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2021年4月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21-04-27
济南市2021年4月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时隔8年,那个写《活着》的余华又活了!他的长篇新作《文城》将由新经典·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文城》继续在人生、命运、时代等余华曾深刻挖掘的主题上求索,书写一个人在命运浪涛里的寻找,以及一群人在时代洪流中的选择。在溪镇人最初的印象里,林祥福是一个身上披戴雪花,头发和胡子遮住脸庞的男人,有着垂柳似的谦卑和田地般的沉默寡言。哪怕后来成了万亩荡和木器社的主人,他身上的谦卑和沉默依旧没有变。他的过去和一座谜一样的城联系在了一起,没人知道他为什么要找一个不存在的地方。他原本不属于这里,他的家乡在遥远的北方。为了一个承诺他将自己连根拔起,漂泊至此。往后的日子,他见识过温暖赤诚的心,也见识过冰冷无情的血。最终他徒劳无获,但许多人的牵挂和眼泪都留在了他身上。
自1990年代《活着》出版以来,从张艺谋改编同名电影,将福贵的经历搬上荧幕,到易烊千玺手写读后感,“随着福贵走在洒满盐的路上”,一代代读者,不分老幼,不分城乡,一遍遍读他的作品,从小说中看到现实,在感动中获得力量。《活着》让每个读过福贵故事的人都相信,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透过《文城》,读者也将在那个熟悉的余华身上,窥见他令人耳目一新的一面。余华曾这样谈写作:“一个梦,让一个记忆回来了,然后一切都变了。”也许正是因此,他的许多小说都在书写记忆,不管是个人的,还是集体的。
在《文城》中,余华继续追寻一段被历史记忆封存的时光,同时,他也突破以往的创作,把故事背景上溯至《活着》之前那个更残酷的清末时代。余华在讲述这段往事时,承续了民间叙事的风格,不动声色地融入魔幻色彩,从不同视角讲述了林祥福、纪小美以及与他们相连的各色人物的爱恨悲欢、颠沛起伏,牵引出军阀混战、匪祸泛滥的时代之殇。
“我只要写作,就是回家。”余华曾这样说,“我的每一次写作都让我回到南方。我现在叙述里的小镇已经是一个抽象的南方小镇了,是一个心理的暗示,也是一个想象的归宿。”而在《文城》中,余华不仅书写熟悉与亲切的南方小镇,还描绘种着高粱玉米的黄河北边。《文城》也将见证一个我们曾熟悉的余华的回归——那个采用底层视角、关注普通人“活着”的壮美故事、将历史和时代真正融入人物生活的余华,他是一位忠实的叙述者,也是一位耐心的聆听者。
这样的余华有着独特的文学力量,能够令自身经历截然不同的读者,与他的文字产生情感上的相通与共鸣。正如他所说,“我们总是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作家那里,读到自己的感受,甚至是自己的生活。假如文学中真的存在某些神秘的力量,我想可能就是这些。”
(摘编自傅小平《余华长篇新作〈文城〉推出》,2021年02月22日《文学报》)
材料二
这几天,一张著名作家余华在某培训机构活动中演讲《如何在中高考中写好作文》的照片,在社交媒体上热传。很多人都对此表示迷惑不解,还有人把此事直接上升到了“文学已死”的高度。
余华能不能教高考作文?以余华今时今日在中国文学界的地位,当然有资格在公开场合谈论一下高考作文。
有人认为,余华是大作家,但未必了解高考作文怎么写。此类质疑不无道理,但又有些小题大做。首先,听一场演讲就能学会写作文本身就是天方夜谭;其次,余华演讲的主旨也不是教学,而是鼓励广大考生积极面对人生的挑战,希望他们爱上文学。
所以,完全没必要给余华扣上一个“文学已死”的大帽子。但余华教作文引发的争议,背后还有值得探究的真问题。
在大多数人的潜意识里,余华所代表的纯文学和高考作文所代表的应试作文,评价标准并不完全一致。我们当下的作文教学或者说语文教育,该以何种方式接纳文学,很受社会关注。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20年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文章辞藻华丽、引经据典,惊艳了阅卷老师,得到满分。但当被公布在互联网上后,它遭到的却是“群嘲”——这位小作者不会“说人话”,华丽的语言之下,只有贫乏的思想。
平心而论,小作者没有错,高考作文本来就是要讲技巧的;网友们也没有错,没有人喜欢无病呻吟、卖弄技巧的文章。问题出在,优秀的高考作文和优秀的文学作品,未必是重合的。
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现实:一位能够在高考作文中获得高分的考生,可能应试技巧高超,但很可能不懂文学,也对文学没有多少兴趣。这种情况无疑是遗憾的——我们培养出了很多拥有应试技巧却未必有充足人文素养的“人才”。
余华的文学造诣再高,也未必是那个适应考试形势的教练员。余华和高考作文联系在一起,依然是一件值得欣慰的好事。社会在呼吁、政府在关心、高考在改革,这一切都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人们的观念——高考作文的分数,不该是人生的目标。
语文和文学都需要“出圈”“破界”,互通有无,加强交流,以人为本,放眼未来。唯有如此,才能为国家培养更多全面发展、拥有更高素养的人才。
(摘编自2021年3月13日《光明日报》李勤余《余华教作文引争议,背后的真问题是什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城》突破了《活着》的民间叙事风格,融入魔幻色彩,从不同视角讲述林祥福们的爱恨悲欢、颠沛起伏以及时代之殇。
B.《文城》讲述林祥福、纪小美以及与他们相连的各色人物的故事,书写历史记忆,作品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新的突破。
C.2020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辞藻华丽、引经据典,惊艳了阅卷老师,但华丽的语言之下,只有贫乏的思想。
D.优秀高考作文和优秀的文学作品,未必是重合的。高考作文获高分的考生,应试技巧高超,但大多不懂文学,对文学没有兴趣。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过于在意高考作文分数,导致很多学生拥有应试技巧却没有充足的人文素养,这反映出当下语文教育的不足。
B.语文和文学都必须“出圈”“破界”,以人为本,放眼未来,才能为国家培养更多全面发展、拥有更高素养的人才。
C.读过余华小说的人,都能从小说中看到现实,在感动中获得力量,相信生活是属于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D.两则材料都谈到了余华的影响,材料一侧重于写余华的文学力量,材料二写余华引起的对当下作文教学的思考。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作家阿来曾跟记者说:“我可以跟你讨论任何话题,但请不要是高考作文。我没有关注。”他认为高考作文与文学创作关系不大。
B.作家梁晓声认为很多高考学生只有情调,没有情怀,没有情愫,没有真情实感。有无情怀和情愫是一般的作文和好作文的区别。
C.作家叶永烈点评高考作文,觉得高考作文应该对语文起到“指挥棒”的作用,高考作文命题要大气,让语文教学走得更好。
D.北大教授孔庆东对北大培文杯大赛选手说,要尊重高考作文的规矩,同时保持文学梦,两种作文都写出来,成为一代新人。
4.时隔8年,余华推出了长篇新作《文城》,请简要梳理概括材料一的评论要点。(4分)
5.“余华和高考作文联系在一起,依然是一件值得欣慰的好事”,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材料一
穗儿红
胡金洲
石湾,版图像把茶壶,偏巧,也产壶。虽人口不过千,烧制泥壶的竟有三十多家,其中最有名的数屈旺家。屈家制壶的泥窑,不入名流,但生产的泥壶人人叫绝。
绝的东西有两样。一是泥料。质地不咋的,腻而不滑,黏而不润。颜色却独特,红中显紫,紫中点黑。烧成的壶,壶腹上都有一丢丢儿被紫黑两色围绕的红点儿,比大米穗儿小,比小米穗儿大,恰似开镰季节风中摇摆的高粱穗儿,当地依样儿称之为“穗儿红”。二是壶的款式。壶中套壶,像俄罗斯套娃一样,可各自分开,亦可集中在一起。多的据说套了九把壶。壶中最小的一把能左右旋转。小壶盛上水,壶嘴插入外壶,茶水从最外层大壶嘴里流出,滴水不漏。
传说中的“九把壶”就在屈旺家。屈家祖上避难从浙江龙泉迁来,开山鼻祖乃进士出身,当过县丞,被黜回家,承袭父业,把文化和情感都融进壶里头了。
一日,镇上来了副生面孔。上唇一溜八字胡,戴一副黑色框边眼镜,镜片后一对小眼,黑白各半,左顾右盼,冒出一股贼气。
这人一口东北口音,不时冒出一两个叠音字,引起屈旺警觉。上个月,山里派人来,说武汉三镇沦陷,日本鬼子要进军鄂西北,打通进川的通道。恩施是中国军队某战区司令部所在地。屈旺揪着鼻头思忖,此人若是日本探子,必会打听进山的路线,不妨陪这小子玩玩。
来人说,我是东北哈尔滨商人,手上有一批玉米种子从武汉托运到谷城,联系了一个朋友帮助脱手。时间急,不容逗留,想找条近道去保康,不知屈老板愿指道否?
屈旺不假思索道,近道有的是!你走水路还是走山道?来人说,两条路都想走。赶紧又说,主要是保险起见,用中国……我们中国人的话说,东方不亮西方亮。
屈旺吩咐手下看好店铺,亲自带领来人分别走了一段山道和水路。走近大山,来人主动止步,兴奋地说,谢谢!你真是个大大的讲义气的朋友!
过了几日,那人来到屈旺的店铺,跨进门槛就喊,老兄!你经不起夸啊!屈旺问,啥事?那人说,我按照你指的两条路线走了两天,结果都回到了出发地!屈旺故作惊讶,你看见一座像猴头一样的山头没有?那人摇摇头。屈旺说,哎呀!怪我没仔细交代,水路山道都要经过猴头山!错过猴头山就进不了保康和恩施的!我们这儿有一句老话:低头不见抬头见,过了猴头保康现。那人脸上先显出疑惑,听见屈旺一番“老话”,满脸堆笑,说,今天我来不是说这个的,是同你说壶来的!屈旺说,哦,好啊!那人说,老兄!我们家原来也是制壶的。我爷爷那一辈就听说中国……我们中国产套壶,就是不知道具体在什么地方,后来战争爆发了,这事给耽搁下来。正巧现在我来完成爷爷的使命,知道套壶原来就产在你们这里!
一说到套壶,屈旺来劲了。那是!不是吹,能产套壶的全中国仅咱这一地!说着,转身进屋,兴冲冲地抱出一套套壶搁在桌子上。
那人把套壶小心翼翼地一把把取出,先看壶嘴,后看壶盖,最后看壶把。眼睛一亮,钉子一样盯着第九把壶不离不弃。壶腹上写满文字,有跋有诗。小篆字体,字如蛹蚁。跋文:吾平生四十余年穷工于泥如育儿育女知其艰辛得其愉悦产无数仅此九子可教也后辈应视其为同胞不可弃也。诗四句:波碧浮茗影,品酌袅生烟。忽看归鸟急,闻香立窗前。那人看后,不语。
送走那人,屈旺速速将九套壶细心收起,严严藏好,将自己仿制的一套九套壶抱出,放到原处。
忽然一日,屈旺隐隐约约听见枪声从深山里传来。隔了半天时辰,一群日本兵死的死伤的伤出现在小镇上。中间一人骑着高头大马,抽羊角风似的,嘴里唾沫四溅,大喊大叫。经过屈旺店铺,看了几眼,嚷嚷着走了。屈旺从挑窗看到,马上之人好是面熟,想想,正是两次来店看九套壶那人。
马上之人叫石川,日本兵驻南漳谷城先遣队大佐。原来,石川率日本鬼子进入猴头山遭到游击队伏击,损失惨重。自这次失败后,日本鬼子再也没有胆量进保康。不日,石川派翻译官到屈旺家,转告:由屈旺亲自带路领他们再进保康,另外收购九套壶。屈旺亦可二选一。屈旺心里明白,凭他们步行进山,给他们一百个胆子也不敢。他们来索取他的九套壶是真。
翻译官悉心把玩屈旺货架上的三套壶五套壶和七套壶,垂涎欲滴,说给先遣队每人一套。屈旺佯装不乐意,连连谢绝。翻译官奸笑,说,你是我们石川大佐的朋友,大大的良民,这点面子不给?
屈旺和伙计连夜包装。
第二天清早,一百三十七套套壶装上日本人的卡车,九套壶由翻译官抱着,轰轰烈烈离去。
屈旺带着伙计连夜离开石湾,顺南河而下的第二天黄昏,日本鬼子的兵营响起一阵接一阵的爆炸声。屈旺站在船头,伙计站船尾,看见远处火光冲天,一个个像过家家占尽了便宜的孩子,嘚瑟地哈哈大笑。
抗战胜利那年,屈旺回到石湾,从猪厩石槽下面抱出九套壶,恭恭敬敬放到神龛上,拜了两拜,雄赳赳一声高喊:爹!列祖列宗!你们的十个子孙回来了!
(选文有删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时隔8年,那个写《活着》的余华又活了!他的长篇新作《文城》将由新经典·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文城》继续在人生、命运、时代等余华曾深刻挖掘的主题上求索,书写一个人在命运浪涛里的寻找,以及一群人在时代洪流中的选择。在溪镇人最初的印象里,林祥福是一个身上披戴雪花,头发和胡子遮住脸庞的男人,有着垂柳似的谦卑和田地般的沉默寡言。哪怕后来成了万亩荡和木器社的主人,他身上的谦卑和沉默依旧没有变。他的过去和一座谜一样的城联系在了一起,没人知道他为什么要找一个不存在的地方。他原本不属于这里,他的家乡在遥远的北方。为了一个承诺他将自己连根拔起,漂泊至此。往后的日子,他见识过温暖赤诚的心,也见识过冰冷无情的血。最终他徒劳无获,但许多人的牵挂和眼泪都留在了他身上。
自1990年代《活着》出版以来,从张艺谋改编同名电影,将福贵的经历搬上荧幕,到易烊千玺手写读后感,“随着福贵走在洒满盐的路上”,一代代读者,不分老幼,不分城乡,一遍遍读他的作品,从小说中看到现实,在感动中获得力量。《活着》让每个读过福贵故事的人都相信,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透过《文城》,读者也将在那个熟悉的余华身上,窥见他令人耳目一新的一面。余华曾这样谈写作:“一个梦,让一个记忆回来了,然后一切都变了。”也许正是因此,他的许多小说都在书写记忆,不管是个人的,还是集体的。
在《文城》中,余华继续追寻一段被历史记忆封存的时光,同时,他也突破以往的创作,把故事背景上溯至《活着》之前那个更残酷的清末时代。余华在讲述这段往事时,承续了民间叙事的风格,不动声色地融入魔幻色彩,从不同视角讲述了林祥福、纪小美以及与他们相连的各色人物的爱恨悲欢、颠沛起伏,牵引出军阀混战、匪祸泛滥的时代之殇。
“我只要写作,就是回家。”余华曾这样说,“我的每一次写作都让我回到南方。我现在叙述里的小镇已经是一个抽象的南方小镇了,是一个心理的暗示,也是一个想象的归宿。”而在《文城》中,余华不仅书写熟悉与亲切的南方小镇,还描绘种着高粱玉米的黄河北边。《文城》也将见证一个我们曾熟悉的余华的回归——那个采用底层视角、关注普通人“活着”的壮美故事、将历史和时代真正融入人物生活的余华,他是一位忠实的叙述者,也是一位耐心的聆听者。
这样的余华有着独特的文学力量,能够令自身经历截然不同的读者,与他的文字产生情感上的相通与共鸣。正如他所说,“我们总是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作家那里,读到自己的感受,甚至是自己的生活。假如文学中真的存在某些神秘的力量,我想可能就是这些。”
(摘编自傅小平《余华长篇新作〈文城〉推出》,2021年02月22日《文学报》)
材料二
这几天,一张著名作家余华在某培训机构活动中演讲《如何在中高考中写好作文》的照片,在社交媒体上热传。很多人都对此表示迷惑不解,还有人把此事直接上升到了“文学已死”的高度。
余华能不能教高考作文?以余华今时今日在中国文学界的地位,当然有资格在公开场合谈论一下高考作文。
有人认为,余华是大作家,但未必了解高考作文怎么写。此类质疑不无道理,但又有些小题大做。首先,听一场演讲就能学会写作文本身就是天方夜谭;其次,余华演讲的主旨也不是教学,而是鼓励广大考生积极面对人生的挑战,希望他们爱上文学。
所以,完全没必要给余华扣上一个“文学已死”的大帽子。但余华教作文引发的争议,背后还有值得探究的真问题。
在大多数人的潜意识里,余华所代表的纯文学和高考作文所代表的应试作文,评价标准并不完全一致。我们当下的作文教学或者说语文教育,该以何种方式接纳文学,很受社会关注。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20年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文章辞藻华丽、引经据典,惊艳了阅卷老师,得到满分。但当被公布在互联网上后,它遭到的却是“群嘲”——这位小作者不会“说人话”,华丽的语言之下,只有贫乏的思想。
平心而论,小作者没有错,高考作文本来就是要讲技巧的;网友们也没有错,没有人喜欢无病呻吟、卖弄技巧的文章。问题出在,优秀的高考作文和优秀的文学作品,未必是重合的。
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现实:一位能够在高考作文中获得高分的考生,可能应试技巧高超,但很可能不懂文学,也对文学没有多少兴趣。这种情况无疑是遗憾的——我们培养出了很多拥有应试技巧却未必有充足人文素养的“人才”。
余华的文学造诣再高,也未必是那个适应考试形势的教练员。余华和高考作文联系在一起,依然是一件值得欣慰的好事。社会在呼吁、政府在关心、高考在改革,这一切都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人们的观念——高考作文的分数,不该是人生的目标。
语文和文学都需要“出圈”“破界”,互通有无,加强交流,以人为本,放眼未来。唯有如此,才能为国家培养更多全面发展、拥有更高素养的人才。
(摘编自2021年3月13日《光明日报》李勤余《余华教作文引争议,背后的真问题是什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城》突破了《活着》的民间叙事风格,融入魔幻色彩,从不同视角讲述林祥福们的爱恨悲欢、颠沛起伏以及时代之殇。
B.《文城》讲述林祥福、纪小美以及与他们相连的各色人物的故事,书写历史记忆,作品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新的突破。
C.2020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辞藻华丽、引经据典,惊艳了阅卷老师,但华丽的语言之下,只有贫乏的思想。
D.优秀高考作文和优秀的文学作品,未必是重合的。高考作文获高分的考生,应试技巧高超,但大多不懂文学,对文学没有兴趣。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过于在意高考作文分数,导致很多学生拥有应试技巧却没有充足的人文素养,这反映出当下语文教育的不足。
B.语文和文学都必须“出圈”“破界”,以人为本,放眼未来,才能为国家培养更多全面发展、拥有更高素养的人才。
C.读过余华小说的人,都能从小说中看到现实,在感动中获得力量,相信生活是属于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D.两则材料都谈到了余华的影响,材料一侧重于写余华的文学力量,材料二写余华引起的对当下作文教学的思考。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作家阿来曾跟记者说:“我可以跟你讨论任何话题,但请不要是高考作文。我没有关注。”他认为高考作文与文学创作关系不大。
B.作家梁晓声认为很多高考学生只有情调,没有情怀,没有情愫,没有真情实感。有无情怀和情愫是一般的作文和好作文的区别。
C.作家叶永烈点评高考作文,觉得高考作文应该对语文起到“指挥棒”的作用,高考作文命题要大气,让语文教学走得更好。
D.北大教授孔庆东对北大培文杯大赛选手说,要尊重高考作文的规矩,同时保持文学梦,两种作文都写出来,成为一代新人。
4.时隔8年,余华推出了长篇新作《文城》,请简要梳理概括材料一的评论要点。(4分)
5.“余华和高考作文联系在一起,依然是一件值得欣慰的好事”,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材料一
穗儿红
胡金洲
石湾,版图像把茶壶,偏巧,也产壶。虽人口不过千,烧制泥壶的竟有三十多家,其中最有名的数屈旺家。屈家制壶的泥窑,不入名流,但生产的泥壶人人叫绝。
绝的东西有两样。一是泥料。质地不咋的,腻而不滑,黏而不润。颜色却独特,红中显紫,紫中点黑。烧成的壶,壶腹上都有一丢丢儿被紫黑两色围绕的红点儿,比大米穗儿小,比小米穗儿大,恰似开镰季节风中摇摆的高粱穗儿,当地依样儿称之为“穗儿红”。二是壶的款式。壶中套壶,像俄罗斯套娃一样,可各自分开,亦可集中在一起。多的据说套了九把壶。壶中最小的一把能左右旋转。小壶盛上水,壶嘴插入外壶,茶水从最外层大壶嘴里流出,滴水不漏。
传说中的“九把壶”就在屈旺家。屈家祖上避难从浙江龙泉迁来,开山鼻祖乃进士出身,当过县丞,被黜回家,承袭父业,把文化和情感都融进壶里头了。
一日,镇上来了副生面孔。上唇一溜八字胡,戴一副黑色框边眼镜,镜片后一对小眼,黑白各半,左顾右盼,冒出一股贼气。
这人一口东北口音,不时冒出一两个叠音字,引起屈旺警觉。上个月,山里派人来,说武汉三镇沦陷,日本鬼子要进军鄂西北,打通进川的通道。恩施是中国军队某战区司令部所在地。屈旺揪着鼻头思忖,此人若是日本探子,必会打听进山的路线,不妨陪这小子玩玩。
来人说,我是东北哈尔滨商人,手上有一批玉米种子从武汉托运到谷城,联系了一个朋友帮助脱手。时间急,不容逗留,想找条近道去保康,不知屈老板愿指道否?
屈旺不假思索道,近道有的是!你走水路还是走山道?来人说,两条路都想走。赶紧又说,主要是保险起见,用中国……我们中国人的话说,东方不亮西方亮。
屈旺吩咐手下看好店铺,亲自带领来人分别走了一段山道和水路。走近大山,来人主动止步,兴奋地说,谢谢!你真是个大大的讲义气的朋友!
过了几日,那人来到屈旺的店铺,跨进门槛就喊,老兄!你经不起夸啊!屈旺问,啥事?那人说,我按照你指的两条路线走了两天,结果都回到了出发地!屈旺故作惊讶,你看见一座像猴头一样的山头没有?那人摇摇头。屈旺说,哎呀!怪我没仔细交代,水路山道都要经过猴头山!错过猴头山就进不了保康和恩施的!我们这儿有一句老话:低头不见抬头见,过了猴头保康现。那人脸上先显出疑惑,听见屈旺一番“老话”,满脸堆笑,说,今天我来不是说这个的,是同你说壶来的!屈旺说,哦,好啊!那人说,老兄!我们家原来也是制壶的。我爷爷那一辈就听说中国……我们中国产套壶,就是不知道具体在什么地方,后来战争爆发了,这事给耽搁下来。正巧现在我来完成爷爷的使命,知道套壶原来就产在你们这里!
一说到套壶,屈旺来劲了。那是!不是吹,能产套壶的全中国仅咱这一地!说着,转身进屋,兴冲冲地抱出一套套壶搁在桌子上。
那人把套壶小心翼翼地一把把取出,先看壶嘴,后看壶盖,最后看壶把。眼睛一亮,钉子一样盯着第九把壶不离不弃。壶腹上写满文字,有跋有诗。小篆字体,字如蛹蚁。跋文:吾平生四十余年穷工于泥如育儿育女知其艰辛得其愉悦产无数仅此九子可教也后辈应视其为同胞不可弃也。诗四句:波碧浮茗影,品酌袅生烟。忽看归鸟急,闻香立窗前。那人看后,不语。
送走那人,屈旺速速将九套壶细心收起,严严藏好,将自己仿制的一套九套壶抱出,放到原处。
忽然一日,屈旺隐隐约约听见枪声从深山里传来。隔了半天时辰,一群日本兵死的死伤的伤出现在小镇上。中间一人骑着高头大马,抽羊角风似的,嘴里唾沫四溅,大喊大叫。经过屈旺店铺,看了几眼,嚷嚷着走了。屈旺从挑窗看到,马上之人好是面熟,想想,正是两次来店看九套壶那人。
马上之人叫石川,日本兵驻南漳谷城先遣队大佐。原来,石川率日本鬼子进入猴头山遭到游击队伏击,损失惨重。自这次失败后,日本鬼子再也没有胆量进保康。不日,石川派翻译官到屈旺家,转告:由屈旺亲自带路领他们再进保康,另外收购九套壶。屈旺亦可二选一。屈旺心里明白,凭他们步行进山,给他们一百个胆子也不敢。他们来索取他的九套壶是真。
翻译官悉心把玩屈旺货架上的三套壶五套壶和七套壶,垂涎欲滴,说给先遣队每人一套。屈旺佯装不乐意,连连谢绝。翻译官奸笑,说,你是我们石川大佐的朋友,大大的良民,这点面子不给?
屈旺和伙计连夜包装。
第二天清早,一百三十七套套壶装上日本人的卡车,九套壶由翻译官抱着,轰轰烈烈离去。
屈旺带着伙计连夜离开石湾,顺南河而下的第二天黄昏,日本鬼子的兵营响起一阵接一阵的爆炸声。屈旺站在船头,伙计站船尾,看见远处火光冲天,一个个像过家家占尽了便宜的孩子,嘚瑟地哈哈大笑。
抗战胜利那年,屈旺回到石湾,从猪厩石槽下面抱出九套壶,恭恭敬敬放到神龛上,拜了两拜,雄赳赳一声高喊:爹!列祖列宗!你们的十个子孙回来了!
(选文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