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李永革:修故宫的人》阅读答案

时间:2016-06-11
李永革:修故宫的人
李永革所在的修缮技艺部位于故宫的外西路。他的老式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张民国时代的故宫全景图,桌上是宫殿建筑的烫样和鎏金斗拱的模型。李永革一头白发,穿着衬衣和布鞋。“我1985年29岁的时候就坐在这个位置上了。”李永革说。他1975年从部队退役后来到故宫,当了10年的木匠,然后因为工作出色成了修缮技艺部的副主任。他是“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现在负责技艺传承工作。
建国以后,故宫经历了三次大修。故宫大修现场和外面工地有个明显的区别:这里没有起重机,遇到人力无法运送的木料时,工人们会使用百年不变的工具——滑轮组。故宫修缮,尊重着“四原”原则,即原材料、原工艺、原结构、原型制。
身为新中国故宫修缮的第三代工匠,李永革从一名木匠成长为古建筑维修专家的经历显得难能可贵。1981年故宫维修东南角楼,李永革主动报名。等到后来修西南角楼的时候,李永革已经从参与人员变成了主管领导。他不断钻研,逐渐成为通晓整个官式营造技艺体系的专家。
2006到2008年故宫太和殿的修缮是李永革主持过的最重要的一项工程。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位于紫禁城中轴线上最显要的位置,是我国现存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古代建筑物。这个工程也是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的代表作。
在当时,如此大规模的保护维修是太和殿重建300多年来首次。最能体现大修难度的便是瓦作中“苫背”的环节。“苫背”是指在房顶做灰背的过程,它相当于为木建筑添上防水层。太和殿当时出现屋顶瓦面塌陷的状况,为了探查原因,李永革带着施工队伍揭开屋顶上檐东西两山面进行检查,结果就有了意外发现:根据《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中的记载,专家此前都一致认为最高等级建筑的太和殿的屋面苫背也应该为最高规制,所以维修方案中选了铅背的做法。但事实上太和殿屋面苫背采用了最简单的苫背材料与方法。改不改方案?李永革想起师父赵崇茂退休前,塞给他的一张纸条,上面就十个字:“勿要一得自矜,浅尝辄止。”修古建筑是一辈子的事儿,每次都有没见过的东西,故宫的规矩就是遵守和尊重。最终,李永革保留了这种“返璞归真”的做法。他甚至仔细检测了桐油灰“秘方”,最大限度地复原了康熙年间的配置。
彩画绘制是太和殿维修工程的重点和亮点。施工前李永革带着同事们多次到现场勘查并与老照片对比,确定要重做外檐彩画,重现历史风貌。“为了保证重做彩画的原真性,我们采用了一种名为‘套起’的方法进行绘制。套起是基本没有创造的,与复制的意义相似。太和殿外檐彩画大部分是根据内檐相应位置木构件上彩画的拓片起的谱子。”李永革介绍说。
2008年,当太和殿去掉围挡,重新以威严壮观的面貌展现在游客面前的时候,李永革还在忙着撰写《太和殿维修工程施工纪实》。他曾经去日本奈良的药师寺参观,那座建于公元680年的寺庙存留下来1000多本维修笔记让他深受触动。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太和殿经过大大小小6次修缮。在2008年之前唯一可查的详细记录,仍然是康熙年间写下的那本《太和殿维修纪事》。
李永革从来都觉得精力旺盛,直到有天爬高的时候觉得有些吃力,他意识到自己不再年轻了。为了将传承脉络理顺,也为了了却许多人的心愿,2005年,李永革在故宫搞了第一次隆重的拜师仪式,第二代工匠和第三代工匠正式确立师徒关系;2007年,李永革又组织了第二次拜师,从参与故宫第三次大修的工程队伍中选了10个不错的苗子让第三代工匠带着来学习。
李永革心里还有一个计划。他要效仿第一代故宫木匠的入宫模式——1952年,故宫工程队成立。李永革说起梦想,显得挺激动,“现如今,我这一批都是60岁,还能卖几年力气。我们需要的是尽快教会手艺人什么是故宫规矩。”李永革最近几年全国各地跑修缮工地,亲眼目睹过外来施工队伍里一些“昨天还在地里种白菜,今天就来修文物”的工人极不专业的操作。李永革最担心的就是这种情况会出现在故宫里。“到时故宫就不是故宫了,我们要给子孙留下的是真东西,不是假文物。”
(摘编自《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22期)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阅读理解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