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诸葛》阅读答案
时间:2016-05-17
说诸葛
郭英德
①相比较而言,诸葛亮之所以为历代的人们所称道,也许就因为他更像位文人,而不那么像政治家。《三国志演义》小说塑造诸葛亮形象的时候,融入了非常浓厚的文人气息——包括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生活理想。
②“凤翱翔于万里兮,非梧不栖;吾困守于一方兮,非主不依。”(卷八《玄德风雪访孔明》)——诸葛亮还没有出场,先由他弟弟唱出这首歌,代他表明心迹。刘备一顾茅庐,二顾茅庐,都不遇而返,直到三顾茅庐,才终于请出诸葛亮。诸葛亮“隆中对策”,足不出户,就能勾勒出“三分天下”的大势,真是出手不凡。此后便是诸葛亮如何辅佐刘备、施展才华、纵横捭阖、可歌可泣的一生故事。
③诸葛亮无疑是明智的。
④在汉末群雄争霸之时,诸葛亮屈居南阳,躬耕陇亩,以待天时。当时北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东有踞长江而窥天下的孙权,邻居荆州还有汉宗室刘表,但是他却看中了兵不过千、流离失所、无处栖身的刘备,认定只有刘备才是他一直等待的有道“明主”。事实正如他所意料,刘备对他推诚相待,君臣投契,如鱼得水,使他得以尽展雄才大略。
⑤与一般和平年代的官僚不同,诸葛亮是一个非常时代的政治家。他是靠自己的真才实学走上政治舞台的。《三国志演义》讲了许多选才、用才以至争才、抢才的故事,争夺城池甚至都不如争夺人才重要。曹操在攻下荆州后就说:“吾不喜得荆州,喜得异度(蒯越)也!”(卷九《刘玄德败走江陵》)诸葛亮在这些人才中是最杰出的,而且他不是坐等着别人来选他、用他,而是静观形势,选择“明主”,保持着一种在大一统的专制帝国建立以后人们丧失已久的“择主”的权利。士一旦取得了这种“择主”的权利,就获得了政治生活中的自由,真正可以像先秦士人所说的那样,“为帝王师”,“平交王侯”了。
⑥更值得指出的是,诸葛亮在主动选择了“明主”的同时,也主动选择了失败。诸葛亮聪明过人,料事如神,在“隆中对策”时,他未出茅庐,已经对天下大事了如指掌,所以他不可能不知道自己选择了刘备,也就选择了失败。
⑦诸葛亮对自身选择的失败命运有清醒认知。火烧赤壁后,诸葛亮差遣关羽前往华容道堵截曹操,这一做法连刘备都觉得不合适,说:“吾弟云长,义气深重,若曹操果然投容道去时,只恐端的放了。”但诸葛亮却回答说:“亮夜观乾象,曹操未合身亡。留这恩念,故意等云长做个人情,亦是美事。”刘备竟然夸他:“先生神算,世罕及也!”(卷十《周公瑾赤壁鏖兵》)曹操虽然“未合身亡”,但也不妨试一试,派赵子龙或张飞前往劫杀,没准还“人定胜天”,把曹操给杀了。但诸葛亮却偏偏要让关羽“做个人情”,这不是有意为之吗?在“六出祁山”时,诸葛亮坚执不采用魏延的奇计,直捣曹魏的老巢许昌。这虽然由于他一生谨慎,但更因为他心知曹魏“势不当亡”。
⑧的确,诸葛亮不仅从事的是徒劳无功的事业,而且从事的是自己早已知徒劳无功的事业,他正是要在这种徒劳无功的事业中考验自己的能力、意志、道德和信念。火烧新野,舌战群儒,赤壁大战,三气周瑜,七擒孟获,六出祁山……诸葛亮淋漓尽致地施展出“补完天地之手”(卷九《诸葛亮舌战群儒》),充分表现出从孔子以来儒家士人秉持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风范。
⑨在白帝城托孤时,刘备告诉诸葛亮:“君才胜曹丕十倍,必安国而成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这话说得太重了,诸葛亮听了以后,震惊得“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说:“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也?愿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说罢,“以头叩地,两目流血”(卷一七《白帝城先主托孤》)。
⑩刘备也许早就估计到、也许没有估计到,像诸葛亮这样的文人,是永远也不可能篡位夺权的。他们能有志于为帝王师、登宰相位,但却从来不曾想到、更从来不会去做“帝王梦”。尽人事而知天命,这原本就是“士”的本色。
11在这一方面,诸葛亮也恰恰是忠贞的化身。他说到做到,“夙夜未尝有怠”(卷一九《孔明初上出师表》),直到死而后已!临死时他还深深地感叹:“吾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攸攸苍天,曷我其极!”(卷二一《孔明秋风五丈原》)
12诸葛亮的一生是悲剧的,但也是辉煌的;诸葛亮的功业是失败的,但也是不朽的。诸葛亮正是在悲剧的一生、失败的功业中,证明了自身的能力,锤炼了自身的意志,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发扬了自身的道德,塑造出让后人景仰的完美的理想人格。
(节选自郭英德《中国四大名著讲演录》,有删改)
郭英德
①相比较而言,诸葛亮之所以为历代的人们所称道,也许就因为他更像位文人,而不那么像政治家。《三国志演义》小说塑造诸葛亮形象的时候,融入了非常浓厚的文人气息——包括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生活理想。
②“凤翱翔于万里兮,非梧不栖;吾困守于一方兮,非主不依。”(卷八《玄德风雪访孔明》)——诸葛亮还没有出场,先由他弟弟唱出这首歌,代他表明心迹。刘备一顾茅庐,二顾茅庐,都不遇而返,直到三顾茅庐,才终于请出诸葛亮。诸葛亮“隆中对策”,足不出户,就能勾勒出“三分天下”的大势,真是出手不凡。此后便是诸葛亮如何辅佐刘备、施展才华、纵横捭阖、可歌可泣的一生故事。
③诸葛亮无疑是明智的。
④在汉末群雄争霸之时,诸葛亮屈居南阳,躬耕陇亩,以待天时。当时北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东有踞长江而窥天下的孙权,邻居荆州还有汉宗室刘表,但是他却看中了兵不过千、流离失所、无处栖身的刘备,认定只有刘备才是他一直等待的有道“明主”。事实正如他所意料,刘备对他推诚相待,君臣投契,如鱼得水,使他得以尽展雄才大略。
⑤与一般和平年代的官僚不同,诸葛亮是一个非常时代的政治家。他是靠自己的真才实学走上政治舞台的。《三国志演义》讲了许多选才、用才以至争才、抢才的故事,争夺城池甚至都不如争夺人才重要。曹操在攻下荆州后就说:“吾不喜得荆州,喜得异度(蒯越)也!”(卷九《刘玄德败走江陵》)诸葛亮在这些人才中是最杰出的,而且他不是坐等着别人来选他、用他,而是静观形势,选择“明主”,保持着一种在大一统的专制帝国建立以后人们丧失已久的“择主”的权利。士一旦取得了这种“择主”的权利,就获得了政治生活中的自由,真正可以像先秦士人所说的那样,“为帝王师”,“平交王侯”了。
⑥更值得指出的是,诸葛亮在主动选择了“明主”的同时,也主动选择了失败。诸葛亮聪明过人,料事如神,在“隆中对策”时,他未出茅庐,已经对天下大事了如指掌,所以他不可能不知道自己选择了刘备,也就选择了失败。
⑦诸葛亮对自身选择的失败命运有清醒认知。火烧赤壁后,诸葛亮差遣关羽前往华容道堵截曹操,这一做法连刘备都觉得不合适,说:“吾弟云长,义气深重,若曹操果然投容道去时,只恐端的放了。”但诸葛亮却回答说:“亮夜观乾象,曹操未合身亡。留这恩念,故意等云长做个人情,亦是美事。”刘备竟然夸他:“先生神算,世罕及也!”(卷十《周公瑾赤壁鏖兵》)曹操虽然“未合身亡”,但也不妨试一试,派赵子龙或张飞前往劫杀,没准还“人定胜天”,把曹操给杀了。但诸葛亮却偏偏要让关羽“做个人情”,这不是有意为之吗?在“六出祁山”时,诸葛亮坚执不采用魏延的奇计,直捣曹魏的老巢许昌。这虽然由于他一生谨慎,但更因为他心知曹魏“势不当亡”。
⑧的确,诸葛亮不仅从事的是徒劳无功的事业,而且从事的是自己早已知徒劳无功的事业,他正是要在这种徒劳无功的事业中考验自己的能力、意志、道德和信念。火烧新野,舌战群儒,赤壁大战,三气周瑜,七擒孟获,六出祁山……诸葛亮淋漓尽致地施展出“补完天地之手”(卷九《诸葛亮舌战群儒》),充分表现出从孔子以来儒家士人秉持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风范。
⑨在白帝城托孤时,刘备告诉诸葛亮:“君才胜曹丕十倍,必安国而成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这话说得太重了,诸葛亮听了以后,震惊得“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说:“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也?愿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说罢,“以头叩地,两目流血”(卷一七《白帝城先主托孤》)。
⑩刘备也许早就估计到、也许没有估计到,像诸葛亮这样的文人,是永远也不可能篡位夺权的。他们能有志于为帝王师、登宰相位,但却从来不曾想到、更从来不会去做“帝王梦”。尽人事而知天命,这原本就是“士”的本色。
11在这一方面,诸葛亮也恰恰是忠贞的化身。他说到做到,“夙夜未尝有怠”(卷一九《孔明初上出师表》),直到死而后已!临死时他还深深地感叹:“吾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攸攸苍天,曷我其极!”(卷二一《孔明秋风五丈原》)
12诸葛亮的一生是悲剧的,但也是辉煌的;诸葛亮的功业是失败的,但也是不朽的。诸葛亮正是在悲剧的一生、失败的功业中,证明了自身的能力,锤炼了自身的意志,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发扬了自身的道德,塑造出让后人景仰的完美的理想人格。
(节选自郭英德《中国四大名著讲演录》,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