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凡:为真理而辩》阅读答案
时间:2016-10-21
李希凡:为真理而辩
赵凤兰
李希凡出生于北京通州的一户普通人家。随着抗战硝烟的燃起,失学与饥饿接踵而至。但是,生活的颠沛流离、饥饿困顿以及日寇的奴化教育,没能阻挡住一个有志少年的求知梦。当时,流传于民间的评书、戏曲、章回小说、武侠小说、古典小说,以及《水浒传》里的宋江、林冲,都给李希凡少年的精神生活打下了深深烙印。
20岁那年,李希凡寄居山东青岛,为时任山东大学文史系教授的姐夫赵纪彬做笔录工作,一个求知若渴的文学青年的命运就此出现转机。为了当好这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助手,李希凡恶补历史,博览群书,熟读了《诸子集成》《中国哲学思想》,以及马克思的《资本论》等著作,这也为他日后在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上熟练运用马克思文艺观分析问题,夯实了理论基础。
1949年,李希凡参军入伍。之后,李希凡幸运地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届大学生。
在校期间,李希凡不仅聆听了杨向奎、王仲荦等名师的教诲,还熟读了中国古典文学、诗词曲赋、元明清戏曲以及苏俄文学作品。他学习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分析比较了鲁迅、朱光潜等文学家、美学家从不同侧面对文艺现象的理解和阐发,并产生了对用唯物主义美学观和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探究文学作品底蕴的强烈追求。
对于前辈先贤,李希凡崇拜鲁迅举重若轻、剖根揭骨的犀利文风和改良人生的浩然正气;欣赏李卓吾敢于向圣人挑战的学术良知和豪情气概;钦佩杨向奎在青年时代就勇于对权威结论提出质疑,表现出的“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求真精神。
而俄国评论家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杜勃罗留波夫“三大斯基”,则让李希凡在学生时代就树立起要成为中国“杜勃罗留波夫”的远大目标。
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李希凡看到,当年国内高等学府的古典文学教学,受胡适资产阶级文学体系影响的较多,而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古典文学思想内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思想倾向和艺术成就的较少。于是,他产生了运用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重新评价我国文学遗产的冲动。
李希凡觉得,那些“新红学派”权威的“平淡无奇的自然主义说”“自叙说”“写生说”“感叹生世说”“写闺友闺情说”“为十二钗作本传说”都是以偏概全,都是用唯心主义观点曲解这部文学经典的美学底蕴和时代意义。
初生牛犊不怕虎。出于一种论证与求真精神,李希凡和当时已分配至北师大附属工农速成中学的好友蓝翎商量,共同撰写《<<红楼梦>简论及其他》和《评(红楼梦研究)》,向俞平伯发起了学术上的批驳。
在李希凡看来,《红楼梦》决不仅仅是一部“爱情小说”,“色空”这类唯心主义观点不是《红楼梦》的基本观念。伟大的曹雪芹,以其深邃的洞察力和惊人的艺术天才,概括和创造了如此众多被誉为“如过江之鲫”的个性鲜明、内蕴丰富的艺术形象,实为一部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
李希凡还认为,文学的研究,应走出烦琐考证的泥窝,把重点放在文学作品对当代的反映,以及它的思想艺术成就,意识形态的内涵、特点和对文学史作出的特殊贡献上。
同时,李希凡还涉足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文学、戏剧、影视等多个领域,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对各类作品展开了细致评析。他的评论自成一家,从不见风使舵,在历次文艺论争中保持着学者的良知和文艺批评的求真本色。
坚持自我、为真理而辨是一个评论家的本色。1956年,李希凡再次挑战权威和先贤。
何其芳在《论阿Q》一文中把“阿Q精神胜利法”抽象成“古已有之”的“人类普通弱点之一种”,并举例,爱哭的女孩就被叫作林黛玉,这是一种“典型共名”现象。
李希凡不同意这种说法,于是撰写了《典型新论质疑》和《关于(阿Q正传)》,批驳何其芳把典型人物的突出性格特征解释为超越时代、社会、阶级的某种抽象品质的“化身”,无法代表文学典型的社会意义、时代意义和思想意义。后来,何其芳又撰文批驳李希凡的观点,两人就“典型共名”说展开激烈辩驳。
李希凡还在<<文汇报》发表了一篇《评王蒙(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对王蒙小说中粗暴的教条主义提出异议。李希凡后来坦承,当年对王蒙文章的批评的确有失偏颇。
作为一个从历史深处走来的人,李希凡身上的故事还不止这些,他戏剧性的悲喜人生映射着那个特殊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遭际和命运沉浮。
(节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相关链接
“李希凡”这个名字,在建国以来我们主流的政治风景和意识形态脉动里,一直是跳跃闪烁的:1954年因为一篇批评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文章,得到毛泽东嘉许,火速蹿红,星火燎原——由俞平伯而胡适,由文艺批评而判决剿灭自由主义,作为一个敢于向大人物开火的“小人物”——点燃了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文化改造的新一轮高潮;接下来的六七十年代,作为《人民日报》文艺评论员的李希凡,激昂指点,参与到大大小小的文化运动中来,所谓“南姚(文元)北李(希凡)”,李希凡是风光显著的红人。(百度百科)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20岁时为姐夫做笔录工作,李希凡想着自己文学青年的命运将就此出现转机,更加求知若渴,恶补历史,博览群书,刻苦努力。
B.李希凡博览文学作品,如流传于民间的评书、戏曲、章回小说、武侠小说、古典小说等中国文学作品,夯实了他评论的理论基础。
C.李希凡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对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文学、戏剧、影视等多个领域各类作品展开了评析,卓然自成一派。
D.鲁迅的浩然正气,李卓吾的学术良知,杨向奎的质疑、求真精神,俄国“三大斯基”的评论,让李希凡树立了为真理而辩的目标。
E.建国后,李希凡与许多政治事件和主流意识形态相关联,他的悲喜人生映射着那个特殊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遭际和命运。
(2)请结合材料概括李希凡在哪些方面“坚持自我、为真理而辩”。(6分)
(3)李希凡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重新评价我国文学遗产的主张与做法,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请概括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答E给3分,答C给2分,答B给1分;答A、D不给分(A.错在“想着自己文学青年的命运将就此出现转机”;B.阅读文学作品不能夯实其理论基础;D.李希凡崇拜鲁迅,欣赏李卓吾,钦佩杨向奎,但未因此树立目标,而“三大斯基”则让李希凡树立要成为中国“杜勃罗留波夫”的远大目标。)
(2)①在对文学作品的研究方面,向俞平伯发起学术批驳,在文艺论争中保持学者良知和求真本色。②在对评论家的批驳方面,与何其芳就“典型共名”说激烈辩驳,再次挑战权威和先贤。③在对创作者的评议方面,“坚持白我”批评王蒙小说,后又“为真理”承认自己的偏颇。(每点2分,共6分)
(3)①夯实理论基础:在给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姐夫做助手期间,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日后在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上熟练运用马克思文艺观分析问题,打下了坚实理论基础。②萌生自己想法:在校期间,聆听名师教诲,广泛熟读中外文学作品,学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萌发了对用唯物主义美学观和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探究文学作品的思想。③教学现实使然:当年国内高等学府的古典文学教学,受胡适资产阶级文学体系影响的较多,他产生了运用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重新评价我国文学遗产的冲动。(每点2分,共6分)
赵凤兰
李希凡出生于北京通州的一户普通人家。随着抗战硝烟的燃起,失学与饥饿接踵而至。但是,生活的颠沛流离、饥饿困顿以及日寇的奴化教育,没能阻挡住一个有志少年的求知梦。当时,流传于民间的评书、戏曲、章回小说、武侠小说、古典小说,以及《水浒传》里的宋江、林冲,都给李希凡少年的精神生活打下了深深烙印。
20岁那年,李希凡寄居山东青岛,为时任山东大学文史系教授的姐夫赵纪彬做笔录工作,一个求知若渴的文学青年的命运就此出现转机。为了当好这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助手,李希凡恶补历史,博览群书,熟读了《诸子集成》《中国哲学思想》,以及马克思的《资本论》等著作,这也为他日后在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上熟练运用马克思文艺观分析问题,夯实了理论基础。
1949年,李希凡参军入伍。之后,李希凡幸运地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届大学生。
在校期间,李希凡不仅聆听了杨向奎、王仲荦等名师的教诲,还熟读了中国古典文学、诗词曲赋、元明清戏曲以及苏俄文学作品。他学习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分析比较了鲁迅、朱光潜等文学家、美学家从不同侧面对文艺现象的理解和阐发,并产生了对用唯物主义美学观和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探究文学作品底蕴的强烈追求。
对于前辈先贤,李希凡崇拜鲁迅举重若轻、剖根揭骨的犀利文风和改良人生的浩然正气;欣赏李卓吾敢于向圣人挑战的学术良知和豪情气概;钦佩杨向奎在青年时代就勇于对权威结论提出质疑,表现出的“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求真精神。
而俄国评论家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杜勃罗留波夫“三大斯基”,则让李希凡在学生时代就树立起要成为中国“杜勃罗留波夫”的远大目标。
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李希凡看到,当年国内高等学府的古典文学教学,受胡适资产阶级文学体系影响的较多,而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古典文学思想内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思想倾向和艺术成就的较少。于是,他产生了运用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重新评价我国文学遗产的冲动。
李希凡觉得,那些“新红学派”权威的“平淡无奇的自然主义说”“自叙说”“写生说”“感叹生世说”“写闺友闺情说”“为十二钗作本传说”都是以偏概全,都是用唯心主义观点曲解这部文学经典的美学底蕴和时代意义。
初生牛犊不怕虎。出于一种论证与求真精神,李希凡和当时已分配至北师大附属工农速成中学的好友蓝翎商量,共同撰写《<<红楼梦>简论及其他》和《评(红楼梦研究)》,向俞平伯发起了学术上的批驳。
在李希凡看来,《红楼梦》决不仅仅是一部“爱情小说”,“色空”这类唯心主义观点不是《红楼梦》的基本观念。伟大的曹雪芹,以其深邃的洞察力和惊人的艺术天才,概括和创造了如此众多被誉为“如过江之鲫”的个性鲜明、内蕴丰富的艺术形象,实为一部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
李希凡还认为,文学的研究,应走出烦琐考证的泥窝,把重点放在文学作品对当代的反映,以及它的思想艺术成就,意识形态的内涵、特点和对文学史作出的特殊贡献上。
同时,李希凡还涉足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文学、戏剧、影视等多个领域,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对各类作品展开了细致评析。他的评论自成一家,从不见风使舵,在历次文艺论争中保持着学者的良知和文艺批评的求真本色。
坚持自我、为真理而辨是一个评论家的本色。1956年,李希凡再次挑战权威和先贤。
何其芳在《论阿Q》一文中把“阿Q精神胜利法”抽象成“古已有之”的“人类普通弱点之一种”,并举例,爱哭的女孩就被叫作林黛玉,这是一种“典型共名”现象。
李希凡不同意这种说法,于是撰写了《典型新论质疑》和《关于(阿Q正传)》,批驳何其芳把典型人物的突出性格特征解释为超越时代、社会、阶级的某种抽象品质的“化身”,无法代表文学典型的社会意义、时代意义和思想意义。后来,何其芳又撰文批驳李希凡的观点,两人就“典型共名”说展开激烈辩驳。
李希凡还在<<文汇报》发表了一篇《评王蒙(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对王蒙小说中粗暴的教条主义提出异议。李希凡后来坦承,当年对王蒙文章的批评的确有失偏颇。
作为一个从历史深处走来的人,李希凡身上的故事还不止这些,他戏剧性的悲喜人生映射着那个特殊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遭际和命运沉浮。
相关链接
“李希凡”这个名字,在建国以来我们主流的政治风景和意识形态脉动里,一直是跳跃闪烁的:1954年因为一篇批评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文章,得到毛泽东嘉许,火速蹿红,星火燎原——由俞平伯而胡适,由文艺批评而判决剿灭自由主义,作为一个敢于向大人物开火的“小人物”——点燃了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文化改造的新一轮高潮;接下来的六七十年代,作为《人民日报》文艺评论员的李希凡,激昂指点,参与到大大小小的文化运动中来,所谓“南姚(文元)北李(希凡)”,李希凡是风光显著的红人。(百度百科)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20岁时为姐夫做笔录工作,李希凡想着自己文学青年的命运将就此出现转机,更加求知若渴,恶补历史,博览群书,刻苦努力。
B.李希凡博览文学作品,如流传于民间的评书、戏曲、章回小说、武侠小说、古典小说等中国文学作品,夯实了他评论的理论基础。
C.李希凡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对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文学、戏剧、影视等多个领域各类作品展开了评析,卓然自成一派。
D.鲁迅的浩然正气,李卓吾的学术良知,杨向奎的质疑、求真精神,俄国“三大斯基”的评论,让李希凡树立了为真理而辩的目标。
E.建国后,李希凡与许多政治事件和主流意识形态相关联,他的悲喜人生映射着那个特殊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遭际和命运。
(2)请结合材料概括李希凡在哪些方面“坚持自我、为真理而辩”。(6分)
(3)李希凡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重新评价我国文学遗产的主张与做法,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请概括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答E给3分,答C给2分,答B给1分;答A、D不给分(A.错在“想着自己文学青年的命运将就此出现转机”;B.阅读文学作品不能夯实其理论基础;D.李希凡崇拜鲁迅,欣赏李卓吾,钦佩杨向奎,但未因此树立目标,而“三大斯基”则让李希凡树立要成为中国“杜勃罗留波夫”的远大目标。)
(2)①在对文学作品的研究方面,向俞平伯发起学术批驳,在文艺论争中保持学者良知和求真本色。②在对评论家的批驳方面,与何其芳就“典型共名”说激烈辩驳,再次挑战权威和先贤。③在对创作者的评议方面,“坚持白我”批评王蒙小说,后又“为真理”承认自己的偏颇。(每点2分,共6分)
(3)①夯实理论基础:在给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姐夫做助手期间,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日后在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上熟练运用马克思文艺观分析问题,打下了坚实理论基础。②萌生自己想法:在校期间,聆听名师教诲,广泛熟读中外文学作品,学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萌发了对用唯物主义美学观和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探究文学作品的思想。③教学现实使然:当年国内高等学府的古典文学教学,受胡适资产阶级文学体系影响的较多,他产生了运用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重新评价我国文学遗产的冲动。(每点2分,共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