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眼--古典诗歌鉴赏题解题方法分析
时间:2014-12-18
什么叫诗眼:
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精练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诗歌意境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诗、全联或全句的字词句。
诗有“诗眼”,词有“词眼”。这里的“诗眼”“词眼”有时是精练传神的一个字,有时是传达主旨的关键词、关键句。如李清照《醉花阴》写主人公多愁善感、顾花自怜的性格情态,结尾写道:“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个“瘦”字便是全篇的词眼。它形象地概括了全篇的词意,画龙点睛,使人物形象与环境显得十分协调。
一、“分析诗眼”题的常见设问方式
1.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
2.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3.某词统领全诗的理由是什么?
4.有人认为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二、答题步骤
第一步,明确指出作为“诗眼”的词;
第二步,结合诗歌具体内容,分析该词在突出主旨、营造意境和诗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三、“分析诗眼”题解题技巧
1.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解释诗眼句的意思。解释的时候用描述的方法解释,不能用直译的手法。
2.联系全诗的感情作答。有的诗以抒情为主,那么分析诗眼就要联系全诗的感情。
3.联系全诗的表现手法作答。有的诗的感情是与表现手法联系在一起的,在联系感情的时候,还要顾及表现手法。另外,对于“诗眼”的鉴赏,还应注意在结构上的关键作用。
例1(2003年高考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 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杂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诗眼”分别是“咽”、“冷”。 (第一步)
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生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释字义、描景象)“咽”、“冷”两字运用拟人、通感的修辞手法,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点作用)(第二步)
例2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送 魏 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有人说诗里的“凉”字是诗的诗眼,试作赏析。
答:
[解题过程] 解答此类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分析作为诗眼的句中意;(2)将诗眼延伸至全诗,分析诗眼与全诗的关系。
[参考答案] (1)“凉”字写出了江风夹杂着雨水吹入船中给人的感觉(或写出了秋风秋雨给人的真实感觉);(2)同时也是全诗中凄凉氛围、情感的反映,该字将情景融合在一起。所以“凉”字是诗的诗眼。(步骤一、二)
[例3]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初 见 嵩 山
(宋)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①有青山豁我怀②。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 ①赖:依赖,凭借。②豁我怀:使我开怀、振奋。豁,舒展。
有人说“数峰清瘦出云来”是公认的全诗的诗眼句,特别是“清瘦”二字更是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答:
[解题过程] (1)先解释“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的意思,(2)特别要点明“清瘦”二字的妙处,(3)再结合全诗表现的作者的精神作答即可。
[参考答案] (1)“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意为云彩散去,数座峻峭的山峰显露出来,作者有意把“数峰清瘦出云来”这一正面写山的句子放在最后,而把自己对青山的感情和风吹雨去的环境放在前面作为铺垫,取得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艺术效果。此诗用“清瘦”形容嵩山,写出了雨后青山特有的景象——山峰峻峭,景象明朗,反映了作者的精神气质与追求。诗句体现了诗人感情的外化,物我合一。因此是该诗的诗眼句(步骤一、二)。
◆ [鉴赏实践:]
◆ 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参考答案:“空”在文中是“白白地、孤独、形单影只”的意思。(第一步)
抒情主人公伫立在玉阶,痴痴地、徒劳望着暮色中归飞的宿鸟。鸟归人不归,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愁思。“空”字表达了抒情主人公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的感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第二步)
三维设计·题组四11、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三维设计·p题组二8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许多人说“留得枯荷听雨声”是全篇的点睛之笔,请说说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这一句写诗人因旅宿思友而彻底不眠,而雨打枯荷的清韵,暂时能慰藉思友之情。本诗是怀友诗,所以说此句是点睛之笔。(或本诗是怀友诗,雨打枯荷的声音,单调而凄清,更衬出环境的寂寥,从而加深了对友人的思念,所以说此句是点睛之笔。)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闲”有什么妙处?
参考答案:用庭院中的栀子花闲着来反衬农家的繁忙景象,村姑们忙着做这做那,只有院子里的栀子花才闲着独自赏雨。
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精练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诗歌意境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诗、全联或全句的字词句。
诗有“诗眼”,词有“词眼”。这里的“诗眼”“词眼”有时是精练传神的一个字,有时是传达主旨的关键词、关键句。如李清照《醉花阴》写主人公多愁善感、顾花自怜的性格情态,结尾写道:“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个“瘦”字便是全篇的词眼。它形象地概括了全篇的词意,画龙点睛,使人物形象与环境显得十分协调。
一、“分析诗眼”题的常见设问方式
1.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
2.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3.某词统领全诗的理由是什么?
4.有人认为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二、答题步骤
第一步,明确指出作为“诗眼”的词;
第二步,结合诗歌具体内容,分析该词在突出主旨、营造意境和诗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三、“分析诗眼”题解题技巧
1.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解释诗眼句的意思。解释的时候用描述的方法解释,不能用直译的手法。
2.联系全诗的感情作答。有的诗以抒情为主,那么分析诗眼就要联系全诗的感情。
3.联系全诗的表现手法作答。有的诗的感情是与表现手法联系在一起的,在联系感情的时候,还要顾及表现手法。另外,对于“诗眼”的鉴赏,还应注意在结构上的关键作用。
例1(2003年高考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 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杂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诗眼”分别是“咽”、“冷”。 (第一步)
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生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释字义、描景象)“咽”、“冷”两字运用拟人、通感的修辞手法,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点作用)(第二步)
例2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送 魏 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有人说诗里的“凉”字是诗的诗眼,试作赏析。
答:
[解题过程] 解答此类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分析作为诗眼的句中意;(2)将诗眼延伸至全诗,分析诗眼与全诗的关系。
[参考答案] (1)“凉”字写出了江风夹杂着雨水吹入船中给人的感觉(或写出了秋风秋雨给人的真实感觉);(2)同时也是全诗中凄凉氛围、情感的反映,该字将情景融合在一起。所以“凉”字是诗的诗眼。(步骤一、二)
[例3]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初 见 嵩 山
(宋)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①有青山豁我怀②。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 ①赖:依赖,凭借。②豁我怀:使我开怀、振奋。豁,舒展。
有人说“数峰清瘦出云来”是公认的全诗的诗眼句,特别是“清瘦”二字更是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答:
[解题过程] (1)先解释“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的意思,(2)特别要点明“清瘦”二字的妙处,(3)再结合全诗表现的作者的精神作答即可。
[参考答案] (1)“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意为云彩散去,数座峻峭的山峰显露出来,作者有意把“数峰清瘦出云来”这一正面写山的句子放在最后,而把自己对青山的感情和风吹雨去的环境放在前面作为铺垫,取得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艺术效果。此诗用“清瘦”形容嵩山,写出了雨后青山特有的景象——山峰峻峭,景象明朗,反映了作者的精神气质与追求。诗句体现了诗人感情的外化,物我合一。因此是该诗的诗眼句(步骤一、二)。
◆ [鉴赏实践:]
◆ 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参考答案:“空”在文中是“白白地、孤独、形单影只”的意思。(第一步)
抒情主人公伫立在玉阶,痴痴地、徒劳望着暮色中归飞的宿鸟。鸟归人不归,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愁思。“空”字表达了抒情主人公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的感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第二步)
三维设计·题组四11、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三维设计·p题组二8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许多人说“留得枯荷听雨声”是全篇的点睛之笔,请说说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这一句写诗人因旅宿思友而彻底不眠,而雨打枯荷的清韵,暂时能慰藉思友之情。本诗是怀友诗,所以说此句是点睛之笔。(或本诗是怀友诗,雨打枯荷的声音,单调而凄清,更衬出环境的寂寥,从而加深了对友人的思念,所以说此句是点睛之笔。)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闲”有什么妙处?
参考答案:用庭院中的栀子花闲着来反衬农家的繁忙景象,村姑们忙着做这做那,只有院子里的栀子花才闲着独自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