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蚀成本:被忽视的隐秘损失》阅读答案
时间:2017-05-03
一些老房子里的水龙头打开之后水管里流出黄色的锈水,刷完后留有水迹的铁锅再用时锅底锈迹斑斑,银首饰变黑,铝制品长“麻点”,铜器生出绿锈……这些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都是由腐蚀造成的。
“腐蚀是指材料与环境间发生化学或电化学相互作用而导致材料功能受到损伤的现象。”中科院侯保荣院士介绍说。腐蚀造成金属等材料的消耗,使设施装备结构损伤、寿命缩短,严重的腐蚀还可能引发突发性灾难和环境污染事故,如输油管的腐蚀会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但由于腐蚀是“悄悄进行的破 坏”,其危害性往往容易被忽视。这并非危言耸听。以钢材为例,钢材每腐蚀减薄1毫米,其强度会下降5%至10%。不是说这块金属腐蚀完了才会发生事故,当壁厚因腐蚀减薄到一定程度,在载荷或压力等作用下,就可能会发生破坏事故。事实上,国内外因腐蚀造成的事故案例并不少见。
侯保荣说,腐蚀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据统计,每年腐蚀损失约占各国CDP的3%至5%,远远大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为全面摸清我国腐蚀损失成本,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我国腐蚀状况及控制战略研究”于2015年启动,研究领域涉及公路桥梁、市政管网、化工、冶金及采矿等30个项目,20 多位院士先后参与研究。研究人员采用多种科研方式,获得了大量可靠数据。
所谓“腐蚀损失成本”,除了腐蚀带来的设备损耗、生产事故、环境污染问题等损失外,还包括腐蚀带来的附加投入及人员成本等。此次调查显示,交通运输、电子工业及家电、化工、基础设施等,都是我国腐蚀损失产生的主要领域,与人们的吃、穿、住、用、行息息相关。
专家坦言:不少企业只看眼前业绩,在工程防腐蚀上不愿意投入,一些地方政府也对防控这“看不见的损失”重视不足;更重要的是,我国在腐蚀防护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尚不健全,缺乏相关的监管和问责机制。
“我国腐蚀状况及控制战略研究”项目组专家表示:腐蚀涉及安全、经济和生态文明,是影响国民经济 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建议将基础设施和重大装备腐蚀防护安全纳入国家战略,建立国家 层面的腐蚀防护安全体系。侯保荣等专家建议:尽快起草我国基础设施及重大装备腐蚀防护安全指导意见,组织制订近、中、远期发展规划;加大腐蚀防护领域的投入和监管力度,使腐蚀防护成为社会共识; 在此基础上,加强腐蚀防护专业技术研究。业内人士建议:设立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力争用5年至10时间,在腐蚀规律、腐蚀大数据、腐蚀安全管理等方面充分研究;同时,可围绕基础设施和重大装备建设,推动先进腐蚀防护安全技术在新建和在役设施装备上的示范和推广。
此次项目调查结果现实,政府及社会公众腐蚀防护意识的不足及专业人才的缺乏,是当前我国腐蚀防控的主要短板。专家建议,要加强本科、研究生教育中腐蚀防护学科的教学力度,为各行业腐蚀防护第一线输送专业人才。此外,可考虑设立“全国腐蚀防护安全日”,提高全民腐蚀防护意识。
(摘编自《腐蚀成本:被忽视的隐秘损失》)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腐蚀会导致银首饰变黑,铝制品章“麻点”,是设施装备结构损伤、寿命缩短,严重的腐蚀还可能引发突发性灾难和环境污染事故。
B.虽然腐蚀是“悄悄进行的破坏”,其危害性往往容易被忽视,但其威力却很今人,事实上,国内外因腐蚀造成的事故案例并不少见。
C.腐蚀损失巨大,问题突出,每年腐蚀损失约占世界各国CDP的3%至5%,与那远超过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腐蚀已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
D.“我国腐蚀状况及控制战略研究”项目在2015年启动,研究领域涉及的项目众多,截至目前,项目组解决了我国腐蚀防护方面的许多问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项是()
A.腐蚀造成的设备损耗、生产事故、环境污染问题等损失以及腐蚀带来的附加投入和人员成本等都属于腐蚀损失成本,钢材因腐蚀减薄强度就属此类。
B.腐蚀涉及安全、经济和生态文明,是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需要多管齐下,建立腐蚀防护安全体系,前面提升我国腐蚀防护水平。
C.建立国家层面的腐蚀防护安全体系,科学降低腐蚀损失,提高全面腐蚀的繁华意识,已成为摆在我国政府面前的大事,国家已经足够重视并在着力解决这些问题。
D.腐蚀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项目组专家建议,将基础设施和重大装备腐蚀防护安全纳入国家战略,组织制订近、中、远期发展规划。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专家认为,目前我国上至国家,下至地方政府以及不少企业,在防腐蚀问题上都存在着或大或小的问题,可见,防腐意识亟待提高。
B.为了加大腐蚀防护领域的投入和监管力度,使腐蚀防护成为社会共识,我国起草了基础设施及重大装备腐蚀防护安全指导意见。
C.为了摸清我国腐蚀损失成本,我国研究人员采用多种科研方式,在多领域腐蚀损失成本上进行研究,获得了大量可靠数据。
D.当前我国在腐蚀防护方面的主要不足之处是政府以及社会公众腐蚀防护意识不足、专业人才缺乏,对此专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参考答案
1.D
2.C
3.B
“腐蚀是指材料与环境间发生化学或电化学相互作用而导致材料功能受到损伤的现象。”中科院侯保荣院士介绍说。腐蚀造成金属等材料的消耗,使设施装备结构损伤、寿命缩短,严重的腐蚀还可能引发突发性灾难和环境污染事故,如输油管的腐蚀会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但由于腐蚀是“悄悄进行的破 坏”,其危害性往往容易被忽视。这并非危言耸听。以钢材为例,钢材每腐蚀减薄1毫米,其强度会下降5%至10%。不是说这块金属腐蚀完了才会发生事故,当壁厚因腐蚀减薄到一定程度,在载荷或压力等作用下,就可能会发生破坏事故。事实上,国内外因腐蚀造成的事故案例并不少见。
侯保荣说,腐蚀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据统计,每年腐蚀损失约占各国CDP的3%至5%,远远大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为全面摸清我国腐蚀损失成本,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我国腐蚀状况及控制战略研究”于2015年启动,研究领域涉及公路桥梁、市政管网、化工、冶金及采矿等30个项目,20 多位院士先后参与研究。研究人员采用多种科研方式,获得了大量可靠数据。
所谓“腐蚀损失成本”,除了腐蚀带来的设备损耗、生产事故、环境污染问题等损失外,还包括腐蚀带来的附加投入及人员成本等。此次调查显示,交通运输、电子工业及家电、化工、基础设施等,都是我国腐蚀损失产生的主要领域,与人们的吃、穿、住、用、行息息相关。
专家坦言:不少企业只看眼前业绩,在工程防腐蚀上不愿意投入,一些地方政府也对防控这“看不见的损失”重视不足;更重要的是,我国在腐蚀防护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尚不健全,缺乏相关的监管和问责机制。
“我国腐蚀状况及控制战略研究”项目组专家表示:腐蚀涉及安全、经济和生态文明,是影响国民经济 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建议将基础设施和重大装备腐蚀防护安全纳入国家战略,建立国家 层面的腐蚀防护安全体系。侯保荣等专家建议:尽快起草我国基础设施及重大装备腐蚀防护安全指导意见,组织制订近、中、远期发展规划;加大腐蚀防护领域的投入和监管力度,使腐蚀防护成为社会共识; 在此基础上,加强腐蚀防护专业技术研究。业内人士建议:设立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力争用5年至10时间,在腐蚀规律、腐蚀大数据、腐蚀安全管理等方面充分研究;同时,可围绕基础设施和重大装备建设,推动先进腐蚀防护安全技术在新建和在役设施装备上的示范和推广。
此次项目调查结果现实,政府及社会公众腐蚀防护意识的不足及专业人才的缺乏,是当前我国腐蚀防控的主要短板。专家建议,要加强本科、研究生教育中腐蚀防护学科的教学力度,为各行业腐蚀防护第一线输送专业人才。此外,可考虑设立“全国腐蚀防护安全日”,提高全民腐蚀防护意识。
(摘编自《腐蚀成本:被忽视的隐秘损失》)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腐蚀会导致银首饰变黑,铝制品章“麻点”,是设施装备结构损伤、寿命缩短,严重的腐蚀还可能引发突发性灾难和环境污染事故。
B.虽然腐蚀是“悄悄进行的破坏”,其危害性往往容易被忽视,但其威力却很今人,事实上,国内外因腐蚀造成的事故案例并不少见。
C.腐蚀损失巨大,问题突出,每年腐蚀损失约占世界各国CDP的3%至5%,与那远超过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腐蚀已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
D.“我国腐蚀状况及控制战略研究”项目在2015年启动,研究领域涉及的项目众多,截至目前,项目组解决了我国腐蚀防护方面的许多问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项是()
A.腐蚀造成的设备损耗、生产事故、环境污染问题等损失以及腐蚀带来的附加投入和人员成本等都属于腐蚀损失成本,钢材因腐蚀减薄强度就属此类。
B.腐蚀涉及安全、经济和生态文明,是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需要多管齐下,建立腐蚀防护安全体系,前面提升我国腐蚀防护水平。
C.建立国家层面的腐蚀防护安全体系,科学降低腐蚀损失,提高全面腐蚀的繁华意识,已成为摆在我国政府面前的大事,国家已经足够重视并在着力解决这些问题。
D.腐蚀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项目组专家建议,将基础设施和重大装备腐蚀防护安全纳入国家战略,组织制订近、中、远期发展规划。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专家认为,目前我国上至国家,下至地方政府以及不少企业,在防腐蚀问题上都存在着或大或小的问题,可见,防腐意识亟待提高。
B.为了加大腐蚀防护领域的投入和监管力度,使腐蚀防护成为社会共识,我国起草了基础设施及重大装备腐蚀防护安全指导意见。
C.为了摸清我国腐蚀损失成本,我国研究人员采用多种科研方式,在多领域腐蚀损失成本上进行研究,获得了大量可靠数据。
D.当前我国在腐蚀防护方面的主要不足之处是政府以及社会公众腐蚀防护意识不足、专业人才缺乏,对此专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参考答案
1.D
2.C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