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般师生此般情——金岳霖与殷海光》阅读答案
时间:2015-11-19
此般师生此般情——金岳霖与殷海光
陈远
1935年,经过与家人的据理力争,做了一段学徒的殷海光重新回到了学校。爱与人辩论的性格,让他对逻辑学情有独钟,他认为逻辑可以使他在辩论时立于不败之地。同年,年仅16岁的殷海光在清华大学出版的一套逻辑学教材上知道了金岳霖的名字。当时,两个人的地位可说是天壤之别:金岳霖是名满天下的大教授,殷海光是寂寂无名的中学生。然而在1935年之后,这两个名字就产生了联系。
原来殷海光在读了金岳霖的书之后,产生了和这位教授“讨论”逻辑的想法。他直截了当地给金岳霖写了一封信,说了自己对于逻辑的一些看法,并向这位教授请教。金岳霖对于这个叫“殷海光”的中学生非但没有不屑一顾,反而感到欣赏并很快回了信。金岳霖回信告诉他,有哪些书,可以寄来借给他读。这种做法的激励作用可想而知。不久之后,殷海光以一己之力翻译了一本厚达四百多页的《逻辑基本》(查晋曼、亨利合著,商务印书馆出版),可以说与金岳霖的鼓励有很大的关系。
1936年,殷海光打算到当时的学术中心北平求学。对于他的这一决定,家人并不热心:他随心所欲的学习方式使家人对他的学业不抱希望,同时,家境的困难也难以负担他的生活及学习费用。此时,殷海光再次写信请求金岳霖帮助他到北平学习。金岳霖当即回复他:可以到北平来。对于一个与自己素未谋面的青年,金岳霖是热心的,而他的理由,却只是“一个青年要学问总是好事”。后来,情势变化,他就负责了殷海光的生活费用,并约好每周见面一次,一边吃饭,一边谈学问。
此时的殷海光,从与金岳霖“讨论”的小朋友变成了他的弟子。不过,这位弟子与乃师的性情大为不同:金岳霖性情温和敦厚,与人谈话总是“如果这样,那会怎样”,“或者……”,“可能……”,诸如此类。而殷海光却是盛气凌人,说话喜欢用“我认为一定如何”之类的语气,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之间的师生情谊。跟随着金岳霖,殷海光在那段时期结识了北平学术界的众多名流。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清华大学对在校学生进行疏散,又是金岳霖自掏腰包,拿出50元作为殷海光回家的路费。
1938年,两人再次相逢在西南联大。“在一个静寂的黄昏”,殷海光同老师金岳霖一起散步,“那时种种宣传正闹得响”。殷海光问老师:“究竟哪一派才是真理?”金岳霖答:“凡属所谓‘时代精神’,掀起一个时代的人的兴奋的,都未必可靠,也未必能持久。”殷海光又问:“什么才是比较持久而可靠的思想呢?”金岳霖又说:“经过自己长久努力思考出来的东西……比如说,休谟、康德、罗素等人的思想。”这番对话,对殷海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之后的生涯里,殷海光一直以做“这一类型的思想工作者”自勉,在说到金岳霖对自己的影响时,他说:“我碰到业师金岳霖先生真像浓雾里看见太阳!……昆明七年的教诲,严峻的论断,以及道德意识的呼吸,现在回想起来实在铸造了我的性格和思想生命。”
在西南联大选读金岳霖课程的学生当中,殷海光喜欢金老师的逻辑,另外一个同学喜欢的则是黑格尔。期末,两人各就自己喜欢的领域写了读书报告,结果殷海光的分数却低于写黑格尔的那个同学。他气冲冲地跑去找金先生,问他这分数是怎么打的。金岳霖告诉他:“你的思路虽和我相同,但你的功夫没有他深。”殷海光认为,这种客观和公平“在中国文化分子中是少有的”。
然而,作为弟子的殷海光,并没有在学问上继承金岳霖的衣钵,而是走了与他完全不同的道路。1949年之后,殷海光在台湾成了传奇般的启蒙人物,而其师却在大陆此岸接受思想改造。1952年,金岳霖迫于政治上的压力,全面检讨自己的学术思想,并顺便批判了自己的学生。在台湾的殷海光读到相关文章,“思绪起伏不已”,黯然神伤。但当别人撰文批评其师行为的时候,他却立即撰文提出反批评,认为他们是在说风凉话,没有设身处地看待大陆学人的境况。
1973年,金岳霖听说了殷海光在台去世的消息,感到惊愕、悲伤。看来,两岸的阻隔和政治上的不同选择并没有消减他们之间的师生情谊。
(选自新浪博客“陈远的博客”,有删改)
相关链接
殷海光,中国著名逻辑学家、哲学家,国立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台湾戒严时期的自由主义代表人物。他以把西方的形式逻辑和科学方法论介绍到中国为己任,撰写了《思想与方法》《论认知的独立》《中国文化之展望》等论著。 (选自搜狗百科)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殷海光起初对逻辑学情有独钟的原因是他热爱辩论,认为逻辑可以使他在辩论时立于不败之地。
B.殷海光与金岳霖先生的充分交流促成了他根据自己的想法翻译查晋曼、亨利合著的《逻辑基本》的事实。
C.殷海光家人对其前往北京求学并不热心的原因是担心他学习方式随心所欲,并且家中的经济条件也不允许。
D.金岳霖与人谈话总是“如果这样,那会怎样”“可能……”,而殷海光说话喜欢用“我认为一定如何”,这说明他的哲学观和老师有根本区别。
E.当殷海光得知金岳霖对他进行批判的时候,他虽黯然神伤却并不支持别人撰文指责他的恩师,因为他知道老师批评自己也是身不由己。
(2)作为学术界的一位优秀导师,金岳霖先生有哪些突出特征?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3)殷海光为什么能在学术上取得卓越的成就?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6分)
(4)金岳霖先生在文中谈到了“什么才是比较持久而可靠的思想”,请结合材料和社会现实,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8分)
陈远
1935年,经过与家人的据理力争,做了一段学徒的殷海光重新回到了学校。爱与人辩论的性格,让他对逻辑学情有独钟,他认为逻辑可以使他在辩论时立于不败之地。同年,年仅16岁的殷海光在清华大学出版的一套逻辑学教材上知道了金岳霖的名字。当时,两个人的地位可说是天壤之别:金岳霖是名满天下的大教授,殷海光是寂寂无名的中学生。然而在1935年之后,这两个名字就产生了联系。
原来殷海光在读了金岳霖的书之后,产生了和这位教授“讨论”逻辑的想法。他直截了当地给金岳霖写了一封信,说了自己对于逻辑的一些看法,并向这位教授请教。金岳霖对于这个叫“殷海光”的中学生非但没有不屑一顾,反而感到欣赏并很快回了信。金岳霖回信告诉他,有哪些书,可以寄来借给他读。这种做法的激励作用可想而知。不久之后,殷海光以一己之力翻译了一本厚达四百多页的《逻辑基本》(查晋曼、亨利合著,商务印书馆出版),可以说与金岳霖的鼓励有很大的关系。
1936年,殷海光打算到当时的学术中心北平求学。对于他的这一决定,家人并不热心:他随心所欲的学习方式使家人对他的学业不抱希望,同时,家境的困难也难以负担他的生活及学习费用。此时,殷海光再次写信请求金岳霖帮助他到北平学习。金岳霖当即回复他:可以到北平来。对于一个与自己素未谋面的青年,金岳霖是热心的,而他的理由,却只是“一个青年要学问总是好事”。后来,情势变化,他就负责了殷海光的生活费用,并约好每周见面一次,一边吃饭,一边谈学问。
此时的殷海光,从与金岳霖“讨论”的小朋友变成了他的弟子。不过,这位弟子与乃师的性情大为不同:金岳霖性情温和敦厚,与人谈话总是“如果这样,那会怎样”,“或者……”,“可能……”,诸如此类。而殷海光却是盛气凌人,说话喜欢用“我认为一定如何”之类的语气,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之间的师生情谊。跟随着金岳霖,殷海光在那段时期结识了北平学术界的众多名流。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清华大学对在校学生进行疏散,又是金岳霖自掏腰包,拿出50元作为殷海光回家的路费。
1938年,两人再次相逢在西南联大。“在一个静寂的黄昏”,殷海光同老师金岳霖一起散步,“那时种种宣传正闹得响”。殷海光问老师:“究竟哪一派才是真理?”金岳霖答:“凡属所谓‘时代精神’,掀起一个时代的人的兴奋的,都未必可靠,也未必能持久。”殷海光又问:“什么才是比较持久而可靠的思想呢?”金岳霖又说:“经过自己长久努力思考出来的东西……比如说,休谟、康德、罗素等人的思想。”这番对话,对殷海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之后的生涯里,殷海光一直以做“这一类型的思想工作者”自勉,在说到金岳霖对自己的影响时,他说:“我碰到业师金岳霖先生真像浓雾里看见太阳!……昆明七年的教诲,严峻的论断,以及道德意识的呼吸,现在回想起来实在铸造了我的性格和思想生命。”
在西南联大选读金岳霖课程的学生当中,殷海光喜欢金老师的逻辑,另外一个同学喜欢的则是黑格尔。期末,两人各就自己喜欢的领域写了读书报告,结果殷海光的分数却低于写黑格尔的那个同学。他气冲冲地跑去找金先生,问他这分数是怎么打的。金岳霖告诉他:“你的思路虽和我相同,但你的功夫没有他深。”殷海光认为,这种客观和公平“在中国文化分子中是少有的”。
然而,作为弟子的殷海光,并没有在学问上继承金岳霖的衣钵,而是走了与他完全不同的道路。1949年之后,殷海光在台湾成了传奇般的启蒙人物,而其师却在大陆此岸接受思想改造。1952年,金岳霖迫于政治上的压力,全面检讨自己的学术思想,并顺便批判了自己的学生。在台湾的殷海光读到相关文章,“思绪起伏不已”,黯然神伤。但当别人撰文批评其师行为的时候,他却立即撰文提出反批评,认为他们是在说风凉话,没有设身处地看待大陆学人的境况。
1973年,金岳霖听说了殷海光在台去世的消息,感到惊愕、悲伤。看来,两岸的阻隔和政治上的不同选择并没有消减他们之间的师生情谊。
(选自新浪博客“陈远的博客”,有删改)
相关链接
殷海光,中国著名逻辑学家、哲学家,国立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台湾戒严时期的自由主义代表人物。他以把西方的形式逻辑和科学方法论介绍到中国为己任,撰写了《思想与方法》《论认知的独立》《中国文化之展望》等论著。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殷海光起初对逻辑学情有独钟的原因是他热爱辩论,认为逻辑可以使他在辩论时立于不败之地。
B.殷海光与金岳霖先生的充分交流促成了他根据自己的想法翻译查晋曼、亨利合著的《逻辑基本》的事实。
C.殷海光家人对其前往北京求学并不热心的原因是担心他学习方式随心所欲,并且家中的经济条件也不允许。
D.金岳霖与人谈话总是“如果这样,那会怎样”“可能……”,而殷海光说话喜欢用“我认为一定如何”,这说明他的哲学观和老师有根本区别。
E.当殷海光得知金岳霖对他进行批判的时候,他虽黯然神伤却并不支持别人撰文指责他的恩师,因为他知道老师批评自己也是身不由己。
(2)作为学术界的一位优秀导师,金岳霖先生有哪些突出特征?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3)殷海光为什么能在学术上取得卓越的成就?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6分)
(4)金岳霖先生在文中谈到了“什么才是比较持久而可靠的思想”,请结合材料和社会现实,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