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擎着民族精神的火把》阅读答案
时间:2017-05-29
他擎着民族精神的火把
王富仁
毫无疑义,李何林先生是一个学者,一个教授,但我渐渐感到,李何林先生却不是以一个教授、一个学者的形象来塑造自己的。甚至他的学术著作,也不带有展示自己学术风采的味道。那么,我们怎能通过所谓学术成就的论述表达出我们对李何林先生的真实感受和感情呢?
在这时,我想到了高尔基笔下的丹柯的形象。丹柯把自己的手,伸到自己的胸膛里,掏出了他那颗燃烧的心,当作火把举起来。他是举着他的心灵走路的人。李何林先生举着鲁迅,举着鲁迅的作品,实际上就是举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心灵。我们跟着他的心灵的火把走出了思想的黑暗。但他的身影也就隐在了他所举着的火把的光芒里,因为他不愿用自己的身影遮住他的心灵的光芒—— 鲁迅的光芒。
李何林先生是在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诞生在中国社会的,他出身在一个贫苦的家庭里,靠着一个偶然的机缘才获得了受教育的机会。我也出身在一个农民的家庭里。我知道,像这样一个从底层走出来的知识分子,首先怀抱的不是一个当学者的愿望,实标上,我们在获得受教育的机会的时候,还不知道学者和教授为何物—— 而是一个能为社会做更多的事的愿望。文化首先使我们看到的是社会的不公正,是下层社会群众的苦难,是改变社会这种不公正现象的愿望和要求。但也正因为如此,在我们的想象里,中国的知识分子,特别是耶些我们十分敬仰的大学者、名教授,都是一些充满社会正义感的知识分子,都是代表着中华民族光辉未来的社会精英。我认为,大概正是这样的心理原因,使李何林先生首先成了一个革命者,一个社会黑暗的反抗者。但他作为一个革命者,并不是要领导一场革命,并不是要自己成为革命的领袖,也不是为了革命胜利后的飞黄腾达。他的革命,实际就是反抗黑暗的意思,就是要担当社会正义的意思。这就使他有了与鲁迅更接近的思想和灵魂。
李何林先生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和自己家乡的“文字暴动”,受到当地政府的镇压后逃离家乡,来到北京,避居于未名社。在这时,他开始搜集整理析文学论争的史料。我认为,正是在这种更切近地了解中国新文学和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过程中,李何林先生发现了鲁迅,发现了鲁迅的独立价值,同时也发现了自己,发现了自己真正所希冀的。鲁迅—— 就是他的心灵,就是他的心灵所渴望的思忽和人格的表现。
李何林先生热爱鲁迅及其作品,尊敬鲁迅的为人,但李何林先生似乎又疏远着现实中的鲁迅。他没有像很多爱好文学的青年那样给鲁迅写信,向他表示尊敬和爱戴,他也没有拿着他编的《鲁迅论》去拜访鲁迅,并且向鲁迅解释他编辑《鲁迅论》的真正原因。他一生没有见过鲁迅,没有接受过鲁迅的馈贈也没有馈贈过鲁迅什么礼品和鲜花。他与鲁迅活在同一个世界上而又各自走着自己的路。他对鲁迅的冷淡也正像鲁迅对他的冷淡。当鲁迅看到李何林先生编的鲁迅论》的时候,分明是把李何林先生等同于那些依靠名人而出名的青年知识分子的。但李何林先生从未主动向鲁迅表白自己的心迹,即使在多年之后看到鲁迅的有关文字时,也没有愤慨于鲁迅的“多疑”和“猜忌”。李何林先生与鲁迅的关系,并不是中国人通常很在意的人情关系,李何林先生心目中的鲁迅,并不是现实生活中那个作为文化名人的鲁迅,不是一个他需要讨好和崇拜的鲁迅,而是一种思想,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一种风格,它们活在鲁迅的作品中,而不仅仅活在鲁迅这个人的肉休中。李先生对鲁迅的崇拜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个人崇拜,权力崇拜,而是一种思想信仰。这信仰属于鲁迅,也属于李何林先生自己。
这才是李何林先生,是我们感受和理解中的李何林先生。
(摘编自王富仁《他擎着民族精神的火把》)
相关链接:
(1)在鲁迅研究的历史长河中,后来的研究者也许永远也忘不了一个正直而有风骨的研究专家,他就是李何林先生。……李何林先生的鲁迅研究是从文本出发,注重实证的。凡接近李何林先生的人或者是熟读了他的著作的人,都会深有感触。他经常倡导学生读原著、查字典、找资料,并身体力行。(张铁荣《鲁迅研究史上实证派的旗帜》)
(2)李何林自始至终是把自己卷入到现代思潮的论辩里的,参与性的结果,就是放弃了问题意识打量的可能,使学问变成人生搏斗的一部分。长达半个世纪的风雨,他从未以局外人的角度梳理文学史。(孙郁《布道者李何林》 )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李何林先生并未以学者的形象来塑造自己,却最终成为一名学者,并受到同行的推崇,说明真正的学者不是靠自己包装自己就可以打造出来的。
B.李何林先生举着民族精神的火把带很多读者走出了心灵的黑暗,他为了能让鲁迅的思想照亮更多人,在研究中主动将自己的思想隐藏在鲁迅的光芒后。
C.李何林先生首先成为一个革命者,他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和“文字暴动”,这样的经历使其研究能够若眼于鲁迅的思想。
D.李何林先生的研究注重实证,倡导从作品和资料中获得思考和结论,同时,他投身于现代思潮的论辩里,将人生与做学问紧紧交织在一起。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学术成就向我们展现出的李何林先生的形象并不真实,于是作者想到了高尔基笔下的人物丹柯,因为丹柯与李先生有较大相似性。
B.正是因为作者和李何林先生同样出身于底层的家庭,他才更理解李先生做出的选择,认为像李先生这样的知识分子首先是怀抱反抗黑暗、担当正义的愿望。
C.文章强调“在我们的想象里”那些大学者、名教授都充满社会正义感,说明实际并非如此, 意在借此讽刺那些学者、教授的虚伪。
D.文中多次将李何林先生与备迅进行对比,分析二人的相通与不同之处,并借鲁迅的“多疑”与“猜忌”反衬李先生的形象。
E.李何林先生对现实中的鲁迅持疏远态度,却有一颗火热的心,他挚爱着这个民族,践行着—位学者应有的道义。
9. 作为一位抒迅研究者,李何林先生“正直而有风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 分)
参考答案
7、B (“主动”,李何林先生与鲁迅的思想是一致的。不存在主动隐藏的问题)
8、EB(A “学术成就向我们展现出的李何林先生的形象并不真实”错,C 作者主要意图是说明李何林先生首先成为一个革命者、反抗者的原因,而不是“借此讽刺那些学者、教授的虚伪” D“对比”“反衬”错)
9、(1)社会担当。作为革命者,李何林曾参加南昌起义和“文字暴动”;作为学者,李何林发现了鲁迅反抗黑暗、担当社会正义的思想人格。
(2)人格独立。李何林热爱鲁迅作品及其为人,但又疏远着现实中的鲁迅。他对鲁迅的崇拜,不是个人崇拜、权力崇拜,而是思想信仰。
王富仁
毫无疑义,李何林先生是一个学者,一个教授,但我渐渐感到,李何林先生却不是以一个教授、一个学者的形象来塑造自己的。甚至他的学术著作,也不带有展示自己学术风采的味道。那么,我们怎能通过所谓学术成就的论述表达出我们对李何林先生的真实感受和感情呢?
在这时,我想到了高尔基笔下的丹柯的形象。丹柯把自己的手,伸到自己的胸膛里,掏出了他那颗燃烧的心,当作火把举起来。他是举着他的心灵走路的人。李何林先生举着鲁迅,举着鲁迅的作品,实际上就是举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心灵。我们跟着他的心灵的火把走出了思想的黑暗。但他的身影也就隐在了他所举着的火把的光芒里,因为他不愿用自己的身影遮住他的心灵的光芒—— 鲁迅的光芒。
李何林先生是在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诞生在中国社会的,他出身在一个贫苦的家庭里,靠着一个偶然的机缘才获得了受教育的机会。我也出身在一个农民的家庭里。我知道,像这样一个从底层走出来的知识分子,首先怀抱的不是一个当学者的愿望,实标上,我们在获得受教育的机会的时候,还不知道学者和教授为何物—— 而是一个能为社会做更多的事的愿望。文化首先使我们看到的是社会的不公正,是下层社会群众的苦难,是改变社会这种不公正现象的愿望和要求。但也正因为如此,在我们的想象里,中国的知识分子,特别是耶些我们十分敬仰的大学者、名教授,都是一些充满社会正义感的知识分子,都是代表着中华民族光辉未来的社会精英。我认为,大概正是这样的心理原因,使李何林先生首先成了一个革命者,一个社会黑暗的反抗者。但他作为一个革命者,并不是要领导一场革命,并不是要自己成为革命的领袖,也不是为了革命胜利后的飞黄腾达。他的革命,实际就是反抗黑暗的意思,就是要担当社会正义的意思。这就使他有了与鲁迅更接近的思想和灵魂。
李何林先生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和自己家乡的“文字暴动”,受到当地政府的镇压后逃离家乡,来到北京,避居于未名社。在这时,他开始搜集整理析文学论争的史料。我认为,正是在这种更切近地了解中国新文学和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过程中,李何林先生发现了鲁迅,发现了鲁迅的独立价值,同时也发现了自己,发现了自己真正所希冀的。鲁迅—— 就是他的心灵,就是他的心灵所渴望的思忽和人格的表现。
李何林先生热爱鲁迅及其作品,尊敬鲁迅的为人,但李何林先生似乎又疏远着现实中的鲁迅。他没有像很多爱好文学的青年那样给鲁迅写信,向他表示尊敬和爱戴,他也没有拿着他编的《鲁迅论》去拜访鲁迅,并且向鲁迅解释他编辑《鲁迅论》的真正原因。他一生没有见过鲁迅,没有接受过鲁迅的馈贈也没有馈贈过鲁迅什么礼品和鲜花。他与鲁迅活在同一个世界上而又各自走着自己的路。他对鲁迅的冷淡也正像鲁迅对他的冷淡。当鲁迅看到李何林先生编的鲁迅论》的时候,分明是把李何林先生等同于那些依靠名人而出名的青年知识分子的。但李何林先生从未主动向鲁迅表白自己的心迹,即使在多年之后看到鲁迅的有关文字时,也没有愤慨于鲁迅的“多疑”和“猜忌”。李何林先生与鲁迅的关系,并不是中国人通常很在意的人情关系,李何林先生心目中的鲁迅,并不是现实生活中那个作为文化名人的鲁迅,不是一个他需要讨好和崇拜的鲁迅,而是一种思想,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一种风格,它们活在鲁迅的作品中,而不仅仅活在鲁迅这个人的肉休中。李先生对鲁迅的崇拜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个人崇拜,权力崇拜,而是一种思想信仰。这信仰属于鲁迅,也属于李何林先生自己。
这才是李何林先生,是我们感受和理解中的李何林先生。
(摘编自王富仁《他擎着民族精神的火把》)
相关链接:
(1)在鲁迅研究的历史长河中,后来的研究者也许永远也忘不了一个正直而有风骨的研究专家,他就是李何林先生。……李何林先生的鲁迅研究是从文本出发,注重实证的。凡接近李何林先生的人或者是熟读了他的著作的人,都会深有感触。他经常倡导学生读原著、查字典、找资料,并身体力行。(张铁荣《鲁迅研究史上实证派的旗帜》)
(2)李何林自始至终是把自己卷入到现代思潮的论辩里的,参与性的结果,就是放弃了问题意识打量的可能,使学问变成人生搏斗的一部分。长达半个世纪的风雨,他从未以局外人的角度梳理文学史。(孙郁《布道者李何林》 )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李何林先生并未以学者的形象来塑造自己,却最终成为一名学者,并受到同行的推崇,说明真正的学者不是靠自己包装自己就可以打造出来的。
B.李何林先生举着民族精神的火把带很多读者走出了心灵的黑暗,他为了能让鲁迅的思想照亮更多人,在研究中主动将自己的思想隐藏在鲁迅的光芒后。
C.李何林先生首先成为一个革命者,他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和“文字暴动”,这样的经历使其研究能够若眼于鲁迅的思想。
D.李何林先生的研究注重实证,倡导从作品和资料中获得思考和结论,同时,他投身于现代思潮的论辩里,将人生与做学问紧紧交织在一起。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学术成就向我们展现出的李何林先生的形象并不真实,于是作者想到了高尔基笔下的人物丹柯,因为丹柯与李先生有较大相似性。
B.正是因为作者和李何林先生同样出身于底层的家庭,他才更理解李先生做出的选择,认为像李先生这样的知识分子首先是怀抱反抗黑暗、担当正义的愿望。
C.文章强调“在我们的想象里”那些大学者、名教授都充满社会正义感,说明实际并非如此, 意在借此讽刺那些学者、教授的虚伪。
D.文中多次将李何林先生与备迅进行对比,分析二人的相通与不同之处,并借鲁迅的“多疑”与“猜忌”反衬李先生的形象。
E.李何林先生对现实中的鲁迅持疏远态度,却有一颗火热的心,他挚爱着这个民族,践行着—位学者应有的道义。
9. 作为一位抒迅研究者,李何林先生“正直而有风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 分)
参考答案
7、B (“主动”,李何林先生与鲁迅的思想是一致的。不存在主动隐藏的问题)
8、EB(A “学术成就向我们展现出的李何林先生的形象并不真实”错,C 作者主要意图是说明李何林先生首先成为一个革命者、反抗者的原因,而不是“借此讽刺那些学者、教授的虚伪” D“对比”“反衬”错)
9、(1)社会担当。作为革命者,李何林曾参加南昌起义和“文字暴动”;作为学者,李何林发现了鲁迅反抗黑暗、担当社会正义的思想人格。
(2)人格独立。李何林热爱鲁迅作品及其为人,但又疏远着现实中的鲁迅。他对鲁迅的崇拜,不是个人崇拜、权力崇拜,而是思想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