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19-09-05
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10分, 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训诂(gǔ)    恶梦 (è) 寂寥(liáo) 名媛(yuàn) 少安毋躁(shāo)
B.狷狂(juàn)博取(bó) 潜伏(qiǎn) 颠簸 (bǒ)  披沙捡金(jiǎn)
C.篡改(cuàn)梵文(fán)通牒 (dié) 黄膘马(biāo)源远流长(yuán)
D.偾事(fèn) 胡诌(zhōu) 摒弃 (bìn g)乐陶陶(táo)徇私枉法(xùn)   
2.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 最恰当的一组是(   )
金圣叹,中国颇负_______的文学批评家,才气纵横, 性情在傲。他选录初唐到五代的七言律诗近六百首进行细致点评, 揣摩唐人七言律诗的谋篇布局、起承转合的模式, 或_______,或借题发挥。《清代七百名人传:全人瑞传》说他: “ 纵横批评,明快如火,________,一时见者叹为灵鬼转世。”
A. 胜名   醍醐灌顶    笔走龙蛇    B. 胜名    鞭辟入里    笔走龙蛇
C. 盛名   鞭辟入里    妙笔生花    D. 盛名    醍醐灌顶    妙笔生花
3. 在下面横线处填入语句, 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什么是经典?常念为经,常数为典。经典经得起重复。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而许多人都在梦想自己的作品、事业成为经典,好让自己被历史记住,实现永恒。但这永恒之梦,总是让可怕的重复之斧轻轻一劈就碎。修炼不够,太轻太薄,不耐用甚至经不起念叨第二遍。倒是许多不经意之说、之作, 元心插柳柳成荫,不经意间成了经典。
①但经典的语言,人们一遍遍地说,一代代地说
②常言道:“ 话说三遍淡如水”,一般的话多说几遍人就妥烦
③不但文字的经典这样,音乐、绘画等一切艺术经典都是这样
④甚至像唐太宗那样, 喜欢王羲之的字, 一生看不够, 临死又陪葬到棺材里
⑤经典的书, 人们一遍遍地读, 一代代地读
A.①⑤③②④   B.①⑤③④②   C. ②①⑤④③    D.②①⑤③④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秦汉魏石刻书法艺术展增进了中日两国书法艺术家的友好往来,推动两国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
B.我国自主建设的北斗卫星全球组网稳步推进,应用也已走出国门,不仅服务亚太地区,而且逐步向全球提供服务。
C.从3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挂牌算起,截至4月11日,已有11个国务院组成部门、机构和单位正式挂牌亮相,迎接新身份。
D.由于学校条件艰苦,师资力量不足,张玉滚不得不把自己打造成全能型,“不耽误一节课,千方百计上好每一节课”是他给自己定下的“铁律”。
5.下列文学常识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左传》《史记》《资治通鉴》是历史散文的三个里程碑,其中《史记》和《资治通鉴》的体例是不一样的。
B、《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共有15国风,160篇。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礼时的乐歌,共40篇。
C.《张衡传》中“贯六艺”的“六艺”指《诗》《书》《礼》《易》《乐》《春秋》。
D.南朝民歌《孙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早的长篇叙事诗,它与北朝民歌《木兰诗》齐名,被后人合称为“乐府双璧”。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8分,每小题2分)
明太祖平武昌,即议律令。吴元年①冬十月,命左丞相李善长为律令总裁官,参知政事杨宪、傅珮,御史中丞刘基,翰林学士陶安等二十人为议律官,谕之曰:“法贵简当,使人易晓。若条绪繁多,或一事两端,可轻可重,吏得因缘为奸,非法意也。夫网密则水无大鱼,法密则国无全民。卿等悉心参究,日具刑名条目以上,吾亲酌议焉。”每御西楼,召诸臣赐坐,从容讲论律义。十二月,书成,凡为令一百四十五条,律二百八十五条。又恐小民不能周知,命大理卿周桢等取所定律令,自礼乐、制度、钱粮、选法之外,凡民间所行事宜,类聚成编,训释其义,颁之郡县,名曰《律令直解》。太祖览其书而喜曰:“吾民可以寡过矣。”
洪武元年,又命儒臣四人,同刑官讲《唐律》,日进二十条。五年,定宦官禁令及亲属相容隐律②,六年夏,刊《律令宪纲》,颁之诸司。其冬诏刑一部尚书刘惟谦详定《大明律》每奏一篇命揭两庑亲加裁酌。及成,翰林学士宋濂为表以进,曰:“臣以洪武六年冬十一月 受诏, 明年二月书成。篇目一准于唐:曰卫禁,曰职制,曰户婚,曰厩库,曰擅兴,曰贼盗,曰斗讼,曰诈伪,曰杂律,曰捕亡,曰断狱,曰名例。采用旧律二百八十八条,续律百二十八条,旧令改律三十六条,因事制律三十一条,掇《唐律》以补遗百二十三条,合六百有六条,分为三十卷。或损或益,或仍其旧,务合轻重之宜。”九年,太祖览律条犹有未当者,命丞相胡惟庸、御史大夫汪广洋等详议,厘正十有三条。十六年,命尚书开济定诈伪律条。二十二年,刑部言:“比年条例增损不一,以致断狱失当。请编类颁行,俾中外知所遵守。”遂命翰林院同刑部官,取比年所增者,以类附入,改《名例律》冠于篇首。
(选自《明史•志第六十九》)
(注)①吴元年: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前一年为自己建了一个字的年号“吴”。②亲属相容隐律: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亲属可以相互包容隐瞒犯罪,法律不予制裁或减轻处罚。
6.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类聚成编                      编:册子
B.掇《唐律》以补遗百二十三条    掇:编辑
C.俾中外知所遵守                俾:使[来源:学&科&网]
D.取比年所增者                  比:近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颁之郡县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着
B.臣以洪武六年冬十一月受诏         以致天下之士
C.俾中外知所遵守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D.改《名例律》冠于篇首             故燕王欲结于君
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其冬诏/刑部尚书刘惟谦/详定《大明律》/每奏一篇/命揭两庆/亲加裁酌
B.其冬诏刑部/尚书刘惟谦详定/《大明律》每奏一篇/命揭两庞/亲加裁酌
C.其冬/诏刑部尚书/刘惟谦详定《大明律》/每奏一篇命揭/两烷亲加裁酌
D.其冬/诏刑部尚书刘惟谦详定《大明律》/每奏一篇/命揭两疣/亲加裁酌
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明太祖平定武昌之后,就下令朝中大臣二十人为议律官修订法律,并亲自召见诸臣,讲论律文要义,表明皇上对修订大明法律极为重视。
B.通过二个月的努力,议律官们修成律令,共有法令-百四十五条,律条二百八十五条,简称为《律令直解》,并颁发这些册子给郡县。
C.在《唐律》的基础上,刘惟谦等经过几个月的时间,三十卷的《人明律》修成,但以后并没有停止增删,直到洪武二十二年才算基本修定。
D.选文简述了明太祖诏令修定人明律令的事情,所关涉的律文名目繁多,参与人员众多,但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却写得清晰明了。
第Ⅱ卷(共102分)
10.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3分)
(1)吏得因缘为奸,非法意也。(2分)
                                               
(2)卿等悉心参究,日具刑名条目以上,吾亲酌议焉。(3分)

(3)除翻译第一句中“因”的用法,请举例分析“因”的其他五种用法。(5分)

(4)除翻译第二句中“焉”的用法,请举例分析“焉”的其他三种用法。(3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的空缺部分。(7分)
(1)《赤壁赋》中有一句“①                 ”,借助动物作喻,说明天地广阔,慨叹生命何其短促。
(2)《卫风 氓》中②           ,③           用桑枯叶落比喻女子红颜已老,感慨良深。
(3)《蜀道难》中李白写景由静而动,水石激荡,山谷轰鸣即④             ,
⑤               。
(4)画图省识春风面,⑥                  。
(5)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⑦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各题(10分)
寄黎眉州
苏轼
胶西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
治经方笑《春秋》学,好士今无六一贤。且待渊明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
注:①黎眉州:黎錞,四川渠江人,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他以尚书屯田郎中出知眉州,所以称“黎眉州”。
②瓦屋、峨眉:山名,皆四川山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写作者登高远眺,“孤云落照”,既是实景,又饱蘸了诗人的情感。
B.颔联中作者借助想象,将内心情感融入对瓦屋山和峨眉山景色的描绘中。
C.颈联将自己和欧阳修做比较,表达出不及欧阳修贤能的自谦之情。
D.本诗语言质朴平易,风格明快,情景交融,动中有静,平淡中寓激情。
(2)诗歌的尾联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4分)
__
(3)鉴赏诗歌语句可以从哪几个角度分析?(4分)(规律提炼题组)
__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