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正气 一代虎痴》阅读答案
时间:2015-12-26
千秋正气 一代虎痴
张善子,号虎痴。在民国时期曾风云军政两界,任过少将旅长、县长、总统府咨议等职。1926年夏,张善子结束政治生涯而回归艺术。
张善子一生与虎有不解之缘,视虎如子如伴,把在苏州网师园所豢养的虎取名“虎儿”。甚至当时投拜大风堂的弟子,除执礼于他及张大千和同门师兄外,还须向“虎儿”行见面礼,为画坛千古奇事一桩。张善子还在黄山寻虎,甚至标新立异将“虎儿”送苏州报国寺高僧印光大师说三皈,并赐得法名“格心”,为佛门及世俗之趣事雅谈。
张善子一生作画无数,精山水、人物、走兽。他的山水画讲究大气魄、大胸怀,多描绘名山大川,尤其是所画的黄山颇具代表性,日本画坛有“近代黄山画派始祖”的评价。张善子的骨子里有一种大忠、大孝、大节、大情、大悯,形成了属于“我之为我”的文化结构,而且不乏体验及表现,故所作人物画除佛教题材外,更多的为古代忠勇之士和孝悌之人,同时颇多理想化的愿景。这当然与其接受孔孟之道有极大关系。他所画走兽多为十二生肖中的勇猛忠孝对象,但最擅长的还是画虎,且通西画表现技法。对此,其师曾熙在《与弟子张善子论书画之问答》中言:“善子弟善画虎画佛,既通西法,又求宋元以来诸大家参证之,自当卓然成家。”
张善子痴痴地把虎作为人文情怀表达的主体,甚至作为人文理想传达的载体,堪称中国绘画史上将虎的物态、情态、理态表现最充分和最深刻的大师.名播东西方。张善子画虎用大笔挥洒,注重以气势取胜;细致工巧处,注重将虎的皮、肉、骨描绘逼肖,甚至入木三分。他笔下的虎汪洋恣肆、纵横捭阖、万千气象,涌动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或庄谐并举,或传虎之母子情深,或表虎震慑群山之威风,或抒虎长啸山林之意气,或显山兽君王之风采,或善谑讥讽事态百相,赋予它种种象征,价值判断总在褒扬与鞭笞、歌颂与痛斥、刚烈与柔情、动物与人类中交替,构成哲学意义上的二律背反。
张善子画虎常常出其不意、异想天开、天马行空,令人叹为观止,甚至不乏冷幽默。其代表作《十二金钗图》,更是构思新颖奇特,反其意而用之,或讽喻当时各路军阀混战,或讽谑当时的苛政,或谐谑世间的人兽不分,构成了其作品鲜明的思想性及哲学思辨意义,不乏社会意识,具有警世现实的价值体系。张善子的虎痴情结超越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位画虎的画家,甚至“意想天开”(曾熙语),不乏浪漫主义理念及行为方式,把虎的艺术表现与千奇百怪的现实奇妙地结合起来。他对虎的认知,实在堪称千古一人。
中国抗战时期,张善子为昂扬中华民族的抗战斗志,特地创作了巨幅画《怒吼吧,中国!》(长2丈,宽1.2丈)。该画面为28只猛虎以咆哮之势直扑向一个落日.即象征当时中国的28个行省同仇敌忾打败日寇。画右角题署的“雄大王风,一致怒吼!威撼河山,势吞小丑”。抗战一周年,张善子又创作了《中国,怒吼了》,即取两大素帛拼巨幅画,上画雄狮怒目狂吼并足踏日本敌国富士山。画势磅礴,诗情万丈,具有艺术与宣传相结合产生的不可抗拒的力量,开抗战巨型宣传画之先河,被报刊发表,并印制成宣传画送往前线,广为流传,轰动中国。
(摘编自汪毅《千秋正气一代虎痴》)
相关链接
①1 938年,张善子在周恩来的帮助下,携与大干共同画的180幅作品赴法国、美国展览,为中国抗战事业举行义卖。张善子精心绘制了几张巨虎图,赠送给罗斯福,罗斯福被它们体现的中国精神震撼,视画为奇珍,特别吩咐将画挂在白宫林肯像侧。这幅珍贵的画作至今仍陈列在白宫大厅。
(摘编自《虎痴张善子的传奇一生》四川新闻网一成都日报2007年05月03日)
②长时间的奔忙劳碌,使张善子的身体日益不支。美国医生诊断后,建议他在美国长期疗养,但张善子却眷念着炮火硝烟中的祖国。他抱着病体,于1 940年9月2日风尘仆仆地踏上了归国的旅程。……回重庆仅十五天,便逝世于歌乐山下的宽仁医院,终年五十九岁。
(选摘自王东伟《“虎痴”怒吼记》)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张善子在黄山寻来老虎,取名“虎儿”,豢养在网师园,还特地请苏州报国寺印光大师为“虎儿”说三皈,并赐法名“格心”。
B.张善子尤其精于山水画的创作,他描绘名山大川讲究大气魄、大胸怀,因此在日本画坛享有“近代黄山画派始祖”的崇高评价。
C.张善子笔下的虎神形兼备,寄托了他自己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理想,通过种种象征手法表达了价值判断,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
D.《怒吼吧,中国!》和《中国,怒吼了》两幅力作,均构思新颖,气势宏大,又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产生了巨大的宣传效应。
E.张善子晚年为支持国内的抗战事业和其他艺术家一起远赴欧美,不辞劳苦开展一系列活动,终于积劳成疾,带着遗憾离世。
(2)张善子画虎有哪些艺术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3)作为艺术家,张善子为中国的抗战事业做出了哪些具体贡献,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4)有人认为张善子的一生是浪漫与现实的完美结合。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张善子,号虎痴。在民国时期曾风云军政两界,任过少将旅长、县长、总统府咨议等职。1926年夏,张善子结束政治生涯而回归艺术。
张善子一生与虎有不解之缘,视虎如子如伴,把在苏州网师园所豢养的虎取名“虎儿”。甚至当时投拜大风堂的弟子,除执礼于他及张大千和同门师兄外,还须向“虎儿”行见面礼,为画坛千古奇事一桩。张善子还在黄山寻虎,甚至标新立异将“虎儿”送苏州报国寺高僧印光大师说三皈,并赐得法名“格心”,为佛门及世俗之趣事雅谈。
张善子一生作画无数,精山水、人物、走兽。他的山水画讲究大气魄、大胸怀,多描绘名山大川,尤其是所画的黄山颇具代表性,日本画坛有“近代黄山画派始祖”的评价。张善子的骨子里有一种大忠、大孝、大节、大情、大悯,形成了属于“我之为我”的文化结构,而且不乏体验及表现,故所作人物画除佛教题材外,更多的为古代忠勇之士和孝悌之人,同时颇多理想化的愿景。这当然与其接受孔孟之道有极大关系。他所画走兽多为十二生肖中的勇猛忠孝对象,但最擅长的还是画虎,且通西画表现技法。对此,其师曾熙在《与弟子张善子论书画之问答》中言:“善子弟善画虎画佛,既通西法,又求宋元以来诸大家参证之,自当卓然成家。”
张善子痴痴地把虎作为人文情怀表达的主体,甚至作为人文理想传达的载体,堪称中国绘画史上将虎的物态、情态、理态表现最充分和最深刻的大师.名播东西方。张善子画虎用大笔挥洒,注重以气势取胜;细致工巧处,注重将虎的皮、肉、骨描绘逼肖,甚至入木三分。他笔下的虎汪洋恣肆、纵横捭阖、万千气象,涌动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或庄谐并举,或传虎之母子情深,或表虎震慑群山之威风,或抒虎长啸山林之意气,或显山兽君王之风采,或善谑讥讽事态百相,赋予它种种象征,价值判断总在褒扬与鞭笞、歌颂与痛斥、刚烈与柔情、动物与人类中交替,构成哲学意义上的二律背反。
张善子画虎常常出其不意、异想天开、天马行空,令人叹为观止,甚至不乏冷幽默。其代表作《十二金钗图》,更是构思新颖奇特,反其意而用之,或讽喻当时各路军阀混战,或讽谑当时的苛政,或谐谑世间的人兽不分,构成了其作品鲜明的思想性及哲学思辨意义,不乏社会意识,具有警世现实的价值体系。张善子的虎痴情结超越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位画虎的画家,甚至“意想天开”(曾熙语),不乏浪漫主义理念及行为方式,把虎的艺术表现与千奇百怪的现实奇妙地结合起来。他对虎的认知,实在堪称千古一人。
中国抗战时期,张善子为昂扬中华民族的抗战斗志,特地创作了巨幅画《怒吼吧,中国!》(长2丈,宽1.2丈)。该画面为28只猛虎以咆哮之势直扑向一个落日.即象征当时中国的28个行省同仇敌忾打败日寇。画右角题署的“雄大王风,一致怒吼!威撼河山,势吞小丑”。抗战一周年,张善子又创作了《中国,怒吼了》,即取两大素帛拼巨幅画,上画雄狮怒目狂吼并足踏日本敌国富士山。画势磅礴,诗情万丈,具有艺术与宣传相结合产生的不可抗拒的力量,开抗战巨型宣传画之先河,被报刊发表,并印制成宣传画送往前线,广为流传,轰动中国。
相关链接
①1 938年,张善子在周恩来的帮助下,携与大干共同画的180幅作品赴法国、美国展览,为中国抗战事业举行义卖。张善子精心绘制了几张巨虎图,赠送给罗斯福,罗斯福被它们体现的中国精神震撼,视画为奇珍,特别吩咐将画挂在白宫林肯像侧。这幅珍贵的画作至今仍陈列在白宫大厅。
②长时间的奔忙劳碌,使张善子的身体日益不支。美国医生诊断后,建议他在美国长期疗养,但张善子却眷念着炮火硝烟中的祖国。他抱着病体,于1 940年9月2日风尘仆仆地踏上了归国的旅程。……回重庆仅十五天,便逝世于歌乐山下的宽仁医院,终年五十九岁。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张善子在黄山寻来老虎,取名“虎儿”,豢养在网师园,还特地请苏州报国寺印光大师为“虎儿”说三皈,并赐法名“格心”。
B.张善子尤其精于山水画的创作,他描绘名山大川讲究大气魄、大胸怀,因此在日本画坛享有“近代黄山画派始祖”的崇高评价。
C.张善子笔下的虎神形兼备,寄托了他自己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理想,通过种种象征手法表达了价值判断,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
D.《怒吼吧,中国!》和《中国,怒吼了》两幅力作,均构思新颖,气势宏大,又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产生了巨大的宣传效应。
E.张善子晚年为支持国内的抗战事业和其他艺术家一起远赴欧美,不辞劳苦开展一系列活动,终于积劳成疾,带着遗憾离世。
(2)张善子画虎有哪些艺术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3)作为艺术家,张善子为中国的抗战事业做出了哪些具体贡献,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4)有人认为张善子的一生是浪漫与现实的完美结合。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