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中秋,更念团圆
时间:2016-09-16
又到中秋,更念团圆
蒋栩
又到一年中秋节,思乡、归家、团圆,千百年不变的节日意涵,时至今日仍有感动人心的能量。作为一个古老的意象,作为一个历久弥新的文化符号,中秋节之于国人的重要分量可谓不言而喻。可即便如此,在消费主义的浪潮冲击下,在娱乐至上的风气洗刷下,中秋节原本的厚重敦朴,似乎也正渐渐消散。于是乎,该如何度过一个春节,反倒成了一个问题。
很长时间以来,中秋节越发成为一个商业化、消费性节日。在三天的假期里,人们出游娱乐、购物狂欢、放松休闲,完完全全一派及时行乐的模样。在这种语境下,中秋节完全沦为一个世俗化的节日,而丝毫没有文化元素和传统承袭可言。当人们忘记了中秋节原本的团圆本义,忘记了中秋节所蕴含的家庭责任和家族观念,所谓“过中秋”注定意义寥寥了。
中秋节,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有一套完整的文化仪式和道德倡议。之于前者,有赏月、吃月饼、饮桂花酒、拜月等等,无一不充盈着浪漫主义的文化想象。可是时至今日,这种种文化仪式中,似乎只有和“月饼”相关的元素被完整延续下来了。甚至于,中秋节沦为月饼节,人们买月饼、送月饼,礼来礼往、勾兑人情,一切变得功利且焦躁。
而从道德层面来说,中秋节原本所提倡的乃是个体之于家庭、家庭之于家族、晚辈之于长辈的道义责任。回家过节,和亲人团圆,也是一份孝心的体现,也是保有家族凝聚力的一种有效方式。按理说,随着现代社会代际间的地理分隔越来越远,中秋所提倡的回家团圆本应得到更多共鸣才是。可现实显然不是这回事,人们很多时候宁可堵在公路、看人山人海,也不想着回家陪陪亲人。
不得不说,中秋的团圆意味正慢慢变淡,这或许也是很多人感叹中秋节日氛围消散的一大原因吧。也许是,现代社会便捷化的通讯工具,早已缓解了人们思想念亲之情;也许是,长久异地分离的事实,已经造成了某种心理层面的疏离。中秋虽在,团圆不再,异化的中秋节,总归令人唏嘘感慨。亲人在远方,月饼堆如山,这何尝不是悲哀的遗憾。
值此中秋,更念中秋。对于亲人的情感表达,对于家庭的道义责任,在这一特殊的节点理应再次重申才是。但凡可能,便该回去看看,或者至少打个电话聊表心意。中秋节让所有人意识到,看似原子化的个体,其实也身处于某个生活共同体之内。亲缘关系,情感纽带,共有的记忆、共有的传统,都引导着我们不忘初心,无论是在中秋亦或寻常的日子里,我们都该遵从内心最初的感召才是。
蒋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