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愿《乱后还三首(其一)》阅读答案
时间:2018-06-13
乱后还①三首(其一)
辛愿②
兵戈为客苦思乡,春暮还乡却自伤。
典籍散亡山阁冷,松筠憔悴野园荒。
莺衔晚色啼深树,燕掠春阴入短墙。
邻里也知归自远,竞将言语慰凄凉。
【注】①这首诗写于金室将亡时,作者在一次战乱后,从流亡途中回到故乡。②辛愿,字敬之,生卒年不详,金末福昌县(今河南宜阳)人。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首联以“思乡”与“还乡"相承,“苦”与“伤”并提,表达了“近乡情更怯”的感受。
B.颔联写家园被毁的情景,生动而直接地表现出了战争的无情、金室的衰弱和作者流亡的苦楚。
C.邻里的同情和宽慰,源于作者流亡的遭遇和眼下的处境,也是他们善良和淳朴的体现。
D.全诗紧紧围绕“乱后还”这一主题,写归家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强烈的忧伤之情。
E.全诗对“乱”及“后”在词语上多有照应,如“兵戈”“散亡”“憔悴"“凄凉”等。
15.这首诗的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4. AB. A项,“近乡悄更怯n表现的是一种因极度思念家人,在将要回到家时反而担心家人命运的矛盾心理.与首联表现的回乡后内心感伤的心情不符。B项.顺联借助景物描写,从侧面(间接)表现了作者回乡后目睹家园荒芜凄冷的感伤.不能直接表现“金室的衰弱”,“苦楚咬是流亡后归来的感受。
15.①描绘了作者在蓦春时节、傍晚时分看到的冷落景象;②此时.流莺在深树间啼鸣,春燕在寒意中掠过短墙;③烘托了作者因战争未息、故园残破和生活苦难而无奈、感伤与凄凉的心境.(每点2分)
辛愿②
兵戈为客苦思乡,春暮还乡却自伤。
典籍散亡山阁冷,松筠憔悴野园荒。
莺衔晚色啼深树,燕掠春阴入短墙。
邻里也知归自远,竞将言语慰凄凉。
【注】①这首诗写于金室将亡时,作者在一次战乱后,从流亡途中回到故乡。②辛愿,字敬之,生卒年不详,金末福昌县(今河南宜阳)人。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首联以“思乡”与“还乡"相承,“苦”与“伤”并提,表达了“近乡情更怯”的感受。
B.颔联写家园被毁的情景,生动而直接地表现出了战争的无情、金室的衰弱和作者流亡的苦楚。
C.邻里的同情和宽慰,源于作者流亡的遭遇和眼下的处境,也是他们善良和淳朴的体现。
D.全诗紧紧围绕“乱后还”这一主题,写归家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强烈的忧伤之情。
E.全诗对“乱”及“后”在词语上多有照应,如“兵戈”“散亡”“憔悴"“凄凉”等。
15.这首诗的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4. AB. A项,“近乡悄更怯n表现的是一种因极度思念家人,在将要回到家时反而担心家人命运的矛盾心理.与首联表现的回乡后内心感伤的心情不符。B项.顺联借助景物描写,从侧面(间接)表现了作者回乡后目睹家园荒芜凄冷的感伤.不能直接表现“金室的衰弱”,“苦楚咬是流亡后归来的感受。
15.①描绘了作者在蓦春时节、傍晚时分看到的冷落景象;②此时.流莺在深树间啼鸣,春燕在寒意中掠过短墙;③烘托了作者因战争未息、故园残破和生活苦难而无奈、感伤与凄凉的心境.(每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