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曾国藩这“两戒””优秀范文及点评
时间:2016-05-04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春秋战国时代曾子的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曾国藩,因为在学问和事功方面的成就而备受后世推崇。他的“六戒”,就学到了他的做人做事之道。
第二戒:“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告诫人们只要做事就会犯错,不要因为别人的一点小过失,一点道德上的小瑕疵,一点小恩怨,就全盘否定别人的好,忘记别人的恩情。
第四戒:“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它告诫我们,在待人接物的时候,一定不要太感情用事,一定要客观、公正地看待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曾国藩这“两戒”,哪一戒对你的人生更重要?你更喜欢哪“一戒”?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范文】
清醒做人,理智做事
春秋战国时代曾子的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曾国藩,他把做人做事之道都凝结在他的“六戒”之中,其中的第二戒这样写道:“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他告诫我们只要做事就一定会犯错误,不能因为别人的一点小过失,一点道德上的小瑕疵,就全盘否定别人的好处,忘记别人的恩情。第四戒写道:“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它告诫我们,在待人接物的时候,一定不要太感情用事,一定要客观、公正地看待别人的缺点和不足。在曾公的这“两戒”中,我更喜欢“第四戒”,因为它深刻明理,他告诉我们待人要理智的道理。
在人生中,不要因为别人有小过错,就厌恶和嫌弃人家大好处;不要因为一点小的怨恨就遗忘了人家大的恩德。生活中的确会遇到一些人一些事,他们在帮助你时,不小心犯了过错,激怒了你。这时,我们就应该像曾国藩那样,学会包容,包容他们的缺点,留取人家的长处。因为他们毕竟无私地帮助过你。但是,我们也要学会鉴别什么样的人师值得包容的,有的人是故意让你心里不舒服的,第二戒意思虽然明确,但道理却有些通俗浅显。
所以,相比第二戒,第四戒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因此,我更喜欢它。利益可以共享而不可以单独获取;计谋可以少而不可以多。为人处世,我们不能一味地宽容迁就别人,不能像愚昧的北魏佛教画中的人物一样,割肉饲鹰,以身饲虎,愚昧无知。因为这样,鹰还是鹰,虎还是虎,根本不会改变凶残的本性。因此,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待他人,理智地处理事情,我们才能分清身边的是与非、对与错、真与假。这一点,对我们成长中的青年人尤为重要,它指引我们理性地待人接物,明辨是非,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明朝的嘉靖皇帝便是那种“随心而动”的人。他一上位便提出了不认上任皇帝当“爹”。而后又无理地提出让自己没当过皇帝的亲生父亲入太庙,最后便是任用严嵩这样的奸臣。任凭奸臣如何贪污,如何玩弄权术,他总是“稳如泰山”。
因为嘉靖皇帝包容了那些奸臣的“小错误”,宽容地对待奸臣的权谋,结果酿成了大明王朝走上了下坡路的大过错。可见,理智地处理问题,清醒地面对他人有多重要啊!
人生可能绚丽多姿,也可以荆棘遍地;可以创造辉煌,也可以碌碌无为;可能友人常伴,也可能孤独一生。但是我们必须长存清醒,保持理智。因为理智,所以我们动则隐性;因为清醒,所以我们豁达;因为辨识,所以我们明确根本。因此,我更喜欢曾公第四戒的深刻。
【修改与点评】
1.题目《清醒做人,理智做事》深刻地揭示材料和文章的中心,起到画龙点睛作用。
2.开篇引用材料,能够亮出观点和态度,揭示原因;正文部分运用“欲擒故纵法”,首先论述第二戒的道理,然后引述材料,列举事例,用两段重点论述观点“第四戒”,饱满深刻。
3.结尾处用排比句再次论述了观点,总结上文,回扣论点,表明态度。
4.文章按照任务驱动型要求,在比较中突出“更”字,表明了作者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春秋战国时代曾子的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曾国藩,因为在学问和事功方面的成就而备受后世推崇。他的“六戒”,就学到了他的做人做事之道。
第二戒:“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告诫人们只要做事就会犯错,不要因为别人的一点小过失,一点道德上的小瑕疵,一点小恩怨,就全盘否定别人的好,忘记别人的恩情。
第四戒:“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它告诫我们,在待人接物的时候,一定不要太感情用事,一定要客观、公正地看待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曾国藩这“两戒”,哪一戒对你的人生更重要?你更喜欢哪“一戒”?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范文】
清醒做人,理智做事
春秋战国时代曾子的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曾国藩,他把做人做事之道都凝结在他的“六戒”之中,其中的第二戒这样写道:“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他告诫我们只要做事就一定会犯错误,不能因为别人的一点小过失,一点道德上的小瑕疵,就全盘否定别人的好处,忘记别人的恩情。第四戒写道:“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它告诫我们,在待人接物的时候,一定不要太感情用事,一定要客观、公正地看待别人的缺点和不足。在曾公的这“两戒”中,我更喜欢“第四戒”,因为它深刻明理,他告诉我们待人要理智的道理。
在人生中,不要因为别人有小过错,就厌恶和嫌弃人家大好处;不要因为一点小的怨恨就遗忘了人家大的恩德。生活中的确会遇到一些人一些事,他们在帮助你时,不小心犯了过错,激怒了你。这时,我们就应该像曾国藩那样,学会包容,包容他们的缺点,留取人家的长处。因为他们毕竟无私地帮助过你。但是,我们也要学会鉴别什么样的人师值得包容的,有的人是故意让你心里不舒服的,第二戒意思虽然明确,但道理却有些通俗浅显。
所以,相比第二戒,第四戒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因此,我更喜欢它。利益可以共享而不可以单独获取;计谋可以少而不可以多。为人处世,我们不能一味地宽容迁就别人,不能像愚昧的北魏佛教画中的人物一样,割肉饲鹰,以身饲虎,愚昧无知。因为这样,鹰还是鹰,虎还是虎,根本不会改变凶残的本性。因此,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待他人,理智地处理事情,我们才能分清身边的是与非、对与错、真与假。这一点,对我们成长中的青年人尤为重要,它指引我们理性地待人接物,明辨是非,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明朝的嘉靖皇帝便是那种“随心而动”的人。他一上位便提出了不认上任皇帝当“爹”。而后又无理地提出让自己没当过皇帝的亲生父亲入太庙,最后便是任用严嵩这样的奸臣。任凭奸臣如何贪污,如何玩弄权术,他总是“稳如泰山”。
因为嘉靖皇帝包容了那些奸臣的“小错误”,宽容地对待奸臣的权谋,结果酿成了大明王朝走上了下坡路的大过错。可见,理智地处理问题,清醒地面对他人有多重要啊!
人生可能绚丽多姿,也可以荆棘遍地;可以创造辉煌,也可以碌碌无为;可能友人常伴,也可能孤独一生。但是我们必须长存清醒,保持理智。因为理智,所以我们动则隐性;因为清醒,所以我们豁达;因为辨识,所以我们明确根本。因此,我更喜欢曾公第四戒的深刻。
【修改与点评】
1.题目《清醒做人,理智做事》深刻地揭示材料和文章的中心,起到画龙点睛作用。
2.开篇引用材料,能够亮出观点和态度,揭示原因;正文部分运用“欲擒故纵法”,首先论述第二戒的道理,然后引述材料,列举事例,用两段重点论述观点“第四戒”,饱满深刻。
3.结尾处用排比句再次论述了观点,总结上文,回扣论点,表明态度。
4.文章按照任务驱动型要求,在比较中突出“更”字,表明了作者的“思考、权衡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