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陈寅恪先生》阅读答案
时间:2015-12-15
忆陈寅恪先生
劳干
在陈先生未曾上课以前,同学们已经知道陈先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上课以后大家因为注意的关系,每一个人印象都很深。此时方在初春,余寒未尽。陈先生穿的厚袍加上马褂,携 着一大包书,用橙黄的包袱包着。清瘦的面庞夹着神情奕奕的目光,给人一个清晰的联想,想到这位盖世的奇才。诚然,这时王静安和梁任公两位都已先后逝世,只有让陈先生独步了。
寅恪先生治学的范围,据我所了解的,在欧洲时治学集中于欧洲诸国文学,以及梵文及西域文学。回国以后,就集中在本国历史,尤其是 魏晋南北朝至唐的制度方面,再就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来说,梵文及南北朝唐代制度更是重点中的重点。若就梵文和南北朝唐代历史比较,寅恪先生似乎更侧重于南北朝唐代历史方面。寅恪先生对于梵文是下过深厚功力的,他的功力之深在全国学人之中,更无其匹。不过,他站在中国学术发展的立场,权衡轻重。他觉得由他领导南北朝唐代历史的研究,更为急需,所以他放弃了独步天下的梵文知识,来在南北朝唐代历史集中精力。
寅恪先生最重要的著作当然是《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这两部书都是博大精深之作,虽然篇幅不算太多,却把南北朝至唐代政治文化的关键指示出来。其他单篇论文包括的范围也非常的广,其中很多有独特意见。在早期论文中,多注意印度文化对中国的影响。以后再转到天师道的问题,从滨海关系,进而研究天师道的信仰及其作用,对于两晋南朝若干不能解答的问题,有此可以作充分的解答,而从《桃花源记》谈到坞堡问题,更为一个历史上不朽的发现。后期再从唐代的文学,研究到唐代政治、社会、风俗,以及文学上本身的问题,最后一直推到清代的弹词上。这也是一般讲文学史的,从来未曾走过的新路。
寅恪先生治学的方面可说是广极了,但他深知道中国学问中未做过的领域实在太多,他要开风气,他也要为师,他提示些可走的新路,并且指导别人去做这些新路。他深深地知道“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一切伟大的成功都建筑在许多人许多时候辛苦经营的基址上,所以他的路线很显然的只是为别人测量基址,指示别人去画蓝图,而无心去自己来做一个始终其事的大匠。近二三十年,他的主要工作是在两晋南北朝隋唐史以及唐代文学与政治及社会关系方面,但是在中印文化沟通上,在中西交通史上,在元史的研究方法上确曾做过不小的提示,今后做这些范围以内学问的人,还应当重视他的功绩。
寅恪先生身材瘦削,并且也不高大。加上了具有神采的双目和高耸的鼻子,的确有些像“甘地型”的人物。当他在清华大学时,有一天便服乘凉,有一个新来的学生告诉同学说:“我今天看到一个人真像甘地。”寅恪先生听到,亦为莞尔。这里并非说寅恪先生那样大师亦羡慕甘地声名,而是说在中国像他那样了解印度的人已成凤毛麟角。何况还有与甘地相同的被压迫民族感情和时代意识。自然,他也禁不住有共鸣之感了。
寅恪先生在外表看来好像是一个文弱书生,但他却能坚持原则,不轻易迁就。有一次清华大学的硕士考试,吴雨僧先生曾为了一个微小问题否决一个学生的及格,寅恪先生不惜以去就力争。又有一次在中央研究院的评议会上,有一个不合理的议案,寅恪先生独仗义执言,把这个议案打消。从另一方面看,寅恪先生是很有风趣的。在清华大学考试国文,用对对子的方法是大家都知道的,虽然毁誉参半,但想不失为一个新的试验。其中答案如“孙行者”对“祖冲之”,“人比黄花瘦”对“情如碧海深”等,寅恪先生也曾击节叹赏。至于拟防空洞联对如“见机而作,入土为安”,运用成语到了妙语解颐的地步,也是寅恪先生所作。
相关链接
①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陈寅恪《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
②寅恪先生决不是一个“闭门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他继承了中国“士”的优良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他的著作中也可以看出,他非常关心政治。他研究隋唐史,表面上似乎是满篇考证,骨子里谈的都是成败兴衰的政治问题,可惜难得解人。
(季羡林《回忆陈寅恪先生》)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陈寅恪身材瘦削不高大,鼻子高耸,双目有神采,初春时节穿着厚袍加上马掛,携着一大包书去上课,看上去就像印度的甘地。
B.陈寅恪放弃在欧洲时就研究的梵文,集中精力研究南北朝唐代历史,不是因为自己功力不深,而是他站在中国学术发展的立场权衡的结果。
C.陈寅恪最重要的两部书是研究隋唐政治制度的,他在书中注意印度文化对中国的影响,研究天师道,从《桃花源记》谈到坞堡问题。
D.陈寅恪一方面能坚持原则,仗义执言;另一方面也很有风趣,曾为用对对子考试国文的方法和运用成语拟防空洞联击节叹赏。
E.“士”和书呆子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对天下兴亡的态度上。陈寅恪继承了中国“士”的优良传统,希望通过学术研究改变社会。
(2)陈寅恪在治学和生活中都实践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请简要概括。(6分)
(3)陈寅恪治学有哪些异于常人的地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原因。(6分)
(4)结合原文和相关链接的有关内容,谈谈陈寅恪为什么要集中精力研究南北朝唐代历史。你是否同意他的做法?请联系现实说明理由。(8分)
劳干
在陈先生未曾上课以前,同学们已经知道陈先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上课以后大家因为注意的关系,每一个人印象都很深。此时方在初春,余寒未尽。陈先生穿的厚袍加上马褂,携 着一大包书,用橙黄的包袱包着。清瘦的面庞夹着神情奕奕的目光,给人一个清晰的联想,想到这位盖世的奇才。诚然,这时王静安和梁任公两位都已先后逝世,只有让陈先生独步了。
寅恪先生治学的范围,据我所了解的,在欧洲时治学集中于欧洲诸国文学,以及梵文及西域文学。回国以后,就集中在本国历史,尤其是 魏晋南北朝至唐的制度方面,再就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来说,梵文及南北朝唐代制度更是重点中的重点。若就梵文和南北朝唐代历史比较,寅恪先生似乎更侧重于南北朝唐代历史方面。寅恪先生对于梵文是下过深厚功力的,他的功力之深在全国学人之中,更无其匹。不过,他站在中国学术发展的立场,权衡轻重。他觉得由他领导南北朝唐代历史的研究,更为急需,所以他放弃了独步天下的梵文知识,来在南北朝唐代历史集中精力。
寅恪先生最重要的著作当然是《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这两部书都是博大精深之作,虽然篇幅不算太多,却把南北朝至唐代政治文化的关键指示出来。其他单篇论文包括的范围也非常的广,其中很多有独特意见。在早期论文中,多注意印度文化对中国的影响。以后再转到天师道的问题,从滨海关系,进而研究天师道的信仰及其作用,对于两晋南朝若干不能解答的问题,有此可以作充分的解答,而从《桃花源记》谈到坞堡问题,更为一个历史上不朽的发现。后期再从唐代的文学,研究到唐代政治、社会、风俗,以及文学上本身的问题,最后一直推到清代的弹词上。这也是一般讲文学史的,从来未曾走过的新路。
寅恪先生治学的方面可说是广极了,但他深知道中国学问中未做过的领域实在太多,他要开风气,他也要为师,他提示些可走的新路,并且指导别人去做这些新路。他深深地知道“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一切伟大的成功都建筑在许多人许多时候辛苦经营的基址上,所以他的路线很显然的只是为别人测量基址,指示别人去画蓝图,而无心去自己来做一个始终其事的大匠。近二三十年,他的主要工作是在两晋南北朝隋唐史以及唐代文学与政治及社会关系方面,但是在中印文化沟通上,在中西交通史上,在元史的研究方法上确曾做过不小的提示,今后做这些范围以内学问的人,还应当重视他的功绩。
寅恪先生身材瘦削,并且也不高大。加上了具有神采的双目和高耸的鼻子,的确有些像“甘地型”的人物。当他在清华大学时,有一天便服乘凉,有一个新来的学生告诉同学说:“我今天看到一个人真像甘地。”寅恪先生听到,亦为莞尔。这里并非说寅恪先生那样大师亦羡慕甘地声名,而是说在中国像他那样了解印度的人已成凤毛麟角。何况还有与甘地相同的被压迫民族感情和时代意识。自然,他也禁不住有共鸣之感了。
寅恪先生在外表看来好像是一个文弱书生,但他却能坚持原则,不轻易迁就。有一次清华大学的硕士考试,吴雨僧先生曾为了一个微小问题否决一个学生的及格,寅恪先生不惜以去就力争。又有一次在中央研究院的评议会上,有一个不合理的议案,寅恪先生独仗义执言,把这个议案打消。从另一方面看,寅恪先生是很有风趣的。在清华大学考试国文,用对对子的方法是大家都知道的,虽然毁誉参半,但想不失为一个新的试验。其中答案如“孙行者”对“祖冲之”,“人比黄花瘦”对“情如碧海深”等,寅恪先生也曾击节叹赏。至于拟防空洞联对如“见机而作,入土为安”,运用成语到了妙语解颐的地步,也是寅恪先生所作。
相关链接
①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陈寅恪《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
②寅恪先生决不是一个“闭门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他继承了中国“士”的优良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他的著作中也可以看出,他非常关心政治。他研究隋唐史,表面上似乎是满篇考证,骨子里谈的都是成败兴衰的政治问题,可惜难得解人。
(季羡林《回忆陈寅恪先生》)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陈寅恪身材瘦削不高大,鼻子高耸,双目有神采,初春时节穿着厚袍加上马掛,携着一大包书去上课,看上去就像印度的甘地。
B.陈寅恪放弃在欧洲时就研究的梵文,集中精力研究南北朝唐代历史,不是因为自己功力不深,而是他站在中国学术发展的立场权衡的结果。
C.陈寅恪最重要的两部书是研究隋唐政治制度的,他在书中注意印度文化对中国的影响,研究天师道,从《桃花源记》谈到坞堡问题。
D.陈寅恪一方面能坚持原则,仗义执言;另一方面也很有风趣,曾为用对对子考试国文的方法和运用成语拟防空洞联击节叹赏。
E.“士”和书呆子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对天下兴亡的态度上。陈寅恪继承了中国“士”的优良传统,希望通过学术研究改变社会。
(2)陈寅恪在治学和生活中都实践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请简要概括。(6分)
(3)陈寅恪治学有哪些异于常人的地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原因。(6分)
(4)结合原文和相关链接的有关内容,谈谈陈寅恪为什么要集中精力研究南北朝唐代历史。你是否同意他的做法?请联系现实说明理由。(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