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童话作家

时间:2015-08-24
童话作家
我“认识”作家安徒生时,只有七岁。它是妈妈给我的礼物。这就是安徒生的童话集。在艰难而伟大的二十世纪前夜,我能够结识安徒生,简直是走了运。他教会我坚信太阳必将驱散黑暗,人类善良的心灵终将战胜邪恶。
安徒生的生平是我后来才知道的。他于一八零五年,出生在丹麦古城欧登塞一个鞋匠家里,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尽管父母很穷,他却过着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从未受过贵罚。他所做的唯一的事情就是不停地进行幻想。这种情况而且直到渐近晚年时,写起字来还不是很有把握,常常出错。安徒生是在贫困中长大的。这个文静的孩子常常在周围形形色色的人们和日常小事中,在各种色彩和音响中,寻求欢乐的成分和杜撰各种故事的素材。他有一种能力,对每条小路和每步路程中偶然,碰到的一切有趣和美好的事物都善于感到快乐。看来,把这种特点称为能力是不正确的,把它称为天才要确切得多。这是一种能够发现那些往往被懒人忽视的事物的罕见才能。
小安徒生的时间大都是在欧登塞河上的一个旧磨坊里度过的。十四岁时,他的父亲去世了。父亲去世后,安徒生得到母亲允许。从少得可怜的积蓄中拿了几个钱.离开欧塞登到哥本哈根去寻求幸福。尽管他还搞不清楚幸福是什么。很难确定安徒生是什么时候开始创作那些迷人的童话的。早在童年时代,他的脑海里就满了各种神奇的故事,但它们仅仅储存在那儿。安徒生长期认为自己干什么都行,就是没想过当童话作家。尽管如此,童话的声音早已隐约地萦回在他的这一篇或那一篇作品中。宛如一拨即松的琴弦发出的声音。是什么促使安徒生进入童话创作领域呢?他本人说过,面向自然,“倾听他的声音”,特别是件在西兰岛的森林里休息时,写起童话来最轻松。不过,促使安徒生成为童话作家的,也许是发生在哥本哈根街头的二件事。一个小男孩听到妈妈说“瞧,那是我们的诗人安徒生先生”。便将他唯一的玩具瘸腿锡兵极其慷慨地塞到安徒生手里。安徒生把锡兵插进礼服的钮孔,宛如一个勋章。然后他掏出手帕,轻轻地擦了擦眼睛。
安徒生认为自己的一生十分美好,几乎没有一点缺陷。当然,这只是因为他具有一种童稚般的乐观精神。对生活的这种宽容态度往往是一个人丰富的内心世界的可靠标志。像安徒生这样的人是不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世俗的纷争上的,因为周围闪耀着鲜明的诗意,应该只以这种诗的环境作为生活的寄托和依靠,不要放过春天亲吻树木的那一瞬间。要永远不为人世间的苦难操心,那该多好啊!同这种美好、芬芳的春天相比,那些苦难又算得了什么呢!
安徒生愿意这样想和这样生活,但现实却对他极为残酷,尽管他理应得到生活的垂顾。
痛苦和屈辱是很多的,甚至是太多了,特别是在哥本哈根的那些岁月里。当时他生活贫困。不得不依附于一些著名诗人、作家和音乐家的门下,看他们的白眼。人们常常提醒安徒生,他只不过是丹麦文学中的“穷亲戚”作为一个穷鞋匠的儿子,他可别忘了自己在达官贵人和教授们中间的位置。这种事司空见惯,甚至在安徒生的晚年也是如此。
安徒生曾经备尝痛苦,对这个人的刚毅精神,人们只能表示折服。他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从未失去对人们的友善、对正义的渴求以及在有诗存在的地方发现诗的才能。他为自己与穷人——工人与农民的血肉关系感到自豪。他是第一个给工人朗诵自已童话的丹麦作家。当事情涉及对一个普通人的蔑视。涉及不公正和谎言时,他会变得尖刻无情。在他身上,与孩子般的诚挚并存的是辛辣的讽刺。他在一篇关于一个赤身露体的皇帝的卓越童话里对此作了充分的表现。
安徒生于一八七五年逝世。
尽管他备尝痛苦,但他却得到了真正的幸福,他受到本国人民的亲切爱戴。
尽管他是穷人的诗人,国王们都把握一握他那枯瘦的手视为一种荣幸。
他是老百姓的歌手。他的一生证明,真正的艺术瑰宝只在于人们的承认。而不在于任何别的东西。    
(节选自K.帕乌斯托夫斯基《面向秋野》)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尽管安徒生并未想过当童话作家,但他从小就显示出超越常人的写作天赋,这是他日后成为伟大童话作家的重要条件。
 B.安徒生有一种能够发现那些往往被懒人忽视的事物的罕见能力,是说他具有非凡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C.安徒生认为自己的一生十分美好,几乎没有一点缺陷,即使备尝痛苦,他依然用乐观、宽容之心看待世上一切。
D.哥本哈根街头的小男孩将自己唯一的玩具送给安徒生,令他非常感动,说明他是个多愁善感的人。
E.安徒生是一个终生保有纯真童心、充满灵感的诗人和童话作家,他征服了人们的心灵一一包括孩子和成人。
(2)作者为什么认为安徒生是“穷人的诗人”“老百姓的歌手”?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3)诗人英格曼认为安徒生“具有在任何一条污水沟中发现珍珠的可贵才能”。请结合材料谈谈他这样说的理由。(6分)
(4)与一般传记相比,本文在内容和语言方面都很有特色,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8分)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阅读理解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