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龙应台《魂归》阅读答案

时间:2015-05-19
魂归
龙应台
这是他十六岁时离开的山沟沟里的家乡。“爱己”要他挑着两个箩筐到市场买菜,市场里刚好有人在招少年兵,他放下扁担就跟着走了。  
今天带他回来,刚好是七十年后。  
有两个人在门前挖井。一个人在地面上,接地面下那个人挖出来的泥土,泥土用一个辘轳拉上来,倾倒到一只竹畚箕里,两个满了,他就用扁担挑走。很重,他摇摇晃晃地走,肩头被扁担压出两条肉的深沟。地面下那个人,太深太黑了,看不见,只隐隐听见他咳嗽的声音,从井底传来。“缺水,”挑土的人气喘喘地说,“两个多月了。没水喝了。”
“你们两个人,”你问,“一天挣多少钱?”
“九十块,两个人分。”  
“挖井危险啊,”你说,“有时会碰到沼气。”  
那人笑笑,露出缺牙,“没办法啊。”  
灰扑扑的客运车卷起一股尘土而来,停住,一个人背着一个花圈下了车。花圈都是纸扎的,金碧辉煌,艳丽无比,但是轻,背起来像个巨大的纸风车。乡人穿着洗得灰白的蓝布褂,破旧的鞋子布满尘土。
父亲的照片放在厅堂中央,苍蝇到处飞舞,粘在挽联上,猛一看以为是小楷。  
大哥,那被历史绑架了的长子,唤你。“族长们,”他说,“要和你说话。”  
你跟着他走到屋后,空地上已经围坐着一圈乡人。母亲也坐着,冰冷着脸。  
像公审一样,一张小凳子,等着你去坐下。  
女人蹲在地上洗菜,本来大声喧嚣的,现在安静下来。一种尴尬又紧张的气氛,连狗都不叫了。看起来辈分最高的乡人清清喉咙,吸了口烟,开始说话:“我们明白你们不想铺张的意思,但是我们认为既然回到家乡安葬,我们还是有我们的习俗同规矩。我们是要三天三夜的。不能没有道士道场,不能没有花鼓队,而且,家乡的习俗,儿女不能亲手埋了父母的,那骨灰要由八个人或者十二个人抬到山上去,要雇人的。不这么做就是违背家族传统。”  
十几张脸孔,极其严肃地对着你,讨一个道理。十几张脸孔,黝黑的、劳苦的、满是生活磨难的脸孔,对着你。这些人,你心里说,都是他的族人。如果他十六岁那年没走,他就是这些人的伙伴了。  
母亲寒着脸,说:“他也可以不回来。”你赶忙握紧她的手。  
你极尽温柔地解释,佛事已在岛上做过,父亲一生反对繁文缛节,若要铺张,是违背他的意愿,你不敢相从。花鼓若是湘楚风俗,当然尊重。至于雇别人送上山,“对不起,做儿女的不舍得。我们要亲自捧着父亲的骨灰,用自己的手带他入土。”  
“最后一次接触父亲的机会,我们不会以任何理由给任何别人代劳。”  
你清朗地注视他们的眼睛,想从那古老的眼睛里看见父亲的神情。  
这一天清晨,是他上山的日子。天灰灰的,竟然有点湿润的雨意。乡人奔走相告,苦旱之后,如望云霓。来到这陌生的地方,你一滴眼泪都不掉。但是当司仪用湘音唱起“上──香”,你震惊了。那是他与“爱己”说话的声音,那是他教你念“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的腔调,那是他的湘楚之音。当司仪长长地唱“拜──”时,你深深跪下,眼泪决堤。是,千古以来,他们就一定是以这样悲怆的楚音招魂的:  
魂兮归来,君无上天些。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一夫九首,拔木九千些……归来归来,往恐危身些……魂兮归来,君无下此幽都些。土伯九约,其角些……归来归来,恐自遗灭些……魂兮归来,反故居些。  
当他说闽南语而引得人们哈哈大笑时,当他说北京话而令人们面面相觑时,他为什么不曾为自己辩护:在这里,他的楚音与天地山川一样幽深,与苍天鬼神一样宏大?司仪的每一个音,都像父亲念《陈情表》的音,婉转凄楚,每一个音都重创你。此时此刻,你方才理解了他灵魂的漂泊,此时此刻,你方才明白他何以为《四郎探母》泪下,此时此刻你方才明白:他是真的回到家了。  
花鼓队都是面带沧桑的中年妇女,一身素白,立在风中,衣袂飘扬。由远而近传来唢呐的声音,混着锣鼓。走得够近了,你看清了乐师,是十来个老人,戴着蓝布帽,穿着农民的蓝布褂,佝偻着背,铿锵铿锵吹打而来。那最老的,他们指给你看,是他的儿时玩伴。十六岁那年两个人一起去了市场,一个走了,一个回来。  
天空飘起微微雨丝,湿润的空气混了泥土的气息。花鼓队开始上路,兄长捧着骨灰坛,你扶着母亲,两公里的路她坚持用走的。从很远就可以看见田埂上有人在奔跑,从红砖砌成的农舍跑出,往大路奔来,手里环抱着一大卷沉重的鞭炮。队伍经过田埂与大路的接口时,她也已跑到了路口,点起鞭炮,劈里啪啦的炮声激起一阵浓烟。长孙在路口对那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妇女跪下深深一拜。你远远看见,下一个田埂上又有人在奔跑。每一个路口都响起一阵明亮的炮声,一阵烟雾弥漫。两公里的路,此起彼落的鞭炮夹杂着“咚咚”鼓声,竟像是一种喜庆。  
到最后一个路口,鞭炮震耳响起,长孙跪在泥土中向村人行礼,在烟雾弥漫中,你终于知晓:对这山沟里的人而言,今天,村里走失的那个十六岁的孩子,终于回来了。七十年的天翻地覆,物换星移,不过是一个下午去市场买菜的时间。              
(选自《目送》,三联书店2009年9月出版,有删改)
[注]①这篇散文写的是作者的亲身经历,文中的“你”即作者本人。②“爱己”:湖南方言,即“娭毑(奶奶)”。
5. 在写父亲的葬礼前,着意描写两个挖井人,有何用意?
6. 请从手法与主旨的角度分析,文章对“湘楚之音”是如何表现的?
7. 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8. 有人认为,中国的丧葬仪式有太多形式主义的规矩,应一切从简。也有人认为,这些仪式体现着悠久的中华文明,应该继承。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仪式”的看法。
参考答案
5.写出了家乡人的勤劳与纯朴,从他们肩负扁担的身上可以看到当年“父亲”的影子。突出“久旱”,为后文写出殡时“天空飘起微微雨丝”做铺垫。
6.正面侧面结合:既从正面写楚音的“悲怆”,同时又借闽南话、北京话从侧面烘托楚楚音对于父亲的特殊意义。虚实结合:实写司仪招魂时的语音,虚写父亲念《陈情表》时的婉转凄楚。
主旨方面:湘楚之音是故乡的象征,也是父亲灵魂的象征。将司仪的语音和父亲的语音结合,象征着父亲的灵魂真正地回归了故土,点明了“魂归”的主题。

7.虽然父亲的人已远离故土七十年,但心从来没有走远过。这七十年的经历,在父亲与乡里人的眼中都可以忽略,“回家”才是最重要的。
8.任何一种仪式都是形式与文化的结合,而丧葬仪式同时也是生者对逝者的情感表达。文中的族人提到的“三天三夜”“道士道场”“花鼓队”等都是湘楚风俗,它本身就代表着对逝者的尊重。但是家属的反对也是有道理的,他们尊重父亲的意愿,反对铺张,同时想“用自己的手带他入土”,这同样是一种感情的表达方式。在“仪式”与“感情”发生矛盾的时候,“规矩”和“传统”应该合理地作出让步。因为从根本上来讲,双方其实是统一的,都是为了表达一种“怀念”与“尊重”。 
文中的族人和家属之间最终找到了一种和谐的处理方式。尤其是对于远离了故乡七十年的游子来说,尊重家乡的传统风俗还有着一层特殊的意义。完全不照顾家乡风俗,或者让族人与家属完全对立,都是不可取的。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阅读理解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