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铭《浪淘沙·送苏庭绰之泉州》阅读答案及解析
时间:2015-06-01
浪淘沙·送苏庭绰之泉州
刘铭
癸巳岁,庭绰过余,数日,又复别去,赋此曲。
谁复忆河阳,击鼓山岗?关乡残梦马铿锵。落落芦花飘江表,流水斜阳。
镇日野菊黄,枯草颓墙,萧山无语鬓飞霜。何忍脆裘②折枝远,冻酒愁肠。
【注】①刘铭,宋河阳嘉州人。作者曾与同乡苏庭绰一起抗金。宋败退江南后,作者力主抗金不得,被迫归隐。②语出岑参送别诗《北庭贻宗学士道别》“容鬓老胡尘,衣裘脆边风”。
1.词中“落落芦花飘江表,流水斜阳”一句描摹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有什么作用?(5分)
2.本词上下阕作者形象发生了较大变化,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①“落落芦花”句描摹出一幅落寞秋景图。写作者伫立在斜阳下,看芦花飘落在大江南岸,江水空流,心生感叹。②借景抒情,寓亡国之痛于冷落之景中,营造出一种萧瑟荒凉的气氛,烘托出作者的满心凄冷与感伤。
2、上阕描绘自己当年在战场上,击鼓山岗,纵马沙场的豪迈形象;下阕刻画了两鬓飞霜,冷酒送别,怨恨孤苦的老者形象。前后形象对比鲜明,表达了作者家国兴衰之痛,时光流逝之叹,送别友人之伤。
1:
分析:该题考查该诗句的作用。注意答题三步骤:一赏析该句的诗意,二指出该句所用的表达技巧,三分析诗人的感情。结合原诗注释分析,“落落芦花飘江表,流水斜阳” 写作者伫立在斜阳下,看芦花飘落在大江南岸,江水空流,心生感叹。借景抒情,寓亡国之痛于冷落之景中,营造出一种萧瑟荒凉的气氛,烘托出作者满心凄冷与感伤。
2:
分析:赏析作者的形象,一定要回到原诗中抓住概述诗人生平经历或形象的句子。上阕“忆”回忆自己当年在河阳战场上,击鼓山冈,纵马沙场的豪迈形象;下阕“鬓飞霜”描写了译为两鬓斑白的老者形象,“枯草颓墙”写隐居的蔓延萧条之境,“冻酒愁肠”送别好友,只能冷酒相待,心中愁肠百结。上下阕通过对比手法写出自己昔日英雄气概今日英雄末路的形象,联系注释该诗表达了作者家国兴衰之痛,时光流逝之叹,送别友人之伤。
刘铭
癸巳岁,庭绰过余,数日,又复别去,赋此曲。
谁复忆河阳,击鼓山岗?关乡残梦马铿锵。落落芦花飘江表,流水斜阳。
镇日野菊黄,枯草颓墙,萧山无语鬓飞霜。何忍脆裘②折枝远,冻酒愁肠。
1.词中“落落芦花飘江表,流水斜阳”一句描摹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有什么作用?(5分)
2.本词上下阕作者形象发生了较大变化,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①“落落芦花”句描摹出一幅落寞秋景图。写作者伫立在斜阳下,看芦花飘落在大江南岸,江水空流,心生感叹。②借景抒情,寓亡国之痛于冷落之景中,营造出一种萧瑟荒凉的气氛,烘托出作者的满心凄冷与感伤。
2、上阕描绘自己当年在战场上,击鼓山岗,纵马沙场的豪迈形象;下阕刻画了两鬓飞霜,冷酒送别,怨恨孤苦的老者形象。前后形象对比鲜明,表达了作者家国兴衰之痛,时光流逝之叹,送别友人之伤。
1:
分析:该题考查该诗句的作用。注意答题三步骤:一赏析该句的诗意,二指出该句所用的表达技巧,三分析诗人的感情。结合原诗注释分析,“落落芦花飘江表,流水斜阳” 写作者伫立在斜阳下,看芦花飘落在大江南岸,江水空流,心生感叹。借景抒情,寓亡国之痛于冷落之景中,营造出一种萧瑟荒凉的气氛,烘托出作者满心凄冷与感伤。
2:
分析:赏析作者的形象,一定要回到原诗中抓住概述诗人生平经历或形象的句子。上阕“忆”回忆自己当年在河阳战场上,击鼓山冈,纵马沙场的豪迈形象;下阕“鬓飞霜”描写了译为两鬓斑白的老者形象,“枯草颓墙”写隐居的蔓延萧条之境,“冻酒愁肠”送别好友,只能冷酒相待,心中愁肠百结。上下阕通过对比手法写出自己昔日英雄气概今日英雄末路的形象,联系注释该诗表达了作者家国兴衰之痛,时光流逝之叹,送别友人之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