 中华民族文化道德讲究“人和”“天人合一”,中国书画也以“中庸、平和、自然”为最高的审美境界。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意在从中国书画与中国文化道德关系的角度来探讨中国书画的审美特征。
B. 文章从问题入手,先写西方书画特点及原因,再写中国人看东西的特点,进而剖析中国文化道德成因及特征并指出其对中国书画的影响。
C. 文中列举考古发现的七八千年以前的穴居定居点,是为了证明中华民族历史悠久。
D. 作者认为中华民族只有做到“中庸、平和、自然”,才能生存发展下去,中国书画乃至中华文化发展都要正确认识到这一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由于单眼固定视场的影响,西方绘画更强调鼻子的作用,因此西方绘画的立体感一般都不强。
B. 中国古居民选择掘地而居,“家”“穴”“窝”等字上面都有一个宝盖头,所以中国人家庭观念,家庭意识强,西方狩猎民族则没有。
C. 中华民族以采集和定居的方式,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存6000年,所以受到生存条件的限制,不能走,走就是死路一条。
D. 不能破坏以“仁义”为核心的道德观念,以“纲常”为基础的社会观念,否则,社会发展就会失去平衡,百姓就会失去平和宁静,这种观念认知,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答案】1. C    2. C    3. D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C项,结合文本内容“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你沿着河流走,就不怕找不到吃的”分析,“只要沿着河流走,原始人就可以找到水和食物”分析错误。故选C。
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C项,结合文本内容“因此迫使中华民族以采集和定居的方式……全部脱胎换骨,或者灭亡了。而唯一发展到今天的,只有中华文明”分析可知,为了证明中华文明的发展。故选C。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A项,结合文本内容“我们注意看西方的绘画,全部要画鼻子,所有的小丑都是大鼻子”分析,“因此西方绘画的立体感一般都不强”无中生有。B项,结合文本第三节内容分析,“所以中国人家庭观念,家庭意识强,西方狩猎民族则没有”强加因果。C项,结合“那是由于生存条件的限制,人们不能走,走就是死路一条。黄河上游和下游气候相同,因此迫使中华民族以采集和定居的方式,居住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存,这是个前提”分析可知,因果关系倒置。故选D。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红包
黄静泉
那个饭店就叫火车站饭店,不大,是平房,里面放着二十多张方桌,桌子和椅子都是原木色。
正是春运的时候。车站前的广场上人来人往。人们穿行在大雪中,或者说是大雪穿行在人群里,人和雪纠缠不清,搅在一起。
火车站饭店里吃饭的人挺多。
一个小伙子和一个姑娘坐在进门右边的第二张桌子边,面对着门,边吃饭边说话。
小伙子对旁边的姑娘说,你烦不烦啊,不好好吃饭总是摆弄手机干嘛呢?
抢红包。姑娘说。
能抢套房子也算你厉害。小伙子生气地说。
他们的不愉快,其实正是因为房子。
姑娘突然脸白了,生气地说,我拿定主意了,你要是过完年回来,还说买不起房子,咱们就算了。姑娘又说,其实我真是不想跟你就这么算了,但没有房子,也只能算了。
相爱了三四年,就这么算了?小伙子说,你不觉得可惜?
咋不觉得可惜,但可惜有用吗?姑娘看着手机,没有抬头。姑娘不敢抬头,不敢看男友的眼睛,当然也不敢让男友看她的眼睛。
小伙子说,你抢了别人的红包,莫非你就不给别人发红包?
人生就是一场游戏,当真了就不好玩了。姑娘说。
对我也一样?小伙子说。
应该是吧。姑娘一字一顿地说。
没事儿一样,小伙子吃了一片木耳,又说,好合好散,吃顿好饭。小伙子鄙夷地笑了一下说,你再想想,我们能不能一起奋斗一套房子?
我没有这个义务,现在都是这样,男人要娶媳妇,就得有房子。我放着一个女人不当,为啥要当个奋斗者?姑娘很伤感地说。
饭店的门,突然开了,呼一下冲进一股雪,雪中卷进一个男子来。男子抖了抖身子,抖掉了头发上和身上的一些雪花。男子四十岁上下,四方脸,黑,穿着一件黑皮衣,黑皮衣灰楚楚的泛出麻麻点点的白点子,看起来像是些线头子,他走到进门右边的第二张桌子旁边,坐下了。他背对着门,面对着那对儿闹不愉快的小情侣。
服务员走到穿黑皮衣的男人身边,递过一张菜谱,让那个男人点菜。外面大雪下得正紧,雪花就像一群一群蝌蚪,一群一群地从空中游到窗玻璃上,砰砰地撞出响声。服务员站了好大一会儿,终于等男子点完了,看了一下说,你就要一碗面,也不加个鸡蛋?
穿黑皮衣的男人点了点头,意思是不加鸡蛋,什么也不加。
穿黑皮衣的男人吃面吃的挺豪爽。他怎么吃面?他是横着筷子吃,哗一下,挑进嘴里一大堆面。照这样的吃法,三四筷子就能挑光那碗面,然后是把面汤一口喝光。但是,他突然停顿下来了,把横在筷子上的一堆面放回碗里,开始竖起筷子放慢了吃法,像是等着什么人,边吃边看着对面的小伙子和姑娘,看着饭桌上那几盘菜。
小伙子看着穿黑皮衣的男人,大概觉得这个灰头土脸的男人挺有意思,就主动地搭起话来。
穿黑皮衣的男人是出来打工的,要坐晚上的火车回家去过年。说起家来,穿黑皮衣的男人就笑了。笑着说,其实吧,出门在外的时候,老是想起在家的时候,想起在玉米地里掰玉米棒子的时候还真是挺有意思挺快乐的。可是,孩子咋办?孩子要上学,靠掰玉米棒子可掰不出学费钱。
那玉米地,你出来了,咋办?小伙子捉着筷子,走神儿一样看着穿黑皮衣的男人。筷子在手里动一下动一下。
我老婆自己在家里种地呢,我老婆可能吃苦了,家里的农活儿都她自己干了,不过村子里也不是就我老婆能受苦,别的女人也能受苦。他慢慢地吃面条,看着小伙子桌前的菜盘子。我出来的时候,我儿子跟我说,爸爸今年回来过年的时候,能不能给我买个手机回来,有了手机,我就能跟爸爸视频了。我儿子的话,让我记了一年了。穿黑皮衣的男人不笑了。
小伙子说,其实在外面打工的人,都会时常想起家里的事情。
这么说,你也是出来打工的,老家也是农村的?穿黑皮衣的男人瞪圆了眼睛,眼睛里放出光来。
小伙子点了点头。他已经出来多年了,先是在外面上学,从高中到大学毕业,又读研,本来还想读博的,但好像挣钱比读博更重要,就不读了。小伙子摊开两只手,说,这叫忍痛割爱。没办法,我现在大了,才知道我爸妈其实早就供不起我上学了,我得先挣点钱啊。
穿黑皮衣的男人看着小伙子那张苦笑的脸说,你有文化,你是白领,你跟我不一样,我是卖力气的人,这一辈子啥脏活累活都干过。他看见小伙子好像要站起来的样子,就微笑着说,你吃完啦?
吃完了。
要走啦?
得走啦,我也要坐火车回家过年去啦。小伙子又补充说,对于这个城市来说,我们都是外乡人。
你们剩下的菜,我能不能打包?穿黑皮衣的男人说。
小伙子喊来服务员,打包。
小伙子看着打包的服务员说,有现成的盐水鸡给装一只。小伙子跟着服务员走到收银台前,跟里面的女孩说,你们这儿有红包吗?女孩说有。小伙子给红包里装了五百块钱,对服务员说,把红包打进鸡子包里。小伙子的女朋友侧过脸,很温情地看着小伙子,看着看着,抬起手背抹眼泪。姑娘说,想想看,他们一家人打开那个红包时,会不会被吓一跳?
有时候……小伙子停顿了一下,意味深长地说,有时候我们不是也希望被意外的好事儿来吓一跳吗?
小伙子结了账,把盐水鸡递给穿黑皮衣的男人说,这些东西,你全都拿走吧,拿回家去,给你老婆孩子吃。特别是这只鸡,千万别送人,一定要自己吃,尝尝好吃不好吃。
穿黑皮衣的男人把所有的菜都收拾妥当了,跟着小伙子一块儿出了门。刚出门走了两步,穿黑皮衣的男人就蹲下了,往塑料袋子里装雪,他要坐一夜火车呢。
小伙子和姑娘也要继续赶路,撇开那个男人,转身走了,但是边走边回头看。那个姑娘,把一只手插进小伙子的臂弯里,挽住小伙子的胳膊,挽得很紧。
雪很大,雪花像杨花一样漫天飞舞。
(摘编自《微型小说选刊》)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火车站饭店名字朴实,房子简陋,陈设简单,顾客盈门,小说以此为场景,易于展开人物活动,浓缩社会矛盾。
B. 小情侣为房子的事情闹别扭,姑娘提出分手后不敢抬头看男友的眼睛,这一细节说明她已决心放弃用心经营了三四年的爱情。
C. 两个男人对话时,姑娘似乎成了局外人,小说以“很温情地看着小伙子”“抬起手背抹眼泪”的细节来表现其内心的波澜与情感变化。
D. 小说有多处关于雪的描写,既极力表现天气的寒冷,与饭店的温暖构成对比,又推动情节发展,烘托人物形象。
5. 黑皮衣男子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小说中“红包”的内涵。
【答案】4. B    B项,“这一细节说明她已决心放弃用心经营了三四年的爱情”错误。结合文本内容“其实我真是不想跟你就这么算了,但没有房子,也只能算了”“那个姑娘,把一只手插进小伙子的臂弯里,挽住小伙子的胳膊,挽得很紧”分析可知,并没有决心放弃这段爱情。故选B。
5. 构成形象对比:他和妻子的乐观奋斗与小情侣因为房子而困扰构成鲜明的对比。促成情节逆转(或“推动情节发展”):他的出现打破了小情侣情感的僵局,化解了他们的情感危急,坚定了他们爱的信念。深化作品主旨:他既让小伙子获得了一种奋斗的力量,也让轻言分手的姑娘重新认识到男友可贵的品质、奋斗的内涵和相濡以沫的意义。  
6. 小说中的“红包”有两种,一是微信中的红包,一是鸡子里的红包,二者均含有人生意外惊喜之意,前者是小情侣矛盾激发的导火线,后者是二人情感深化的催发剂。“抢红包”作为一种游戏,满足了人们寻求人生意外收获的心理诉求,却无法替代现实的奋斗,无法挽救被物质左右的爱情。“鸡子里的红包”是小伙子送给黑皮衣男子的惊喜,包含敬意与感激;也寄寓着善良的可爱、爱情的真义,幸福的要义。小说写这两类红包,意在告诉人们爱情需要真诚付出,幸福需要共同奋斗。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思想,2015年6月他在贵州调研时将精准扶贫概括为“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共同富裕”原则是精准扶贫思想产生的理论源流。精准扶贫要求实施精细化的扶贫方式,“从扶贫机制上由主要依赖经济增长的‘涓滴效应’到更加注重‘靶向性’对目标人群直接加以扶贫干预的动态调整”,帮助每一个贫困人口都摸索出适合的致富路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是精准扶贫思想产生的现实需求。当前中国扶贫脱贫已进入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不能再继续“灌水式”“输血式”的传统扶贫模式,必须确保如期脱贫、杜绝返贫,需要精细化的扶贫思想,促使贫困地区整体脱贫、全面脱贫。
    (摘编自2015年10月21日“人民论坛”)
材料二:
我国正在推进实施的精准扶贫十大工程分别为:干部驻村帮扶、职业教育培训、扶贫小额信贷、易地扶贫搬迁、电商扶贫、旅游扶贫、光伏扶贫、构树扶贫、致富带头人创业培训、龙头企业带动。其中包括干部驻村帮扶、职业教育培训等“传统项目”,也包括电商扶贫、光伏扶贫、构树扶贫等新手段新方法。
    (摘编自新华社2015年1月23日)
材料三:
贵州省贫困户构成类型

致贫原因

(来源:2016年8月18日《人民日报》)
材料四:
精准扶贫是一种新型的贫困治理模式。参与式的贫困治理新理念促使贫困群众积极主动、自愿地参与到扶贫开发工作中来,提高扶贫工作的效率和满意度。精准扶贫模式不仅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也遵循市场规律,将政府、社会、市场、社区、农户统一起来,形成五位一体的贫困治理模式,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合力推动贫困治理的有效展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变化,贫困人口致贫原因更加多元化,贫困表现更加多样化。当前贫困人口的需求已经从单一的家庭收入增长扩展至社会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政府不仅要高度关注辑决其就业、增收等问题,也要重视、完善、保障其医疗、养老和子女教育等条件。
    (摘编自“人民网”理论频道2017年4月21日)
7.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习总书记不仅提出了“精准扶贫”思想,还对“精准扶贫”的内容作了精准概括。
B. 精准扶贫十大工程既有传统项目,也有创新项目,体现了“精准帮扶”的要求。
C. 贵州省的帮扶类型表明该省的精准扶贫工作既有创新之举,也有遗漏之处。
D. 致贫因素和贫困表现的多样化、贫困人口需求的多样化决定了精准扶贫模式的特点。
8.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精准扶贫思想的产生既有“共同富裕”的理论源流,又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
B. 精细化扶贫要求高度关注解决贫困人口就业、增收等问题,重视、完善、保障其医疗、养老和子女教育等条件,满足其家庭收入增长、社会参与、生态环保等需求。
C. 贫困人口的致贫因素,既有先天性自然性因素,也有家庭因素,既有个人因素,也有社会性因素,深入调查研究,精准扶贫才能因地制宜、因户因人而异,精准施策。
D.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精准扶贫要将“灌水式”“输血式”的传统模式与“扶智”“扶技”,强化“造血”功能的创新模式有机结合。
9. “精准扶贫”作为一种新型的贫困治理模式,它有哪些特点?
【答案】7. C    8. D  
9. 贫困主体参与:贫困主体积极主动、自愿地参与到扶贫开发工作中来,提高了扶贫工作的效率和满意度。多元合作:政府起主导作用,也遵循市场规律,政府、社会、市场、社区、农户统一起来,五位一体,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合力推动贫困治理的有效展开。精准: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确保脱贫成效精准。
【解析】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C项,结合材料三“贵州省贫困户构成类型”的内容分析,“也有创新项目,也有遗漏之处”分析不当。故选C。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D项,结合材料一内容“当前中国扶贫脱贫已进入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不能再继续‘灌水式’‘输血式’的传统扶贫模式,必须确保如期脱贫、杜绝返贫,需要精细化的扶贫思想,促使贫困地区整体脱贫、全面脱贫”分析可知,“精准扶贫……创新模式有机结合”分析错误。“灌水式”“输血式”的传统模式已经不再继续了。故选D。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