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花石头”的刘辉》阅读答案
时间:2016-05-15
探秘“花石头”的刘辉
刘辉懵懂认识汉画像石是少年时代。他出生在萧县孙圩子乡周圩子村,离家乡东面几里就是一条连绵低矮的丘陵。儿时的他常常翻过此山去淮北游玩,途中经常看到一些刻有马、人等图像的石板散落在山坡、地头以及山村的猪圈、厕所。
当时,刘辉不知道那是什么,只是好奇而已,乡亲则叫它“花石头”。初中毕业后,刘辉因家庭困难而失学。1990年的一天,他到江苏徐州打工时,路过徐州博物馆看到馆里有许多家乡的这种“花石头”及其拓片,这才懂得所谓的“花石头”其实是汉代艺术瑰宝———汉画像石。
刘辉眼前豁然一亮,想到了一条谋生之路。于是,他向工作人员咨询了拓片的拓制技术,马上回老家搜集了几块散落的“花石头”,摸索着学习传拓。掌握了传拓技术,刘辉到徐州古玩市场很快把椎的拓片卖完了,掘得了第一桶金。此后,他就带上干粮,骑自行车到徐州、淮北一带山村寻访汉画像石,椎拓片,解决了一家人的生活问题。
在以拓片维持生计的过程中,刘辉受到学者的熏陶,萌发了研究
汉画像石的强烈欲望。他多次利用到北京卖拓片之余,拜访了许多高人,其中有启功、冯其庸、沈鹏、欧阳中石和李铎等名家。从与名家的交谈中,刘辉汲取了丰富的知识,也渐渐明白:人活着不能碌碌无为,应当做“有意义的事”———探古溯源,著书立说。
2003年的一天,刘辉找到萧县作家汪永言,想拜其为师从事汉画研究。汪永言爽快地答应了。多年来,不管盛夏严冬,汪永言都对他进行认真而精心的指导。2004年4月,《中国书画》杂志刊载了刘辉的《淮北汉画像石初步研究》论文。这篇文章成为他从农民到学者的“华丽转身”,并获得了冯其庸赏识。
成长道路上,冯其庸的教诲与指导让刘辉终身受益。他在《汉画解读》后记中深情描述:“老人家是那样慈祥、和蔼、豁达而又平易近人,如亲人般处处关心、爱护我;还把我需要的书籍送给我;经常在电话中关切地问:你又读书了吗? 冯老说:他自己出身贫困,原本是个真正的农民,现在见到农民出身而又好学勤奋的人,自然就产生一种爱护关怀之心。”
冯其庸时常教导刘辉:“人才是自己造就的。做学问要大处着眼,小处下功夫,小的细节更不能放过;不仅要把古代文献反复读,还要作实地调查,把古代文献、地面调查、地下发掘三个方面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会使你对历史事实了解得更确切,更有证据。”
长期在冯老身边,刘辉目睹了这位耄耋老人的勤勉。有一天晚上,他被响声惊醒,起来一看,原来是冯老写作饿了在厨房找食物。
当时已是凌晨一点半,他明白了冯老非凡成就背后付出的超常艰辛。
2011年,刘辉成为冯其庸的入室弟子。
多年来,刘辉节衣缩食,多次自费考察了山东、南阳、四川、陕北等地的汉画像石,在广泛涉猎的基础上,他提出一系列颇具见地的观点。《汉画像主格论》就是刘辉对汉画像石研究的重要贡献。汉画像石中常见分格现象,过去对分格画像的解读和研究,基本上是流水账式的从上至下或由下至上介绍,没有探究各格内容之间密切的联系,忽视了画像整体内涵,割裂了整方内容的主旨。刘辉认为,各格内容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相互联系、有主次的。比如一幅图中分为主人的庄园、庖厨和乐舞三格内容,这是表达了庄园里的主人饿了有佳
肴,闲暇可以观赏乐舞。庖厨、乐舞是服务于墓主的客体,墓主生活的场景才是画像的主体即主格。
《汉画中的三维时空构图》一文则让人们对汉代美术有了新的认识。刘辉提出:过去有学者认为我国绘画时空发生改变是在南北朝,但他通过汉画“聂政刺韩王”等历史故事,把前后不同时空发生的事件融为一体,完整展示了整个故事过程,形成了三维时空画面,并因此推断南北朝绘画时空的改变,是对汉代艺术的继承。
刘辉在《秦始皇泗水捞鼎揭秘》中指出,司马迁记载的秦始皇于彭城泗水捞鼎之事并未发生过,那只是刘邦散布的谶言。他在《汉画中所表现的孔子好学精神》中强调,过去人们习称的“孔子见老子”故事,并非传达谁见到了谁,而是旨在教化人们吸取孔子的学习方法及
其好学精神。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著述丰富的汉画研究专家,既不在任何文化机构任职,也没有分文的研究经费。当问起刘辉为何能在困顿中坚守自己的追求时,他坦言:“拥有亿万金钱,不过是一时的财富,我不羡慕;能够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一点痕迹,更有意义。”
(选自《光明日报》2015年12月3日)
刘辉懵懂认识汉画像石是少年时代。他出生在萧县孙圩子乡周圩子村,离家乡东面几里就是一条连绵低矮的丘陵。儿时的他常常翻过此山去淮北游玩,途中经常看到一些刻有马、人等图像的石板散落在山坡、地头以及山村的猪圈、厕所。
当时,刘辉不知道那是什么,只是好奇而已,乡亲则叫它“花石头”。初中毕业后,刘辉因家庭困难而失学。1990年的一天,他到江苏徐州打工时,路过徐州博物馆看到馆里有许多家乡的这种“花石头”及其拓片,这才懂得所谓的“花石头”其实是汉代艺术瑰宝———汉画像石。
刘辉眼前豁然一亮,想到了一条谋生之路。于是,他向工作人员咨询了拓片的拓制技术,马上回老家搜集了几块散落的“花石头”,摸索着学习传拓。掌握了传拓技术,刘辉到徐州古玩市场很快把椎的拓片卖完了,掘得了第一桶金。此后,他就带上干粮,骑自行车到徐州、淮北一带山村寻访汉画像石,椎拓片,解决了一家人的生活问题。
在以拓片维持生计的过程中,刘辉受到学者的熏陶,萌发了研究
汉画像石的强烈欲望。他多次利用到北京卖拓片之余,拜访了许多高人,其中有启功、冯其庸、沈鹏、欧阳中石和李铎等名家。从与名家的交谈中,刘辉汲取了丰富的知识,也渐渐明白:人活着不能碌碌无为,应当做“有意义的事”———探古溯源,著书立说。
2003年的一天,刘辉找到萧县作家汪永言,想拜其为师从事汉画研究。汪永言爽快地答应了。多年来,不管盛夏严冬,汪永言都对他进行认真而精心的指导。2004年4月,《中国书画》杂志刊载了刘辉的《淮北汉画像石初步研究》论文。这篇文章成为他从农民到学者的“华丽转身”,并获得了冯其庸赏识。
成长道路上,冯其庸的教诲与指导让刘辉终身受益。他在《汉画解读》后记中深情描述:“老人家是那样慈祥、和蔼、豁达而又平易近人,如亲人般处处关心、爱护我;还把我需要的书籍送给我;经常在电话中关切地问:你又读书了吗? 冯老说:他自己出身贫困,原本是个真正的农民,现在见到农民出身而又好学勤奋的人,自然就产生一种爱护关怀之心。”
冯其庸时常教导刘辉:“人才是自己造就的。做学问要大处着眼,小处下功夫,小的细节更不能放过;不仅要把古代文献反复读,还要作实地调查,把古代文献、地面调查、地下发掘三个方面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会使你对历史事实了解得更确切,更有证据。”
长期在冯老身边,刘辉目睹了这位耄耋老人的勤勉。有一天晚上,他被响声惊醒,起来一看,原来是冯老写作饿了在厨房找食物。
当时已是凌晨一点半,他明白了冯老非凡成就背后付出的超常艰辛。
2011年,刘辉成为冯其庸的入室弟子。
多年来,刘辉节衣缩食,多次自费考察了山东、南阳、四川、陕北等地的汉画像石,在广泛涉猎的基础上,他提出一系列颇具见地的观点。《汉画像主格论》就是刘辉对汉画像石研究的重要贡献。汉画像石中常见分格现象,过去对分格画像的解读和研究,基本上是流水账式的从上至下或由下至上介绍,没有探究各格内容之间密切的联系,忽视了画像整体内涵,割裂了整方内容的主旨。刘辉认为,各格内容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相互联系、有主次的。比如一幅图中分为主人的庄园、庖厨和乐舞三格内容,这是表达了庄园里的主人饿了有佳
肴,闲暇可以观赏乐舞。庖厨、乐舞是服务于墓主的客体,墓主生活的场景才是画像的主体即主格。
《汉画中的三维时空构图》一文则让人们对汉代美术有了新的认识。刘辉提出:过去有学者认为我国绘画时空发生改变是在南北朝,但他通过汉画“聂政刺韩王”等历史故事,把前后不同时空发生的事件融为一体,完整展示了整个故事过程,形成了三维时空画面,并因此推断南北朝绘画时空的改变,是对汉代艺术的继承。
刘辉在《秦始皇泗水捞鼎揭秘》中指出,司马迁记载的秦始皇于彭城泗水捞鼎之事并未发生过,那只是刘邦散布的谶言。他在《汉画中所表现的孔子好学精神》中强调,过去人们习称的“孔子见老子”故事,并非传达谁见到了谁,而是旨在教化人们吸取孔子的学习方法及
其好学精神。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著述丰富的汉画研究专家,既不在任何文化机构任职,也没有分文的研究经费。当问起刘辉为何能在困顿中坚守自己的追求时,他坦言:“拥有亿万金钱,不过是一时的财富,我不羡慕;能够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一点痕迹,更有意义。”
(选自《光明日报》2015年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