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目前,我国的城市文化竞争力日趋增强。然而,通过对其发展趋势的研判,特别是基于城市文化竞争力核心要素及其指数表现的分析,我国城市文化竞争力的提升依然面临着诸多难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文化基础设施不健全和公共文化服务功能不完善。这是长期困扰我国城市文化竞争力的一大难题。伴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突飞猛进,大量新兴文化业态不断涌现,大多数城市的文化基础设施及其服务机制却还停留在传统的单向供给模式。既不能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又无法有效承载新兴业态的发展需求。以文化竞争力综合指数得分最高的北京为例,其文化设施要素得分仍旧偏低,恰好说明公共文化设施的数量,与庞大且还在不断增长的城市人口相比仍显不足。
没有资源,就没有发展,只有合理开发利用城市既有的文化资源,才能让城市文化生生不息。然而目前我国城市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普遍存在观念雷同、模式粗放、效率低下等问题。首先,越来越多的城市注重“文化兴城”,大打“文化牌”,但也出现“千城一面”和将文化泛化的现象。“建筑文化”“名人文化”“服饰文化”“山水文化”等口号式、标语化的城市文化定位比比皆是。其次,文化发展战略相互模仿和跟风抄袭的情况也非常突出。第三,在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存在“重建设轻人文”的弊病,盲目上马重大项目,过分依赖硬件升级,而忽视城市精神遗产的传承和整体文化氛围的营造。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大多数城市对待文化资源的开发局限于浅层次的旅游开发,缺乏对城市历史文化和现代精神的提炼,缺乏内容创意和技术创新,无法形成具有鲜明个性和比较优势的城市文化品牌。
近几年,我国城市居民文化消费规模逐年扩大,文化市场呈现一片繁荣景象。但无论市对比国际通行规律还是国内人均收入水平在文化消费方面的投入,我国城市文化消费总量仍然存在较大缺口。以北京为例,城市文化竞争力排名全国首位,但是文化消费要素得分仍然偏低,这说明普通市民文化消费的潜力还需要地一步挖掘。
城市文化建设离不开人的创意、技巧与才华。城市文化竞争力的比拼归根到底是文化人才素质的较量。然而目前,我国城市文化相关行业发展需求与人才储备之间存在着巨大缺口和明显错位,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跟不上城市文化日新月异的脚步。在偏远、贫困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人才总量少、质量相对较差已经成为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的主要瓶颈。东、中部城市在人才数量与质量上具有优势,但是依旧缺乏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端人才,特别是既懂得专业知识又善于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摘编自范周、萧盈盈《城市文化消费的巨大缺口,从哪里填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长期困扰我国城市文化竞争力的核心问题是文化基础设施不健全和公共文化服务功能不完善。
B.大多数城市在开发文化资源时缺乏内容创意和技术创新,无法形成个性鲜明的城市文化品牌。
C.我国城市居民文化消费规模在近些年逐渐扩大,这直接催生了我国文化市场一片繁荣的景象。
D.在我国中部、东部、西部较发达城市的城市文化建设中,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是具有优势的。
1.B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A项,“核心问题”一说错误,原文第二段的表述是“文化基础设施不健全和公共文化服务功能不完善,是长期困扰我国城市文化竞争力的一大难题”,并没有提到“核心”这一重要概念。C项,“直接催生”错误,该信息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文章第四段的表述是“近几年,我国城市居民文化消费规模逐年扩大,文化市场呈现一片繁荣景象”。D项,“在我国中部、东部、西部较发达城市的城市文化建设中,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是具有优势的”中“西部较发达城市”错误,原文最后一段的表述是“东、中部城市在人才数量与质量上具有优势,但是依旧缺乏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端人才,特别是既懂得专业知识又善于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并没有提到“西部较发达地区”。故选B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证,来说明目前我国在城市文化竞争力的提升方面依旧存在很大问题。
B.作者在论证我国城市文化竞争力的提升的问题时,也暗含了提升我国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建议。
C.文章两次以北京为例但作用不同,第二次意在说明我国城市文化消费总量依然存在不小缺口。
D.文章作者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的方法阐明自己的观点。
2.D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D项,“文章作者运用……比喻论证……阐明自己的观点”错误,从文中来看,文章没有用到比喻论证的方法,只是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如第二段“以文化竞争力综合指数得分最高的北京为例,……”,这是举例论证,如第四段“无论是对比国际通行规律还是国内人均收入水平在文化消费方面的投入,我国城市文化消费总量”,这是对比论证,如第三段“重建设轻人文”等属于引用论证,等等。故选D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一个城市的文化基础设施及其服务机制突破单向供给模式时,该城市的文化发展就有了基础。
B.改变“重建设轻人文”的弊病需要城市文化建设者重视精神遗产的传承和整体文化氛围的营造。
C.城市文化竞争力的提升需要关注城市文化环境的创建,也需要关注市民文化消费潜力的挖掘。
D.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说到底要培养文化人才,因为城市文化是人的创意、技巧、才华的产物。
3.A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A项,“当一个城市的文化基础设施及其服务机制突破单向供给模式时,该城市的文化发展就有了基础”错误,选项认为“文化基础设施及其服务机制是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基础”,而这一定位在原文中并没有依据。文章第二段只是说“文化基础设施不健全和公共文化服务功能不完善。这是长期困扰我国城市文化竞争力的一大难题……大多数城市的文化基础设施及其服务机制却还停留在传统的单向供给模式……”,这是指出存在的问题——大多数城市的文化基础设施及其服务机制停留在传统的单向供给模式,但不能由此就说解决了这一问题,城市的文化发展就有了基础,故选A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锄
李锐
拄着锄把出村的时候又有人问:“六安爷,又去百亩园呀?”
倒拿着锄头的六安爷平静地笑笑:“是哩。”
“咳呀。六安爷,后晌天气这么热,眼睛又不方便,快回家歇歇吧六安爷!”
六安爷还是平静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咳呀,锄了地,受了累,又没有收成,你是图啥呀你六安爷?”
六安爷已经记不清这样的回答重复过多少次了,他还是不紧不慢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斜射的阳光明晃晃地照在六安爷的脸上,渐渐失明的眼睛,给他带来一种说不出的静穆。六安爷看不清人们的脸色,可他听得清人们的腔调,但是六安爷不想改变自己的主意,照样拄着锄把当拐棍,从从容容地走过。
百亩园就在河对面,一抬眼就能看见。一座三孔石桥跨过乱流河,把百亩园和村子连在一起,这整整一百二十亩平坦肥沃的河滩地,是乱流河一百多里河谷当中最大最肥的一块地。西湾村人不知道在这块地上耕种了几千年几百代了。几千年几百代里,西湾村人不知把几千斤几万斤的汗水撒在百亩园,也不知从百亩园的土地上收获了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更不知这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养活了世世代代多少人。但是,从今年起百亩园再也不会收获庄稼了。煤炭公司看中了百亩园,要在这块地上建一个焦炭厂。两年里反复地谈判,煤炭公司一直把土地收购价压在每亩五千块,为了表示绝不接受的决心,今年下种的季节,西湾村人坚决地把庄稼照样种了下去。煤炭公司终于妥协了,每亩地一万五千块,这场惊心动魄的谈判像传奇一样在乱流河两岸到处被人传颂。一万五千块,简直就是一个让人头晕的天价。按照最好的年景,现在一亩地一年也就能收入一百多块钱。想一想就让人头晕,你得受一百多年的辛苦,流一百多年的汗,才能在一亩地里刨出来一万五千块钱呐!胜利的喜悦中,没有人再去百亩园了,因为合同一签,钱一拿,推土机马上就要开进来了。
可是,不知不觉中,那些被人遗忘了的种子,还是和千百年来一样破土而出了。每天早上嫩绿的叶子上都会有珍珠一样的露水,在晨风中把阳光变幻得五彩缤纷。这些种子们不知道,永远不会再有人来伺候它们,收获它们了。从此往后,百亩园里将是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另一番景象。
六安爷舍不得那些种子。他掐着指头计算着出苗的时间,到了该间苗锄头遍的日子,六安爷就拄着锄头来到百亩园。一天三晌,一晌不落。
现在,劳累了一天的六安爷已经感觉到腰背的酸痛,满是老茧的手也有些僵硬。他蹲下身子摸索着探出一块空地,然后,坐在黄土上很享受地慢慢吸一支烟,等着僵硬了的筋骨舒缓下来。等到歇够了,就再拄着锄把站起来,青筋暴突的臂膀,把锄头一次又一次稳稳地探进摇摆的苗垅里去,没有人催,自己心里也不急,六安爷只想一个人慢慢地锄地,就好像一个人对着一壶老酒细斟慢饮。
终于,西山的阴影落进了河谷,被太阳晒了一天的六安爷,立刻感觉到了肩背上升起的一丝凉意,他缓缓地直起腰来,把捏锄把的两只手一先一后举到嘴前,轻轻地啐上几点唾沫,而后,又深深地埋下腰,举起了锄头,随着臂膀有力的拉拽,锋利的锄刃闷在黄土
里咯嘣咯嘣地割断了草根,间开了密集的幼苗,新鲜的黄土一股一股地翻起来。六安爷惬意地微笑着,虽然看不清,可是,耳朵里的声音,鼻子里的气味,河谷里渐起的凉意,都让他顺心,都让他舒服。银亮的锄板鱼儿戏水一般地,在禾苗的绿波中上下翻飞。于是,松软新鲜的黄土上留下两行长长的跨距整齐的脚印,脚印的两旁是株距均匀的玉茭和青豆的幼苗。六安爷种了一辈子庄稼,锄了一辈子地,眼下这一次有些不一般,六安爷心里知道,这是他这辈子最后一次锄地了,最后一次给百亩园的庄稼锄地了。
沉静的暮色中,百亩园显得寂寥、空旷。六安爷喜欢这天地间昏暗的时辰,眼睛里边和眼睛外边的世界是一样的,他知道自己正慢慢融入眼前这黑暗的世界里。
很多天以后,人们跟着推土机来到百亩园,无比惊讶地发现,六安爷锄过的苗垅里,茁壮的禾苗均匀整齐,一棵一棵蓬勃的庄稼全都充满了丰收的信心。没有人能相信那是一个半瞎子锄过的地。于是人们想起六安爷说了无数遍的话,六安爷总是平静固执地说,“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寥寥几句对话,六安爷这个勤劳而孤僻的老农形象已经跃然纸上,同时,他与村人的分歧也开始显露,并为下文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B.关于六安爷锄地的描写生动而富有诗意,传达了六安爷在百亩园劳作时惬意舒畅的感觉,这样的写法强化了小说所表达的人与土地分离的悲凉感。
C.小说中写到百亩园将要变成焦炭厂,往日的田园风光将会被“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景象所取代,深化了作者关于生态问题的思考及小说的环保主题。
D.综合全文来看,六安爷的“平静固执”,说明他作为一个老人,一方面已经饱经沧桑,看透世事变迁,另一方面也难免思想保守,无法与时俱进。
4.B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及手法赏析的综合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选项A,“六安爷这个勤劳而孤僻的老农形象”说法欠妥。文本不能体现出“孤僻”。选项C,“深化了作者关于生态问题的思考及小说的环保主题”主题扩大,本文主题是对工业发展下对土地的侵蚀。选项D,人物分析前半句“六安爷的“平静固执”,说明他作为一个老人,已经饱经沧桑,看透世事变迁”对,后半句“难免思想保守、无法与时俱进”错。根据理解文本,六安爷并不是思想保守,而是普普通通的朴实百姓对土地的执着与热爱。故答案选B。
5.小说较为夸张地连续使用“几万”“几百万”之类的词语描述百亩园的历史,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5.①强调百亩园是西湾村人安身立命的物资基础;②将百亩园抽象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③与下文百亩园的一朝被毁构成鲜明尖锐的对比。
本题考查语言艺术魅力的赏析能力。题干问的是:小说较为夸张地连续使用“几万”“几百万”之类的词语描述百亩园的历史,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数量词的使用能让表达更有力度,更震撼。小说较为夸张地连续使用“几万”“几百万”之类的词语描述百亩园的历史,能够更好地突出百亩园对百姓的贡献,突出六安爷对土地的不舍,也与现代工业进驻农村,田地荒芜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主题。
6.“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既是理解六安爷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6.六安爷层面:①六安爷用这句话来回应村人的劝阻,由此能感受到他温和而又固执的性格特征;②百亩园即将不复存在,六安爷的眼睛也快要失明,他要过在百亩园劳作的“瘾”,由此能体会到他内心的隐痛。
小说主旨层面:①在大地上劳作是一种“瘾”,即劳动者的精神需要;②随着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结束,精神的意义只剩下“过瘾”,令人叹惋又发人深思。
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7年7月27日,住建部公布了第二批276个特色小镇名单,加上2016年住建部公布的第一批特色小镇127个,目前全国特色小镇一共403个。
特色小镇最多的十个省份数据
材料二:
材料二: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官方说法,特色小镇是在几平方公里土地上集聚特色产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融合、不同于行政建制镇和产业园区的创新创业平台。近年来,不少地方积极稳妥推进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建设,涌现出了一批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集聚、宜居宜业、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但是,一些地方的特色小镇在建设过程中却出现了概念不清、定位不准、急于求成、盲目发展以及市场化不足等问题,有些地方甚至还存在着政府债务风险加剧和房地产化的苗头。
为此,2017年12月4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住房城乡建设部等四部委发布了《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指出,要控制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建设数量,避免分解指标、层层加码。统一实行宽进严定、动态淘汰的创建达标制度,取消一次性命名制,避免各地区只管前期申报、不管后期发展。
业内专家分析指出,目前有六种特色小镇面临被淘汰的风险:一是增加政府债务风险的,政府举债建设而加重债务包袱的;二是“假小镇真地产”项目,房地产化倾向严重的;三是简单堆砌和碎片化开发,缺乏统一规划引导的;四是内容重复、形态雷同、特色不鲜明和同质化竞争的;五是脱离实际照搬照抄,另起炉灶、大拆大建的;六是挖山填湖、破坏山水田园,破坏生态的。
(摘编自《面临优胜劣汰,特色小镇如何创新发展》,2018年3月30日《中国商报》)
材料三:
特色小镇不是越多越好,盲目发展潜藏风险。有关部门测算,一座面积1-3平方公里的特色小镇,投资要几十亿元。跟风上产业,市场风险不小,一旦产业有闪失,会让地方背上沉重的包袱,加大债务风险。前些年,一些地方发展食用菌、苗木产业,一哄而上后产能过剩,“菇变草”“苗变草”,这样的教训应该引以为戒。另外,有的地方“假小镇真地产”,加大了房地产库存,可能重蹈“摊大饼、造新城”的覆辙,让造出的新镇变“空镇”。
特色小镇重在“特色”。不管是产业小镇、文化小镇、体育小镇,个性化才有竞争力、生命力。引导特色小镇健康发展,要管住一哄而上、拔苗助长的冲动。特色小镇先发地浙江,率先出台了评定标准,启动特色小镇优胜劣汰机制,对不合格的地方“摘牌”。各地也应加快建立特色小镇退出机制,严控数量,提高质量,避免“争个帽子睡大觉”现象。
特色小镇是人的宜居宜业小镇。建设特色小镇是一个发现、挖掘特色资源的过程,如何让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融合是一个新课题。不能把城市文化、城市建设思维强加到小镇上,挖山填湖,破坏山水田园。应当科学规划,综合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合理确定经济规模、人口规模、用地规模,有好的生活环境,有稳当的饭碗,才能吸引更多人就近就业、就地城镇化。
(摘编自赵永平《特色小镇莫揠苗助长》,2018年6月11日《人民日报》)
7.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表明特色小镇的产业类型多样且相对固定,但第一批特色小镇产业类型占比存在较大差异,在第二批产业类型占比中这一差异有所减小。
B.住建部公布的第一批特色小镇的产业类型中,旅游发展型占比近一半,但在第二批特色小镇中这一类型占比下降幅度最大,旅游发展型小镇数量减少。
C.在住建部公布的第二批特色小镇的产业类型中,工业发展型和农业服务型的占比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商贸流通型与民族聚居型依然不太受青睐。
D.浙、苏、鲁三省特色小镇培育效果显著,位列特色小镇总量前三,其中第二批特色小镇入选数量几乎都是第一批入选特色小镇数量的两倍多。
7.B 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内容的理解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选项B,“旅游发展型小镇数量减少”理解有误。根据观察材料一的图表,旅游发展型仅仅是占比降低,数量并未减少。两批特色小镇数量分别为127个和276个,旅游发展型数量约为64个和80个。故答案选B。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特色小镇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为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的建设,国家发改委特地下发文件进行规范。
B.有些地方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出现了“房地产化”倾向严重的问题,地产库存大使得造出的新镇变成了“空镇”,这样的小镇就容易被淘汰。
C.不管是哪种特色的小镇都应该要有自己的个性,个性化才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照搬照抄、简单堆砌,破坏生态等做法都容易降低小镇的竞争力。
D.如果解决好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融合的问题,创造好的生活和就业环境就能吸引更多的人到特色小镇就业,特色小镇也就能健康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8.C 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选项A,下发文件的不只是国家发改委,还有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三部委。选项B,原文是“可能重蹈‘摊大饼、造新城’的覆辙,让造出的新镇变‘空镇’”,并非已成事实。选项D,“解决好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融合的问题”“创造好的生活和就业环境”只是吸引人才就业的条件,特色小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条件不仅是人才。故答案选C。
9.针对材料二、三提到的特色小镇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你认为特色小镇该如何健康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9.防范市场风险。严防政府债务风险和房地产化倾向。科学规划。出台评定标准,建立优胜劣汰机制,控制建设数量,提高质量。找准特色,吸引人才。发现、挖掘地方特色资源,建立特色产业,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吸引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