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客从何处来”写作指导及范文点评
时间:2016-05-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中央电视台打造的国内首部真人秀纪录片《客从何处来》,通过易中天、马未都、曾宝仪、陈冲、阿丘等五位名人的“寻根问祖”,“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备受关注。在片中陈冲有句名言:“你是谁?你爱的人是谁,你就是谁;你是什么?你影响了别人什么,你就是什么。”
其实,人来天地间说到底都是“过客”,哪怕你闻达八方,富可敌国,也不可能成为这个星球的永久居民。不过,你既然来了这一趟,就不能仅仅是“做客”。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题解】
这则材料由事例和阐述组成,事例部分从中央电视台的节目说起,落脚点在陈冲的话上,阐述部分明确表明看法,结合起来,材料指向一个话题:每个人在世间是“过客”而非“做客”,每个人都应该思考清楚:怎样在短暂的人生中活出自己,在苍茫的世间留下自己的痕迹。
角度一:生命不能长久,精神(影响)可以不朽。
角度二:活着的使命在于,认识自我,修炼自我,完成自我。
角度三:人生的价值,不仅在于留下自身的价值,更在于让自身的价值惠于众人。
【演练】
留痕世间
任方芳
佛家有言,生生死死犹如旋火轮不停息。人存于世,生命的确是个终极命题,它短暂,它脆弱,它飘忽,它虚妄。有人迷惧于身体发肤的苦痛,只盼这一生平淡,流逝无妨,何曾想过生命的永不停歇恰恰在于创造价值呢。
有那样一些前行者,辗转于艰难困苦间,恪守本心,玉汝于成。肉体的疼痛甚至覆灭,都无法掩去他们留于人世的熠熠光辉、燎原星火。
革命的血与火带来了中华民族的新生,也带走了铮铮男儿林觉民的性命。林觉民起义被俘前夕,挑灯写就震人心魄的诀别书,诚然他爱父爱母爱妻爱子,然而民族危亡,家国悲啼,他以天下人为念,以一家之痛而为天下人谋永福。他的一腔鲜血洒在祖国河山之上,流淌于一代代年轻人的血脉之中。
生命的价值之花不只盛开在壮烈的殉国之躯上,同样绽放于潜心各领域的大师的一生中。
冯友兰这位一代大哲,终生辛勤耕耘于哲学教育和创造领域,也曾饱受非议,世人诽谤他至积毁销骨的境地,他曾痛心迷惘于“道术迁变”,却始终不曾一蹶不振、自弃消沉,“极难苦寒地,不输一段香”,著成《中国哲学简史》,了却人生大愿。他的哲学结晶福泽后来者,留名青史,他无上的品格让后世关注、敬仰。
程砚秋是四大名旦之一,生于乱世,家境贫寒,教戏的师傅脾气坏打断了他的腿,多年后才好转。七七事变,程砚秋同梅兰芳一般献出了男子气派,他不与伪政权合作,不唱义务戏,不留“官座”。正值梅兰芳退隐香港,余叔岩沉疴难挽,京戏眼见衰落,他受着当局的迫害打斗,仍独撑着舞台到了1942年。多年后他又致力于戏改办教育,被人议论,只掩了内心的悲凉,坚强进取到人生尽头。他走时,报业评论“细雨连芳草,都被他带将春去了”。他虽已缓缓然退出尘世,却早已成为一个中华文化的符号,赫赫然写入历史。
铁骨男儿身报家国,风采大家滋养后世。他们无不是竭尽所能,发挥所长,胸襟广博,心系大众,在自己有限的肉体生命中开拓出无限的精神世界,使被创造出的宝贵价值燃烧,点亮后世。
人生匆匆如白驹过隙,哪怕闻达八方,哪怕富可敌国,最终也免不了草席一裹,黄土一抔。当岁月的大风刮过,当历史的长河流过,我们应当让自己的一生披沙沥金后存有价值,无论是对自己还是他人。
人生本无意义,所以要给人生附加一个意义,成于自己,存于他人,哺于后世,留痕世间。
【教师评点】
文章从历史和名人中选材,写出人物能够燃烧自己照亮世间的立足点,也写出其令后人神往并追寻的根本,并以毕淑敏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要给人生附加一个意义”既实在又满含期待的话结束全文,开启有为人生的行动篇章。文章事例翔实,颇有气势,作者对苍茫人生的温暖展望,对当下热闹而疯狂、实际又虚无的生命状态是一种警示和激励。
中央电视台打造的国内首部真人秀纪录片《客从何处来》,通过易中天、马未都、曾宝仪、陈冲、阿丘等五位名人的“寻根问祖”,“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备受关注。在片中陈冲有句名言:“你是谁?你爱的人是谁,你就是谁;你是什么?你影响了别人什么,你就是什么。”
其实,人来天地间说到底都是“过客”,哪怕你闻达八方,富可敌国,也不可能成为这个星球的永久居民。不过,你既然来了这一趟,就不能仅仅是“做客”。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题解】
这则材料由事例和阐述组成,事例部分从中央电视台的节目说起,落脚点在陈冲的话上,阐述部分明确表明看法,结合起来,材料指向一个话题:每个人在世间是“过客”而非“做客”,每个人都应该思考清楚:怎样在短暂的人生中活出自己,在苍茫的世间留下自己的痕迹。
角度一:生命不能长久,精神(影响)可以不朽。
角度二:活着的使命在于,认识自我,修炼自我,完成自我。
角度三:人生的价值,不仅在于留下自身的价值,更在于让自身的价值惠于众人。
【演练】
留痕世间
任方芳
佛家有言,生生死死犹如旋火轮不停息。人存于世,生命的确是个终极命题,它短暂,它脆弱,它飘忽,它虚妄。有人迷惧于身体发肤的苦痛,只盼这一生平淡,流逝无妨,何曾想过生命的永不停歇恰恰在于创造价值呢。
有那样一些前行者,辗转于艰难困苦间,恪守本心,玉汝于成。肉体的疼痛甚至覆灭,都无法掩去他们留于人世的熠熠光辉、燎原星火。
革命的血与火带来了中华民族的新生,也带走了铮铮男儿林觉民的性命。林觉民起义被俘前夕,挑灯写就震人心魄的诀别书,诚然他爱父爱母爱妻爱子,然而民族危亡,家国悲啼,他以天下人为念,以一家之痛而为天下人谋永福。他的一腔鲜血洒在祖国河山之上,流淌于一代代年轻人的血脉之中。
生命的价值之花不只盛开在壮烈的殉国之躯上,同样绽放于潜心各领域的大师的一生中。
冯友兰这位一代大哲,终生辛勤耕耘于哲学教育和创造领域,也曾饱受非议,世人诽谤他至积毁销骨的境地,他曾痛心迷惘于“道术迁变”,却始终不曾一蹶不振、自弃消沉,“极难苦寒地,不输一段香”,著成《中国哲学简史》,了却人生大愿。他的哲学结晶福泽后来者,留名青史,他无上的品格让后世关注、敬仰。
程砚秋是四大名旦之一,生于乱世,家境贫寒,教戏的师傅脾气坏打断了他的腿,多年后才好转。七七事变,程砚秋同梅兰芳一般献出了男子气派,他不与伪政权合作,不唱义务戏,不留“官座”。正值梅兰芳退隐香港,余叔岩沉疴难挽,京戏眼见衰落,他受着当局的迫害打斗,仍独撑着舞台到了1942年。多年后他又致力于戏改办教育,被人议论,只掩了内心的悲凉,坚强进取到人生尽头。他走时,报业评论“细雨连芳草,都被他带将春去了”。他虽已缓缓然退出尘世,却早已成为一个中华文化的符号,赫赫然写入历史。
铁骨男儿身报家国,风采大家滋养后世。他们无不是竭尽所能,发挥所长,胸襟广博,心系大众,在自己有限的肉体生命中开拓出无限的精神世界,使被创造出的宝贵价值燃烧,点亮后世。
人生匆匆如白驹过隙,哪怕闻达八方,哪怕富可敌国,最终也免不了草席一裹,黄土一抔。当岁月的大风刮过,当历史的长河流过,我们应当让自己的一生披沙沥金后存有价值,无论是对自己还是他人。
人生本无意义,所以要给人生附加一个意义,成于自己,存于他人,哺于后世,留痕世间。
【教师评点】
文章从历史和名人中选材,写出人物能够燃烧自己照亮世间的立足点,也写出其令后人神往并追寻的根本,并以毕淑敏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要给人生附加一个意义”既实在又满含期待的话结束全文,开启有为人生的行动篇章。文章事例翔实,颇有气势,作者对苍茫人生的温暖展望,对当下热闹而疯狂、实际又虚无的生命状态是一种警示和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