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字廷益,钱塘人”阅读答案及翻译
时间:2020-05-08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举永乐十九年进士。巡抚河南、山西。河南近河处,时有冲决。谦令厚筑堤障,计里置亭,亭有长,责以督率修缮,并令种树凿井,榆柳夹路,道无渴者。大同孤悬塞外,按山西者不及至,奏别设御史治之,尽夺镇将私垦田为官屯,以资边用。威惠流行,太行伏盗皆避匿。太监王振方用事,适有姓名类谦者,尝忤振。谦入朝,荐参政王来、孙原贞自代。通政使李锡阿振旨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下法司论死系狱三月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卿。山西、河南吏民伏阙上书,请留谦者以千数,乃复命谦巡抚。十三年以兵部左侍郎召。及驾陷土木,京师大震,众莫知所为。郕王监国,命群臣议战守。侍讲徐埕言星转有变,当南迁,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王是其言,守议乃定。时京师劲甲精骑皆陷没,所余疲卒不及十万,人心震恐,上下无固志。谦请王檄取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及南京沿海备倭军,江北及北京诸府运粮军,亟赴京师。以次经画部署,人心稍安。即迁兵部尚书,初,大臣忧国无主,太子方幼,寇且至,请皇太后立郕王。王惊谢至再,谦扬言曰:“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王乃受命。也先挟上皇破紫荆关直入,窥京师。谦亟分遣诸将,率师二十二万,列阵九门外。以部事付侍郎吴宁,悉闭诸城门,身自督战。景泰八年正月上皇复位,即执谦下狱,坐以谋逆,处极刑。先谦自值也先之变,尝留宿直庐,不还私第。素病痰,疾作,景帝遣使往视。闻其服用过薄,诏令上方制赐,至醯菜毕备。及籍没,家无余资,独正室鐍钥甚固。启视,则上赐蟒衣、剑器也。皇太后初不知谦死,比闻,嗟悼累日。英宗亦悔之,俄有边警,帝忧形于色。吴瑾进曰:“使于谦在,当不令寇至此。”帝为默然。弘治二年,赠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谥肃愍。赐祠于其墓,曰“旌功”。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五十八》,有删改)
【注】公元1449年,瓦剌太师也先入侵明朝边境。明英宗率军亲征,在土木堡被俘。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通政使李锡阿振旨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下法司/论死系狱三月/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卿
B.通政使李锡阿振旨/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下法司/论死系狱三月/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卿
C.通政使李锡阿振旨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下法司论死/系狱三月/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卿
D.通政使李锡阿振旨/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下法司论死/系狱三月/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卿
11.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御史,自秦朝开始,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秦朝时期,御史大夫为最高监察官,与丞相、太尉合称“三公”。
B.京师,古代京城的统称,现在则称为首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
C.监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通常是指皇帝外出时,由一重要人物留守宫廷代为处理国事。也指君主未能亲政,由他人代理朝政。
D.祠,即祠堂,最早出现于汉代,古人为纪念伟人名士和祖先而修建的供舍。人们常常把同族子孙祭祀祖先的处所叫“祠堂”。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谦治理有方,恩威远播。他在巡抚晋豫时,兴修堤坝,设置亭长,种树凿井,盗贼避匿,政绩显著,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
B.于谦力主抗敌,谋划得当。土木堡之变后,于谦厉叱南迁主张,并建议积极备战,调动南北力量。经过一番谋划部署,人心逐渐安定。
C.于谦为官清廉,家无余资。他衣食所用向来十分微薄,获罪之后被抄没家产,除了皇上所赐的蟒衣、剑器,家里没有多余物资。
D.于谦蒙冤受祸,死后正名。英宗复位后,竟以谋反的罪名判处于谦极刑。后因吴瑾进言,朝廷才为其正名,赐“旌功”祠。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太监王振方用事,适有姓名类谦者,尝忤振。
(2)王惊谢至再,谦扬言曰:“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
答
10.D(“劾谦”是弹劾于谦之意,与下文原因联系紧密,应断在后面,排除AC;“怨望”指心怀不满,是弹劾于谦的理由,与前文联系密切,应断在前面,排除BC.译文:通政使李锡迎合王振的旨意,弹劾于谦因为长久不得升迁而心怀不满,擅自推荐别人来代替自己。于谦被交付到法司,判处了死罪,在狱中关了三个月。不久王振知道弄错了,才得以获释,被降为大理寺少卿。故选:D。)
11.B
12.D.(“后因吴瑾进言,朝廷才为其正名”错,属强加因果。原文是“皇太后初不知谦死,比闻,嗟悼累日。英宗亦悔之。俄有边警,帝忧形于色。吴瑾进曰:‘使于谦在,当不令寇至此。’帝为默然”,可见为他正名的真正的原因是英宗后悔。)
13.(1)译文:太监王振正执掌权柄,恰巧有个姓名与于谦相似的御史,曾经得罪王振。
重点词语:用事,掌权;适,恰好;忤,忤逆、违背。
(2)译文:郕王感到不安一再推辞,于谦大声地说:“我们实在是忧虑国家,不是为了私人的打算。”
重点词语:谢,推辞;诚,实在;计,打算。
参考译文
于谦,字廷益,是钱塘人。永乐十九年,于谦考中了进士。巡抚河南、山西。河南靠近黄河的地方,常因水涨冲缺堤岸。于谦令加厚防护堤,计里数设置亭,亭有亭长,负责督促修缮堤岸。又下令种树、打井,于是榆树夹道,路上没有干渴的行人。大同单独远在边塞之外,巡按山西的人难于前往,奏请另设御史管理。把镇守将领私自开垦的田全部收为官屯,用以资助边防经费。他的威望恩德遍布于各地,在太行山的盗贼都逃跑或隐藏起来。太监王振掌权,正好有个姓名和于谦相似的御史,曾经顶撞过王振。于谦入朝,推荐参政王来、孙原贞代替自己。通政使李锡逢迎王振的意旨,弹劾于谦因为长期未得晋升而不满,擅自推举人代替自己。把他投到司法部门判处死刑,关在狱中三个月。后来王振知道搞错了,把他放出来,降职为大理寺少卿。山西、河南的官吏和百姓俯伏在宫门前上书,请求于谦留任的人数以千计,于是再命于谦为巡抚。正统十三年,于谦凭兵部左侍郎的身份被召回京。等到英宗在上木堡被俘,京师大为震惊,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郕王监国,命令群臣讨论作战和防守的方略。侍讲徐说星象有变化,应当迁都南京。于谦厉声说:“主张南迁的,该杀。京师是天下的根本,一摇动则国家大计完了,难道没有看见宋朝南渡的情况吗!”郕王肯定了他的说法,防守的决策就这样定下来了。当时京师最有战斗力的部队、精锐的骑兵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疲惫的士卒不到十万,人心震惊惶恐,朝廷上下都没有坚定的信心。于谦请郕王调南北两京、河南的备操军,山东和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和北京所属各府的运粮军,马上开赴京师,依然策划部署,人心稍为安定。于谦立即被升为兵部尚书。当初,大臣担忧国家没有君主,太子年幼,敌寇将至,请皇太后立郕王为皇帝。郕王感到不安,一再推辞。于谦大声说:“我们完全是为国家考虑,不是为个人打算。”郕王于是受命。也先挟持着上皇(英宗)攻破紫荆关直入,进窥京师。于谦马上分别调遣诸将带领二十二万兵士,在九门外摆开阵势,把兵部的事交给了侍郎吴宁,把各城门全部关闭,自己亲自督战。景泰八年上皇恢复了帝位,立即把于谦逮捕入狱,坐以谋反,判处死刑。从前于谦在也先兵乱的时候值班,经常住在值班的地方,不回家。一向有痰症病,病症发作,景帝派太监前往探望。听说他的衣服、用具过于简单,下诏令宫中造了赐给他,所赐东西甚至连醋菜都有了。到抄家的时候,家里没有多余的钱财,只有正屋关锁得严严实实。打开来看,都是皇上赐给的蟒袍、剑器。皇太后开始时不知道于谦的死,听说以后,叹息哀悼了几天。英宗也后悔了。不久边境有警,皇帝满面愁容。吴瑾进谏说:“如果于谦在,一定不会让敌人这样。”皇帝无言以对。弘治二年,赠给于谦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谥号肃愍,赐在墓建祠堂,题为“旌功”。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五十八》,有删改)
【注】公元1449年,瓦剌太师也先入侵明朝边境。明英宗率军亲征,在土木堡被俘。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通政使李锡阿振旨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下法司/论死系狱三月/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卿
B.通政使李锡阿振旨/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下法司/论死系狱三月/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卿
C.通政使李锡阿振旨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下法司论死/系狱三月/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卿
D.通政使李锡阿振旨/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下法司论死/系狱三月/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卿
11.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御史,自秦朝开始,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秦朝时期,御史大夫为最高监察官,与丞相、太尉合称“三公”。
B.京师,古代京城的统称,现在则称为首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
C.监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通常是指皇帝外出时,由一重要人物留守宫廷代为处理国事。也指君主未能亲政,由他人代理朝政。
D.祠,即祠堂,最早出现于汉代,古人为纪念伟人名士和祖先而修建的供舍。人们常常把同族子孙祭祀祖先的处所叫“祠堂”。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谦治理有方,恩威远播。他在巡抚晋豫时,兴修堤坝,设置亭长,种树凿井,盗贼避匿,政绩显著,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
B.于谦力主抗敌,谋划得当。土木堡之变后,于谦厉叱南迁主张,并建议积极备战,调动南北力量。经过一番谋划部署,人心逐渐安定。
C.于谦为官清廉,家无余资。他衣食所用向来十分微薄,获罪之后被抄没家产,除了皇上所赐的蟒衣、剑器,家里没有多余物资。
D.于谦蒙冤受祸,死后正名。英宗复位后,竟以谋反的罪名判处于谦极刑。后因吴瑾进言,朝廷才为其正名,赐“旌功”祠。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太监王振方用事,适有姓名类谦者,尝忤振。
(2)王惊谢至再,谦扬言曰:“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
答
10.D(“劾谦”是弹劾于谦之意,与下文原因联系紧密,应断在后面,排除AC;“怨望”指心怀不满,是弹劾于谦的理由,与前文联系密切,应断在前面,排除BC.译文:通政使李锡迎合王振的旨意,弹劾于谦因为长久不得升迁而心怀不满,擅自推荐别人来代替自己。于谦被交付到法司,判处了死罪,在狱中关了三个月。不久王振知道弄错了,才得以获释,被降为大理寺少卿。故选:D。)
11.B
12.D.(“后因吴瑾进言,朝廷才为其正名”错,属强加因果。原文是“皇太后初不知谦死,比闻,嗟悼累日。英宗亦悔之。俄有边警,帝忧形于色。吴瑾进曰:‘使于谦在,当不令寇至此。’帝为默然”,可见为他正名的真正的原因是英宗后悔。)
13.(1)译文:太监王振正执掌权柄,恰巧有个姓名与于谦相似的御史,曾经得罪王振。
重点词语:用事,掌权;适,恰好;忤,忤逆、违背。
(2)译文:郕王感到不安一再推辞,于谦大声地说:“我们实在是忧虑国家,不是为了私人的打算。”
重点词语:谢,推辞;诚,实在;计,打算。
参考译文
于谦,字廷益,是钱塘人。永乐十九年,于谦考中了进士。巡抚河南、山西。河南靠近黄河的地方,常因水涨冲缺堤岸。于谦令加厚防护堤,计里数设置亭,亭有亭长,负责督促修缮堤岸。又下令种树、打井,于是榆树夹道,路上没有干渴的行人。大同单独远在边塞之外,巡按山西的人难于前往,奏请另设御史管理。把镇守将领私自开垦的田全部收为官屯,用以资助边防经费。他的威望恩德遍布于各地,在太行山的盗贼都逃跑或隐藏起来。太监王振掌权,正好有个姓名和于谦相似的御史,曾经顶撞过王振。于谦入朝,推荐参政王来、孙原贞代替自己。通政使李锡逢迎王振的意旨,弹劾于谦因为长期未得晋升而不满,擅自推举人代替自己。把他投到司法部门判处死刑,关在狱中三个月。后来王振知道搞错了,把他放出来,降职为大理寺少卿。山西、河南的官吏和百姓俯伏在宫门前上书,请求于谦留任的人数以千计,于是再命于谦为巡抚。正统十三年,于谦凭兵部左侍郎的身份被召回京。等到英宗在上木堡被俘,京师大为震惊,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郕王监国,命令群臣讨论作战和防守的方略。侍讲徐说星象有变化,应当迁都南京。于谦厉声说:“主张南迁的,该杀。京师是天下的根本,一摇动则国家大计完了,难道没有看见宋朝南渡的情况吗!”郕王肯定了他的说法,防守的决策就这样定下来了。当时京师最有战斗力的部队、精锐的骑兵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疲惫的士卒不到十万,人心震惊惶恐,朝廷上下都没有坚定的信心。于谦请郕王调南北两京、河南的备操军,山东和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和北京所属各府的运粮军,马上开赴京师,依然策划部署,人心稍为安定。于谦立即被升为兵部尚书。当初,大臣担忧国家没有君主,太子年幼,敌寇将至,请皇太后立郕王为皇帝。郕王感到不安,一再推辞。于谦大声说:“我们完全是为国家考虑,不是为个人打算。”郕王于是受命。也先挟持着上皇(英宗)攻破紫荆关直入,进窥京师。于谦马上分别调遣诸将带领二十二万兵士,在九门外摆开阵势,把兵部的事交给了侍郎吴宁,把各城门全部关闭,自己亲自督战。景泰八年上皇恢复了帝位,立即把于谦逮捕入狱,坐以谋反,判处死刑。从前于谦在也先兵乱的时候值班,经常住在值班的地方,不回家。一向有痰症病,病症发作,景帝派太监前往探望。听说他的衣服、用具过于简单,下诏令宫中造了赐给他,所赐东西甚至连醋菜都有了。到抄家的时候,家里没有多余的钱财,只有正屋关锁得严严实实。打开来看,都是皇上赐给的蟒袍、剑器。皇太后开始时不知道于谦的死,听说以后,叹息哀悼了几天。英宗也后悔了。不久边境有警,皇帝满面愁容。吴瑾进谏说:“如果于谦在,一定不会让敌人这样。”皇帝无言以对。弘治二年,赠给于谦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谥号肃愍,赐在墓建祠堂,题为“旌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