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年级12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19-01-03
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年级12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评论家认为,余华在小说中表现出来的某种对待世界的态度,有时让人难以理解。该_______的地方他偏偏平静如水,该掩鼻而过的地方他偏偏_______地反复把玩。该悲悯的地方,他又偏偏________,把应该有的万千愁绪化为_______地扑哧一笑。
A.心旌摇荡 饶有兴致 忍俊不禁 没心没肺
B.心惊胆战 情有独钟 轻描淡写 无缘无故
C.心惊胆战 饶有兴致 轻描淡写 没心没肺
D.心旌摇荡 情有独钟 忍俊不禁 无缘无故
2.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进入60年代,诗歌面貌发生了重大转变, 。 , : , ; ,偏重于革命的壮志豪情的抒写和斗争精神的表现。
①诗歌的美学风格的追求经历了一个产生分化又重新整合的过程
②写实道路为绝大多数诗人所放弃
③另一些诗人以郭小川和贺敬之为代表,将诗与政治时事紧密结合
④分化主要产生两种倾向
⑤一些诗人开始刻意追求优美和谐的意境
⑥努力寻找和创造生活的诗情画意
A.⑤⑥③①②④ B.②⑤⑥③①④ C.②①④⑤⑥③ D.⑤⑥③①④②
3.根据诗中描写的季节,下列诗句分类恰当的一项是(3分)
甲、春季 乙、夏季 丙、秋季
①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②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③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④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⑤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⑥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A.甲:②③ 乙:①⑤ 丙:④⑥
B.甲:②④ 乙:①⑥ 丙:③⑤
C.甲:④⑥ 乙:②③ 丙:①⑤
D.甲:④⑤ 乙:②⑥ 丙:①③
4.以下是几位学者探讨“文学怎样讲述中国故事与中国经验”话题时的发言,最契合论题的一项是(3分)
A.历史的风起云涌、传统的塌陷和人伦的巨大改变,便是中国文学讲述的中国大故事,这样的大故事对世界文学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B.不了解中国当下发生的一切,没有把握中国问题的思想能力,我们的作家就不能算作一个优秀的作家。
C.在精神上站立起来,将中华民族几千年凝聚而成的精神遗产继承下去,同时,在当代中国故事中提炼当代精神核心,构筑中国文艺的内在支撑。
D.今天的作家,有责任、有使命让世界听到、读到、看到中国故事,让凸显东方智慧的中国故事滋养和修复曾偏斜、西化的人类文明。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再上龚舍人书
王安石
安抚舍人阁下:前日所与某言者,不过欲计校仓廪,诱民出粟,以纾百姓一时之乏耳。某之所欲言者,非此之谓也。愿毕其说,阁下其择焉。
某尝闻善为天下计者,必建长久之策,兴大来之功。当世之人,涵濡盛德,非谓苟且一时之利,以邀浅鲜之功而已。夫水旱者,天时之常有也。仓廪财用者,国家常不足也。以不足之用,以御常有之水旱,未见其能济焉,甚非治国养民之术也。
伏自庆历以来,南北饥馑相继,朝廷大臣,中外智谋之士,莫不恻然不忍民之流亡殍死,思所以存活之。其术不过发常平、敛富民,为饘粥之养,出糟糠之馀,以有限之食,给无数之民。某原其活者,百未有一,而死者白骨已被野矣。此有惠人之名,而无救患之实者也。昔者梁惠王尝移粟以救饥馑,孟子论而非之,所谓“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若夫治不由先王之道者,是徒善、徒法也。且五帝、三王之世,可谓极盛最隆,亦不能使五谷常登而水旱不至。然而无冻馁之民者,何哉?上有善政,而下有储蓄之备也。某历观古者以还,治日常少,而乱日多。今宋兴百有馀年,四境之远者至万馀里,其间可桑之野,民尽居之,可谓至大至庶矣。此诚旷世不可逢之嘉会,而贤者有为之时也。今朝廷公卿大夫不以此时讲求治具,思所以富民化俗之道,以兴起太平,而一切惟务苟且,见患而后虑,见灾而后救。此《传》所谓“毂既破碎,乃大其辐。事已败矣,乃重太息”,其云益乎?
某于阁下无一日之好,论其相知,固已疏矣。然自阁下之来,以说干阁下再矣。某固非苟有觊于阁下者也。某尝谓大丈夫有学术才谋者,常患时之不遭也;既遭其时,患言之不用也。今阁下势在朝廷,不可谓时不遭矣;居可言之地,不可谓言不用矣。某故感激而屡干于左右者,以此。阁下其亮之。某再拜。
(选自《王文公文集》,有删改)
5.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以纾百姓一时之乏耳 纾:解除
B. 某原其活者,百未有一 原:本来,原本
C. 可谓至大至庶矣 庶:众,众多
D. 以说干阁下再矣 干:求
6.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仓廪,文中指仓库中的粮食,古代仓廪是储藏粮食的仓库。
B. 糟糠,文中指共患难的妻子,古代糟糠是指酒糟和谷皮。
C. 五帝,我国上古神话中的五个部落首领,黄帝是其中之一。
D. 毂辐,我国古代车辆的两个构件,毂是车轮中心的圆木。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当世之人,涵濡盛德,非谓苟且一时之利,以邀浅鲜之功而已。(3分)
②此诚旷世不可逢之嘉会,而贤者有为之时也。(3分)
③某尝谓大丈夫有学术才谋者,常患时之不遭也;既遭其时,患言之不用也。(4分)
8. 请概括王安石写作本文的原因。(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9—10题。
次韵柳子玉《过陈绝粮》二首其一①
苏轼
如我自观犹可厌,非君谁复肯相寻。
图书②跌宕悲年老,灯火青荧语夜深。
早岁便怀齐物③志,微官敢有济时心。
南行千里何事成,一听秋涛万鼓音。
注:①熙宁四年,柳子玉谪官寿春,舟过陈州,以诗赠子由,苏轼与苏辙均在陈州,于是苏氏兄弟均步柳诗原韵分别作诗回赠。本诗就是苏轼回赠柳子玉的两诗中的一首。②图书:本指书籍图谱等文献。这里指文章。③齐物:整顿,使物齐整。
9. 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苏、柳之间感情之深?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6分)
10. 请赏析尾句“一听秋涛万鼓音”的妙处。(5分)
四、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 ▲ ,则芥为之舟。(庄子《逍遥游》)
⑵淇则有岸, ▲ 。(《诗经·卫风·氓》)
⑶朝搴阰之木兰兮, ▲ 。(屈原《离骚》)
⑷ ▲ ,血色罗裙翻酒污。(白居易《琵琶行》)
⑸布衾多年冷似铁,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⑹浮光跃金, ▲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⑺ __▲__,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⑻冷眼向洋看世界, ▲ 。(毛泽东《七律·登庐山》)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评论家认为,余华在小说中表现出来的某种对待世界的态度,有时让人难以理解。该_______的地方他偏偏平静如水,该掩鼻而过的地方他偏偏_______地反复把玩。该悲悯的地方,他又偏偏________,把应该有的万千愁绪化为_______地扑哧一笑。
A.心旌摇荡 饶有兴致 忍俊不禁 没心没肺
B.心惊胆战 情有独钟 轻描淡写 无缘无故
C.心惊胆战 饶有兴致 轻描淡写 没心没肺
D.心旌摇荡 情有独钟 忍俊不禁 无缘无故
2.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进入60年代,诗歌面貌发生了重大转变, 。 , : , ; ,偏重于革命的壮志豪情的抒写和斗争精神的表现。
①诗歌的美学风格的追求经历了一个产生分化又重新整合的过程
②写实道路为绝大多数诗人所放弃
③另一些诗人以郭小川和贺敬之为代表,将诗与政治时事紧密结合
④分化主要产生两种倾向
⑤一些诗人开始刻意追求优美和谐的意境
⑥努力寻找和创造生活的诗情画意
A.⑤⑥③①②④ B.②⑤⑥③①④ C.②①④⑤⑥③ D.⑤⑥③①④②
3.根据诗中描写的季节,下列诗句分类恰当的一项是(3分)
甲、春季 乙、夏季 丙、秋季
①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②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③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④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⑤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⑥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A.甲:②③ 乙:①⑤ 丙:④⑥
B.甲:②④ 乙:①⑥ 丙:③⑤
C.甲:④⑥ 乙:②③ 丙:①⑤
D.甲:④⑤ 乙:②⑥ 丙:①③
4.以下是几位学者探讨“文学怎样讲述中国故事与中国经验”话题时的发言,最契合论题的一项是(3分)
A.历史的风起云涌、传统的塌陷和人伦的巨大改变,便是中国文学讲述的中国大故事,这样的大故事对世界文学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B.不了解中国当下发生的一切,没有把握中国问题的思想能力,我们的作家就不能算作一个优秀的作家。
C.在精神上站立起来,将中华民族几千年凝聚而成的精神遗产继承下去,同时,在当代中国故事中提炼当代精神核心,构筑中国文艺的内在支撑。
D.今天的作家,有责任、有使命让世界听到、读到、看到中国故事,让凸显东方智慧的中国故事滋养和修复曾偏斜、西化的人类文明。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再上龚舍人书
王安石
安抚舍人阁下:前日所与某言者,不过欲计校仓廪,诱民出粟,以纾百姓一时之乏耳。某之所欲言者,非此之谓也。愿毕其说,阁下其择焉。
某尝闻善为天下计者,必建长久之策,兴大来之功。当世之人,涵濡盛德,非谓苟且一时之利,以邀浅鲜之功而已。夫水旱者,天时之常有也。仓廪财用者,国家常不足也。以不足之用,以御常有之水旱,未见其能济焉,甚非治国养民之术也。
伏自庆历以来,南北饥馑相继,朝廷大臣,中外智谋之士,莫不恻然不忍民之流亡殍死,思所以存活之。其术不过发常平、敛富民,为饘粥之养,出糟糠之馀,以有限之食,给无数之民。某原其活者,百未有一,而死者白骨已被野矣。此有惠人之名,而无救患之实者也。昔者梁惠王尝移粟以救饥馑,孟子论而非之,所谓“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若夫治不由先王之道者,是徒善、徒法也。且五帝、三王之世,可谓极盛最隆,亦不能使五谷常登而水旱不至。然而无冻馁之民者,何哉?上有善政,而下有储蓄之备也。某历观古者以还,治日常少,而乱日多。今宋兴百有馀年,四境之远者至万馀里,其间可桑之野,民尽居之,可谓至大至庶矣。此诚旷世不可逢之嘉会,而贤者有为之时也。今朝廷公卿大夫不以此时讲求治具,思所以富民化俗之道,以兴起太平,而一切惟务苟且,见患而后虑,见灾而后救。此《传》所谓“毂既破碎,乃大其辐。事已败矣,乃重太息”,其云益乎?
某于阁下无一日之好,论其相知,固已疏矣。然自阁下之来,以说干阁下再矣。某固非苟有觊于阁下者也。某尝谓大丈夫有学术才谋者,常患时之不遭也;既遭其时,患言之不用也。今阁下势在朝廷,不可谓时不遭矣;居可言之地,不可谓言不用矣。某故感激而屡干于左右者,以此。阁下其亮之。某再拜。
(选自《王文公文集》,有删改)
5.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以纾百姓一时之乏耳 纾:解除
B. 某原其活者,百未有一 原:本来,原本
C. 可谓至大至庶矣 庶:众,众多
D. 以说干阁下再矣 干:求
6.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仓廪,文中指仓库中的粮食,古代仓廪是储藏粮食的仓库。
B. 糟糠,文中指共患难的妻子,古代糟糠是指酒糟和谷皮。
C. 五帝,我国上古神话中的五个部落首领,黄帝是其中之一。
D. 毂辐,我国古代车辆的两个构件,毂是车轮中心的圆木。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当世之人,涵濡盛德,非谓苟且一时之利,以邀浅鲜之功而已。(3分)
②此诚旷世不可逢之嘉会,而贤者有为之时也。(3分)
③某尝谓大丈夫有学术才谋者,常患时之不遭也;既遭其时,患言之不用也。(4分)
8. 请概括王安石写作本文的原因。(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9—10题。
次韵柳子玉《过陈绝粮》二首其一①
苏轼
如我自观犹可厌,非君谁复肯相寻。
图书②跌宕悲年老,灯火青荧语夜深。
早岁便怀齐物③志,微官敢有济时心。
南行千里何事成,一听秋涛万鼓音。
注:①熙宁四年,柳子玉谪官寿春,舟过陈州,以诗赠子由,苏轼与苏辙均在陈州,于是苏氏兄弟均步柳诗原韵分别作诗回赠。本诗就是苏轼回赠柳子玉的两诗中的一首。②图书:本指书籍图谱等文献。这里指文章。③齐物:整顿,使物齐整。
9. 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苏、柳之间感情之深?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6分)
10. 请赏析尾句“一听秋涛万鼓音”的妙处。(5分)
四、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 ▲ ,则芥为之舟。(庄子《逍遥游》)
⑵淇则有岸, ▲ 。(《诗经·卫风·氓》)
⑶朝搴阰之木兰兮, ▲ 。(屈原《离骚》)
⑷ ▲ ,血色罗裙翻酒污。(白居易《琵琶行》)
⑸布衾多年冷似铁,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⑹浮光跃金, ▲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⑺ __▲__,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⑻冷眼向洋看世界, ▲ 。(毛泽东《七律·登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