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文艺的得失谈》阅读答案
时间:2016-04-30
沉浸文艺的得失谈
一般人常说,文艺是一种避风息凉的地方。在穷愁寂寞的时候,它可以给我们一点安慰。这话固然有些道理,但亦未必尽然。最感动人的文艺大半是苦闷的呼号。作者不但宣泄自己的苦闷,同时也替我们宣泄了苦闷。我们觉得畅快,正由于此。不过同时,伟大的作家们也传授我们一点尝受苦闷的敏感。人生世相,在健康的常人看本来是不过尔尔,朦胧马虎地过活,是最上的策略。沉浸文艺的人,对于人生世相往往见出许多可惊可疑可痛哭流涕的地方,这种较异样的认识往往不容许他抱鸵鸟埋头不看猎犬式的乐观。这种认识固然不必定是十分彻底的,再进一步的认识也许使我们在冲突中见出调和。不过这种狂风暴雨之后的碧空睛日,大半是中年人和老年人的收获,而古今中外的中年人和老年人之中有几人真正得到这种收获?
我自己对于文艺不完全的认识酿成两种可悲的隔阂。第一种是书本世界和现实的隔阂。像我们这种人,每天之中要费去三分之二的时间抱书本,至多只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可以应事接物。天天在史诗、悲剧、小说和抒情诗里找情趣,无形中就造成另一世界,把自己禁锢在里面,回头看自己天天接触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反而觉得有些异样。文艺世界中的豪情胜慨和清思敏感在现实世界中哪里找得着?除非是你用点金术把现实世界也化成一个文艺世界。但是得到文艺世界,你就要失掉现实世界。第二种隔阂可以说是第一种隔阂的另一面。文艺所表现的固然有大部分是人人同见同感的,也有一部分是一般人所不常见到不常感到的。这一般人不常见到不常感到的一部分往往是最有趣味的一部分。一个人在文艺方面天天向深刻微妙艰难处走,在实际生活方面,他就不免把他和他的邻人中间的墙壁筑得一天高厚似一天。说“今天天气好”,人人答应你“今天天气的确是好”;可是你不能在你最亲爱的人的眼光里发现突然在你心中出现的那一点灵感,你不能把莎士比亚的佳妙处捧献给你的母亲。
一般人常以为只有科学的训练才可以养成冷静的客观的头脑,但我的冷静的客观的头脑不是从科学得来的,而是从文艺得来的。凡是不能持冷静的客观的态度的人,毛病都在把“我”看得太大。他们从“我”这一副着色的望远镜里看世界,一切事物于是都失去他们本来的面目。所谓冷静的客观的态度,就是丢开这副望远镜,让“我”跳到圈子以外,不当做世界里有“我”而去看世界;还是把“我”与类似“我”的一切东西同样看待。一般人常拿实际人生的态度去看戏,看到曹操奸猾,不觉义愤填胸,本来是台下的旁观者,却跃跃欲试地想跳到台上去,把演曹操的角色杀死。我的办法与此恰恰相反。遇着真正的曹操,我也只把他当做扮演曹操的角色看待,是非善恶都不成问题,嗔喜毁誉也大可不必,只觉得他有趣而已。
(摘编自朱光潜《诗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最感动人的文艺大半是苦闷的呼号,是因为作者在作品中不但宣泄了自己的苦闷,同时也替我们宣泄了苦闷。
B.沉浸于文艺的人对于人生世相形成的比较彻底的异样认识往往不允许他们产生自欺欺人的乐观情绪。
C.作者觉得对于文艺不完全的认识酿成两种可悲的隔阂,而且在文艺世界里面走得越深入隔阂也难免会越深。
D.一般人常拿实际人生的态度去看戏,而作者以置身戏外的态度看戏,因为作者从文艺中得到了冷静的客观的头脑。
2.下列内容不属于在作者看来沉浸于文艺中“得”的一项是
A.看到人生世相中许多可惊可疑可痛哭流涕的地方,丰富了自己的认识和情感。
B.沉浸在文艺中能够获得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豪情胜慨和清思敏感。
C.能得到文艺作品中一般人不常见到不常感到又往往是最有趣味的一部分。
D.在实际生活方面不免把自己和邻人隔开,从而获得别人感受不到的灵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伟大作家常借文艺宣泄苦闷时也宣泄了读者的苦闷,并传授给读者尝受苦闷的敏感。
B.对于文艺不完全的认识会酿成两种可悲哀的隔阂,这并不是针多数人而言的。
C.作者冷静客观的头脑从文艺得来,与一般人只通过科学的训练养成殊途同归。
D.一个人在文艺中发现的妙处获得的乐趣往往只能个人体会,很难与别人分享。
参考答案
1. A
【解析】强加因果关系。涉及原文两句话,前句讲最感动人的文艺的特点,后句讲伟大作者创作的特点,它们是并列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
2. D
【解析】(本项有两个错误,一是“在实际生活方面不免把自己和邻人隔开”是沉浸于文艺的“失”而不是得,二是前后分句不存在因果关系)
3.C
【解析】误解了原句意。最后一段首句说“一般人常以为只有科学的训练才可以养成冷静的客观的头脑”,一般人认为科学的训练是养成冷静的客观的头脑的唯一途径,并不是“只通过科学的训练养成”。
一般人常说,文艺是一种避风息凉的地方。在穷愁寂寞的时候,它可以给我们一点安慰。这话固然有些道理,但亦未必尽然。最感动人的文艺大半是苦闷的呼号。作者不但宣泄自己的苦闷,同时也替我们宣泄了苦闷。我们觉得畅快,正由于此。不过同时,伟大的作家们也传授我们一点尝受苦闷的敏感。人生世相,在健康的常人看本来是不过尔尔,朦胧马虎地过活,是最上的策略。沉浸文艺的人,对于人生世相往往见出许多可惊可疑可痛哭流涕的地方,这种较异样的认识往往不容许他抱鸵鸟埋头不看猎犬式的乐观。这种认识固然不必定是十分彻底的,再进一步的认识也许使我们在冲突中见出调和。不过这种狂风暴雨之后的碧空睛日,大半是中年人和老年人的收获,而古今中外的中年人和老年人之中有几人真正得到这种收获?
我自己对于文艺不完全的认识酿成两种可悲的隔阂。第一种是书本世界和现实的隔阂。像我们这种人,每天之中要费去三分之二的时间抱书本,至多只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可以应事接物。天天在史诗、悲剧、小说和抒情诗里找情趣,无形中就造成另一世界,把自己禁锢在里面,回头看自己天天接触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反而觉得有些异样。文艺世界中的豪情胜慨和清思敏感在现实世界中哪里找得着?除非是你用点金术把现实世界也化成一个文艺世界。但是得到文艺世界,你就要失掉现实世界。第二种隔阂可以说是第一种隔阂的另一面。文艺所表现的固然有大部分是人人同见同感的,也有一部分是一般人所不常见到不常感到的。这一般人不常见到不常感到的一部分往往是最有趣味的一部分。一个人在文艺方面天天向深刻微妙艰难处走,在实际生活方面,他就不免把他和他的邻人中间的墙壁筑得一天高厚似一天。说“今天天气好”,人人答应你“今天天气的确是好”;可是你不能在你最亲爱的人的眼光里发现突然在你心中出现的那一点灵感,你不能把莎士比亚的佳妙处捧献给你的母亲。
一般人常以为只有科学的训练才可以养成冷静的客观的头脑,但我的冷静的客观的头脑不是从科学得来的,而是从文艺得来的。凡是不能持冷静的客观的态度的人,毛病都在把“我”看得太大。他们从“我”这一副着色的望远镜里看世界,一切事物于是都失去他们本来的面目。所谓冷静的客观的态度,就是丢开这副望远镜,让“我”跳到圈子以外,不当做世界里有“我”而去看世界;还是把“我”与类似“我”的一切东西同样看待。一般人常拿实际人生的态度去看戏,看到曹操奸猾,不觉义愤填胸,本来是台下的旁观者,却跃跃欲试地想跳到台上去,把演曹操的角色杀死。我的办法与此恰恰相反。遇着真正的曹操,我也只把他当做扮演曹操的角色看待,是非善恶都不成问题,嗔喜毁誉也大可不必,只觉得他有趣而已。
(摘编自朱光潜《诗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最感动人的文艺大半是苦闷的呼号,是因为作者在作品中不但宣泄了自己的苦闷,同时也替我们宣泄了苦闷。
B.沉浸于文艺的人对于人生世相形成的比较彻底的异样认识往往不允许他们产生自欺欺人的乐观情绪。
C.作者觉得对于文艺不完全的认识酿成两种可悲的隔阂,而且在文艺世界里面走得越深入隔阂也难免会越深。
D.一般人常拿实际人生的态度去看戏,而作者以置身戏外的态度看戏,因为作者从文艺中得到了冷静的客观的头脑。
2.下列内容不属于在作者看来沉浸于文艺中“得”的一项是
A.看到人生世相中许多可惊可疑可痛哭流涕的地方,丰富了自己的认识和情感。
B.沉浸在文艺中能够获得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豪情胜慨和清思敏感。
C.能得到文艺作品中一般人不常见到不常感到又往往是最有趣味的一部分。
D.在实际生活方面不免把自己和邻人隔开,从而获得别人感受不到的灵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伟大作家常借文艺宣泄苦闷时也宣泄了读者的苦闷,并传授给读者尝受苦闷的敏感。
B.对于文艺不完全的认识会酿成两种可悲哀的隔阂,这并不是针多数人而言的。
C.作者冷静客观的头脑从文艺得来,与一般人只通过科学的训练养成殊途同归。
D.一个人在文艺中发现的妙处获得的乐趣往往只能个人体会,很难与别人分享。
参考答案
1. A
【解析】强加因果关系。涉及原文两句话,前句讲最感动人的文艺的特点,后句讲伟大作者创作的特点,它们是并列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
2. D
【解析】(本项有两个错误,一是“在实际生活方面不免把自己和邻人隔开”是沉浸于文艺的“失”而不是得,二是前后分句不存在因果关系)
3.C
【解析】误解了原句意。最后一段首句说“一般人常以为只有科学的训练才可以养成冷静的客观的头脑”,一般人认为科学的训练是养成冷静的客观的头脑的唯一途径,并不是“只通过科学的训练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