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书肆与唐诗的发展》阅读答案
时间:2017-07-02
唐代大小城市遍设书肆。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书籍,书肆就经营什么书籍。比如,唐代韵书需求量很大,就有人写韵书贩卖。科举考试所需的经、史、子、集,也是书肆炫卖的主要商品。唐朝上下尚诗,书肆必然经营诗文集,而当代诗人诗集或诗卷也自然成为书肆所经营的重要商品。
唐代没有雕版印刷诗文集的幸运,传播方式主要是抄写,书肆经营的诗文集均为手抄。李逢吉为校书郎时,读罢白居易诗文后“大奇之,遂写二十余本。其日,十七本都出。”这些诗卷并不需要诗人找主顾,而往往由“铺头”,也就是书肆老板上门收购。如王建成名后,不仅不需要手捧诗卷谒见他人,反而常常有“铺头”来收购他的诗卷。其《题崔秀才里居》云:“时复打门无别事,铺头来索买残书。”诗中,铺头“时复打门”,可见上门购求诗卷是“铺头”经常性的经营活动。大约唐人的很多诗歌就如此般流向书肆,再由书肆流播到各阶层。
当时社会上还涌现出很多“书写之肆”。“书写之肆”相当于书店兼印刷出版社,是唐代文化传播的重要环节,也是唐代诗歌即时传播和进入文化消费的重要环节。“书写之肆”中有许多书手抄汇诗文。如现存王梵志诗有二十八种抄本;韦庄《秦妇吟》有十种抄本等等,而实际上数量远大于此,这些抄本在书法、文字学等方面价值巨大。
另外,虽然至今未有唐代雕版印刷诗文集的记录,但诗歌拓本的存在却无可置疑。石刻拓印也是唐朝书肆诗集的来源。唐诗人李商隐就曾奉命主持张说诗歌上石刻碑的工作。唐代诗碑,至宋亦多,赵明诚《金石录》收唐诗歌金石刻66种。
在诸种文化传播方式中,书肆的传播极具特点。书肆传播诗歌极其广泛,较之于寄赠、索阅的单线联系式和宴集的小范围性优势明显。白居易诗歌“禁省、观寺、邮堠、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如果没有书肆,这样的传播几乎不可能。
唐代社会自上而下推崇诗名。皇帝大多喜欢诗歌,并常给诗人以特殊的恩宠,因诗举人。大臣大多也工诗善文,常因诗荐人。因诗名而为大臣举荐科考成名的唐代诗人也为数不少。诗名如此之重要,书肆贩卖诗人的诗文,可以使他们的作品为时人所知。书肆传名促使作者积极创作,并乐意将作品交给书肆以助自己成名。商品化的贩卖,诗名和诗文盛传一时,诗人们受到鼓舞,从而更加注重诗艺的提高,注重诗风的独创性,注重诗歌内容的创新性,全身心致力于创作流芳百世的精品。同时,由于书肆面向广大的文化消费群体,这就为王公、妾妇、牛童、马走进入接受领域提供了便利条件,实现“伎乐当筵唱,儿童满巷传”的诗歌影响。
(摘编自吴淑玲《唐代书肆与唐诗的发展》,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备考科举之需,书肆中,韵书,经、史、子、集等书籍销售量很大。
B.唐代“书写之肆”的大量出现,积极推动了唐代诗歌的传播与消费。
C.白居易的很多诗文都是由书肆老板收购后,由书肆流播到社会各个阶层。
D.诗人们乐于将自己的作品交与书肆,因为唐代社会注重诗名,书肆能助其成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在唐代,书肆的经营活动顺应市场的文化需求,市场需要哪些书籍,书肆就经营哪些书籍。
B.诗人出名后,其诗文作品集才能在书肆中出现,并进入到文化传播的流程中去。
C.书手在抄汇诗文时,会出现诸多不同诗文版本,这些诗文版本成为了文字书法研究的宝贵资源。
D.从唐至宋,诗歌拓本渐趋增多,李商隐、赵明诚是唐代诗歌拓本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人书肆中的书籍,主要来源有:铺头收购的诗卷、“书写之肆”中的诗文抄本以及诗歌拓本。
B.在各种文化传播方式中,书肆独具一帜,主要是因为书肆具有传播范围广、影响力大的特性。
C.在唐代,从皇帝到大臣的上层社会都很喜欢诗歌,这给诗人们带来了很多进入仕途的便利。
D.书肆不仅能帮助诗人收获名声与地位,而且能促使诗人不断精益求精,推出更多的诗文精品。
参考答案
1.A.(【解析】曲解文意。由第一段三、四句可知,“韵书”销售量大,与“科举考试”之间并非有明确的因果联系。)
2.B.(【解析】过于绝对。由末段“书肆传名促使作者积极创作,并乐意将作品交给书肆以助自己成名”,可知并非要“出名”之后,“其诗文作品集才能在书肆中出现”。)
3.C.(【解析】改变范围。由第六段“皇帝大多喜欢诗歌”,“大臣大多也工诗善文”可知。)
唐代没有雕版印刷诗文集的幸运,传播方式主要是抄写,书肆经营的诗文集均为手抄。李逢吉为校书郎时,读罢白居易诗文后“大奇之,遂写二十余本。其日,十七本都出。”这些诗卷并不需要诗人找主顾,而往往由“铺头”,也就是书肆老板上门收购。如王建成名后,不仅不需要手捧诗卷谒见他人,反而常常有“铺头”来收购他的诗卷。其《题崔秀才里居》云:“时复打门无别事,铺头来索买残书。”诗中,铺头“时复打门”,可见上门购求诗卷是“铺头”经常性的经营活动。大约唐人的很多诗歌就如此般流向书肆,再由书肆流播到各阶层。
当时社会上还涌现出很多“书写之肆”。“书写之肆”相当于书店兼印刷出版社,是唐代文化传播的重要环节,也是唐代诗歌即时传播和进入文化消费的重要环节。“书写之肆”中有许多书手抄汇诗文。如现存王梵志诗有二十八种抄本;韦庄《秦妇吟》有十种抄本等等,而实际上数量远大于此,这些抄本在书法、文字学等方面价值巨大。
另外,虽然至今未有唐代雕版印刷诗文集的记录,但诗歌拓本的存在却无可置疑。石刻拓印也是唐朝书肆诗集的来源。唐诗人李商隐就曾奉命主持张说诗歌上石刻碑的工作。唐代诗碑,至宋亦多,赵明诚《金石录》收唐诗歌金石刻66种。
在诸种文化传播方式中,书肆的传播极具特点。书肆传播诗歌极其广泛,较之于寄赠、索阅的单线联系式和宴集的小范围性优势明显。白居易诗歌“禁省、观寺、邮堠、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如果没有书肆,这样的传播几乎不可能。
唐代社会自上而下推崇诗名。皇帝大多喜欢诗歌,并常给诗人以特殊的恩宠,因诗举人。大臣大多也工诗善文,常因诗荐人。因诗名而为大臣举荐科考成名的唐代诗人也为数不少。诗名如此之重要,书肆贩卖诗人的诗文,可以使他们的作品为时人所知。书肆传名促使作者积极创作,并乐意将作品交给书肆以助自己成名。商品化的贩卖,诗名和诗文盛传一时,诗人们受到鼓舞,从而更加注重诗艺的提高,注重诗风的独创性,注重诗歌内容的创新性,全身心致力于创作流芳百世的精品。同时,由于书肆面向广大的文化消费群体,这就为王公、妾妇、牛童、马走进入接受领域提供了便利条件,实现“伎乐当筵唱,儿童满巷传”的诗歌影响。
(摘编自吴淑玲《唐代书肆与唐诗的发展》,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备考科举之需,书肆中,韵书,经、史、子、集等书籍销售量很大。
B.唐代“书写之肆”的大量出现,积极推动了唐代诗歌的传播与消费。
C.白居易的很多诗文都是由书肆老板收购后,由书肆流播到社会各个阶层。
D.诗人们乐于将自己的作品交与书肆,因为唐代社会注重诗名,书肆能助其成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在唐代,书肆的经营活动顺应市场的文化需求,市场需要哪些书籍,书肆就经营哪些书籍。
B.诗人出名后,其诗文作品集才能在书肆中出现,并进入到文化传播的流程中去。
C.书手在抄汇诗文时,会出现诸多不同诗文版本,这些诗文版本成为了文字书法研究的宝贵资源。
D.从唐至宋,诗歌拓本渐趋增多,李商隐、赵明诚是唐代诗歌拓本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人书肆中的书籍,主要来源有:铺头收购的诗卷、“书写之肆”中的诗文抄本以及诗歌拓本。
B.在各种文化传播方式中,书肆独具一帜,主要是因为书肆具有传播范围广、影响力大的特性。
C.在唐代,从皇帝到大臣的上层社会都很喜欢诗歌,这给诗人们带来了很多进入仕途的便利。
D.书肆不仅能帮助诗人收获名声与地位,而且能促使诗人不断精益求精,推出更多的诗文精品。
参考答案
1.A.(【解析】曲解文意。由第一段三、四句可知,“韵书”销售量大,与“科举考试”之间并非有明确的因果联系。)
2.B.(【解析】过于绝对。由末段“书肆传名促使作者积极创作,并乐意将作品交给书肆以助自己成名”,可知并非要“出名”之后,“其诗文作品集才能在书肆中出现”。)
3.C.(【解析】改变范围。由第六段“皇帝大多喜欢诗歌”,“大臣大多也工诗善文”可知。)