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半场电影》阅读答案
时间:2016-02-20
半场电影
刘怀远
三十多年前,二黑给石榴红村只放了半场电影。
那天,二黑接到去石榴红村放映的通知,下起了瓢泼大雨,直到下班前雨才停下来。领导问他还能去不?二黑看着院里的积水,一边点头说没问题。
嘴上答应着,二黑心里在盘算,二十几里路呢。二黑饭都没吃就上了路,天黑前,终于到了石榴红,二黑成了泥猴子。那时从区里到石榴红的路还是砂石路,大雨过后,路上不是水,就是泥,泥巴糊满车轱辘,自行车不但不能骑,遇到大沟大坎,还要上肩膀,好在二黑年轻,有的是力气。
二黑顾不上喘口气,在村民们的帮助下挂起幕布,接好电源,安装好放映机。忙完这一切,天也黑透了。胶片机哒哒地转起来,二黑才用衣袖擦了把脸,四下望望,石榴红本村500多人,看电影的怕是超了1000人。听说要演新电影《小花》,周边村子的人早都赶来了。
一个人弓着腰凑到跟前,贴他耳朵上小声说,晚上甭回去了,住下来,二黑一看,是表哥小向。精疲力竭的二黑朝表哥露一下牙,好。表哥脸上也露出笑容。有个放映员的表弟,表哥在村里就能像大队书记一样挺着走路,因为他总能在第一时间把哪天会来放映,会放什么电影的消息提前传达给乡亲们。
《小花》一曲“妹妹找哥泪花流”还没唱完,电影戛然停止,一片漆黑。停电了。乡村里停电是家常便饭,说停就停。
等等吧,先别散。大队书记凑过来,笑着递给二黑根烟。二黑那时还不抽烟的。
半个小时过去了,电没来,人没散,但开始骂街,骂管电的龟孙偏在这个节骨眼儿停电。一个小时过去了,依然没有来电。外村的人们开始散去,一边走一边回头,希望瞬间奇迹出现,满目灯火。二黑看看手表,快11点了,本村的乡亲们都还在坚守。黑暗里,一片噼噼啪啪的拍蚊子声。有孩子喊妈,说又咬出了包,好痒。妈说,再等等,来了电就不痒了。二黑过意不去了,说,都散了吧,今天我不走,明天一早咱都到大队部,遮黑窗户一批一批地看。
第二天快到中午了,电也没来。二黑不得不和乡亲们道别,这是他最后一次放映了,几天前他接到了高考录取通知,他要去忙上大学的事情了。
半场电影让二黑一直耿耿于怀,乡亲们黑夜里渴望的眼神让他不得安宁。退了休的二黑,一定要偿还这笔心底的债。二黑首先在电话里跟石榴红的表哥说了这件事。表哥说,别来了,现在村里业余文化可丰富了,不再像以前那么稀罕电影。二黑郑重地说,欠债要还,夜里总梦见你们围着我和放映机嚷嚷,睡不好。表哥良久才说,你要来就来吧,只要能去你的病。
二黑找到区电影队,说明情况,要自掏腰包请电影队去石榴红放映。领导说,算我们支农吧。二黑说,那就连放两部,我一定付钱!
来到石榴红,早已认不出眼前的景色。新修的街道整齐平坦,改建的民居徽韵古香,健身广场上矗立着一座飞檐斗拱的大戏台。他的表哥老向满头白发,指着戏台说,咱这儿是小康文明村,隔三差五有明星来演出,本市的,全国的,连俄罗斯的美女也来演过舞蹈呢。
老向到村委会,让村干部在喇叭里广播了。可是没有几个人坐到二黑的银幕前。二黑对表哥说,你一定要多请乡亲来,我带了两部片子来,利滚利地来偿还。
老向挠挠头,说喇叭的声音可能让广场舞的音乐遮住了,我再去催催。
这回终于有效果了,从跳广场舞那边跟随老向来了五六十个妇女。二黑很激动,等她们围拢来,二黑拿起麦克风作简短发言,再次说自己是来还债的,曾经欠下石榴红半场电影。
电影播放中,不时有人悄悄离去。老向凑过来说,人们明天都要早起,都要勤劳致富嘛,你还是只放一部吧。二黑想了想,看看渐稀的人群,就点了头。老向说,放完了,你还是住在家里,让放映员自己开车回吧。二黑说,好。
电影放完了,人们静悄悄地散去,没有了记忆中散场后的沸腾和不舍。
“人虽然少点,但总体是圆满的。”二黑和表哥说完,躺倒在床,功夫不大就响起了甜美的鼾声。
老向走回自己的卧室,老伴问,你够神通广大的,怎么就说动了那么多人去看电影呢?老向叹口气,哪有人肯来?今天在那里跳广场舞的大多是在附近餐馆和生态种植棚里打工的外地人,我骗他们说放电影的是上面派来的,有任务要完成,我许诺他们谁去看,每人给50元的辛苦费。
那二黑会给?
嘘!别让表弟听见。咱现在富裕了,花几个钱,帮他了却一桩几十年的心愿,不也是做件好事?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小说运用了倒叙和插叙的手法,叙述手法丰富,避免了文章平铺直叙的单调,更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小说通过30年前和现在放电影时乡民的不同态度的对比,表明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农村的精神水平却在倒退,人民的精神世界变得愈加空虚。
C.文中的老向是个淳朴的农民,他为了让表弟安心,用一个善良的谎言帮二黑了却了一桩几十年的心愿,让小说充满温情。
D.30年前人们会为了半场电影执着的等到深夜,而如今人们不稀罕二黑带来的影片,因为时代在发展,人们的精神生活发生了改变,变得更丰富多彩。
E.30年过去了,二黑却一直把未放映完的半场电影放在心上,让人感动,但他脱离农村生活太久后不了解农民生活的变化,他根本不知道如今农民不需要他带去的电影,最后放电影时乡亲们的反应让人感觉到悲凉。
刘怀远
三十多年前,二黑给石榴红村只放了半场电影。
那天,二黑接到去石榴红村放映的通知,下起了瓢泼大雨,直到下班前雨才停下来。领导问他还能去不?二黑看着院里的积水,一边点头说没问题。
嘴上答应着,二黑心里在盘算,二十几里路呢。二黑饭都没吃就上了路,天黑前,终于到了石榴红,二黑成了泥猴子。那时从区里到石榴红的路还是砂石路,大雨过后,路上不是水,就是泥,泥巴糊满车轱辘,自行车不但不能骑,遇到大沟大坎,还要上肩膀,好在二黑年轻,有的是力气。
二黑顾不上喘口气,在村民们的帮助下挂起幕布,接好电源,安装好放映机。忙完这一切,天也黑透了。胶片机哒哒地转起来,二黑才用衣袖擦了把脸,四下望望,石榴红本村500多人,看电影的怕是超了1000人。听说要演新电影《小花》,周边村子的人早都赶来了。
一个人弓着腰凑到跟前,贴他耳朵上小声说,晚上甭回去了,住下来,二黑一看,是表哥小向。精疲力竭的二黑朝表哥露一下牙,好。表哥脸上也露出笑容。有个放映员的表弟,表哥在村里就能像大队书记一样挺着走路,因为他总能在第一时间把哪天会来放映,会放什么电影的消息提前传达给乡亲们。
《小花》一曲“妹妹找哥泪花流”还没唱完,电影戛然停止,一片漆黑。停电了。乡村里停电是家常便饭,说停就停。
等等吧,先别散。大队书记凑过来,笑着递给二黑根烟。二黑那时还不抽烟的。
半个小时过去了,电没来,人没散,但开始骂街,骂管电的龟孙偏在这个节骨眼儿停电。一个小时过去了,依然没有来电。外村的人们开始散去,一边走一边回头,希望瞬间奇迹出现,满目灯火。二黑看看手表,快11点了,本村的乡亲们都还在坚守。黑暗里,一片噼噼啪啪的拍蚊子声。有孩子喊妈,说又咬出了包,好痒。妈说,再等等,来了电就不痒了。二黑过意不去了,说,都散了吧,今天我不走,明天一早咱都到大队部,遮黑窗户一批一批地看。
第二天快到中午了,电也没来。二黑不得不和乡亲们道别,这是他最后一次放映了,几天前他接到了高考录取通知,他要去忙上大学的事情了。
半场电影让二黑一直耿耿于怀,乡亲们黑夜里渴望的眼神让他不得安宁。退了休的二黑,一定要偿还这笔心底的债。二黑首先在电话里跟石榴红的表哥说了这件事。表哥说,别来了,现在村里业余文化可丰富了,不再像以前那么稀罕电影。二黑郑重地说,欠债要还,夜里总梦见你们围着我和放映机嚷嚷,睡不好。表哥良久才说,你要来就来吧,只要能去你的病。
二黑找到区电影队,说明情况,要自掏腰包请电影队去石榴红放映。领导说,算我们支农吧。二黑说,那就连放两部,我一定付钱!
来到石榴红,早已认不出眼前的景色。新修的街道整齐平坦,改建的民居徽韵古香,健身广场上矗立着一座飞檐斗拱的大戏台。他的表哥老向满头白发,指着戏台说,咱这儿是小康文明村,隔三差五有明星来演出,本市的,全国的,连俄罗斯的美女也来演过舞蹈呢。
老向到村委会,让村干部在喇叭里广播了。可是没有几个人坐到二黑的银幕前。二黑对表哥说,你一定要多请乡亲来,我带了两部片子来,利滚利地来偿还。
老向挠挠头,说喇叭的声音可能让广场舞的音乐遮住了,我再去催催。
这回终于有效果了,从跳广场舞那边跟随老向来了五六十个妇女。二黑很激动,等她们围拢来,二黑拿起麦克风作简短发言,再次说自己是来还债的,曾经欠下石榴红半场电影。
电影播放中,不时有人悄悄离去。老向凑过来说,人们明天都要早起,都要勤劳致富嘛,你还是只放一部吧。二黑想了想,看看渐稀的人群,就点了头。老向说,放完了,你还是住在家里,让放映员自己开车回吧。二黑说,好。
电影放完了,人们静悄悄地散去,没有了记忆中散场后的沸腾和不舍。
“人虽然少点,但总体是圆满的。”二黑和表哥说完,躺倒在床,功夫不大就响起了甜美的鼾声。
老向走回自己的卧室,老伴问,你够神通广大的,怎么就说动了那么多人去看电影呢?老向叹口气,哪有人肯来?今天在那里跳广场舞的大多是在附近餐馆和生态种植棚里打工的外地人,我骗他们说放电影的是上面派来的,有任务要完成,我许诺他们谁去看,每人给50元的辛苦费。
那二黑会给?
嘘!别让表弟听见。咱现在富裕了,花几个钱,帮他了却一桩几十年的心愿,不也是做件好事?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小说运用了倒叙和插叙的手法,叙述手法丰富,避免了文章平铺直叙的单调,更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小说通过30年前和现在放电影时乡民的不同态度的对比,表明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农村的精神水平却在倒退,人民的精神世界变得愈加空虚。
C.文中的老向是个淳朴的农民,他为了让表弟安心,用一个善良的谎言帮二黑了却了一桩几十年的心愿,让小说充满温情。
D.30年前人们会为了半场电影执着的等到深夜,而如今人们不稀罕二黑带来的影片,因为时代在发展,人们的精神生活发生了改变,变得更丰富多彩。
E.30年过去了,二黑却一直把未放映完的半场电影放在心上,让人感动,但他脱离农村生活太久后不了解农民生活的变化,他根本不知道如今农民不需要他带去的电影,最后放电影时乡亲们的反应让人感觉到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