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2019年高考“中山狼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19-05-29

2019年高考“中山狼卷”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自信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具有超生物性、超自然性、超现实性的文化生命机能, 是人类社会实践在个体生命内部建构的高级文化结构, 也是人类主观能动性和文化创造性的具体表现。
从大的方面看, 中国学人最关注的一直是文化发展的物质条件与客观环境, 并由此形成了“物质在前, 精神在后”的客观语境。但在某种意义上, “物质在前, 精神在后”的思维定势在当下不仅相当流行, 而且已成为影响当代文化研究的一个深层病症, 很多虚假的学术问题与错误判断正是由此而生。
就中国文化发展的现状而言, 在文化发展的物质条件与外部环境解决以后, 主体方面的素质与能力正在变得更加重要。而对文化发展主体因素与语境的忽视与无知, 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当代文化思考和建设出现过多混乱与闹剧的根源。要想深入探讨中国文化发展问题, 首先要做的是进行“从客观到主体”的语境调整。中国文化的发展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 同时也需要主体必须具有一定的特殊结构或达到相当的发展水平。
对于文化自信这种文化生命机能也是如此。自近现代以来, 人们普遍将中国文化自信的衰落归结为物质条件或社会制度等“硬件”方面的问题, 这是形成文化发展客观语境或经济决定论的重要原因。而从主体语境开始则意味着, 需要一种什么样的主体条件, 才能理解或完成中华文化自信的当代建构。由此可知, 主体语境构成了文化自信的研究、阐释与现实重建的深层理论框架。
在主体语境中, 文化自信的消长取决于其作为文化生命机能的性质与存在方式。在逻辑分析上, 主体可细分出知识、伦理与审美三种文化生命机能。但正如康德说审美机能在人类身上“总是很薄弱的”, 真正影响主体文化生命的建构与实践的是知识与伦理机能。知识与伦理是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内在条件, 也是文化自信发生和消长最重要的主体基础。
在考察中华文化自信的历史流变时, 不难发现一种相当普遍的矛盾现象。一方面, 在面临国家、种族与文化兴亡的紧要关头, 中华民族很容易通过文化认同和召唤生发出排山倒海般巨大的精神力量, 这在历史上是屡试不爽的。但另一方面, 这种巨大的主体力量与激情又不够坚实或不能长久持有, 在某些特定环境下很容易被腐蚀或自我糜烂掉。
由此可知, 尽管影响文化自信的原因很多, 但缺乏一个坚实可靠的理性主体基础, 无疑是中华文化自信不能长久或容易腐烂变质的重要原因。   
(摘编自刘士林《中华文化自信的主体考量与阐释》)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化自信与个体生命或主观能动性具有高度相关性,其建构的主体语境很重要。
B.中国学人过重关注物质条件,以致出现了文化研究的诸多虚假问题与错误判断。
C.文化自信离不开经济与环境等物质条件,但更依赖主体素质与能力的发展水平。
D.由于中华文化自信缺乏知识与伦理的坚实基础,因此其巨大精神力量容易消褪。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先从概念界定出发,为下文的论述提供了坚实的共识基础。
B.文章针对“客观语境”而提出“主体语境”并作出了有关阐述。
C.文章能够结合中华文化的矛盾现象来论证主体语境的建构价值。
D.文章在批判问题的基础之上,具体论证了主体语境的建构路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物质在前,精神在后”的客观语境容易导致文化研究中的“经济决定论”。
B.要进行“从客观到主体”的语境调整,必然要求深入地研究主体建构的问题。
C.在文化自信的主体语境实践中,重点应该抓住知识和伦理两种文化生命机能。
D.文化自信受多种因素影响,要在物质条件成熟后,更加重视主体语境的建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今天,国家信息中心发布了2018中国大数据发展报告,数据显示,我国数字经济已形成五大聚集区,相关投资增加明显。
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政府和市场在“数字中国”建设领域的投资热度继续高涨,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投入力度明显加大,其中,各级政府的相关投资项目有超过六成投向了公共服务领域。
目前,我国数字经济类企业已经形成了京津地区、珠三角地区、成渝地区等五大聚集区域。在人才供需方面,中西部地区提供的大量人才,很多都流向了东南沿海省份。报告还指出了在“数字中国”发展中,需要改进提高的地方。比如说我们东、中、西部的差距还在不断拉大;再比如大数据发展非常快,但是人才跟进的速度还不够快。
国家信息中心还发布了《“一带一路”贸易合作大数据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的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3.4%,高于我国整体外贸增速,而中亚地区与中国的贸易额增速最快。在2017年的“一带一路”贸易中,中国的进口额增速,五年来首次超过了出口。
(摘编自《2018中国大数据发展报告发布》,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2018年5月5日)
材料二 :
报告显示,2017 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为4700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大数据核心产业规模为236 亿元人民币,较2016 年相比增速达40.5%。预计未来几年,大数据市场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速。

图1 中国大数据核心产业规模及增速
接近2/3 的企业已经成立了数据分析相关部门,企业对数据分析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近四成的企业已经应用了大数据。在接受调查的1572 家企业中,已经应用大数据的企业有623 家,占比为39.6%,与2016 年相比上升4.5%。

图2 大数据分析方式
(摘编自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网站发布的《中国大数据发展调查报告(2018)》)
材料三:
近期,交通出行、网络购物等诸多网络平台企业纷纷被曝出可能存在大数据“杀熟”行为——购买同样的产品或服务,老客户反而要比新客户花钱更多。
“杀熟”不是新事物,并非线上独有,在线下也很常见。以到餐厅吃饭为例,你若常去某家餐饮店就餐,与店主、伙计熟悉后,久而久之,反而会出现被怠慢现象:点完菜呼叫下单,服务员却迟迟不来。
在“互联网+”消费环境中,“杀熟”发生更频繁、实现更容易,其背后是电商营销“千人千面”技术在起推手作用。平台方会根据搜集到的用户个人资料、购买习惯等行为信息,通过大数据模型建立用户画像,然后根据画像给不同用户推荐相应的产品、服务和定价,实行区别化的价格营销策略。说到底,用户相当于被大数据算法给“算计”了,消费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正当合法权益也受到侵害。
无论线上线下,“杀熟”其实是“店大欺客”的一种表现。这个“大”,要么是“体量大”,仗着在行业中的支配地位,产生“奈何不了我”的盲目自信;要么是“架子大”,认为“用户忠诚度”足够高,导致服务开始缩水。
治理大数据“杀熟”等各种“店大欺客”行为,监管部门理应加强相关立法工作,堵住监管漏洞,提高违法成本;平台应坚持“以用户为核心”的互联网思维,用更多优质服务吸引用户,并且在对大数据进行商业开发时,筑牢安全保护的防火墙,加宽隐私保护的屏障。   
(摘编自《大数据杀熟,是在有意“消费”消费者的忠诚度》,《人民日报》2018年6月1日)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16年我国大数据核心产业规模增加值最小,预计2020年我国大数据核心产业规模增加值最大,规模逐年呈上升态势,反映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良好。
B.根据统计和预测,近六年我国大数据核心产业规模发展速度均呈递增态势,2016年增速达到最高,此后小幅回落,增速呈递减态势,但增速均超过30%。
C.我国的大数据产业规模大,增长速度快,这与企业重视数据分析有关,虽然大部分企业已成立数据分析的部门,但是只有不到50%的企业应用了大数据。
D.与2016年相比,2017年企业实时处理动态数据并提供分析结果所占比例有所增加,并且其所占比例为最高,而以大数据支撑未来决策所占比例为最少。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区域性较为明显,主要集中在五大聚集区,但投资的力度倾斜于中西部,因此数字经济的区域差距逐步缩小。
B.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2017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额呈快速增长趋势,近五年出口额增速首次低于进口。
C.与线下“杀熟”行为不同,线上“杀熟”行为更频繁发生,也更容易实现,原因是网络技术能轻易地获取消费者的各种隐私信息。
D.“店大”的行业支配地位助推“杀熟”行为的发生,鉴于此,相关部门应要加强立法工作,管控行业行为,杜绝行业内垄断现象。
6.三则材料分别来自电视、互联网和报纸,针对大数据主题,三种媒体在报道上各有何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比 邻
聂鑫森
仲夏时节,五点钟的样子,天就露出了鱼肚色。
七十岁的常惠生,赶忙下床,他的妻子问道:“你到哪里去?”
“到德山家去看看。”
“德山被他儿子接到城里治病去了,那座房子空空的,有什么看头?”
“他临走前把钥匙交给了我,我去开开门,让房子透透气。说不定哪天他就回来了,还来和我们做邻居。”
常惠生从枕头下摸出钥匙,小心地掂了掂,然后塞到口袋里。这一串钥匙可以打开尹家的大门、卧室门、仓库门……不是情如一家人,不会对他这么信任。他走出卧室,穿过堂屋,再打开自家的大门,跨过高高的门槛,站在台阶上,便望见了几百米开外的尹家老屋。
常惠生突然觉得眼睛有些润湿,喃喃地说:“德山呀,我在这里等你回来。”
他走下台阶,沿着一条被林荫遮蔽的小路,朝尹家老屋走去。
这个村有三四十户人家,住得很分散,到处是半裸半掩的土石山丘和坡地,稀稀拉拉地只长矮小的杂树、荆棘和野草。常家和尹家住的这一面坡地,原叫秃毛坡,但现在却有了成片的树林,还有了许多自开自谢的野花。常惠生的儿子常凯是个农民企业家,先在城里经营农副产品市场,早几年回到老家创建农业科技园,事业红红火火。他的科技园就在坡下的小河边,呼啦啦沿河排开几百亩地,瓜果蔬菜全是早熟、高产、优质品种。他不喜欢秃毛坡这个名字,遂改名为锦绣坡,单位则称为“湘楚锦绣坡农业科技园”。
常惠生曾对儿子说:“这面坡是我家和尹家共有的宅基地和自留山,你改名问过他吗?”
儿子说:“问他做什么?他肯定会同意的。这几十年,你们二老对尹家施惠多多,他报过什么恩?”
“混账东西!有你这样说话的吗?就算我们帮过人家一点小忙,老想着人家怎么回报,那么原本的动机就歪了。”
儿子赶忙说:“爹骂得对,我……再不乱说了。”
常惠生缓缓地走在小路上,不时地见到带露的枝叶横到路中来,他像小孩子一样,用手轻轻拈住枝叶放到嘴边,去舔晶亮的露珠,舌尖似乎有了一点甜味。他和尹德山同年,两家人的上一辈子就是邻居,童年时他们清晨相邀去远处砍柴,见到枝叶上的露珠,也是这样去舔,比谁舔得多舔得快。
常惠生忍不住哈哈大笑。
后来,他们都成家了,又都有了孩子。
尹德山个子瘦小,还有哮喘病,儿子尹忠十岁时得急性阑尾炎,是常惠生催促尹德山,两人连夜轮流背着尹忠赶往几十里路外的镇医院,并代交了医药费,这才保住了尹家的这条根。尹忠读初中、高中、大学时,常惠生不时地资助学费……
常惠生从不认为邻里之间相互帮个忙,是什么了不得的事,为什么一定要人家念念不忘。尹忠大学毕业后当了中学教师,经济宽裕了,一定要归还历年来的欠款,常惠生说:“你爹记的账,我不认,是他记错了。”但这满坡的绿意和清凉,悦目清心,常惠生却不拒绝。
终于到了尹家老屋前,常惠生掏出钥匙打开大门的牛鼻子铜锁,也不急着进去,在高门槛上坐下来,点着一支烟,慢慢地抽。
尹德山去城里治病,一眨眼就十天了。临别时,他对常惠生说:“我的心脏病有日子了,怕耽误儿子的工作,又舍不得常大哥你,一直没言语,现在看来是拖不下去了。这串钥匙就交给你了,让老屋不长霉不生虫。我会……回来的……”
仿佛尹德山真的回来了,也坐在门槛上。他们平日里相互走动时,就喜欢坐在门槛上抽烟、聊天。
风吹满坡树叶,沙啦啦地响,就像他们高高低低的说话声。
常惠生抽完了烟,起身进了堂屋,打开卧室门,进去后再打开朝南的窗户,屋里顿时明亮起来。
……
这年夏至后,一场百年不遇的大雨骤然而来,下得昏天黑地,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山洪暴发,各处山体滑坡,不少人家的房子被夷为平地。只有秃毛坡因树木多而密且扎根深,居然岿然不动,常家和尹家的房子毫发无伤。特别是坡下的科技园,因排水系统好,安然渡过这一劫。
常惠生对全家人说:“你们不是说尹家没有回报我们吗?德山几十年栽树、护树,不言不语地护佑我们!”常凯低下了头。
常惠生马上打手机给尹德山,没有回应。常惠生忍不住大哭起来。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常惠生望见尹家老屋后突然禁不住要流下眼泪,既表现出了常惠生睹物思人对尹德山的思念之情,也隐含地写出了常惠生对尹德山病情的担忧。
B.关于“秃毛坡”改名为“锦绣坡”的事情,常凯对于父亲常惠生的质问不屑一顾,反而说尹德山不懂报恩,由此可见常凯是一个以怨报德的人。
C.“我会……回来的……”一句看似简单,实则用心,支支吾吾的语气暗示了尹德山对于自己能不能回来并没有把握,为下文写他的离去埋下了伏笔。
D.小说结尾作者将常家和尹家住的这一面坡地仍称为“秃毛坡”,而非“锦绣坡”,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常惠生和尹德山和谐友好的比邻关系的肯定。
8.常惠生父子二代的人物形象有何不同?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9.小说以现在为叙述起点,却花更多笔墨来写过往,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