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2019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19-03-27
成都市2019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中国对如何读书有过很多讨论,其中,朱熹的《朱子读书法》流传甚广,成为近世士子的读书指南,元代程端礼《读书分年日程》即以此为基础,后又演化出徐与乔《五经读法》、周永年《先正读书诀》等等。与现代社会的诸种事情一样,读书之法也存在古今之变,高下之分,应以扬弃的态度审慎对待。这其中我们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在儒学主导下的传统中国,古人读书不完全如现代社会那般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如果仅仅从知识体量角度而言,那时候总量并不算大。《论语》首章讲“学而时习之”,这里的“学”是自己体悟觉醒的意思,所以古人说“古之学者为己”,而不仅仅是获取外在知识。古人特别反对把读书只是当成“辞章记诵”来猎取功名,认为那样背离了读书的本意。朱子反复提倡读书要“涵泳”,读书应该做到使人“存心复性”“学以成人”并能“经世致用”。所以,在传统中国的儒学政教体系里,特别重视如何读书也就不奇怪了。
南宋人陈善在《扪虱新话》中曾对读书法有个精辟总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读书要“求所以入”,就如孟子所说的能够“知人论世”,熟悉作者的语境和个人品性,这样才能“见得亲切”,真实把握原作者的意图,知道古人的用心之处,以古人为师,矫正自己的言行,进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自我治理,这样才能把书读进去。如果只是读进去,而不知运用,成为词句的奴隶,那只能落得个“两脚书橱”的称号,这不是善于读书的人。要“用得透脱”,就是要能够立足于自己的时代和语境,把所读之书消化透彻,对自己所处的当下之世有仔细的考辨,认清时势,消化所读之书,这样读书才能达到经世致用的效果。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诗人的创作也表达过类似的意思:“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王国维是从美学角度立言,意思其实是一样的。
在这个“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的过程里,读书人的主体角色值得认真思考,他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更不是游谈无根的夸夸其谈者,虚心涵泳,然后“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而躬践之”。读书的过程,是读书人在所读之书与现实之间进行不断对话和诠释的过程,读书人“入乎其内”,体会原书的精神,吸收书的营养,同时要能“出乎其外”,用之于天下国家,在这过程里,读书人自己的狭隘生命体验得到了扩充,即孟子所谓“养浩然之气”。同时,为改变现实,又必须对书进行创造性地转化,使自己当下的生命和文化灌注到古书之中,使古书具有了生机活力,成为改造现实、规划未来的参考。
这样的读书法有着鲜明的儒学特色,贯彻了儒学所强调的“学以成人”和“经世致用”思想,这也是与孟子提倡的士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存在方式是相对应的。到了明代,从小学开始,到科举求官,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教科书,读书的过程是“证诸先觉,考诸古训,尊所闻,行所知”的历程,从小就开始这样反复训练,“日以义理浸灌其心”,长大了自然就可以达到使“心术归于正”的目标了。
(摘编自黄振萍《传统中国的读书方法与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程端礼、徐与乔、周永年的读书法是在朱熹的《朱子读书法》的基础上得以不断发展、演化来的。
B.孔子的“学而时习之”、孟子的“养浩然之气”、朱子的“涵泳”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好的读书方法。
C.王国维认为读书是一个“入乎其内”和“出平其外”的过程,要求读书人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
D.文章论述的各种读书方法都烙印着儒学的特色,与孟子所提倡的士人的社会存在方式是相对应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段列举朱熹等人的著述,分析古今读书的不同,得出传统中国儒学政教体系重视读书法的结论。
B.陈善在谈论读书方法时,将“见得亲切”和“用得透脱”两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思辨色彩。
C.文章每段都采用了引用的论证手法,起到强化作者的观点、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的作用。
D.文章围绕“读书的方法和意义”这一论述对象,按照历史发展顺序进行阐释和探讨,有理有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学习新知识、获取功名、矫正自我的言行、改变现实、规划未来皆属传统中国士子读书的意义。
B.读书之法是存在古今之变的,但是用所读之书,对所处的当下之世有考辨、有诠释仍值得倡导。
C.文章阐释了读书使人“学以成人”“经世致用”的必要性,由此批判了“两脚书橱”的读书人。
D.文罩的传统读书方法,在现代社会看来,虽有积极的参考性和指导价值,但应以扬弃的态度来对待。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我不过就是一个吴孟超
“他创造了中国医学界乃至世界医学肝胆外科领域的无数个第一,他翻译了第一部中文版的肝脏外科入门专著;他制作了中国第一具肝脏血管的铸形标本;他创造了间歇性肝门阻断切肝法和常温下无血切肝法;他完成世界上第一例中肝叶切除手术;他也切除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肝海绵状血管瘤……他从医75年,将超过15000名病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他就是朗读者吴孟超。”他,被人们称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今年已经96岁。
他的右手,握过众多的奖杯,但却最契合止血钳的形状——筋脉虬结,右手食指指尖微微向内侧弯;但又超乎寻常的柔软细腻,指甲整齐润泽——食指畸变是因为过去的成千上万台肝脏手术,细腻灵活是为了未来能再多帮助一个生命。庞眉皓发的吴孟超说,自己爱惜手要远胜过脸。脸老了没有所谓的,但是这双能在手术台上连续操作十个小时的手,是和死神博弈的利器,在肝脏的方寸之间渡人生死,接病人回到人间时,要稳健而有力——在面对病人满腹腔的充血时,所有人都只能看到满眼的红色,但吴盂超的手可以直接伸进去,代替眼睛游刃有余地选中血管一掐,血当即就会止住。
吴孟超其实是马来西亚的归国华侨。他初中毕业时,祖国正遭受法西斯的侵略。按照当地习俗,校方要出资让毕业生聚餐。“奉献自己”的种子,已经在身为班长的吴孟超心中深种了——他当即建议,把聚餐的钱捐给祖国正在浴血抗战的前方将士。于是一份以“北婆罗洲萨拉瓦国第二省诗巫光华初级中学39届全体毕业生”名义的抗日捐款,送往了抗日根据地延安。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在毕业典礼时,学校收到了八路军总部以毛泽东、朱德的名义发来的感谢电。
吴孟超下定决心,要回国参加抗日战争,即使一人之力不能救祖国于水火,也要和亿万同胞共赴汤蹈火。吴孟超走了一个月的水路、旱路,来到昆明,却发现去延安的路只会更加漫长凶险。同学劝他,与其送死,不如科学救国。于是,吴孟超暂时按下自己内心的激愤,投入了考取同济高中的复习中。后来,吴孟超考入同济大学医学院,有幸听到了“当代中国外科之父”、在二战中挽救无数生命的裘法祖教授的课,顿时被他的渊博知识、精湛医术所折服,用吴孟超自己的话说,“成了他的铁杆粉丝”。后来吴孟超在医院当住院医生,才得以近距离地跟裘法祖查房、看他手术,真正如愿以偿地成为他的学生。到今天,中国肝胆外科的中坚力量,百分之八十是吴孟超的学生、学生的学生和第三代、第四代学生。
吴孟超再次回到马来西亚时,父亲已经因为胆囊结石胆管结石去世了。他为了救国,学了这一行,却没有机会给自己的父亲医治。他在父母的墓前,说:妈妈爸爸,我已经为祖国做了一点事情。
在2004年,82岁的吴孟超,不顾众人的反对接下了一台复杂的肝脏肿瘤切除手术。手术的对象是一个叫甜甜的女孩,她肝脏的肿瘤,比篮球还大,大到所有人都认为只有肝移植一条路可以保命。同事偷偷劝吴孟超,说别人都不敢切,你切了,万一出了事,你的名誉就没有了!在旁人在乎“晚节”大过天的年纪,吴孟超只认“人命关天”,他果断地说:我不过就是一个吴孟超,救治病人是我的天职——名誉算什么!2004年9月24日早上8点到晚上6点,吴孟超通过整整十个小时的手术,给女孩切掉了肿瘤。女孩说:“后来我选择了9月24号——让我获得再生的日子,和我心爱的人携手走上红毯。今天我可以拥有完整的人生,谢谢您。”
在吴孟超这里,所谓“人上人”的荣耀他尽管让别人去享受,他只图善尽“人中人”的天职。一生中听到最多的话,就是别人感恩的话;听到最多的字眼,就是“谢”这个字。但这对于像吴孟超这样的医生来说,足够美好了。
(选编自《朗读者》第二季第9期)
【相关链接】
吴孟超的同事:“认识您三十多年了,在很多人看来,您是个传奇,但只有我看到过,手术后靠在椅子上的您,胸前的手术衣都湿透了;两只胳膊支在扶手上,掌心向上的双手在微微颤抖。”“您说,如果哪一天,我真的在手术室里倒下了,你知道我是爱干净的,记住给我擦干净,不要让别人看见我一脸汗的样子。”对于自己越喜爱越器重的学生,吴孟超会越严厉。学生张绍庚说,导师常常告诉他们:“一定要趁年轻时好好学习,一个好的外科医生,必须具备严谨、细致和耐心的医风,否则将一事无成。”(央视网《中国微故事》,2018年07月26日第80期)
“一个医学家应该把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作为终身追求。”“虽然退休了,但只要组织需要,只要病人需要,我随时可以进入战位,投入战斗!”吴孟超说。 (2019年1月11日《文汇报》)
4.下列表述不能用来支撑吴孟超是“肝胆外科之父”的一项是(3分)
A.他翻译了第一部中文版的肝脏外科入门专著,制作了中国第一具肝脏血管的铸形标本。
B.他创造了间歇性肝门阻断切肝法和常温下无血切肝法,完成世界第一例中肝叶切除手术。
C.年岁已高的吴孟超不顾众人的反对,接下了一台复杂的肝脏肿瘤切除手术,并获得成功。
D.我国的肝胆外科中坚人才,百分之八十是他的学生、学生的学生和第三代、第四代学生。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长期在手术台上与死神博弈.救人过万,使吴孟超右手筋脉虬结,右手食指发生畸变。
B.外人常看到的是吴孟超传奇般的辉煌业绩,却很难看到他真实、辛劳的日常工作状态。
C.吴孟超严格要求他用心培育的学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深深影响着他全力救治的女孩。
D.弃“人上人”的荣耀,尽“人中人”的天职,是对“我不过就是一个吴孟超”的诠释。
6.请结合材料,探究吴孟超“只要组织需要,只要病人需要,我随时可以进入战位,投入战斗”这种言行的成因。(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夜哭
吴佳俊
我在夏夜里听到过各样的哭声。
那哭声,有时大,有时小;有时缠绵,有时悱恻;有时孤绝,有时冷寂;有时如流星划过天幕,有时如蚊虫嗡鸣耳畔;有时似夜风摇撼大树,有时似月光照临池面;有时像乡村基督徒唱诵的赞美诗,有时像吃斋信佛者念诵的经文……
这些哭声,曾让我彻夜难眠。我躺在床上,被各种哭声深深地包裹着,酷似黑夜包裹着村子。苦痛和忧伤如同明灭闪烁的繁星,布满了我大脑的天空。我睁开眼,望着漆黑的屋瓦,耳边不自然地响起艾青在他的《诗人论》里发出的诘问:“如果你听见深夜里还有哭声……,你的嘴还能缄默吗?”然而,我的确只能缄默,在这个沉闷的夏季的夜晚。我不缄默,又能如何呢?
在回乡居住的这些日子里,我还从来没有如此这般地被众多的密集的哭声所恼过,但现在不一样了,这不是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这是一个有着哭声的惶然的“子夜”。我一定要找出那些哭声的来处,我要知道到底是谁在深夜里哭泣,以便使我的内心获得安妥和宁静。我的锐敏的听觉的雷达,顺着那声音的频率,在黑夜里四处探查,像一束微弱而幽冷的光,穿梭于夜的深渊里。遗憾的是,我探查了整整一个夏季,还是未能彻底搞清楚那些哭声的来源。只有极少数的几种哭声,我是确凿地知道它们是从哪里传出来的。为此,我愿意将它们简略记述在这里。我希望我的文字不再缄默,尤其在听见深夜里的哭声的时候。
树肯定哭过。因为哭过的树的叶片都是纷乱的,有的甚至变得焦黄。我居住的周围有很多这样的树——有感情的树,会欢笑也会流泪的树。我经常在散步的时候看到过它们那或悲伤或祥和的样子。印象最深的,是我家菜园旁土坎上的那棵洋槐树。每年春天,树上都会缀满繁密的白花。那是蜜蜂最欢欣的季节,却是洋槐树最愁郁的季节。现在,洋槐树早已枯萎了,再也开不出洁白的花朵,然而蜜蜂仍会年年飞来围着枯树转,有时,蜜蜂还会带来鸟雀、蝴蝶、蜻蜓随着它们一起转。转着转着,蜜蜂就开始哭了。蜜蜂一哭,鸟雀也哭,蝴蝶也哭,蜻蜓也哭。最后,枯死的洋槐树也哭了。我至今不明白,既然树都死去了,那它又怎么还会哭泣呢?而且,哭声还那么响亮,那么具有穿透力。难道是洋槐树死了,只剩下它的哭声还活着么?
土地肯定哭过。因为哭过的土地只长荒草不长庄稼。我的村庄周遭全是这类长满了荒草的土地。我每天从原先的田坎走过,荒草都会抓我的膝盖。它们试图强迫我下跪,再试图覆盖我。我挣扎着,抵抗着,为土地,也为我自己。或许是土地可怜我,才在我脚底下嘤嘤地哭。我熟悉它们的哭声,它们的哭声里包裹着太多的盐和太多的碱。
夏天肯定哭过。因为哭过的夏天总是溽热、干燥的。它们会把嗓子哭得沙哑,把喉咙哭得冒烟,把田地哭得坼裂,把虫子哭得自杀;它们还会把凉风哭成汗液,把山路哭成血管,把粮食哭成饥饿……我不知道其他的季节是否也会哭,比如春天会哭吗?冬天会哭吗?秋天会哭吗?反正夏天是会哭的,难怪我会在夏季里听到那么多的哭声呢。也许,夏天是在代替秋天哭、冬天哭和春天哭吧。待夏天把眼泪都流尽了,也就不会再有哭声了,那该是多么爽朗而宁谧的季节哟。
我肯定也哭过。不然,我绝不会听到这些夜里的哭声的。只有哭过的人,才会对各样的哭声那般敏感。那么,我又是为何而哭呢?其实我也不知道,我的泪水从没有告诉过我,它也从来不受我的控制。每次都是这样,只要我的双脚一踏上故乡的土地,我的眼泪就会夺眶而出。然后,刮过故乡的野风就会将我的哭声带走,带出我的视线和意识,眷念和哀愁。如今,在这个充斥各样哭声的夏夜,我才真正明白了自己哭泣的缘由——我哭我的树和土地,也哭我的夏天,更哭艾青那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诗句。
(摘自《流火或寒冰》,《2018中国最佳散文》)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先总写我在夏夜里听到过的许多种哭声,然后写我对哭声的来源充满疑惑,再详细写了树、土地、夏天和我的哭声。
B.前文说我只能“缄默”,后文说希望我的文字“不再缄默”,反映了作者对各种哭声的来源由不清楚到清楚的变化。
C.文章第五段记述了洋槐树枯萎,鸟雀、蜜蜂、蝴蝶这些小动物哭泣不已,它们失去了食物的来源和生活的欢乐。
D.文中第六段画线的句子,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故乡的土地上荒草繁茂生长、肆意蔓延的景象。
8.文章第二段描摹了我在夏夜听到的各种哭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9.文章中“哭”的内涵是什么?本文有什么现实意义?(6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中国对如何读书有过很多讨论,其中,朱熹的《朱子读书法》流传甚广,成为近世士子的读书指南,元代程端礼《读书分年日程》即以此为基础,后又演化出徐与乔《五经读法》、周永年《先正读书诀》等等。与现代社会的诸种事情一样,读书之法也存在古今之变,高下之分,应以扬弃的态度审慎对待。这其中我们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在儒学主导下的传统中国,古人读书不完全如现代社会那般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如果仅仅从知识体量角度而言,那时候总量并不算大。《论语》首章讲“学而时习之”,这里的“学”是自己体悟觉醒的意思,所以古人说“古之学者为己”,而不仅仅是获取外在知识。古人特别反对把读书只是当成“辞章记诵”来猎取功名,认为那样背离了读书的本意。朱子反复提倡读书要“涵泳”,读书应该做到使人“存心复性”“学以成人”并能“经世致用”。所以,在传统中国的儒学政教体系里,特别重视如何读书也就不奇怪了。
南宋人陈善在《扪虱新话》中曾对读书法有个精辟总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读书要“求所以入”,就如孟子所说的能够“知人论世”,熟悉作者的语境和个人品性,这样才能“见得亲切”,真实把握原作者的意图,知道古人的用心之处,以古人为师,矫正自己的言行,进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自我治理,这样才能把书读进去。如果只是读进去,而不知运用,成为词句的奴隶,那只能落得个“两脚书橱”的称号,这不是善于读书的人。要“用得透脱”,就是要能够立足于自己的时代和语境,把所读之书消化透彻,对自己所处的当下之世有仔细的考辨,认清时势,消化所读之书,这样读书才能达到经世致用的效果。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诗人的创作也表达过类似的意思:“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王国维是从美学角度立言,意思其实是一样的。
在这个“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的过程里,读书人的主体角色值得认真思考,他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更不是游谈无根的夸夸其谈者,虚心涵泳,然后“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而躬践之”。读书的过程,是读书人在所读之书与现实之间进行不断对话和诠释的过程,读书人“入乎其内”,体会原书的精神,吸收书的营养,同时要能“出乎其外”,用之于天下国家,在这过程里,读书人自己的狭隘生命体验得到了扩充,即孟子所谓“养浩然之气”。同时,为改变现实,又必须对书进行创造性地转化,使自己当下的生命和文化灌注到古书之中,使古书具有了生机活力,成为改造现实、规划未来的参考。
这样的读书法有着鲜明的儒学特色,贯彻了儒学所强调的“学以成人”和“经世致用”思想,这也是与孟子提倡的士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存在方式是相对应的。到了明代,从小学开始,到科举求官,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教科书,读书的过程是“证诸先觉,考诸古训,尊所闻,行所知”的历程,从小就开始这样反复训练,“日以义理浸灌其心”,长大了自然就可以达到使“心术归于正”的目标了。
(摘编自黄振萍《传统中国的读书方法与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程端礼、徐与乔、周永年的读书法是在朱熹的《朱子读书法》的基础上得以不断发展、演化来的。
B.孔子的“学而时习之”、孟子的“养浩然之气”、朱子的“涵泳”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好的读书方法。
C.王国维认为读书是一个“入乎其内”和“出平其外”的过程,要求读书人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
D.文章论述的各种读书方法都烙印着儒学的特色,与孟子所提倡的士人的社会存在方式是相对应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段列举朱熹等人的著述,分析古今读书的不同,得出传统中国儒学政教体系重视读书法的结论。
B.陈善在谈论读书方法时,将“见得亲切”和“用得透脱”两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思辨色彩。
C.文章每段都采用了引用的论证手法,起到强化作者的观点、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的作用。
D.文章围绕“读书的方法和意义”这一论述对象,按照历史发展顺序进行阐释和探讨,有理有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学习新知识、获取功名、矫正自我的言行、改变现实、规划未来皆属传统中国士子读书的意义。
B.读书之法是存在古今之变的,但是用所读之书,对所处的当下之世有考辨、有诠释仍值得倡导。
C.文章阐释了读书使人“学以成人”“经世致用”的必要性,由此批判了“两脚书橱”的读书人。
D.文罩的传统读书方法,在现代社会看来,虽有积极的参考性和指导价值,但应以扬弃的态度来对待。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我不过就是一个吴孟超
“他创造了中国医学界乃至世界医学肝胆外科领域的无数个第一,他翻译了第一部中文版的肝脏外科入门专著;他制作了中国第一具肝脏血管的铸形标本;他创造了间歇性肝门阻断切肝法和常温下无血切肝法;他完成世界上第一例中肝叶切除手术;他也切除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肝海绵状血管瘤……他从医75年,将超过15000名病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他就是朗读者吴孟超。”他,被人们称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今年已经96岁。
他的右手,握过众多的奖杯,但却最契合止血钳的形状——筋脉虬结,右手食指指尖微微向内侧弯;但又超乎寻常的柔软细腻,指甲整齐润泽——食指畸变是因为过去的成千上万台肝脏手术,细腻灵活是为了未来能再多帮助一个生命。庞眉皓发的吴孟超说,自己爱惜手要远胜过脸。脸老了没有所谓的,但是这双能在手术台上连续操作十个小时的手,是和死神博弈的利器,在肝脏的方寸之间渡人生死,接病人回到人间时,要稳健而有力——在面对病人满腹腔的充血时,所有人都只能看到满眼的红色,但吴盂超的手可以直接伸进去,代替眼睛游刃有余地选中血管一掐,血当即就会止住。
吴孟超其实是马来西亚的归国华侨。他初中毕业时,祖国正遭受法西斯的侵略。按照当地习俗,校方要出资让毕业生聚餐。“奉献自己”的种子,已经在身为班长的吴孟超心中深种了——他当即建议,把聚餐的钱捐给祖国正在浴血抗战的前方将士。于是一份以“北婆罗洲萨拉瓦国第二省诗巫光华初级中学39届全体毕业生”名义的抗日捐款,送往了抗日根据地延安。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在毕业典礼时,学校收到了八路军总部以毛泽东、朱德的名义发来的感谢电。
吴孟超下定决心,要回国参加抗日战争,即使一人之力不能救祖国于水火,也要和亿万同胞共赴汤蹈火。吴孟超走了一个月的水路、旱路,来到昆明,却发现去延安的路只会更加漫长凶险。同学劝他,与其送死,不如科学救国。于是,吴孟超暂时按下自己内心的激愤,投入了考取同济高中的复习中。后来,吴孟超考入同济大学医学院,有幸听到了“当代中国外科之父”、在二战中挽救无数生命的裘法祖教授的课,顿时被他的渊博知识、精湛医术所折服,用吴孟超自己的话说,“成了他的铁杆粉丝”。后来吴孟超在医院当住院医生,才得以近距离地跟裘法祖查房、看他手术,真正如愿以偿地成为他的学生。到今天,中国肝胆外科的中坚力量,百分之八十是吴孟超的学生、学生的学生和第三代、第四代学生。
吴孟超再次回到马来西亚时,父亲已经因为胆囊结石胆管结石去世了。他为了救国,学了这一行,却没有机会给自己的父亲医治。他在父母的墓前,说:妈妈爸爸,我已经为祖国做了一点事情。
在2004年,82岁的吴孟超,不顾众人的反对接下了一台复杂的肝脏肿瘤切除手术。手术的对象是一个叫甜甜的女孩,她肝脏的肿瘤,比篮球还大,大到所有人都认为只有肝移植一条路可以保命。同事偷偷劝吴孟超,说别人都不敢切,你切了,万一出了事,你的名誉就没有了!在旁人在乎“晚节”大过天的年纪,吴孟超只认“人命关天”,他果断地说:我不过就是一个吴孟超,救治病人是我的天职——名誉算什么!2004年9月24日早上8点到晚上6点,吴孟超通过整整十个小时的手术,给女孩切掉了肿瘤。女孩说:“后来我选择了9月24号——让我获得再生的日子,和我心爱的人携手走上红毯。今天我可以拥有完整的人生,谢谢您。”
在吴孟超这里,所谓“人上人”的荣耀他尽管让别人去享受,他只图善尽“人中人”的天职。一生中听到最多的话,就是别人感恩的话;听到最多的字眼,就是“谢”这个字。但这对于像吴孟超这样的医生来说,足够美好了。
(选编自《朗读者》第二季第9期)
【相关链接】
吴孟超的同事:“认识您三十多年了,在很多人看来,您是个传奇,但只有我看到过,手术后靠在椅子上的您,胸前的手术衣都湿透了;两只胳膊支在扶手上,掌心向上的双手在微微颤抖。”“您说,如果哪一天,我真的在手术室里倒下了,你知道我是爱干净的,记住给我擦干净,不要让别人看见我一脸汗的样子。”对于自己越喜爱越器重的学生,吴孟超会越严厉。学生张绍庚说,导师常常告诉他们:“一定要趁年轻时好好学习,一个好的外科医生,必须具备严谨、细致和耐心的医风,否则将一事无成。”(央视网《中国微故事》,2018年07月26日第80期)
“一个医学家应该把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作为终身追求。”“虽然退休了,但只要组织需要,只要病人需要,我随时可以进入战位,投入战斗!”吴孟超说。 (2019年1月11日《文汇报》)
4.下列表述不能用来支撑吴孟超是“肝胆外科之父”的一项是(3分)
A.他翻译了第一部中文版的肝脏外科入门专著,制作了中国第一具肝脏血管的铸形标本。
B.他创造了间歇性肝门阻断切肝法和常温下无血切肝法,完成世界第一例中肝叶切除手术。
C.年岁已高的吴孟超不顾众人的反对,接下了一台复杂的肝脏肿瘤切除手术,并获得成功。
D.我国的肝胆外科中坚人才,百分之八十是他的学生、学生的学生和第三代、第四代学生。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长期在手术台上与死神博弈.救人过万,使吴孟超右手筋脉虬结,右手食指发生畸变。
B.外人常看到的是吴孟超传奇般的辉煌业绩,却很难看到他真实、辛劳的日常工作状态。
C.吴孟超严格要求他用心培育的学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深深影响着他全力救治的女孩。
D.弃“人上人”的荣耀,尽“人中人”的天职,是对“我不过就是一个吴孟超”的诠释。
6.请结合材料,探究吴孟超“只要组织需要,只要病人需要,我随时可以进入战位,投入战斗”这种言行的成因。(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夜哭
吴佳俊
我在夏夜里听到过各样的哭声。
那哭声,有时大,有时小;有时缠绵,有时悱恻;有时孤绝,有时冷寂;有时如流星划过天幕,有时如蚊虫嗡鸣耳畔;有时似夜风摇撼大树,有时似月光照临池面;有时像乡村基督徒唱诵的赞美诗,有时像吃斋信佛者念诵的经文……
这些哭声,曾让我彻夜难眠。我躺在床上,被各种哭声深深地包裹着,酷似黑夜包裹着村子。苦痛和忧伤如同明灭闪烁的繁星,布满了我大脑的天空。我睁开眼,望着漆黑的屋瓦,耳边不自然地响起艾青在他的《诗人论》里发出的诘问:“如果你听见深夜里还有哭声……,你的嘴还能缄默吗?”然而,我的确只能缄默,在这个沉闷的夏季的夜晚。我不缄默,又能如何呢?
在回乡居住的这些日子里,我还从来没有如此这般地被众多的密集的哭声所恼过,但现在不一样了,这不是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这是一个有着哭声的惶然的“子夜”。我一定要找出那些哭声的来处,我要知道到底是谁在深夜里哭泣,以便使我的内心获得安妥和宁静。我的锐敏的听觉的雷达,顺着那声音的频率,在黑夜里四处探查,像一束微弱而幽冷的光,穿梭于夜的深渊里。遗憾的是,我探查了整整一个夏季,还是未能彻底搞清楚那些哭声的来源。只有极少数的几种哭声,我是确凿地知道它们是从哪里传出来的。为此,我愿意将它们简略记述在这里。我希望我的文字不再缄默,尤其在听见深夜里的哭声的时候。
树肯定哭过。因为哭过的树的叶片都是纷乱的,有的甚至变得焦黄。我居住的周围有很多这样的树——有感情的树,会欢笑也会流泪的树。我经常在散步的时候看到过它们那或悲伤或祥和的样子。印象最深的,是我家菜园旁土坎上的那棵洋槐树。每年春天,树上都会缀满繁密的白花。那是蜜蜂最欢欣的季节,却是洋槐树最愁郁的季节。现在,洋槐树早已枯萎了,再也开不出洁白的花朵,然而蜜蜂仍会年年飞来围着枯树转,有时,蜜蜂还会带来鸟雀、蝴蝶、蜻蜓随着它们一起转。转着转着,蜜蜂就开始哭了。蜜蜂一哭,鸟雀也哭,蝴蝶也哭,蜻蜓也哭。最后,枯死的洋槐树也哭了。我至今不明白,既然树都死去了,那它又怎么还会哭泣呢?而且,哭声还那么响亮,那么具有穿透力。难道是洋槐树死了,只剩下它的哭声还活着么?
土地肯定哭过。因为哭过的土地只长荒草不长庄稼。我的村庄周遭全是这类长满了荒草的土地。我每天从原先的田坎走过,荒草都会抓我的膝盖。它们试图强迫我下跪,再试图覆盖我。我挣扎着,抵抗着,为土地,也为我自己。或许是土地可怜我,才在我脚底下嘤嘤地哭。我熟悉它们的哭声,它们的哭声里包裹着太多的盐和太多的碱。
夏天肯定哭过。因为哭过的夏天总是溽热、干燥的。它们会把嗓子哭得沙哑,把喉咙哭得冒烟,把田地哭得坼裂,把虫子哭得自杀;它们还会把凉风哭成汗液,把山路哭成血管,把粮食哭成饥饿……我不知道其他的季节是否也会哭,比如春天会哭吗?冬天会哭吗?秋天会哭吗?反正夏天是会哭的,难怪我会在夏季里听到那么多的哭声呢。也许,夏天是在代替秋天哭、冬天哭和春天哭吧。待夏天把眼泪都流尽了,也就不会再有哭声了,那该是多么爽朗而宁谧的季节哟。
我肯定也哭过。不然,我绝不会听到这些夜里的哭声的。只有哭过的人,才会对各样的哭声那般敏感。那么,我又是为何而哭呢?其实我也不知道,我的泪水从没有告诉过我,它也从来不受我的控制。每次都是这样,只要我的双脚一踏上故乡的土地,我的眼泪就会夺眶而出。然后,刮过故乡的野风就会将我的哭声带走,带出我的视线和意识,眷念和哀愁。如今,在这个充斥各样哭声的夏夜,我才真正明白了自己哭泣的缘由——我哭我的树和土地,也哭我的夏天,更哭艾青那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诗句。
(摘自《流火或寒冰》,《2018中国最佳散文》)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先总写我在夏夜里听到过的许多种哭声,然后写我对哭声的来源充满疑惑,再详细写了树、土地、夏天和我的哭声。
B.前文说我只能“缄默”,后文说希望我的文字“不再缄默”,反映了作者对各种哭声的来源由不清楚到清楚的变化。
C.文章第五段记述了洋槐树枯萎,鸟雀、蜜蜂、蝴蝶这些小动物哭泣不已,它们失去了食物的来源和生活的欢乐。
D.文中第六段画线的句子,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故乡的土地上荒草繁茂生长、肆意蔓延的景象。
8.文章第二段描摹了我在夏夜听到的各种哭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9.文章中“哭”的内涵是什么?本文有什么现实意义?(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