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溪翁者,婺之义乌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时间:2020-06-10
丹溪翁者,婺之义乌人也,姓朱氏,讳震亨,字彦修,学人尊之曰丹溪翁。翁自幼好学,日记千言。稍长,从乡先生治经,为举子业。后闻许文懿公得朱子四传之学,讲道八华山,复往拜焉。益闻道德性命之说,宏深粹密,遂为专门。一日,文懿谓曰:“吾卧病久,非精於医者,不能以起之。子聪明异常人,其肯游艺於医乎?”翁以母病脾,於医亦粗习,及闻文懿之言,卽慨然曰:“士苟精一艺,以推及物之仁,虽不仕於时,犹仕也。”乃悉焚弃向所习举子业,一於医致力焉。时方盛行陈师文、裴宗元所定大观二百九十七方。翁穷昼夜是习,旣而悟曰:掺古方以治今病其势不能以尽合苟将起度量立规矩称权衡必也《素》《难》诸经乎然吾乡诸医鲜克知之者。遂治装出游,求他师而叩之。乃渡浙河,走吴中,出宛陵,抵南徐,达建业,皆无所遇。及还武林,忽有以其郡罗氏告者。翁往谒焉,凡数往返,不与接。已而求见愈笃,罗乃进之,曰:“子非朱彦修乎?”时翁已有医名,罗故知之。翁旣得见,遂北面再拜以谒,受其所敎。罗且曰:“尽去而旧学,非是也。”翁闻其言,涣焉无少凝滞于胸臆。居无何,尽得其学以归。乡之诸医,闻翁言,即大惊而笑且排。独文懿喜曰:“吾疾其遂疗矣乎!”文懿得末疾,医不能疗者余十年。翁以其法治之,良验。于是诸医之笑且排者,始皆心服口誉。翁之医益闻,四方以病来迎者,遂辐辏于道,翁咸往赴之。其遇病施治,不胶于古方,而所疗皆中。然于诸家方论,则靡所不通。他人靳靳守古,翁则操纵取舍而卒与古合。一时学人咸声随影附,翁教之忘疲。
节选自《九灵出房集·丹溪翁传》)
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掺古方以治今病/其势不能以尽合/苟将起度量/立规矩/称权衡/必也/《素》《难》诸经乎/
B.掺古方以治今病/其势不能以尽/合荷将起度/量立规矩/称权衡/必也/《素》《难》诸经乎/
C.掺古方以治今病/其势不能以尽合/苟将起度量/立规矩/称权衡/必也《素》《难》诸经乎/
D.掺古方以治今病/其势不能以尽/合荷将起/度量立规矩/称权衡/必也/《素》《难》诸经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讳”指名讳,古时说话写文章遇到君主或尊亲的名字都不直称;说及去世的尊长时,在名字前加“讳”,以表尊重。
B.“经”为经学著作,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经典,解释经文的书为“传”,二者合称“经传”。
C.“举子业”指在科举时代为应考试而准备的学业,包括应试的诗文、学业、课业、文字等。
D.辐,车轮的辐聚集到中心;辏,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辐辏”指人或物像车辐集中于车毂一样聚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朱丹溪放弃科举,致力医学。他年轻时师从朱熹理学学说的正宗传人许文懿,后听命于师嘱,毁弃原先所学的科举学业,慨然从医。
B.朱丹溪刻苦学医,敢于质疑。他夜以继日地学习当时盛行的方剂,当他发现古方不能治疗当时的疾病时,毅然决定外出拜师学艺。
C.朱丹溪学医不畏艰辛,终有所成。他四处寻访名医,恩师罗先生指点他不要完全抛弃过去的学问,由此成为一代名医。
D.朱丹溪医术高明,辩证施治。他的恩师得了四肢疾病,多年没医好,他学成回来后,把老师的病治好了;后来请他看病的人越来越多。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士苟精一艺,以推及物之仁,虽不仕於时,犹仕也。(5分)
(2)翁闻其言,涣焉无少凝滞于胸臆。居无何,尽得其学以归。(5分)
参考答案
10.(3分)C(掺古方以治今病,其势不能以尽合。苟将起度量,立规矩,称权衡,必也《素》《难》诸经乎。)
11.(3分)D(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辏,车轮的辐聚集到中心)
12.(3分)C(“指点他不要完全抛弃过去的学问”错。原文中“尽去而旧学,非是也”的意思是“全部抛弃你过去学习的内容,因为那不是正确的。”)
13.(10分)(1)读书人如果能精通一门技艺,用来推行达到众人的仁爱,即使在当世没有出仕,也像做官一样了。(得分点:“苟”“推及”“物”“虽”仕”各1分)
(2)丹溪翁听了他的讲述,疑问全都消散,没有一点儿聚积在心里。过了不长时间,就完全掌握了老师的学问返回家乡。(得分点:“涣焉*“无少”滞”“无何”“得”各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丹溪翁是婺州义乌县人,姓朱,名震亨,表字彦修,学习的人尊称他叫丹溪翁。他自幼爱好学习,每天能记千字。稍微长大,跟从辞官居乡的老先生学习经书,攻读科举考试的学业。后来听说许文懿公得到朱熹四传的学说,在八华山讲学,又前去拜他为师。逐渐知道道德性命的学说,广博深奥,专精严密,于是成为理学家。有一天,许文懿对他说:“我患病卧床已久,如果不是精通医学的人,就不能使我病愈。你是聪明非凡的人,大概肯从事医学技艺吧?”丹溪翁因为母亲患脾病,对于医学也粗略学习过,等到听了许文懿的话,便感慨地说:“读书人如果能精通一门技艺,用来推行达到众人的仁爱,即使在当世没有出仕,也像做官一样了。”于是全部毁弃原先所学的科举学业,专心在医学方面尽力。当时正盛行北宋陈师文、裴宗元等编定的《和剂局方》二百九十七方,丹溪翁日夜学习它,不久他醒悟说:“拿古方来治疗当今的疾病,它们的情况不能完全符合。如果要设立医学法度,确定治疗规范,符合医治准则,就必须依据《素问》、《难经》等各种医经!但是我们本乡的各位医生很少能够通晓《素问》、《难经》的。”于是整理行装外出游访,想寻求别的老师向他请教。丹溪翁渡过浙河,奔走吴县,穿越宛陵,到过南徐,最后抵达建业,都没能遇到理想的师傅。等回到杭州,忽然有人把他同一郡的罗先生介绍给他。丹溪翁去拜见他,先后往返多次,罗知悌都不跟他见面。不久求见更加诚恳了,罗知悌才接见了他:“一见面就说你不就是朱彦修吗?其时丹溪翁的医术已有一定的名声,所以罗知悌知道他。丹溪翁受到接见之后,就面朝北变形在白纸历来正式拜罗为师,接受他的教诲。罗知悌说:“完全舍弃你原来学过的医术!因为他们不是正道的东西。”丹溪翁听了他的话,茅塞顿开,在心里也没有一点阻碍不通的问题了。过了不久,就全部掌握了他的学说而后回去了。乡里拘泥于陈师文、裴宗元的各位医生,听了丹溪翁的话,就大吃一惊并且讥笑、排斥他,只有许文懿高兴地说:“我的病大概就要痊愈了吧!”许文懿患的是四肢疾患,医生医治无效大概十多年了,丹溪翁按自己的方法治疗他,取得良好的效验。由此嘲笑而又排斥丹溪翁的众医们,才都心服口服。几年之内,声望很快显扬了开来。丹溪翁的医术更加出名了。各地因病来请他的人,于是就从四面八方的路上络绎不绝的来到他家,丹溪翁全都应请,前往治病。他治的病人共有多少、疾病的情况怎样、用了什么良方、服了什么药而痊愈了,从古到今,灵验的是哪些人、是哪个县哪个乡里、病人的名字是什么,都能从见闻中得知,明明白白,可以记下。跟他学医的人都象回声一样紧随其后、象影子一样紧跟不离。丹溪翁教导他们勤奋不息,忘记疲倦。
节选自《九灵出房集·丹溪翁传》)
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掺古方以治今病/其势不能以尽合/苟将起度量/立规矩/称权衡/必也/《素》《难》诸经乎/
B.掺古方以治今病/其势不能以尽/合荷将起度/量立规矩/称权衡/必也/《素》《难》诸经乎/
C.掺古方以治今病/其势不能以尽合/苟将起度量/立规矩/称权衡/必也《素》《难》诸经乎/
D.掺古方以治今病/其势不能以尽/合荷将起/度量立规矩/称权衡/必也/《素》《难》诸经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讳”指名讳,古时说话写文章遇到君主或尊亲的名字都不直称;说及去世的尊长时,在名字前加“讳”,以表尊重。
B.“经”为经学著作,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经典,解释经文的书为“传”,二者合称“经传”。
C.“举子业”指在科举时代为应考试而准备的学业,包括应试的诗文、学业、课业、文字等。
D.辐,车轮的辐聚集到中心;辏,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辐辏”指人或物像车辐集中于车毂一样聚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朱丹溪放弃科举,致力医学。他年轻时师从朱熹理学学说的正宗传人许文懿,后听命于师嘱,毁弃原先所学的科举学业,慨然从医。
B.朱丹溪刻苦学医,敢于质疑。他夜以继日地学习当时盛行的方剂,当他发现古方不能治疗当时的疾病时,毅然决定外出拜师学艺。
C.朱丹溪学医不畏艰辛,终有所成。他四处寻访名医,恩师罗先生指点他不要完全抛弃过去的学问,由此成为一代名医。
D.朱丹溪医术高明,辩证施治。他的恩师得了四肢疾病,多年没医好,他学成回来后,把老师的病治好了;后来请他看病的人越来越多。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士苟精一艺,以推及物之仁,虽不仕於时,犹仕也。(5分)
(2)翁闻其言,涣焉无少凝滞于胸臆。居无何,尽得其学以归。(5分)
参考答案
10.(3分)C(掺古方以治今病,其势不能以尽合。苟将起度量,立规矩,称权衡,必也《素》《难》诸经乎。)
11.(3分)D(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辏,车轮的辐聚集到中心)
12.(3分)C(“指点他不要完全抛弃过去的学问”错。原文中“尽去而旧学,非是也”的意思是“全部抛弃你过去学习的内容,因为那不是正确的。”)
13.(10分)(1)读书人如果能精通一门技艺,用来推行达到众人的仁爱,即使在当世没有出仕,也像做官一样了。(得分点:“苟”“推及”“物”“虽”仕”各1分)
(2)丹溪翁听了他的讲述,疑问全都消散,没有一点儿聚积在心里。过了不长时间,就完全掌握了老师的学问返回家乡。(得分点:“涣焉*“无少”滞”“无何”“得”各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丹溪翁是婺州义乌县人,姓朱,名震亨,表字彦修,学习的人尊称他叫丹溪翁。他自幼爱好学习,每天能记千字。稍微长大,跟从辞官居乡的老先生学习经书,攻读科举考试的学业。后来听说许文懿公得到朱熹四传的学说,在八华山讲学,又前去拜他为师。逐渐知道道德性命的学说,广博深奥,专精严密,于是成为理学家。有一天,许文懿对他说:“我患病卧床已久,如果不是精通医学的人,就不能使我病愈。你是聪明非凡的人,大概肯从事医学技艺吧?”丹溪翁因为母亲患脾病,对于医学也粗略学习过,等到听了许文懿的话,便感慨地说:“读书人如果能精通一门技艺,用来推行达到众人的仁爱,即使在当世没有出仕,也像做官一样了。”于是全部毁弃原先所学的科举学业,专心在医学方面尽力。当时正盛行北宋陈师文、裴宗元等编定的《和剂局方》二百九十七方,丹溪翁日夜学习它,不久他醒悟说:“拿古方来治疗当今的疾病,它们的情况不能完全符合。如果要设立医学法度,确定治疗规范,符合医治准则,就必须依据《素问》、《难经》等各种医经!但是我们本乡的各位医生很少能够通晓《素问》、《难经》的。”于是整理行装外出游访,想寻求别的老师向他请教。丹溪翁渡过浙河,奔走吴县,穿越宛陵,到过南徐,最后抵达建业,都没能遇到理想的师傅。等回到杭州,忽然有人把他同一郡的罗先生介绍给他。丹溪翁去拜见他,先后往返多次,罗知悌都不跟他见面。不久求见更加诚恳了,罗知悌才接见了他:“一见面就说你不就是朱彦修吗?其时丹溪翁的医术已有一定的名声,所以罗知悌知道他。丹溪翁受到接见之后,就面朝北变形在白纸历来正式拜罗为师,接受他的教诲。罗知悌说:“完全舍弃你原来学过的医术!因为他们不是正道的东西。”丹溪翁听了他的话,茅塞顿开,在心里也没有一点阻碍不通的问题了。过了不久,就全部掌握了他的学说而后回去了。乡里拘泥于陈师文、裴宗元的各位医生,听了丹溪翁的话,就大吃一惊并且讥笑、排斥他,只有许文懿高兴地说:“我的病大概就要痊愈了吧!”许文懿患的是四肢疾患,医生医治无效大概十多年了,丹溪翁按自己的方法治疗他,取得良好的效验。由此嘲笑而又排斥丹溪翁的众医们,才都心服口服。几年之内,声望很快显扬了开来。丹溪翁的医术更加出名了。各地因病来请他的人,于是就从四面八方的路上络绎不绝的来到他家,丹溪翁全都应请,前往治病。他治的病人共有多少、疾病的情况怎样、用了什么良方、服了什么药而痊愈了,从古到今,灵验的是哪些人、是哪个县哪个乡里、病人的名字是什么,都能从见闻中得知,明明白白,可以记下。跟他学医的人都象回声一样紧随其后、象影子一样紧跟不离。丹溪翁教导他们勤奋不息,忘记疲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