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松《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阅读答案及赏析
时间:2016-12-28
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曹松
其一
泽国②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③。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其二
传闻④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注】①己亥:公元879年(乾符六年)的干支。②泽国:泛指江南各地,因湖泽星罗棋布,故称。
③樵苏:打柴为“樵”,割草为“苏”。
④传闻:一作“波间”。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3分)( )( )
A.第—首开篇轻描淡写,让读者通过一幅“战图”,想象到兵荒马乱、血流成河的现实。
B. “生民”一句借人民流离失所、不堪其苦的现状反衬樵苏生活之乐,凸显乐观精神。
C.“凭君”一句直写作者对将领讲封侯事的厌弃态度,表达出心中对战争的痛恨之情。
D.第二首以“百神愁”之语痛斥战争的罪恶,用“谁道沧江总无食”反讽战事的频繁。
E.两首诗风格迥异:其一用意曲折,语言委婉含蓄;其二着力用笔,表达直白显豁。
2.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其一)的最后一句加以欣赏。(6分)
参考答案
1.B、E
详细解析:5 分,答出B 项3 分,答出E 项2 分。B 项分析有误,以“樵苏”之乐亦不可复得,反衬“生民”的不堪其苦。E 项对其一的说法有些偏颇,其一最后一句十分刻意,掷地有声,相形之下更觉字字千钧。
2.①两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控诉(战争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和浩劫),以及对百姓的同情的思想情感。
②“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句用了强烈的对比手法(以“一”与“万”、“荣”与“枯”的对照),突出枯骨意象,揭示出了“一将封侯,万人丧生”的现实本质。
③表达了作者感叹战争无情,并讽刺那些功成名就、黩武好战的将军的感情。
详细解析:6 分,每点2 分,其中第②点答出手法1分,答出本质1分。意思答对即可。
简析
《己亥岁二首》是唐代诗人曹松的组诗作品。这组诗以干支为题,以示纪实,明确表明了对现实的批判态度。全诗概况地写出了战争对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和浩劫,以冷峻深邃的目光洞穿千百年来封建战争的实质,写得力透纸背,入木三分。
曹松
其一
泽国②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③。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其二
传闻④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注】①己亥:公元879年(乾符六年)的干支。②泽国:泛指江南各地,因湖泽星罗棋布,故称。
③樵苏:打柴为“樵”,割草为“苏”。
④传闻:一作“波间”。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3分)( )( )
A.第—首开篇轻描淡写,让读者通过一幅“战图”,想象到兵荒马乱、血流成河的现实。
B. “生民”一句借人民流离失所、不堪其苦的现状反衬樵苏生活之乐,凸显乐观精神。
C.“凭君”一句直写作者对将领讲封侯事的厌弃态度,表达出心中对战争的痛恨之情。
D.第二首以“百神愁”之语痛斥战争的罪恶,用“谁道沧江总无食”反讽战事的频繁。
E.两首诗风格迥异:其一用意曲折,语言委婉含蓄;其二着力用笔,表达直白显豁。
2.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其一)的最后一句加以欣赏。(6分)
参考答案
1.B、E
详细解析:5 分,答出B 项3 分,答出E 项2 分。B 项分析有误,以“樵苏”之乐亦不可复得,反衬“生民”的不堪其苦。E 项对其一的说法有些偏颇,其一最后一句十分刻意,掷地有声,相形之下更觉字字千钧。
2.①两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控诉(战争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和浩劫),以及对百姓的同情的思想情感。
②“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句用了强烈的对比手法(以“一”与“万”、“荣”与“枯”的对照),突出枯骨意象,揭示出了“一将封侯,万人丧生”的现实本质。
③表达了作者感叹战争无情,并讽刺那些功成名就、黩武好战的将军的感情。
详细解析:6 分,每点2 分,其中第②点答出手法1分,答出本质1分。意思答对即可。
简析
《己亥岁二首》是唐代诗人曹松的组诗作品。这组诗以干支为题,以示纪实,明确表明了对现实的批判态度。全诗概况地写出了战争对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和浩劫,以冷峻深邃的目光洞穿千百年来封建战争的实质,写得力透纸背,入木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